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精選12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發布時間:2023-09-22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精選12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1、認識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會比較角的大小。

  學具教具準備:

  釘板、皮筋、彩紙、硬紙條、折扇、剪刀、三角板、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再過幾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紅和小華相約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給小明作生日禮物。瞧,他們做得多認真。。ǔ鍪局黝}圖)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細看,這些物品上有沒有我們以前認識過的圖形?(鬧鐘的面是圓形、紙工袋的面是長方形)這些物品中還藏著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鬧鐘圖)評:教師創設小明過生日這一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在觀察各種實物圖形的基礎上,教師的一句簡短的問話這些物品中還藏著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聯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認識角。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兒呢?(拿出剪刀,開、合)剪刀的開口就形成了一個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角。(電腦閃現)三角形紙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紙指)三角形的這里也是一個角。(電腦閃現)剪刀、三角形紙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鐘,轉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電腦閃現)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個角。(電腦演示從實物中抽象)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有什么特點呢?(相交于一點,兩條邊都是直的)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畫角。角怎樣畫呢?畫的時候,我們先畫一點,這是它的(頂點)再從頂點畫一條很直的線,這是它的(邊),再從頂點起往不同方向再畫一條邊。這樣,(用手指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就是角。

  評:生活中學生對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對角的幾何圖形的認識還是第一次。教學時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剪刀、鐘面、三角形紙等實物上找角,在直觀認識的基礎上仔細觀察屏幕,利用多媒體動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質屬性,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特點,再通過觀察角、畫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特點。

  3、找角。

 。1)拿出三角形紙。在這個三角形里我們已經找到一個角了,你還能在這個三角形里找出其它的角嗎?(個別上來指一指,說出頂點和邊)

  (2)不僅在剪刀、鐘面和三角形紙上能找到角,生活中還有物體上也有角,你能在你身邊找一找、摸一摸,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嗎?(自由說一說,全班交流)

  (3)看到小朋友們找到了這么多的角,老師也想參與進來,歡迎嗎?(出示金字塔、高壓電塔、五角大樓等圖片)你們想看哪一幅圖?(逐一出示,稍作介紹,引導學生觀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4)小結:生活中藏著很多角,只要做個有心人,還能發現更多。

  評:在初步認識角的本質屬性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找身邊的角,再讓學生欣賞金字塔、高壓電線桿、五角大樓、戰斗機、橋梁等物體中的角,使學生了解到建筑物上、藝術品中、軍事武器及日常生活中處處有角,學生不僅深化了對角的認識,同時也體現了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的思想。

  (二)做角。

  1、提出要求:老師給每組發了一些材料:有小棒、皮筋、釘子板、紙條、圖釘、彩紙等,請組長帶領,小組合作用這些材料做角,并且指出所做出的角的頂點和邊?茨膫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做得多、做得好,并且說得好。

  2、匯報交流,展示各組作品。

  3、小結:同學們可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種做角的方法,雖然它們材料不同,大小不同,但他們表示的都是――角。

  評: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存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直觀感知角的基礎上教師又提出明確的做角要求,在小組同學合作下,通過拉一拉、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學生進一步體會角的特征,在合作交流中認識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匯報、展示,也使教師了解到學生對角的認識程度和掌握情況,學生通過親自操作,獲得了自己去探索數學知識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

  (三)角的大小。

  1、拿出學生做的活動角,慢慢拉大一條邊,問:現在角和剛才比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大了)繼續拉大,問:現在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得更大了)慢慢合攏一條邊,問:現在角有發生什么變化了?(變小了)

  小結:看來角是有大小的。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

  2、出示四面鐘,你能看出鐘面上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為什么?那么2、4號鐘面上的角哪個大呢?(學生出現爭論)究竟哪個角大,你有什么好辦法判斷出來嗎?小組里商量一下。(提醒:看看你身邊有沒有什么可利用的工具。)

  3、交流匯報各小組想法。(數格子,用硬紙條做的角比,用紙折出的角比)

  4、結合學生回答,教師重點用電腦演示書上介紹的重合方法。

  (四)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1、剛才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角,那么角在我們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呢?

  2、出示挖土機工作圖、學生用指甲鉗剪手指甲動態圖,先讓學生明確角在哪里,再仔細觀察,說明角的大小變化有什么用。

  3、除了這些,你還找出一些角的大小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嗎?(小組交流)

  評: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本節課的最后環節,教師出示挖土機工作時的場景錄象、剪指甲時指甲剪的運動過程等讓學生看到,由于角的大小變化解決了實際問題,由此更進一步了解角在現實中的作用,體會角的重要性。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2

  【教學內容】

  課本14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道理。初步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

  2、培養學生作業書寫格式規范、字跡工整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指名學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師問:6+28=34你是怎樣想的?

