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通用15篇)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01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通用15篇)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2、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直觀的、文字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抽象思維的能力。

  3、創設情景,在樂學中感知數學,在用數學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難點:是文字信息的處理。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題

  小朋友們,這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許多數學知識,會用數學知識來解決身邊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用數學

  二、情景導入正題

  1、出示停車場情景圖,一個小朋友說:又開來了6輛。

  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同桌討論匯報。

  3、教師指導。要求現在有幾輛車?,就是把停著的汽車和開來的汽車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

  [進一步開放教學活動,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問題可回答,激發學習興趣,并為逐步形成抽象思維搭橋鋪路。]

  三、操作演示新題

  1、元旦那天,幼兒園的小明分到了又香又甜的巧克力餅干,后來老師又分給他,小明一共有幾塊餅干?

  問:這道題能算嗎?為什么?

  教師把9個圓片貼在黑板上,圓片右邊貼上又分給他----塊和小明一共有幾塊餅干?的卡片,誰來把條件補上去?

  [通過操作演示、補條件等學習活動,加深了對文字信息的理解,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形成應用題雛形意識。]

  四、鞏固練習新題

  1、出示堆雪人圖(第121頁第11題)

 。1)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誰來說說圖中提出了什么問題?

 。2)請把你的解答填在書上。(指名反饋)

  2、出示對話圖(第121頁第12題)

 。1)圖中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根據對話,提一個問題。

 。3)反饋。

  五、回顧總結課題

  從你們身邊的事物找一找,根據9+5的算式,提出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來。想一想,怎么編?可以與同伴討論,可以與老師、與爸爸媽媽討論,看誰編的問題好。

  [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應用數學的能力,通過編題練習,深化所學知識。]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2

  復習目的

  1.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

  2.通過復習結合加、減法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初步分析、綜合概括等能力,發展他們初步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

  1.水果式題、應用題的相關課件

  2.20以內退位減法的減法表掛圖。

  復習過程

  一、復習算法。

  課件演示水果式題;

  提問:20以內的退位減法,你是怎樣計算的?

  讓生暢所欲言后,師肯定他們答案,小結出方法:

  1、想加算減:想9加2等于11,11減9等于2,8加5等于13,13減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減數與被減數的個位數差l得9。

  減數與被減數的個位數差2得8。

  3、10—2=8 8+1=9即:11—2=9

  lO-5=5 5+3=8即:15—3=8

  師讓他們選擇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題的其它題目。

  二、復習減法表。

  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掛圖。板書: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師隨意指一道式題,讓生熟練回答。(可采用開火車、舉紅旗、爬山比賽、信鴿投信等多樣形式活躍氣氛)

  三、復習加、減法應用題。

  讓生觀察圖形,嘗試自己編題。根據生編題情況,師再出示課本第95頁第6題: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用減法算?(因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須從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數,所以用減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幾只?

  (1)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為什么用減法算?

  提問;這道題還可以怎樣提問題?(蝴蝶比蜻蜒少幾只?)

  為什么也用減法計算?

  3.你還能提怎樣的問題呢?

  根據學生編的加法應用題,分析列式解答,并強調為什么用加法來解答。

  四、課堂練習。

  1、口算題。

  退位減法表里隨機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100以內數的讀寫法、加減法

  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掌握數的組成,熟練地數、讀、寫lOO以內的數,掌握IOO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大小。

  2.通過復習,使生比較熟練地口算lOO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3.初步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筆算lOO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4.初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數的組成、順序、比大小的課件、計數器。

  復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

  這節課我們一齊來復習lOO以內數的讀寫法以及加、減法。板書課題:lOO以內數的讀、寫法,加減法。

  二、復習數數和數的組成

  1、填空題: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是3,十位上的數是5,這個數是( )。

  (3)46里有( )個十和( )個一。

  (4)100里有( )位數,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數數:

  (1)從27起,一個一個數到43。

  (2)從60起,十個十個數到lOO。

  (3)從48起,兩個兩個數到60。

  (4)從35起,五個五個數到65。

  (5)從92起,往前一個一個數到78。

  三、復習lOO以內數的讀寫法。

  1.看圖讀數、寫數。(出示計數器)

  分別撥45、33、60、lOO四個數

  (1)指名讀數后,寫在黑板上。

  (2)這四個數里,兩位數是幾,三位數是幾?

  2.發散練習。

  (1)45的個位是幾?還有哪些兩位數的個位也是5?

  板書:15、25、35、45、55、65、75、85、95。

  (2)33這個兩位數有什么特點?(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字一樣,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個十)個位上的3表示什么?(3個一)還有哪些兩位數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一樣,誰能撥出來?

  板書:ll、22、33、44,55、66、77、88、99。

  (3)60這個兩位數有何特點?誰能報出個位上的數是0的兩位數?

  板書;10、20、30、40、50、60、70、80、90。

  (4)還有一個數,它的個位的數也是0,這個數是多少?它是幾位數?(100,三位數)

  四、復習100以內數的順序和比大小。

  1、按順序在空格里填數。

  2、比較下面每組數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問:兩個兩位數怎樣比較大小?(先看十位數,十位數大的數比較大。)

  再問:如果兩個數十位上的數一樣,怎樣比較大小?(先看十位數,如果一樣大小,再看個位數,個位數大的數比較大。)

  3、課堂練習。

  課本第95頁1、2、3、4補充完整。

  五、復習20以內加、減口算題,100以內加減口算題。

  14-5= 15-9= 16-8= 7+8=

  12-5= 6+9= 11-9= 13-4=

  25+3= 47-5= 34+20= 25+8=

  47-9= 68-50= 85+5= 74-5=

  說一說怎樣算:

  1.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2.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進位、退位)

  3.兩位數加、減整十數

  小結: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包括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不同數位上的數不能直接相加、減。

  六、復習100以內的筆算。

  1、復習筆算兩位數加,減應注意什么?(注意三點:①數位對齊;②從個位算起;③進位加法,個位滿10向十位進l,退位減法,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

  2.只有加、減法的兩步式題,應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3.課本第96頁第7、8題補充完整。

  第三課時元角分的認識

  復習目的

  1、使生初步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及相互間的進率關系,并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培養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有關掛圖

  復習過程

  一、復習元、角、分的認識。

  1.我們學過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們來復習元、角、分的認識。

  板書:元角分的認識。

  2.師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幣

  (1)說出各人民幣的名稱

  (2)回答它們間的進率

 、1張2元可以換幾張1元?

 、1張1元可以換幾張5角?

  ③1張1元可以換幾張1角?

 、1張5角可以換幾張1角?

  ⑤1張1角可以換幾張1分?

  (3)總結進率

  (4)1元2角=( )角15角=( )元( )角

  3、課本96頁第9題填寫完整。

  二、課堂練習。

  1、課本第96頁第10題。

  第四課時圖形分類統計

  復習目的

  1.使學生初步體會在平面上確定位置需要兩個條件,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會數方塊圖,并根據圖形排列找出一定規律。

  3.初步分析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推斷,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具準備

  1.課件:位置圖及對話內容、統計圖。

  2.實物方塊。

  復習過程

  一、復習圖形。

  實物出示七巧板。(課本第94頁第2題圖)。

  (1)用4個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圖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學過的圖形拼出一個有趣的圖案嗎?

