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牛》(精選12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牛》 篇1
目標:
1、嘗試飼養和照顧小蝸牛,觀察記錄比較蝸牛的飲食習慣。
2、樂意和老師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體驗交流與發現的快樂。
準備:
1、師生共同捕捉小蝸牛若干。
2、《幼兒畫冊》
過程:
1、觀察小蝸牛
提問:小蝸牛長什么樣?
2、猜測小蝸牛喜歡吃什么?
提問:你們知道小蝸牛愛吃什么?(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大膽猜測)
3、試驗,并嘗試記錄觀察的結果
(1)分組收集小蝸牛喜歡吃的食物.
(2 ) 幼兒食物,討論如何喂小蝸牛?
(3)鼓勵幼兒經常觀察小蝸牛對所食物的喜好情況,用自己的方式將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
4、交流、分享發現
鼓勵幼兒與老師同伴交流自己喂食方法和發現,獲得蝸牛在飲食方面的初步認識。
(1)提問:你發現小蝸牛愛吃什么?
(2)提問:在喂養的過程中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3)閱讀《幼兒畫冊》中的,判斷一下蝸牛喜歡吃什么?
活動反思:
探究蝸牛食性的活動已進行一周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猜想,不斷從家里帶來各種各樣的食物喂蝸牛。在親自喂養蝸牛的過程中,他們的結論是,蝸牛吃水果、蔬菜、糧食,不吃樹葉。在討論結論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蝸牛愛吃甜食!睂τ谶@個結論孩子們產生了激烈的爭論。為了把孩子們對蝸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時機問道:“蝸牛真的更喜愛吃甜食嗎?怎么證明呢?”有的孩子說:“蘋果是甜的,給它帶點兒蘋果試試。”但馬上有孩子反駁:“只給它吃甜的食物不行,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時給蝸牛吃,看它先吃哪個,這樣試才公平!眱蓚人經過充分討論一致認為,要證明蝸牛是不是更愛吃甜食,應該同時甜的和不甜的食物,而且兩種食物要與蝸牛的距離相同。隨后,孩子們分成5個小組,為蝸牛選擇了不同味道的食物進行實驗。結果4個組的蝸牛都先吃了甜食,只有1個組的結果與大家不同,原因是他們將白菜擺在了離蝸牛近的地方,所以,蝸牛先吃了白菜。有的孩子還發現蝸牛的大便是紅色的,有的認為是血、有的認為是糞便,這是一個有趣的發現,可以生成一個新的話題。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深淺對比的顏色,有規律地在圓形上間隔裝飾圖案。
2、愿意愉快地參加活動,表示對蝸牛的喜愛。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勾線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猜猜說說——蝸牛參加運動會
a)(邊畫邊讓幼兒猜:先畫身體----再畫觸角----再畫眼睛----最后畫殼)老師畫的會是誰呢?想象它會去干什么?(參加蝸牛運動會)
b)小結:原來這是一只要去參加運動會的蝸牛。
二、看看畫畫——特別的運動服
1、第一個項目已經開始了,蝸牛們在比賽什么?(比賽蝸牛爬墻)
2、是啊,蝸牛們雖然爬的很慢,可是他們可以在墻上穩穩地爬行。
3、每只蝸牛都把自己的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得,找一找他們用了幾種顏色?(有的兩種、有的三種)
4、為什么他們用很少的顏色也這么好看呢?(因為顏色有深有淺,還排著隊呢?
5、看看、想想這些衣服是怎么打扮的?(如:從圓心向外深淺間隔,將圓劃分成小格深淺間隔)。
6、老師的這只蝸牛也來參加運動會,它想怎么打扮自己呢?(教師按幼兒的建議進行示范性裝飾—可圖案分割或深淺顏色)。
7、小結:有深有淺間隔的裝飾讓蝸牛們的運動服變得非常好看。
三、幼兒操作——蝸牛運動會開始啦
1、爬墻比賽結束了,蝸牛又開始哪項比賽了?(跳高比賽、賽車比賽等)
2、你認為蝸牛會參加哪項比賽就把它畫下來。
3、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重點觀察顏色深淺均勻與圖案裝飾有規律。
4、小結:蝸牛們穿上特別的運動服,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比賽,別看他們平時慢吞吞的,在運動會上都一個比一個有精神呢!