 。ò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讓板演的同學口述計算過程。

  師問:在筆算列豎式時應該注意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板書: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二、學習新課。

  1、導入新課。

  師:這節課學習新的內容,(邊說邊板書:35+37=)這道題寫成豎式怎么寫?

  生:相同數位對齊。(教師板書豎式)

  師:從哪位加起?(從個位加起)

  師:個位5加7等于幾?滿十了嗎?(個位5加7等于12,滿十了)

  師:個位滿十了怎么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進位加法。(教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2、教學例3。

 。1)邊擺邊說。教師在數位板第一排掛35根小棒,在第二排掛37根小棒。學生在畫有計數單位的紙上擺小棒。

  師:35和37各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7是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師:個位是幾個一加幾個一,得幾個一?(個位是5個一加7個一,得12個一)

  師:幾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2滿十了嗎?(十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2滿十了)

  師:12滿十了,在豎式里怎么寫呢?

  (2)邊擺邊算。

  師:個位5加7滿十,將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掛到十位上,說明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在豎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寫個小“1”(寫在橫線上。學生模仿老師,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這邊)

  師:個位上還有2個一怎么辦?(留在個位上)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個位寫2。

  師:十位上原來是幾個十加幾個十?后進上來的這個十怎么辦?(原來十位上是3個十加3個十,再加進上來的1個十,一共是7個十。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十位寫7)

 。3)看豎式敘述計算過程。

  師:35加37,個位5加7得12,滿十向十位進一,在個位寫2;十位上3加3再加進上來的1得7,在十位寫7。找上、中、下各一名學生看豎式口述計算過程。

  (4)仿例練習:56+37=93。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練習二的6~9題。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時首先計算個位,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兩個數先相加在與個位上進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計算結果。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3

  第一課時:同級運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細觀察,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問題:1. 同學們做什么呢?2.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和讀書有關的信息啊? 3. 要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二)反饋交流,總結加減運算的順序

  分步算式 綜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問題: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能說說你是按怎樣的

  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嗎?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 右的順序計算。

  (三)學習脫式計算格式

  53-24+38=29+38=67

  問題:1. 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說明:(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可以脫式進行計算,呈現出運算的順序和每次計算的結果。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把等號上下對齊。

  問題:2. 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3. 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我們是怎么算的啊?

  (四)鞏固脫式計算格式,體會同級運算的順序

  48-8+17= 15÷3×5=

  問題:1. 你能把這兩道題寫成脫式計算的格式嗎? 2. 這個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這樣的題我們是按

  什么順序計算的?

  問題:想一想,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二)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

  問題:1. 誰讀懂題目的意思了?

  2. 第2題哪錯了?

  3. 第3題哪錯了?

  4. 這些綜合算式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啊?

  四、課堂作業作業: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第2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4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選擇適當的算法。

  2.培養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

  3.結合具體情境,培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教學難點

  估算方法的.合理運用。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三。

  教學方法

  引導學習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情境引入

  小明家到學校有504米,約是( )米。 我校二年級有288人,約是( )人。養雞場昨天收蛋192個,約是( )個。 電風扇售價235元,約是( )元。

  2.師: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二(3)班這個月收集牛奶紙盒情況。出示統計表:

  收集牛奶紙盒情況

  第一周 195個

  第二周 328個

  第三周 217個

  第四周 286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從這張統計表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出示:這個月大約一共收集了幾個牛奶紙盒?

  2.列式:195+328+217+286=

  獨立進行估算,然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3.匯報討論結果。

  (1)老師板書學生的估算過程。

  (2)老師肯定學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提出:在估算時可以把數看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數。

  4.師:那么二年級6個班級一個月大約能收集多少個?

  那么全校6個年級一個月大約能收集多少個?

  全校學生在一個月里能收集這么多的牛奶紙盒,你有什么想法呢?

  5.書上P98例5。

  (1)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匯報時說說估算過程。

  (2)如果每收集500個送一次,那么大約再收集幾個,又可以送一次了?學生集體交流。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預計:第一周和第二周大約收集了幾個?

  二(1)班一個月大約一共收集多少個?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生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說出估算的過程和想法。

  2.練習二十第5題。

  3.練習二十第6、7、8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匯報答案,并交流思考方法:你是怎樣進行估算的?