  二、復習分類。

  出示課本第94頁的圖形。

  師:該怎么分呢?

  讓生討論,得出自己的思路

  三、練習鞏固

  1、課本97頁第14題。

  分類后完成表格。

  回答問題。

  2、課本98頁第15題。

  分類后完成表格。回答問題。

  第五課時解決問題

  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生熟練掌握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通過復習,會解答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有序性。

  復習過程

  一、復習“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第96頁第7題和第8題。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怎樣列式?

  2.完成課本第98頁第16題。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怎樣列式?

  3.完成課本第99頁第17題。

  4.完成課本第99頁第18題。

  5.完成課本第99頁第19題。

  討論,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

  6.完成課本第99頁第20題。

  同桌互相說一說,她們分別可能套中哪個圈?

  二、歸納總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大家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3

  一、復習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高,比較喜歡游戲形式的學習活動。在游戲中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真正學習到知識。大部分學生對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但個別學生因注意力和學習主動性等問題,而使他們的學習有較大的困難,特別是計算比較差,加減法的計算還要通過數手指來完成,還有有較多的學生常出現抄錯數字、看錯符號,而且很少有做完題檢查的習慣。

  三、復習重點

  1.熟練口算20以內加法和20以內不退位減法。

  2.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

  3.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四、復習難點

  1.根據算式排列規律熟練計算相關加減法。

  2.按要求拼搭正方體,并且會數個數。

  3.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復習要點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六、復習措施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梢宰寣W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里都學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最有趣,覺得哪些內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么內容。也可以引導學生設想自己的復習方法。這樣學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有針對性地復習輔導指明方向。

  2.以游戲活動為主進行總復習。游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復習,在復習中玩,在玩與復習相結合中發展。如復習2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對口令、接龍等游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計算的復習,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練習,這樣學生會厭倦的?梢栽O計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

  3.與生活密切聯系。復習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梢栽O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到了發展。

  4.把本學期所學知識分塊歸類復習,針對單元測試卷、復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作重點的滲透復習、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復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5.關注后進生的學習,進行耐心地輔導。

  七、復習時間安排

  1.回顧與反思本學期的學習情況。(1課時)

  2.0——20各數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運算。(7課時)

  3.分類。(2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2課時)

  5.機動復習。(5課時)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02頁“總復習”,練習二十二的第1~11題,整理和復習0~20各數的認識及加減法。

  教學提示:

  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組織復習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目標:

  1. 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組成和序數及進一步鞏固“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2. 培養學生數數、讀數、寫數以及數的大小比較的能力。能正確、迅速地計算2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加減法。

  3. 讓繼續感知整理和復習的作用,感受“學生文化”。進一步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數的序數含義、數的順序及數的組成,能正確、迅速地計算2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加減法的意義,熟練計算20以內加減法。

  教具準備:

  課件、磁性數字卡片。

  學具準備:

  作業本等學習用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建議:可以預設幾個情景來進行導入。如

  回憶小故事導入法、游戲導入法、談話導入等。

  回憶小故事導入法:教師可以選擇最近發生的一些數學小故事導入本課。比如

  師:我講的故事大家還記得嗎?誰再講一遍?

  學生回答。

  師:x同學的把這個故事講得準確又完整,請其余同學向他學習。……

  【設計意圖】這個導入法承上啟下,既可以讓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新內容的興趣。

  游戲導入法

  師:我們做個口算接龍的游戲好嗎?從第一行開始,第一個算1+1,第二個算前一個算式得數+1,算到到20后。游戲開始。

  改變第二個加數計算!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烘托出熱鬧、有競爭性的學習氣氛,提高數學課的趣味性。

  談話導入法

  師:同學們,本學期的學習即將結束,想一想在這個學期中我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

  師:我們這學期學習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內容是20以內的數,第二個內容是20以內的加減法,第三個內容是認識圖形。這節課我們來復習前兩個內容:(板書)20以內的數和加減法。

  二、復習20以內的數

  1.我們先來將20以內的數數一遍。誰能倒數一遍?

  一起順數,指名倒數。教師注意調控課堂,注意走神的學生。

  2、教師引導學生復習這些20以內數的意義。

  教師課件出示下圖問:這些數可以表示什么?

  指名說。

  預設: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捆數、盒數、瓶數等。

  3、復習數位。

  教師:在這個數位表中,左邊第一位是?第二位是?學生接答。

  4、復習10以內的數的組成。

  師出示數字卡片,學生說數的組成。

  三、鞏固提高

  完成課本第103頁第1、2、5、6題。

  第1題練習時,可通過第2幅圖讓學生說說 1個十是多少, 通過第 4幅圖讓學生說說14的個位上的數是幾,十位上的數是幾等。

  第二題讓學生說說怎么比較多少。

  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后, 可讓學生說說每組數有什么規律, 你是怎么發現的。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呢?哪些內容已經掌握了,怎樣掌握的,還存在哪些問題?你覺得哪些同學值得你學習?

  【設計意圖】復習告一段落,結束前讓學生回憶復習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已經掌握了,怎樣掌握的,還存在哪些問題,可以用什么方式展示自己的復習成果。這樣學生不但將學到的知識有條不紊地儲入到“知識庫”,而且培養了探究精神,提高了學習的自信心,增加了合作精神,促進反思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加強。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或者提出問題,并能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

  2.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獲得數學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現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課題

  (一)情境創設師:我們前邊學習了如何解決問題,今天就和老師一起來復習一下本冊我們學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引入課題師:不過,在整個復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去解決,你們有信心完成嗎?好,下面我們就以闖關的方式,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好玩的吧?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對本課學習的內容充滿期待!

  二、情境鋪墊,解決問題:

  (一)情境一:猴子。

  1.他們先來到樹下,準備摘梨:課件呈現情境圖,分步呈現兩個已經條件。

  2.誰來幫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嗎?引導學生發現,沒有問題,不能解決。

  3.誰來提一下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樹上還剩幾只猴子?

  4.誰能完整地把這個問題敘述一遍?

  5.這道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嗎?來,試試看!

  6.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7.指名匯報,集體講評,教師畫出線段圖并完整板書解題過程。

  (二)情境二:分桃子。

  1.摘完了梨,我們來分桃子,課件呈現情境圖:分步呈現圖與已知條件。

  2.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看圖,得出:已知我們班27人,每人分1個桃子后,還剩4個。

  3.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一籃有多少個桃子?