四、交流欣賞——運動展示會
1、交流幼兒作品,評評哪些蝸牛才是真正的運動員。
運動員:間隔有規律、涂色均勻。
預備隊員:衣服沒有整齊(間隔有規律,涂色不均勻)
2、小結:你們給蝸牛穿的真整齊,你們真棒!
反思:
孩子們對放大的蝸牛興趣極大,強化了對蝸牛的細致觀察,引發孩子們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欲望,通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的聯想思維和創新思維得到了鍛煉,創造出不同的作品,他們對色彩花紋的設計很自由,色彩夸張,畫面比較漂亮。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牛》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學習手口一致點數9并不漏數。
2、在活動過程中,能夠積極參與點數活動。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課件、小魚教具,串項鏈工具。
活動過程:
一、播放生日歌引起幼兒興趣,感知數字9.
今天小蝸牛要過生日,他要過幾歲生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蛋糕上有幾根蠟燭吧!
感知5以內的數,一起數手指,點一下數一下,邊點邊數。
二、引出小蝸牛,初步點數1-5
1、師:小朋友們,今天有一個神秘的小客人來咱們班做客了,你們猜一猜是誰呢?(幼兒無限的想象)是哪只小動物來做客?看課件,并提出討論問題:小蝸牛來做什么呢?
2、展示課件畫面,露出生日蛋糕,幼兒發現生日蛋糕,教師提出討論問題:小蝸牛來過生日,誰知道它幾歲了呢?(和他幼兒一起數,小蝸牛過9歲生日)
三、朋友們來慶祝生日,鞏固邊點邊數。
師:小朋友們,你們過生日請不請好朋友啊?今天小蝸牛的好朋友也來了呢,我們一起看看都是誰?
1、出示課件畫面3,請一名幼兒到白板面前帶領幼兒數一數都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一邊點一邊數并說出總數9。
2、點數好朋友送來的禮物數量。并簡單的記錄師:這些好朋友還為小蝸牛帶來了禮物呢,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
教師操作磁力教具,引導幼兒點數5以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
例:小狐貍送了一個,請小朋友將一個小西紅柿放在禮物的下面。
小烏龜送了兩個,請小朋友將兩個小西紅柿放在禮物的下面,依次到5,在數的過程中,提醒幼兒點一個數一個,引導幼兒按照點子的數目匹配等量的物體
四、集體游戲:制作禮物——項鏈師:你們想參加生日慶祝會嗎?我們先給小蝸牛準備生日禮物吧!
制作項鏈,每條項鏈上穿9個珠子。請聽課的老師檢驗。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 篇4
設計思路:
兒歌《不要吵醒小蝸!范绦 ⒂腥ぁ槵樕峡冢m合小班幼兒學習。喜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蝸牛這種可愛的弱小動物更能激起孩子的關注和喜愛。本次活動通過創設溫馨、寧靜的氛圍,采用游戲的形式展開,讓孩子在哄蝸牛睡覺、與雷公公對話情境的變化中學習關心小蝸牛,學習較大膽、較清晰地表達。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2、學習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基本學會兒歌。
活動準備:
1、場景草地、花園、小床、音樂《快樂的小蝸牛》
2、用小塑料碗做的小蝸牛每人一個;
3、錄有雷聲和哭聲的音效。
活動過程:
一、幼兒帶著小蝸牛聽音樂進入教室,并看一看、玩一玩、說一說自己的小蝸牛。
二、模擬游戲:哄小蝸牛睡覺。
要求幼兒模仿大人哄小孩睡覺的情景,哄小蝸牛睡覺,說話、動作盡量安靜、恬美。
提示語:“平時爸爸媽媽是怎么哄我們睡覺的?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該睡覺了,我們來哄哄它,讓它快點睡著吧!”