  四、小結

  布置作業《練習3》

  練習三

  1、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285+356= 326-243 =

  683-415 = 495+474 =

  2、估算:

  480-196 ≈ 185+379 ≈

  607-494 ≈ 526-389 ≈

  1890+890 ≈ 503-315 ≈

  683-415 ≈ 495 +474 ≈

  285 +306 ≈ 616-293 ≈

  285+89+816 ≈ 1503-488-305≈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5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磐篮献饕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聘髯蕴顚憰系目瞻

 、菍W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⑷學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趴匆豢磿系膬热,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七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墙涣髑簧系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舉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①學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谠鯓铀愠鰴C靈狗得了多少分

 、弁瑯拥姆椒ㄓ嬎闾詺獾牧硕嗌俜

  ④說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最新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游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倜恳晃簧系臄底质菐拙妥x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谥虚g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鄄还苣┪灿袔讉零都不讀

 、苊恳晃皇菐拙蛯憥。

  ⑤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6

  教學內容:

  課本第73-74頁,做一做1、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

  2、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單位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3、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重、難點: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會數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計數器,一個數位順序表格(空的)。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觀察下列兩組數,先回答是怎么數的,再接著數出后面的5個數來。

  27、37、47、57、

  110、210、310、410、

  2、讀出下面的數。

  誰能說說讀數時要從哪位讀起?怎樣讀?

  3、想一想,999是幾位數?再添1是多少?它是幾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準備練習復習舊知,為學生遷移性的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二、講授新課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調查了蕪湖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下面請你們來匯報一下調查的結果。

  學生匯報調查的數據,教師板書,并讓全班同學認讀。接著老師問同學們,有誰知道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呢?

  1、出示南京長江大橋的圖。

  (1)請學生說一說對南京長江大橋的認識。

  教師補充說明,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在長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鐵路兩用橋。

 。2)請學生認讀公路橋、鐵路橋的長度。

  2、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齊讀

  3、教學例4。

 。1)觀察例4中的立方體。

  數一數:一個大立方體中有多少個小立方體?

  (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數的。)

 。2)一個大立方體中有1000個小立方體,這兒有10個大立方體,共有多少個立方體呢?

  根據學生所說,師生共同數一數。(一千一千地數。)

 。3)小結并板書。

  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

  萬也是一個計數單位,它和千是相鄰的計數單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萬位在左起第五位。

 、僬垖W生指出計數器上的千位、萬位。

 、诮處煋芤磺,學生數一千,直到撥10個一千,學生數一萬。

  4、教學列5。

 。1)教師撥出2356,請學生認出讀。

  根據學生認讀板書:讀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寫出這個數?請一名學生板書。(寫作:2356。)

 。2)師:這個數是由個千,個百,個十和個一組成的。

 。3)有關這個數你還知道什么?

  (多請幾名學生說,學生可能說出它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數位的順序,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課堂練習。

 。1)課本第75頁的做一做第1題。

  先寫出各數,再讀一讀,最后說出這些數的組成。

 。2)用計數器數數,一個一個地數。

 、購994-1000;②從9995-10000。(男、女生分組數數,每組數一題。)

  6、數位順序表。

  (1)說一說到目前為止,你已學過哪些計數單位?哪些數位?

 。2)你通從左往左分別說出它們的順序嗎?

  (3)教師拿出數位順序表格問:有誰會填出這張表?

 。ń處熣堃幻麑W生填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記這個表格。(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學習,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和組成,同時培養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識的遷移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同桌互相撥數、認讀,并將認讀的數寫在本子上。

  四、課堂小結說一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學會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7

  一、觀察物體(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盲人摸象這個故事嗎?誰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學生講故事)大家想一想為什么同一頭大象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二、探究體驗

  1.活動一:觀察物體找圖片(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情景有時不一樣)。

 。1)觀察找照片: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擺了木頭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學坐在不同的位置,請從你的位置仔細觀察,然后把你觀察到的圖像從這些圖片中找出來,放到自己的面前。

  著重討論側面的不同點。先說你坐在幾號位,再說說你看到的是木頭大象的哪一面,選的是哪張照片?這兩張照片都是側面,這兩個側面有沒有什么不同呢?

  (2)匯報: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匯報。

  (通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課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親身實地的觀察,更加清楚直觀學習本課。)

  (3)討論:老師這兒還有一張圖片(從上面拍的),討論一下,這是從哪個角度拍的呢?四個同學當中誰站起來看到的和圖片上的一樣?

 。4)請小組長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屜里。

  2.活動二:根據照片,判斷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給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張照片,請大家猜猜這兩張照片分別是誰從哪個角度拍攝的?