  4.你會解決嗎?請獨立解答。

  5.學生解答完成后,讓學生匯報,并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方法。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畫出線段圖,并板書解答過程。

  6.小結: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可對照線段圖來觀察)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引導學生得出:相同點是:都是已知兩個條件,求一個問題,不同點是:第一題求部分,而第二題求總數。

 。2)引導學生發現:這1道題是已知整體,求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用減法解決;第2題是已知部分,求整體或總數,所以用加法解決。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解決最基本的數學問題的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境三:比花多少。

  1.多美的花兒啊,有牡丹、月季和菊花等。課件呈現情境圖:

  2.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3.課件呈現問題(1):月季比菊花多多少盆?

  4.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引導學生發現:

 。1)因為問的是月季花比菊花多的盆數,而沒有問牡丹。所以,這個問題與牡丹的盆數無關,也就是說20盆牡丹是多余信息。

  (2)因為我們要求的是月季比菊花多多少盆,就是求45比30多多少。

  5.學生獨立解答。而后匯報,講評。

  6.小結:

  (1)如果沒有剛才那位同學的提醒,你會不會出錯呢?

 。2)我們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應該怎么辦?

  7.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評價,不正確或不完整,教師要幫助其修改或補充。

 。2)提出問題后,學生分析,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有一個多余條件的問題的練習,進一步來培養學生理解問題、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并給予及時的評價,提高他們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ㄋ模┣榫乘模悍痔。

  1.課件呈現情境圖:

  2.學生觀察:小明和紅紅分別有多少塊糖?紅紅還剩多少塊?小明還剩多少塊?

  3.呈現問題:

 。1)紅紅吃了多少塊糖?

 。2)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完成。

  (3)指名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4)如果學生沒能匯報完整,再請另外的學生補充回答出另一種。

 。5)根據結果,帶領學生再次理解“已知總數求部分”、“多余條件”。

  4.小結:這個問題和前面的問題解決方法一樣嗎?引導學生發現:

  (五)情境五:運梨。

 。1)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完成。

 。2)指名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3)如果學生沒能匯報完整,再請另外的學生補充回答出另一種。

  (4)前面所解決的問題結果都是唯一的,而本題結果是多樣的;

 。2)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不管用哪種方法,第一次運走的數量與再次運走的數量發生變化。教師可以舉例說明。

  5.呈現問題2:小平呢?

  (1)這個問題只有三個字,誰來完整的把這個問題表述出來?引導學生說出:小平可能套中了哪兩個玩具?

 。2)學生獨立解決。

  (3)指名匯報,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師生共現給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這道逆序、開放的練習,讓學生在利用方法與策略的同時,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與靈活性!

  (六)情境六:母雞下蛋。(同數相加)

  1.課件完整呈現情境圖:從圖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板書方法。

  【設計意圖:本題的解決方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來解決。】

 。ㄆ撸┣榫称撸悍盅b雞蛋。(減去相同的數)

  1.課件完整呈現情境圖:從圖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裝滿是什么意思?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板書方法。(連減法、列表法、畫圈法)

  【設計意圖:本題的解決方法有多種,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來解決。】

  三、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一)全課總結

  1.哪個同學來說一說: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2.本課結束后,我們本冊的數學學習就完成了,但我們的數學學習還將繼續,我們將在以后的學習中,學到更多更有趣的數學知識。我們也將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戰。你們有信心接受這樣的挑戰嗎?那我們就先來試一試吧?

 。ǘ┩卣寡由

  1.課件呈現情境圖:(各種商品及相應的價格)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理解: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來。

  3.同桌互相合作,討論交流完成。

  【設計意圖:本題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可以用同數連加的方法計算,也可用減去相同數的方法計算。把本題放入拓展延伸環節,既是為了今后學習乘、除法作鋪墊,也是為了數學學習的有效延續,讓學生對未來所學知識充滿好奇心與期待!】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梳理,讓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知識,形成知識框架,感受數學知識的整體性與結構性,初步感受復習方法。

  2.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意義,熟練地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與100以內加法與減法的相關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讀、寫及大小比較;100以內加減法的含義及相關計算。

  教學難點:數位及數位上數的意義;良好的計算習慣與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我們這學期的新知識已經學完了,本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數學知識?

  1.學生自主梳理,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整理;課件分步呈現P92頁的4幅圖。

  3.教師板書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認識圖形——分類與整理——認識人民幣——找規律——解決問題

 。ǘ┙涣鞲惺埽

  1.你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學生自主發言。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新的發現等。

  3.師質疑:這學期我們學的知識真多啊!你對這些知識都已經完成掌握了嗎?我們有必要來將這些知識復習復習嗎?

  4.點明課題:本學期學的知識這么多,我們今天就來復習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共同梳理,讓學生簡單回顧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并通過讓學生談學習體會,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復習應用

  (一)復習100以內數的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這節課哪位小朋友的表現最棒!

  1.復習數位:出示計數器

 。1)誰來說一說:計數器從右邊起,每個數位分別是什么位呢?

 。2)這些數位上的一個珠子分別表示多少?為什么同樣都是一個珠子,所表示的數卻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個珠子相當于個位的幾個珠子?百位的一個珠子又相當于十位的幾個珠子呢?那我們就可以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又是多少?

  2.復習數的組成:

 。1)教師在計數器上拔出57,問:誰來說一說這個數的組成?它個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2題。

  3.復習數數、數的順序和大。

 。1)你會數數嗎?我們在數數時可以怎么數?引導學生說出:可以1個1個地數,可以2個2個、5個5個、10個10個……地數。

 。2)你能用計數器拔出57前面的一個數嗎?那57后面一個數是多少?這三個如果從大到小排,應該怎么排?

  (3)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1、3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應用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

 。ǘ⿵土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

  1.奪紅旗比賽: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4題。

 。2)學生匯報結果,學生互相檢驗是否正確。

 。3)討論:

  ①這8道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引導學生發現:有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有進位加法與不進位加法。

  ②每一類分別有什么好的計算方法?

 、壅f一說每一類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在練習之后,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梳理各種計算方法,溝通各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練習二十一第5、6題。

  【設計意圖:這兩題也是“數的運算”的不同形式的練習,教師要注意:在做這兩題前要創設故事情境,如第4題可以用“孫悟空巧變>、<、=”,第5題可以用“豬八戒吃西瓜”,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ㄈ┚C合應用,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新百數表”:

  1.建構“新百數表”

 。1)觀察表格,發現規律:這張百數表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2)完成表格。

  2.觀察比較

 。1)再次觀察,發現規律:

 、贆M著看,每一行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谪Q著看:每一列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2)新舊百數表進行比較:課件呈現新舊兩個百數表,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不同?只要學生說出的發現是對的,都應給予肯定與鼓勵。

  3.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解決第(3)題。這題解決后,可再讓學生仿照這個問題再提出幾個問題,繼續練習。

  (2)解決第(4)題。

 。3)解決第(5)(6)題:

 、賹W生完成后,要引導學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選的是第1行的第幾個數和第8行的第幾個數,它們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诓⑻釂枺和ㄟ^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完成后,可模仿這兩個問題繼續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復習數的認識,并綜合了找規律的內容,讓學生在經歷新百數表的建構、新舊百數表的對比與探究及應用新百數表中規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質疑反思

 。ㄒ唬┤n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ǘ┵|疑反思

  1.對于本節課復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認為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不足,或者你覺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錯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當然,你也可以將自己成功的經驗拿來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質疑反思,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初步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調查和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填寫比較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

  二、教學過程:

  ( 一)、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例1主題圖,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測量過體重嗎?測量了幾次?

  2、讀一年級剛入學時,你測量的體重是多少?(學生自由匯報各自的體重情況)

  3、怎樣才能讓大家一看就明白我們班所有人的體重情況呢?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統計表(1):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數

  師:現在我們就用“正”字記錄法來統計一下剛入學時的體重(集體活動)

  2、活動結束后,師生共同將收集的數據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級時,我們的體重有什么變化呢?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數

  集體進行統計活動,并將結果填入表中。

  4、討論:如果想把兩年的體重數據填入一個統計表中,該如何表示呢?

  學生討論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單位:千克)

  5、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填空,然后小組合作交流。指名上臺在黑板上填寫數據。

  6、引導觀察討論大屏幕上的兩個單式統計表與黑板上的復式統計表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7、觀察復式統計表,回答問題。

 。1)一年級時,體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級時,體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還能發現什么?先在小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匯報。

  9、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組織學生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學生提些合理的建議等。

  (三)、整理數據,鞏固練習

  出示“做一做”,練習情景圖。

  1、交流圖上的小朋友參加了哪些課外活動?

  一班的同學參加各項課外外小組活動人數的情況是怎樣的?

  你參加了哪項課外活動?

  2、討論:怎樣收集我們班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數據?

  3、活動、統計數據。

  4、整理數據并把數據填入復式統計表中。

  5、討論并回答統計表后面的四個問題。

  (四)、匯報收獲,回顧總結

  這節課我們干了什么?(板書課題)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8

  一、設計思想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與數有關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數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等)已經比較熟悉。本學期所學的計算主要有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中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論是數范圍,還是計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已學知識,迅速、準確地判斷出怎樣計算,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本節課的目的是: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較好地體現數學學習是"經驗"、"活動"、"思考"、"再創造"的特點。

  二、教材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與數有關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數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等)已經比較熟悉。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20以內數的順序,數的序數的含義和20以內數的組成。"20以內數的順序"主要使學生熟悉0~20各數排列順序,以及各數之間的相互關系。"數的序數含義"主要使學生進一步鞏固11~20各數序數含義。"20以內數的組成"重點是使學生熟練掌握11~20各數是由1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本學期所學的計算主要有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中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論是數范圍,還是計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已學知識,迅速、準確地判斷出怎樣計算,并很快說出得數。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學情分析

  20以內數的復習,可以著重復習20以內數的順序、組成和序數。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掌握得比較好,因此,在復習可以多讓學生說一說,甚至讓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概括"本學期都學習了哪些數"、"這些數的順序是什么"、"它們是怎么組成的"等等,如果出現疏漏,再讓其他學生補充。開始復習加法時,可以先通過直觀復習一下加法的含義,使學生更加明確: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用加法。然后可以通過直觀復習一下相加的兩個數調換位置得數一樣,遇到小數加大數計算有困難時,可以想大數加小數,從而較快地算出得數。進行上述復習時都不要求學生說概括性的條文。要把一位數加法的所有情況都復習到,不要只是把課本中題算一算。發現有不熟練的或容易出錯誤的式題,還要反復練習。練習形式注意多樣化,除教材中練習形式,教師還可以補充其他的學生比較有興趣的練習方式。對于計算方法,不作統一要求,只要學生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四、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序數含義及數的組成。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2、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養成自覺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難點

  1、20以內數的順序,數的序數的含義和20以內數的組成。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采取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而且每一個游戲都用大象博士的話來連接,讓學生在課中,猶如置身與童話王國之中。激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七、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相應的音樂。

  學具準備:算式卡片、彩色筆、人手一枚的小胸針。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出要求。

  師:今天,大象博士要在我們班請助手。(播放大象的圖像和大象的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由于現在大家重視環境的保護,我們森林王國中,動物的數量猛增,我大象博士的工作大增。今天,我想在班里請一些小助手,幫我分擔一些工作。當上助手以后,第一,可以掛上這枚美麗的胸針,第二,可以到美麗的大森林里游玩。但是,大象伯伯的助手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當的,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考驗才能夠爭取到這一個名額。"

  【設計意圖:游戲是一年級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抓住學生年齡特征,拿學生感興趣的事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參與活動的急迫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了良好的情境。】

  (二)第一關:填數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第一關,填數。小朋友睜大你的火眼金睛,看仔細了。"

  1、集體填卡片。

  教師出示填數卡

  8111519

  師:該怎樣來填出這一張卡片呢?(請學生說說怎么來填數。然后集體來填出這張卡片。)

  【在做題之前,先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可以讓學生在練習中更加地得心應手,而且也不會讓復習顯得很生硬!

  2、獨立完成填數卡。

  教師相繼出示填數卡:

  15715

  2620

  201814

  8

  學生獨立完成以上填數卡,然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說自己是怎么填出來的。

  【設計意圖:在這個游戲中,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可供創作的學習材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的時間。并且安排學生進行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

  (三)第二關:看圖,填空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恭喜小朋友,第一關順利通過,第二關是看圖,填空。

  課件出示:☆☆☆☆☆☆☆☆☆☆☆☆☆

  1、一共有( )個五角星。

  2、從左數起,紅星星在第( )個,紅星星的右邊有( )個星星。

  3、把左邊7個星星圈起來。

  4、把右數第6個星星涂成綠色。

  【設計意圖:利用看圖填空游戲 ,復習20以內的數序和序數,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把鞏固知識的練習巧妙地溶入游戲中,使學生在游戲中練習、思辨,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不僅有利于學生進一步20數的順序,加深對20以內數的理解,還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當中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四)第三關:檢車票,上大巴。

  1、(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小朋友們真是能干,連著兩關都沒有難住你們,好接下來,要開始上我們森林王國的大巴了,大家快拿起老師給你們放在抽屜里的車票吧。不過光有車票還不行,你必須先把車票上的算式算出來,并且在寫上得數。記住上車一定要遵守紀律,不遵守紀律的小朋友,我們有權禁止你上車。(小朋友們拿起老師事先準備的一面寫有算式的卡片"車票",寫好得數,準備上車。)

  2、小朋友們以小組為單位排好隊準備上車。每一位小朋友高舉起自己的車票,讓老師檢票。(檢完車票后,小朋友交換小組坐,算是上車了。隨即郊游的音樂響起,小朋友隨音樂拍手或舞蹈。)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融知識的掌握和課中間的休息為一體,并且在大象的連接語中還強調了紀律的重要性,學生興趣應該會很高漲。]

  (五)第四關:說組成,得胸牌。

  1.(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小朋友們經過這么多考驗,終于順利來到森林王國了。等不及想當我的小助手了吧?還有最后一關大家就可以別上老師手中這一枚美麗的胸針了。別急,別急!你只要說出自己手上車票得數的組成就可以得到了。先分小組練一練,說一說吧。

  2、先分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有秩序地練說一遍,教師巡回指導。

  3、一小組為單位,上來說組成,其余小組的人員當小老師,如果同意他們的說法,而自己的車票剛好也是這個得數,可以上來和該小組的人員站在一起。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可以節省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重復,避免課堂上出現學生沒興趣的場面。】

  在好朋友的相互幫助下,佩上胸卡,在音樂聲中,回座位。

  (六)課堂小結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在這節課中我們闖過了許多的關口,最后終于當上了我的助手,真不容易。你們知道嗎,其實我們在每一個游戲當中都運用了一個知識點,誰來說一說,都運用了什么知識呢?