  (2)學生匯報交流。

  3.鞏固練習:

  (1)同學們做的太好了,現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放著一個茶杯,請你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個茶杯,并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2)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小組之間交流方法。

 。3)獨立完成第三題,教師指名回答。

  四、課堂總結

  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出示餅干盒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下面三幅圖是誰看到的?

  二、探究體驗

  1.活動一:觀察長方體找圖片(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情景有時不一樣)。

 。1)觀察找照片: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擺了長方體,四位同學坐在

  不同的位置,請從你的位置仔細觀察,然后把你觀察到的用圖畫出來。

 。2)匯報: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匯報。

  說說你看到的是長方體的哪一面,畫的是哪種圖?

  這兩張照片都是側面,這兩個側面有沒有什么不同呢?

 。3)討論:老師這兒還有一張圖片(從上面拍的),討論一下,這是從哪個角度拍的呢?

 。4)和它們對著的三個面是什么樣的?

 。5)請小組長把長方體和圖片收到抽屜里。

  2.活動二:觀察正方體和球

  每個小組的學生從前面、側面、上面觀察,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圖形,畫下來。

 。2)學生匯報交流。

  3.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2)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小組之間交流方法。

  (3)獨立完成第三題,教師指名回答。

  四、課堂總結

  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8

  教學目標:

  1、經歷在現實的情境中確定和區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過程,能正確地辨別這四個方向。

  2、在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詞語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位的過程中,提高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情境中確定和區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

  根據一個方向確定和描述其他三個方向。

  教具準備:

  指南針、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生齊唱兒歌《東西南北》。

  全班齊誦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老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是怎樣辨別方向的?

  3.板書課題:東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談話: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課件演示:例題圖《小明上學》。

  提問:從剛才的動畫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太陽是從哪個方向升起的嗎?哪個方向是東?

  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好。請同學們起立,面向太陽站好。你能說說自己的面前是什么方向嗎?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說一說,再跟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學生活動,并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師:我們前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

  全體起立:面向(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轉,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轉,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轉,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轉,又面向(東面)

  師:你發現了什么?(東西相對、南北相對;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不管朝哪個方向,東南西北的方向不變) 板書:東西相對 南北相對

  談話:現在請同學們轉過身來坐下,我們看屏幕:小明也像同學們一樣,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陽站立。你知道(課件出示:小明面向太陽站立圖)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嗎?(根據學生回答,把課本上的四句話填完整)

  小結: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教學“試一試”。

  下面我們來做個指方向游戲好嗎?

 。1)游戲示范:請一個學生上來,先跟老師合作。

  由老師發出口令,學生指出方向

 。2)學生活動:同桌學生先由一個人說口令,另一個人做,再進行交換。

  (3)談話:同學們做游戲的時候,豆莢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你能幫助解決嗎?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1、認識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會比較角的大小。

  學具教具準備:

  釘板、皮筋、彩紙、硬紙條、折扇、剪刀、三角板、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再過幾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紅和小華相約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給小明作生日禮物。瞧,他們做得多認真。。ǔ鍪局黝}圖)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細看,這些物品上有沒有我們以前認識過的圖形? (鬧鐘的面是圓形、紙工袋的面是長方形) 這些物品中還藏著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鬧鐘圖) 評:教師創設小明過生日這一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 在觀察各種實物圖形的基礎上 ,教師的一句簡短的問話這些物品中還藏著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聯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認識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兒呢?(拿出剪刀,開、合)剪刀的開口就形成了一個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角。(電腦閃現) 三角形紙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紙指)三角形的這里也是一個角。(電腦閃現) 剪刀、三角形紙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鐘,轉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電腦閃現) 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個角。(電腦演示從實物中抽象) 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有什么特點呢?(相交于一點,兩條邊都是直的)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畫角。 角怎樣畫呢?畫的時候,我們先畫一點,這是它的(頂點)再從頂點畫一條很直的線,這是它的(邊),再從頂點起往不同方向再畫一條邊。這樣,(用手指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就是角。

  評:生活中學生對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對角的幾何圖形的認識還是第一次。教學時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剪刀、鐘面、三角形紙等實物上找角,在直觀認識的基礎上仔細觀察屏幕,利用多媒體動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質屬性,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特點,再通過觀察角、畫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特點。