  生1:我知道了填數卡復習的1到20的順序。

  生2:我明白了檢車票上大巴是檢驗我們做20以內加減法的速度。

  生3:......

  (學生反饋,教師隨即完成板書。)

  [設計意圖:在這一塊內容中,我設計讓學生將游戲與運用的內容一一對應,旨在讓學生從游戲中跳出來,能夠從知識的高度去審視這節課,反思這節課,如果學生能夠將游戲與知識點一一對應了,那本節課的目標就實現了。]

  九、板書設計

  總復習(一)

  第一關:填數 第二關:看圖,填空

  1--20數的順序 1--20的序數

  第三關:檢車票,上大巴 第四關:說組成,得胸牌

  1--20的加減法 11--20各數的組成

  十、作業設計

  1、7+8=( )+3=7+( )=( )-3=( )

  2、16可以分成( )個十和( )個一。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加深同學們對方程和折線統計圖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通過系統整理,溝通知識的聯系,幫助同學們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教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師:我們在前面復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回憶并回答: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

  教師出示全冊知識結構圖,問:本學期的內容中還有哪些知識點沒有整理和復習?

  生:還有方程和折線統計圖。

  師:今天我們就對這兩部分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

  板書課題。

  二、復習方程的知識

  1、回顧整理本單元所學知識

  師:在方程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共分了幾個版塊?

  學生先獨立整理,再匯報。

  教師隨學生匯報板書:

  方程

  用字母表示數

  等式

  方程

  解決問題

  師:通過每個版塊的學習你們都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獨立整理,再在小組內交流。

  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學生的整理結果,并讓學生匯報。

  生1:學習方程時,首先學習的是用字母表示數,知道了字母既能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還能表示數量關系,還知道了用字母表示數究竟要注意什么?

  生2:在等式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等式,以及等式的基本性質。

  生3:通過方程的學習我知道了什么是方程,怎樣解方程。

  生4:在解決問題中我們知道了怎樣用方程去解決問題。

  教師補充板書:

  方程

  用字母表示數: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數 怎樣用字母表示數

  等式:什么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

  方程:什么是方程 怎樣解方程

  解決問題:怎樣用方程來解決問題

  師:這些知識點中,你認為自己哪方面掌握得,選擇一個點給大家說說你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

  抽學生分別回答上面提出的5個問題,其中重點關注學生對等式和方程概念的理解以及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與分享,相信大家對有關方程的知識掌握得更好了,F在老師還想知道,這些知識之間有聯系嗎?有什么樣的聯系?

  學生可先在小組內交流,再進行全班匯報。

  引導學生總結:等式與方程是有聯系的,用字母表示未知數也與方程有聯系,因為方程是等式,而且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我們在解方程的時候就要用到等式的基本性質;有了前面兩個版塊的學習基礎,才能用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師:通過這樣的整理,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知識之間是互相聯系的。

  2、鞏固練習

  師:教材第132頁的第6,7,8題是關于方程這部分知識的練習,你認為自己需要練習哪個題就選擇哪個來練習。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全班交流。

  三、復習折線統計圖知識

  師:我們從一年級就認識了統計圖,但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統計圖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學生對比發現:以前我們學習的象形統計圖或者條形統計圖是直接在統計圖中的格子上畫圖或者涂色,而這學期學習的統計圖需要用先描點,再順次連線的方法才能制作出來。

  生:折線統計圖畫起來要麻煩一些。

  師:是有點麻煩,但在生活中人們卻經常選擇折線統計圖,這是為什么?

  引導學生比較發現:折線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幅度或變化趨勢。

  師:是這樣的嗎?下面我們就來看這幅統計圖。

  出示第133頁第9題的統計圖。

  引導學生根據統計圖解決圖后的問題。

  (1)仔細觀察統計圖,它統計的是什么內容?

 。2)從統計圖中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3)這說明折線統計圖有什么優勢?

  (4)獨立完成書上的3個問題。

  師:看來正如大家所說的,折線統計圖在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幅度或變化趨勢上有自己的優勢。你能在生活中選擇一項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調查統計,并制作出一幅折線統計圖嗎?

  布置給學生作為課外練習。

  四、總結提升

  師:今天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

  生:方程和折線統計圖。

  師: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總結。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四第15,16題,并集體評議。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10

  一、明確目標,揭示課題:

  1、同學們,知道今天我們要上什么內容嗎?為什么要在現在復習數的認識?(板書:梳理、鞏固、知新、準備…)那我們就帶著這幾個目標,進入今天的總復習(板書課題:數的認識總復習)

  二、知識回顧、梳理:

  1、回顧知識:

  提問:六年中,你學過哪些數呢?你理解這些數嗎?這些數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系呢?前面我們布置同學們回家自己進行復習,并將一些知識點作一些摘錄,下面我們就分組進行交流。(明確交流方法)

  2、整數、自然數、負數知識回顧、知識梳理:

  指名匯報:誰來先說說你對負數的了解?

  負數:你能舉幾個學過的負數的例子嗎?這些負數有什么特點?什么地方使用負數?(板書:負數<0)

  自然數:能說完嗎?

  整數:能舉幾個學過的負數的例子嗎?還有不同形式的整數嗎?

  整數

  自然數:0、1、2、3……

  負整數<0

 。ㄖ刚何覀冊谖迥昙墝W的負數嚴格地說是負整數。板書關系)

  3、分數、小數、百分數知識回顧、梳理:

  接下來你想說說什么數?(學生自由回答)

  分數:對于分數,你有那些了解?你能舉幾個分數的例子嗎?這些分數都表示什么意義呢?

  小數:對于小數,你有那些了解?你能舉幾個小數的例子嗎?這些小數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百分數:誰來說說百分數?

  談話:這些數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板書出)

  4、練習“練習與實踐”1:

  提問: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嗎?這條直線上的一些點,你能用數表示出來嗎?根據作業紙上的要求,在作業紙上寫一寫。(指名板演)

  集體校對。

  提問:這里哪些數是整數?直線兩端無限延長,我們所學過的整數都能找到它對應的點嗎?這些分數你是怎么填的?分母為什么都是4呢?雖然它們分母都是4,但它們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能將它們分分類嗎?我們所學過的分數都能找到它對應的點嗎?(所以可以看出,分數和整數也是有聯系的)這些小數你又是這樣填的?

  三、深化聯系:

  合作交流:剛才我們一起簡單回顧了我們所學的各種數,整理了一下它們之間的聯系,有關數的知識學到這兒就結束了嗎?關于這些數,還有很多的知識,它們之間還有不少聯系。一起看到作業紙,同桌商量,共同解決上面的三個問題。

  出示問題:

  1、還記得數位順序表嗎?將下面的數位順序表填寫完整。并思考:整數、小數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舉個例子說一說。

  2、你能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說分數、百分數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嗎?

  3、你還記得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嗎?什么是小數的性質呢?你能用分數的基本性質來說明小數的性質嗎?舉個例子試試看!

  小結:同學們真棒,能有條理地回憶出這么多有關數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四、基礎練習:

  1、填空:

  1一天,沈陽市的最低氣溫市零下7攝氏度,記作( )℃;上海市的最低氣溫是零上5攝氏度,記作( )℃。

  2自然數中最小的三位數是( ),最大的兩位數是( )。

  30.8的.計數單位是( ),它是由(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組成的。將它改寫成以千分之一為單位的數是( )。

  4的分數單位是( ),它里面有(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至少再添上(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它就成了假分數。

  5十個( )是一萬,( )個0.001是0.1,1000個十分之一是( )。

  6如果把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加上( )。

  2、判斷:

  1、自然數中沒有最大的,也沒有最小的。 ( )

  2、比45大,比49小的整數只有三個;比0.5大,比0.9小的小數也只有三個。( )

  3、4和0.25互為倒數。 ( )

  4、一袋白糖重50%千克,吃掉了千克,還剩0.3千克。 ( )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口答,集體校對,并對習題作適當延伸。

  五、拓展練習:

  1、 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你能用不同類型的數表示圖中涂色部分嗎?

  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同學交流不同的表示方法。

  提問:如果將題目要求改成: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平方米,你能用不同類型的數表示圖中涂色部分嗎?

  指名回答,交流:改后百分數真的不能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嗎?分數呢?通過這道問題,你有什么想說的?(深化各種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和學習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2. 在組織總復習時,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 能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合理的評價。

  〖教材分析〗

  本節總復習課是把散落的知識點串“線”連“片”,形成一個網絡清晰的整體知識結構。讓學生想一想“本學期學到了什么知識,獲得了什么學習方法,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哪些內容最有趣,哪些內容最有用,哪些內容還感到困難”,然后把收獲寫在書后面的“本學期你學到了什么”這一頁上,把問題寫在書后面的“問題銀行”這一頁上,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我對本節課的教學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1. 整理本冊知識。

  復習課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首先給學生“說的自由”,讓學生說說本學期學到了哪些知識,學得最好的是什么,使每個學生都能大膽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

  2. 復習乘除法知識,掌握計算方法,形成技能。

  這一環節許多練習題都是學生自編自答的,在練習內容上自由,同時,學生在練習的方式上也自由,可以單獨練習,可以同桌練習,也可以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通過游戲、對抗賽等活動進行多種形式的綜合練習。

  3. 圣誕數學園。

  首先把班級中學生出現的計算錯誤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糾正,讓學生當啄木鳥醫生給大樹治病,然后讓學生通過計算將6個算式組成一個首尾相聯的題鏈;最后讓學生通過猜一猜、填一填的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乘、除法算式中各個數之間的關系。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歷史悠久、師資隊伍強大、辦學條件優秀的現代化城鎮小學,本班學生大部分來自于本市,家長對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視。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都以“成功從這里開始”為理念,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主動學習的愿望也隨之增強了,他們在這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課堂實錄

  (一)整理本冊知識

  師:今天,我們來上一堂特殊的數學課,我們不學新知識,而是把整本書上的知識來理一理、練一練,這就是今天我們要進行的總復習。(板書課題:總復習)想一想,本學期我們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生1:我會口算乘法和除法。

  生2:我會用豎式做乘法和除法。

  (師板書:乘法和除法)

  生3:我學會了觀察物體。

  (師板書:觀察物體)

  生4:我了解千克、克、噸的實際大小和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師板書:千克、克、噸;年、月、日)

  生5:我還會計算圖形的周長。

  師:哪些圖形的周長?

  (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生:我還學會了可能性。(師板書:可能性)

  師:下面請你們把本學期的收獲寫在書后面的“本學期你學到了什么”這一頁上,把問題寫在書后面的“問題銀行”這一頁上,然后與同伴進行交流。

  師:口算乘除法和用豎式做乘除法,這些知識都屬于計算,這節課,我們來復習計算的知識,對于這些內容,你覺得自己學得怎么樣?哪方面學得還不夠好?

  生1:我計算速度不夠快。

  生2:我計算速度很快,但很粗心,經常算錯……

  師:希望你們通過這節課的復習能有所進步,剛才同學們所說的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哪方面你們學得特別好?

  生1:我計算特別快。

  生2:我算得很準確。

  (二)復習知識,形成技能

  師:請同學們把卡片拿出來(卡片上是0~9這幾個一位數),我們可以用什么形式進行口算兩位數乘除一位數的活動呢?

  生1:以同桌為單位進行。

  生2:以小組對抗賽進行。

  師:現在請同學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兩位數分別去乘除每個一位數。

  生:好。

  師:你們算得這么開心,我也忍不住想參加你們的活動,好嗎?

  生:好。

  師:下面請同學們寫4道你最喜歡的乘除法算式,比較得數的大小。

  生:420÷3,210÷3,102×7,150×6,……

  師:請同桌當小老師幫你檢查做得對不對。

  (三)圣誕數學園

  (出示圣誕老人的卡通像,同時放錄音)圣誕節快樂,孩子們!歡迎你們參加游園活動,數學樂園一共有3個活動區,分別是“我是森林醫生”“趣味接龍”“當個智慧家”。你想參加哪項活動?

  活動方式:按所選題目將學生分為3組,自己尋找學習場所進行練習,每個活動區內的項目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集體完成。

  1. 我是森林醫生。

  1 0 7 1 3 6 1 5 0 1

  _______

  × 6 × 5 × 2 4) 50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4_____

  6042 136 60 1

  2. 趣味接龍:連一連,前一題的得數是后一題的第一個數。

  56×3 84×6

  252×3 168÷2

  504÷2 756÷4

  3. 當個智慧家:猜一猜,填一填。

  □乘2得\ /□加上215得

  526

  □減去247得/ \□除以3得

  師: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生1:我計算的速度比原來快了。

  生2:我會出題了。

  生3:我不但能出題了,計算也比以前準確了。

  生4: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

  師:大家收獲真多,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好!下課。

  〖教學反思〗

  1. 復習課要重視知識的梳理,串“點”成“線”,連“線”成“片”。

  讓學生鞏固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是總復習課的主要任務?倧土曊n就是要把這些散落的知識點串“線”連“片”,形成一個網絡清晰的整體知識結構。可以說,上好復習課是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的有效途徑,也是教給學生梳理方法,培養學生自覺梳理知識的習慣的有效途徑。