  3、找角。 (1)拿出三角形紙。在這個三角形里我們已經找到一個角了,你還能在這個三角形里找出其它的角嗎?(個別上來指一指,說出頂點和邊) (2)不僅在剪刀、鐘面和三角形紙上能找到角,生活中還有物體上也有角,你能在你身邊找一找、摸一摸,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嗎?(自由說一說,全班交流) (3)看到小朋友們找到了這么多的角,老師也想參與進來,歡迎嗎?(出示金字塔、高壓電塔、五角大樓等圖片)你們想看哪一幅圖?(逐一出示,稍作介紹,引導學生觀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4)小結:生活中藏著很多角,只要做個有心人,還能發現更多。

  評:在初步認識角的本質屬性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找身邊的角,再讓學生欣賞金字塔、高壓電線桿、五角大樓、戰斗機、橋梁等物體中的角,使學生了解到建筑物上、藝術品中、軍事武器及日常生活中處處有角,學生不僅深化了對角的認識,同時也體現了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的思想。

  (二)做角。

  1、提出要求:老師給每組發了一些材料:有小棒、皮筋、釘子板、紙條、圖釘、彩紙等,請組長帶領,小組合作用這些材料做角,并且指出所做出的角的頂點和邊?茨膫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做得多、做得好,并且說得好。

  2、匯報交流,展示各組作品。

  3、小結:同學們可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種做角的方法,雖然它們材料不同,大小不同,但他們表示的都是――角。

  評: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存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直觀感知角的基礎上教師又提出明確的做角要求,在小組同學合作下,通過拉一拉、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學生進一步體會角的特征,在合作交流中認識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匯報、展示,也使教師了解到學生對角的認識程度和掌握情況, 學生通過親自操作,獲得了自己去探索數學知識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

  (三)角的大小。

  1、拿出學生做的活動角,慢慢拉大一條邊,問:現在角和剛才比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大了)繼續拉大,問:現在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得更大了) 慢慢合攏一條邊,問:現在角有發生什么變化了?(變小了) 小結:看來角是有大小的。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

  2、出示四面鐘,你能看出鐘面上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為什么? 那么2、4號鐘面上的角哪個大呢?(學生出現爭論) 究竟哪個角大,你有什么好辦法判斷出來嗎?小組里商量一下。(提醒:看看你身邊有沒有什么可利用的工具。)

  3、交流匯報各小組想法。(數格子,用硬紙條做的角比,用紙折出的角比)

  4、結合學生回答,教師重點用電腦演示書上介紹的重合方法。

  (四)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1、剛才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角,那么角在我們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呢?

  2、出示挖土機工作圖、學生用指甲鉗剪手指甲動態圖,先讓學生明確角在哪里,再仔細觀察,說明角的大小變化有什么用。

  3、除了這些,你還找出一些角的大小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嗎?(小組交流)

  評: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本節課的最后環節,教師出示挖土機工作時的場景錄象、剪指甲時指甲剪的運動過程等讓學生看到,由于角的大小變化解決了實際問題,由此更進一步了解角在現實中的作用,體會角的重要性。

  三、全課小結。(略)

  總評: 1、 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巧妙引出新知。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本節課開頭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學生認識的圖形,剪刀、鐘面、三角形紙等,從中讓學生自己找出所要學習的新朋友――角。教師巧妙運用多媒體,出示實物圖并用紅線畫上角,再利用多媒體演示去除實物中角的非本質屬性,抽取角的本質屬性,引出角的圖形,幫助學生建立角的表象。利用動畫效果,演示物、形的分離,既貼近實際有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角的概念,并促進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2、注重動手操作,實施合作交流,經歷探究過程。《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教師重視操作活動,讓學生動手做角,這樣既加深對角的認識,又豐富學生數學活動的經驗,教師組織匯報交流,給學生創設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由被動接受變為積極發現,并在交流的過程中增強認識能力,提高認識水平。 2、 數學聯系生活,數學回歸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點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本節課教學中教師多處讓數學問題聯系學生實際,如讓學生找生活中的角,觀察各種建筑物、橋梁、路標、金字塔中的角,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身邊。課尾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中的作用,體會數學的重要性。如挖土機、指甲剪的工作過程中都由于有角度的變化從而解決了實際問題,教師還讓學生找出一些角的大小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此時課堂氣分活躍,學生找到的實例超出了教師的估計范圍,達到了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10

  【教材分析】

  《認識時、分》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教學內容。一年級的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初步認識了鐘面,能認讀整時,對時間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等。這節課是認識時、分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認識時、分的第一課時,要掌握的知識很多,而時間單位具有抽象性,時間進率具有復雜性,低年級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材注意通過直觀,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并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接受。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使學生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知道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知道1時=60分。

  2、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養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l時=60分。

  教學難點:

  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理解時與分的關系。

  【教學方法設計】

  小組探究式學習,教師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進行輔助教學。

  設計理念:數學《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認知特征,緊緊抓住課堂知識的結構關系,遵循直觀認知――操作體會――感悟知識特征――應用知識的認知過程,設計出包括:觀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內容的教學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交互式電子白板提高教學效率。以此使學生獲取知識,給學生獨立操作、探索規律、合作交流的機會。

  【教學媒體與資源選擇】

  白板課件,設計好制作鐘面所需的圓、時針、分針等,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轉動,以及音頻文件和視頻文件。

  【教學實施過程】

  一、情景導入

  談話:小朋友你們知道20__年的奧運會在哪兒舉行嗎?(北京)看福娃們正在進行訓練呢。出示福娃訓練的情景,讓學生說說幾時,福娃在做什么。

  談話: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認識了鐘表,今天我們要和福娃的一起繼續學習看鐘表的方法。(板書:認識時和分)

  [這樣的設計既使學生回顧了已有的知識---認識整時,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鐘面

  師:看晶晶帶來了什么?他想考考你們,鐘面上有些什么?(學生回憶)我們邊回憶邊把鐘面畫出來,好嗎?

  師:我們先畫一個圓。(鐘面上有些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在白板上畫出。

  ▲生:有時針、分針。

  師:我們怎樣區別他們呢?

  生1:又粗又短時針,又細又長分針。

  生2:時針走得慢,分針走得快。

  師在白板上拖出時針和分針。

  ▲生:12個數。

  師在白板上書寫12個數。(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最右面是3,最左面是9。補全其余的數。)

  師:12個數字均勻地排成一圈,他們把鐘面平均分成了幾個大格呢?

  生:12大格。(一起數一數。)

  小結:原來鐘面上的這12個大點把鐘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就是12個大格。

  搶答:12――1是幾大格?125是幾大格?從14又是幾大格?

  ▲生:有小格

  師:每個大格中有幾個小格?

  師:白板拖出一個鐘面,放大,讓學生任選一大格數一數有幾個小格。

  師在白板畫小格。121之間有5小格,122之間有幾小格?那么鐘面上一共有幾小格呢?拿出鐘面數一數。

  交流:你是怎樣數的?

  生1:我是一小格一小格數的。

  生2:我是5小格5小格數的。

  比較方法,帶領學生一起5小格5小格數,邊數邊在鐘面的外圍寫出5、10、15、20

  運用白板的聚光燈,去掉外圍的數,提問:123有幾小格?126有幾小格?129呢?

  [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觀察,把自己所看到的說出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在白板上寫出學生所匯報的內容,并且通過白板的繪制、放大、聚焦等功能,使學生加深了對鐘面知識的認識。]

  (二)認識時、分。

  1、認識時

  (1)談話:一個漂亮的鐘面就畫好了,在畫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了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中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時針和分針就是通過走多少大格,多少小格來計時的?那么時針走幾大格是1小時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白板演示)

  生:時針從12走到1,走了1大格,就是1小時。(板書)

 。ㄗ寣W生相互說: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

  師:你能在你的鐘面上也撥出1時嗎?

  生操作。

  師: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生:時針從2走到3也是1小時。

  師:時針在鐘面上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也就是時針走了1大格,經過的時間就是1小時。

  (2)時針從12走到2是幾小時?時針從12走到3呢?時針從12走到12呢?

  2、認識分。

  (1)認識1分。

  師:那么分針怎樣走表示1分呢?(白板演示并放大)

  生:分針走1小格是1分。(板書)

  生在鐘面上撥出1分。同桌互相檢查。

  (2)認識幾分。

  師:分針繼續走一小格,是幾分?(2分鐘)你怎么知道的呢?(分針再走1小格是2小格,就是2分。)

  師:那么分針從12走到1是幾分呢?你是怎么看的?

  生:分針從12走到1是5分。分針走了5小格。

  師:現在分針走了幾分,告訴同桌,并說說怎樣看的?

  生:分針從12走到2走了10分鐘。

  生:一共走了10小格。

  師:分針從12走到6,走了幾分?(30分,我們平時生活中還可以說半小時。)

  師:分針走1圈呢?