  2. 復習課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

  在知識、情感兩條主線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和創新的催化劑。這節課,我給學生的“自由”主要體現在“說的自由”“練的自由”和“問的自由”幾個方面,讓學生說說學到了哪些知識,學得最好的是什么,使每個學生都能大膽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許多基本練習題都是學生自編自答通過自由方式練習的,這樣就使學生練得既輕松又扎實,不僅復習了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提問的能力和自信的品質。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數學知識,同時興趣、態度、習慣、情感也得到了發展。

  這節課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在進行“當個智慧家”這一環節時,我沒有特別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樹立自信心,使所有的學生通過復習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案例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教師能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回顧和整理所學的內容,評價學習的收獲和不足;充分給學生以學習的自由,比如,學生自己談收獲和不足,自己出題練習,自己采用喜歡的練習形式;使學生在充分自由的氛圍中復習所學的知識,突出體現了自主學習這一課改理念。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12

  一、說教材分析

  學生在本冊已經學會了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物體位置,今天對于位置與方向的復習,進一步回顧了方向與位置。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們具有很好的記憶力和較強的總結能力,并熱衷于參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戰性的活動;趯滩囊约皩W情的分析,制訂出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解決問題,回顧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位置的方法。并總結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找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回顧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五、說教法與學法

 。ㄒ唬┙谭ǚ治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1)回顧情境教學法。通過一系列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設計,既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也更好地服務了我們的教學活動。(2)逐層練習、及時反饋法。通過學與練的緊密結合,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也幫助學生鞏固了舊知。

 。ǘ⿲W法分析

  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觀察、比較、發現的學習方法。在比較中,學生有所發現,獲得思維的進步與發展。

  六、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ㄒ唬┰O置情景

  1、投影出示臺風照片。

 、磐瑢W們對這個例題有什么印象?

 、撇シ庞嘘P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

 。▎l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

  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抛寣W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平處熃Y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

  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切〗Y確定位置的方法。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三)知識反饋,鞏固延伸

  1、警察局收到臥底送來的示意圖。(圖略)

 。ㄒ跃炀譃橛^測點,找出三個犯罪分子的位置)

  2、連連看

  3、填空(找出物體的位置及方向和距離)

  4、完成書上練習。

  (四)課堂小結七、板書設計:

  確定物體的位置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

  2、進一步掌握一位數乘兩、三位數,一位數除兩、三位數的筆算乘除法。

  3、鞏固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4、鞏固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進率關系,進一步建立噸、千克、克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回顧和整理;能夠采用比較法、排除法等方法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3、通過復習,激發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學。

  教學設計

  1、談話激趣:

  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新課程全部結束了。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到了現在,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鞏固?凑l最認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顧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利用開火車形式快速計算。

 。2)強化口算方法:指名說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計時訓練:我們開始一個小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總復習的第1題,準備好,“開始!”交流,訂正。

  3、回顧整理筆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學們做得又對又快,筆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書上的第5題的算式。

 。2)交流,評價。

  4、整理回顧兩步計算式題。

 。1)在以前我們學生的兩步計算試題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試著做一做第9題。

 。3)全班訂正。

 。4)出示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

  5、復習常用的計量單位。

 。1)剛才,同學們計算題掌握的都非常好!這學期我們不僅學會了口算、筆算、兩步計算式題的一些計算方法,而且我們還學會了好多的計量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都學過哪些計量單位?

 。2)指名回答,師板書:

  時間單位:年、月、日

  質量單位:克、千克、噸

 。3)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2題。填完后再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訂正。

 。5)做第3題。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復習的相應的單元內容看一看,有沒有疑難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其他同學。

  板書:常用計量單位:1年=12個月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教材第113~115頁總復習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回顧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能辨認軸對稱圖形,正確區分平移與對稱現象。

  2.在操作中,體會對稱、平移及旋轉運動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美,培養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經歷數據收集、記錄、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鞏固用統計表呈現數據的方法,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培養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目標解析:

  本課是總復習的第三課時,在學生對圖形的運動和數據收集整理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因此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不僅在于復習鞏固已有的知識,更側重于溝通知識間的聯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重點:

  1.體會對稱、平移及旋轉運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正確辨認。

  2.鞏固用統計表呈現數據的方法,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 教學難點: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及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準備:課件、剪刀,手工紙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圖形的運動

  (一)回顧整理,梳理知識。

  1.關于圖形的運動,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分別是怎樣運動的?

  2.動手剪一個對稱圖形,并指出它的對稱軸。

  3.利用手中的圖形做平移和旋轉運動,體會區別。

  (二)動手操作,溝通聯系。

  1.猜一猜、想一想

  (1)出示: 猜一猜:按照畫的痕跡去剪,打開后是什么呢?

  (2)出示: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怎樣剪出來?先怎樣折,再怎樣剪?

  (3)你會做風車嗎?(讓學生先說一說,再出示制作步驟)

  2.剪一剪、做一做

  小組四人合作,組長自己設計一個圖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選其中一種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組內交流。

  3.說一說,描一描

  (1)在你剪的圖案中,有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并用彩筆描出它的對稱軸。

  (2)全班匯報,復習對稱。(實物展臺展示學生不同作品)。

  4.找一找,比一比

  上面的活動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轉現象嗎? (小花圖既可以看成是軸對稱圖形,也可以看成圖形的平移;笑臉圖既可以看成是軸對稱圖形又可以看成圖形的旋轉;風車則是物體的旋轉現象等。)

  (三)聯系生活,完善認知。

  1. 出示:

  2.上面的活動中,你能找出平移和旋轉現象嗎?

  3.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平移和對稱現象,并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回顧和復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平移和對稱現象,發現平移和旋轉的不同之處,溝通其與對稱之間的聯系,最后走進生活,尋找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溝通圖形的變換與生活中的物體運動的關系,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二、復習數據收集整理

  過渡:同學們,剛才你們有的在生活中找到對稱現象,有的找到了平移現象,還有的找到了旋轉現象,以你們記錄的第一條為準做一項調查。

  (一)收集整理數據

  可以怎樣收集全班同學的數據?(舉手、畫正字等)

  (二)記錄分析數據

  1.根據上面調查的結果設計統計表,記錄數據。

  現象 對稱 平移 旋轉 人數。

  2.分析數據

  (1)從統計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通過這次調查,你有什么感受?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設計意圖:結合第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統計本班學生在生活中找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一方面復習鞏固了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統計與生活息息相關,體會調查所得數據的作用,培養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

  三、鞏固拓展

  1.教材第117頁練習二十二的第9題。鞏固復習軸對稱圖形的知識。

  2.教材第117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0題。 鞏固復習旋轉現象。

  3.教材第118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1題。 鞏固數據收集整理。

  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在觀察、判斷以及整理分析等數學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圖形的運動與數據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的復習,你的收獲是什么?