  生1:60分。

  生2:1小時。

  [采用時針和分針分開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主要原因是力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分清楚時針及分針所表示的意義,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認識時與分間的關系

  師:怎么有的小朋友說1時,有的朋友說60分,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讓時針和分針一起走一走,請你們仔細觀察,發現了什么。

  (白板演示)

  學生交流:

  生1: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

  生2:分針走了1圈。

  生3:分針走了60小格。

  生4:分針走了60分。

  生5:時針走了1大格。

  生6:時針走了1時。

  師:是的,它們同時走同時停的。撥動你們的小鐘,我們再來觀察一下。

  指導學生撥鐘:把分針撥到12,分針走1圈,看看時針走了多少?

  師小結:分針走1圈(60分),時針正好走1大格(1時),他們經過的時間是一樣的,所以1時=60分。(板書)我們再來體驗一下。(白板演示,讓學生再次觀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內容不僅包括數學的現成結果,還要包括這些結果的形成過程,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安排學生仔細觀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親自經歷、體驗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準確的理解1時=60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三、體驗1分鐘,1小時有多長。

  1、體驗1分。

  師:我們已經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1分到底有多長呢?我們靜靜坐著,感受一下。(學生靜坐1分。)教師看白板中的計時器進行計時。

  師:你感覺1分鐘長還是短?(學生自由交流。)

  師:我們靜靜地坐著,感覺1分很長,有的小朋友快坐不住了,F在我們輕松一下,來欣賞迎迎帶來的一首歌。(播放福娃的主題歌。)

  師:欣賞完了福娃的主題歌,你感覺1分鐘長還是短?(學生自由交流。)

  師:是啊,1分鐘,如果小朋友做喜歡的事情,一會兒就過去了。1分鐘還能學習呢,比如做口算,寫字,我們來體驗一下吧。

  分組活動:口算,寫字。(播放1分鐘音樂,音樂開始時開始做,音樂結束時停。)

  全班交流1分鐘做了多少事。

  談話:1分鐘還能做很多事情,看:

  教師補充:①銀行點鈔機1分鐘能點1500張人民幣。

  ②中央電視臺播音員1分鐘播180個字。

 、廴嗣糠昼姴叫屑s70米,汽車每分鐘約行駛1400米,飛機每分鐘約飛行30千米。

  1分鐘雖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卻能做很多事。因此,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直接體驗與間接感受,引導學生了解1分鐘的,珍貴,既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又使學生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

  2、感受1小時。

  談話:剛才我們體驗了1分鐘有多長,你知道1小時有多長嗎?就拿我們上課來說吧。

  你知道一節課分鐘,課間休息分,再加分是1小時。

  (白板上逐句出示,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在白板上書寫。)

  師:1小時能做什么事呢?

  介紹:①一場籃球賽大約1小時。

 、谖覀儎偛判蕾p了福娃的主題曲,一集福娃動畫片大概13分鐘,看4-5集福娃的動畫片大概1小時。但是我們看電視的時間不能太長哦。

  1小時還能做些什么?可以回家問問你的爸爸媽媽,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家務事體驗一下。

  四、總結升華

  師:小朋友,從上課到現在已經過了分,還有分就要下課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生自由交流,師根據學生的回憶教師在白板上拖出相應的內容。

  [這節課,我還加了個細節,也是發揮了白板中時鐘的功能,設置了正計時,把它放在一角,快下課時,我把它拖出,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一節課有40分鐘。]

  談話:時間對每個人都是珍貴的,工人叔叔抓緊時間生產,就會創造出更多的產品;農民伯伯抓緊時間種地,就會收獲累累碩果;科學家抓緊時間科研,就會產生許多發明創造;小朋友們抓緊時間學習,就會獲得更多知識。時間是一名神奇的魔法師,他使勤奮的人越來越聰明,使懶惰的人越來越愚蠢,你們愿意做什么樣的人?那就合理安排好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吧。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老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里,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老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老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老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匯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剪一剪 ,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范,先將一張紙對折,再畫一畫,最后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老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觀察這件上衣有什么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老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折痕。

  老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折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折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現圖片里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折,打開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折,又發現了什么?(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ㄉ舷聦ΨQ,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么發現?(不管怎樣對折,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老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 篇12

  課題: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計算.

  24+8-6369

  47-21+5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25-9+366395

  =+=

  ==

  46-74426+39

 。剑剑

 。剑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24-168

  =366=88

  =6=1

  15-62153+2

 。92=5+2

 。18=7

  3.計算.

  72+1630+56850-46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53-39

  68+434976

  637-581-455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智填運算符號

  游戲目的

  引導學生巧選運算符號,加強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訓練,培養計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戲材料

  1.4開白紙8張,教師出比賽題用.

  2.學生每人準備1支水彩筆.