  2.小小設計師(機動)。

  要求:

 、佼嫵鲆粋你最喜歡的基本圖形。

 、诟鶕惝嫷幕緢D形,運用平移、旋轉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

 、鄹勒f一說你是怎樣設計的。

 、芗w交流,展示自己設計的圖案說說設計過程。(實物投影)

  設計意圖:復習后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在交流收獲中自我評價。同時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創造美麗的圖案,在創造中感受圖形的變換之美,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意識。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篇15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共分為五部分:小數的乘、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觀察物體,可能性。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旨在通過具體的生活實例向學生滲透“編碼”的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初步感受、體會數學的魅力,不作具體要求,因此,在本單元沒有單獨安排復習內容。

  總復習的內容在編排上,同時考慮了《標準》規定的知識領域和前面教學內容的順序,并把有些分散學習的內容適當歸并,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這樣,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把小數的乘法和小數的除法集中復習,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同時,把小數乘、除法與整數乘、除法進行比較,加強兩者計算法則的聯系。

  單元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把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算法則、規律性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代數思想、空間觀念、統計觀念得以進一步發展,獲得自身數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可分4課時進行復習,教師也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1.復習“小數的乘、除法”時,可先讓學生完成總復習第1題,讓學生根據具體的題目說一說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再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也可以帶著復習一下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對小數四則運算的法則進行全面的整理。

  2.復習“簡易方程”時,要注意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體會代數的思想,鞏固一些特殊的寫法,例如,數字與字母之間的乘號可以省略不寫,數字要寫在字母的前面,一個數的平方的意義和寫法,等等。

  3.復習“多邊形的面積”時,除了要求學生正確應用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以外,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回憶這些公式的推導過程,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掌握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4.復習“觀察物體”時,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想像等活動去辨認幾何形體在不同方向的投影。

  5.復習“可能性”時,要結合具體實例綜合復習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如總復習第9題中要判斷游戲規則是否公平,首先要用組合的知識列出兩枚硬幣朝上圖案的所有可能結果,進而求出朝上圖案相同的可能性大小,使學生學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

  第一課時

  課題:小數乘法和除法

  教學目的:

  1、整理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小數乘、除法。

  2、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結果與第二個因數和除數的關系。

  3、應用運算定律能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簡便運算。

  4、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會用循環小數表示商。

  5、能用進一法和收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從今天這節課開始,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和知識進行總復習。今天這節課我們首先復習小數乘除數計算。[板書課題]

  二、整理復習

  1、口算:

 。1)120頁第1題

  填書。

  (2)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簡要小結。

  2、在計算中理解法則。

 。1)4.05×2

  1.84×3.7

  7.55÷0.25

  15.75÷0.63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計算小數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簡便運算

 。1)123頁第2題

  填書,集體訂正時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乘法的運算定律.

 。2)用簡便方法計算。

  0.25×32×1.2510.1×85

  2.85×5.2+2.85×5.8-2.853.6÷0.25÷0.4

  3、計算結果有幾種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環小數?

  三、在判斷中辨析概念。

  1、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它的積是兩位小數。

  2、M×0.98的積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環小數。

  4、2.5×17+2.5×13=2.5×(17+13)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每天看35頁,要看4天。

  四、在運用中掌握方法。

  師:學會小數乘除法,還要學會運用知道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1、120頁第2題

  學生審題,獨立解答,集體訂正時說一說怎樣想的。

  2、123頁第4題

  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3、李老師用200元買字典,每本40.8元,可以買幾本?

  4、工地上有171噸貨物,用載重8噸的汽車要運多少次?

  五、復習小結

  今天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

  P123頁第1、3題,P125頁第13、15題。

  課后反思:

  本課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完成了計算部分的復習(包括口算、筆算、對計算結果取近似值)、相關概念的判斷。第二課時完成簡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復習。

  在第一課時,建議筆算選取學生易錯的幾類題型進行針對性練習。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錯誤:轉化成整數后是兩位數乘三位數的小數乘法。如:1.4乘1.32;整數乘小數,且整數未尾有0的乘法。如:140乘1.3;商中間有0的小數除法,如:89.44÷43。

  在第二課時,對于簡便運算中乘法分配律的靈活應用應適當加強,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根據實際情況對計算結果取近似值,即去尾法或進一法教材的練習中沒有涉及,教師要有意識地補充相關內容,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課時

  課題:簡易方程復習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0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0頁“0的認識”,動手擺鉛筆游戲及練習六的第2題。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初步掌握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探索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大小》教案(精選17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頁的例題,第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教材簡析]教材創設廚房的場景,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兩個碗、蘋果和草莓的大小,再結合生活經驗和觀察,分別比較辣椒和蘿卜、蘿卜和土豆的輕重,初步體會物體有大小和輕重。...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教案(通用16篇)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P91—93認識鐘表。二、教學準備實物鐘、課件、學具鐘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一)教學目標鐘表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盡管學生是第一次學習“認識鐘表”,但對學生而言已...

  • 最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選8篇)

    一、教學內容數學樂園(人教版一年級上冊82頁、83頁)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組成及計算,區分它們的基數、序數的含義。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有條理地進行思考的能力。...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6和7的認識》教案(通用16篇)

    1.教學設計2.學生的好奇心: 一年級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不深,上課只能堅持20分鐘。他們對什么事物都有好奇心,利用他們的好奇將他們引到我的數學教學中,使他們對數字產生興趣。...

  • 幼兒園關愛未成年人教育優秀教案(通用2篇)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我國頒布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掌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基本原則。...

  • 《外國詩兩首》優秀教案(精選15篇)

    一、學習目標:1、體會并把握李白詩歌浪漫主義的特征。2 、理解兩首詩所抒之情的異同點。二、自學指導1、簡介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 課文《爬山虎的腳》教案范文(精選16篇)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腳》是小學語文第七冊里的一篇觀察描寫植物的精讀課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葉圣陶在本篇課文中用細致簡潔的文筆分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墻的,來引導學生在平時...

  • 有關中班教案范文(精選15篇)

    活動目標1、讓幼兒探索輪胎的不同玩法。2、積極參加游戲活動,體驗玩輪胎的興趣。活動準備輪胎、錄音機、磁帶。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律動導入課題教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高興嗎?下面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律動,在音樂背...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妇女bbbb插插插视频 |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 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美女用震蛋喷水的视频 | 亚洲成人一二区 | 秋霞影院亚洲国产中文精品 | 美女视频黄的免费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91樱花 | 国产成人精品微拍视频网址 | 香蕉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 | 超碰77 | 78m-78模成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麻豆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本少妇特殊按摩2 | 68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 | 综合婷婷色| 少妇被爽到高潮喷水久久欧美精品 | 美女很黄很黄免费 | 青青成线在人线免费啪 | 中午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 | 婷婷91|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照片 |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 特黄做受又粗又长又大又硬 |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 |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真人片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奇米四色影视 | 亚洲一级片大全 | 国产乱人偷精品免费视频 | 男人扒开女人内裤强吻桶进去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 成人免费a级片 | 91爱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