  游戲程序

  1.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都知道+、-、等都是運算符號,使用不同的運算符號可以取得不同的運算結果.巧妙使用運算符號,還可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比如在4個3中加上不同的運算符號,我們可分別得出0、1、2、3、4、5、6、7、8、9、10十一個結果.現在老師這里有兩組題目,請同學們分組按要求添上運算符號,看哪個組填得又對又快.

  2.分發第一組題目(教師自已出題)

  例:4444=0

  3.講評第一組題目,分發第二組題目(教師自己出題)

  例:5555=2

  注意事項

  1.出題后,可給幾分鐘讓小組長進行分工,然后各組統一開始填.

  2.只記小組成績,鼓勵同組內的同學互相啟發、幫助.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錦(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范例(精選16篇)

    一、教學內容:本單元及本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為復習內容二、重點、難點、關鍵1、重點:(1)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先乘除,后加減”,以及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

  • 小學二年級數學《統計》(通用15篇)

    教學設計授課時間:09.11.19 授課人:劉兵年級:小學二年級 學科:數學教學內容:第七單元《統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6的乘法口訣教案(精選3篇)

    課題:1-4的乘法口訣本課初備課時共 2課時,本課第 1課時個人復備欄閔燕妮教學目標: 在教師幫助下,經歷2、3、4和1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理解這些口訣的意義和結構,初步掌握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記憶這些乘法口訣并會用它們來計算有關的...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集合(精選2篇)

    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時,我雖然注意了知識間的相互遷移,重視了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構建新的知識內容,消除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但處理的還是不夠細致,對問題的剖析不夠透徹,對課本的解讀不夠深入,還有就是對學生的...

  •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總復習教案(精選6篇)

    教學內容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清楚在什么樣的問題要用除法解決。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計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除法計算的便捷性。...

  •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教案(通用7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 新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初步認識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畫出對稱軸。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他們在操作中探索發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認識、發現、探索美的能力,提高審美意識。...

  • 2023關于小學二年級數學暑假作業及答案(精選2篇)

    一轉眼大家期盼已久的暑假又到了,同學們的作業是不是已經完成了呢?假期時間過得很快,趕緊上站找找你的作業答案吧!以下是為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暑假作業及答案,謝謝閱讀。...

  • 小學二年級數學8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精選4篇)

    一、 教學內容: 8的乘法口訣二、教材及對象分析:“8的乘法口訣”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7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初步掌握了乘法口訣的意義,會運用1—7的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乘法計算。...

  • 小學二年級數學《統計》(通用16篇)

    教學設計授課時間:09.11.19 授課人:劉兵年級:小學二年級 學科:數學教學內容:第七單元《統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 小學二年級數學《8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精選6篇)

    8的乘法口訣”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7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初步掌握了乘法口訣的意義,會運用1—7的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乘法計算。這部分知識為學生學習8的乘法口訣打下了基礎。...

  • 滬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輕與重》教學反思(精選4篇)

    上完這節課,我聽了其他各位老師對我的評課及自己的感受覺得這節課在這些方面上得比較成功本節課,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從事操作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比較注重學生的操作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

  • 滬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輕與重》教案(通用7篇)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 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比較物體的輕與重。2. 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并進行比較。能力目標通過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 小學二年級數學開學第一課教案

    開學第一課教育極其重要,大家一定要慎重!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小學二年級數學開學第一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到您!小學二年級數學開學第一課教案一一教學目標:1、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師生氛圍。...

  • 小學二年級數學暑假作業及答案參考

    一轉眼大家期盼已久的暑假又到了,同學們的作業是不是已經完成了呢?假期時間過得很快,趕緊上站找找你的作業答案吧!以下是為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暑假作業及答案,謝謝閱讀。...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又黄又爽又色的免费视频白丝 |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 一级女人裸体舞毛片 | 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 |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 国产在线精品播放 | 狠狠狠狠狠操 | 久久人人97超碰国产公开结果 | 男人的网站你懂得 | 91精品婷婷色在线观看 | 免费看裸体美女脱了衣服露视频胸 | 日本xxxxx高潮少妇 | 成人片免费网站 | 欧美美女一区二区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 91插插插影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 日本在线二区 | 又黄又湿又免费视频 | 西西人体午夜大胆无码视频 | 国产人与动牲交毛长 | 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 日本老熟欧美老熟妇 | 久久久久免费 | 在线欧美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 99小视频 |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 国内综合精品午夜久久资源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一区 | 色鬼7777久久|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14一16sex性处 | 麻豆视频免费网站 |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 国产精品俺来也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黄色片 | 国产高清片 | 亚洲黄色片免费观看 | 看黄色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