老師可以領著孩子邊說悄悄話邊哄,還可以邊唱《搖籃曲》邊哄蝸牛入睡。
三、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贰
1、播放雷聲的錄音,引出活動名稱。
提問預設:“這是什么聲音呀?這么大的吵鬧聲會把我們的小蝸牛吵醒的,怎么辦呀?”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1)示范朗誦。提示語:“聽一聽老師是怎么樣請求雷公公的。”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范朗誦兒歌1—2遍(連著朗誦、只提示再來一次)。
(2)用提問幫助幼兒理解。
“剛剛老師對雷公公說了些什么呀?”
“呼!笔鞘裁匆馑寄兀课覀円黄饋韺W一學。
你有沒有被“吵醒”過?被人吵醒是什么感覺呢?
(3)學習用比較清楚的聲音請求雷公公。
提示語:“一定是我一個人的聲音太小了,我們一起來求求它吧!”
引導幼兒大聲地與雷公公對話!袄坠珱]聽清楚,我們大聲地求求它!”
3、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4、幼兒在變換的場景中練習兒歌。
以小蝸牛睡醒了來到花園里、草地上玩耍等情景繼續練習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
5、送小蝸牛入睡。
師生共同邊唱《搖籃曲》,邊輕輕將小蝸牛送到小床上,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附兒歌:
不要吵醒小蝸牛
雷公公,雷公公,請您輕點打呼嚕。
我的蝸牛在睡覺,不要吵醒小蝸牛。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牛》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捏、團、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蝸牛。
2.初步了解蝸牛的外形特點,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
3.初步激發孩子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橡皮泥、火柴若干,PPT課件,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蝸牛,引起興趣
1.進人活動室,欣賞場地上布置的蝸牛,引起幼兒參與興趣。
2.看課件,逐一讓幼兒觀察各種各樣的蝸牛,并說說蝸牛長什么樣子?
二、教師示范講解
1.展示活動工具:橡皮泥、火柴。
2.第一次示范講解:先選一種顏色的彩泥把它捏軟,團成球,搓長做蝸牛的身體,并結合兒歌(一)‘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來捏一捏,團一團呀團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條,一頭粗來一頭細,蝸牛身體長又長”進行教學;然后提醒幼兒蝸牛的身體一頭大一頭小。再選另一種顏色的彩泥搓長,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做蝸牛的殼,并結合兒歌(二)“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來搓一搓,搓一搓呀搓成條,搓成條后卷一卷,卷成蝸牛小貝殼,插上眼睛和觸角”進行教學(小蝸牛頭部的觸角和眼睛用火柴棒制作)。
3.第二次示范講解。
師:這只蝸牛寶寶很想找朋友,我們請一位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幫他做一個小伙伴吧。
三、引導幼兒操作
師:這兩只蝸牛寶寶很想找朋友,我們來幫他做一些小伙伴好嗎?橡皮泥、火柴是做蝸牛寶寶的,小朋友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別人爭搶好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輔導(播放背景音樂)
1.教師和孩子一起制作蝸牛,注意用兒歌引導幼兒。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做幾個蝸牛寶寶,并試著給蝸牛寶寶添上嘴巴。
3.教師重點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五、展示作品
1.幼兒送蝸牛寶寶回家,滲透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2.將作品布置在背景桌面:蝸牛溫馨小家,播放背景音樂,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活動延伸:
自編故事:《小蝸牛去旅行》
師:小蝸牛在新家里住了一段時間后,覺得有點悶,想到外面去走一走,請幼兒講一講自己制作的小蝸牛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 篇6
幼兒園語言課教案:《蝸牛和蘋果》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自己的想象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體驗蘋果和蝸牛之間美好的友誼,感受助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蝸牛和蘋果》故事圖片,種子圖片,水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謎語導入:師:今天有一位動物朋友要來做客,看誰能最快猜出它的名字。走路慢吞吞;身背小房子;沒手也沒腳。會是誰呢?(幼兒猜)
教師公布答案:蝸牛。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嘗試講述圖片內容。
師:小蝸牛身邊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我們來看一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1、(出示圖片一)幼兒觀察、講述。
討論:
(1)蝸牛的家里來了誰?
(2)蘋果怎么會來到蝸牛的家里?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
請單個幼兒講述圖片一內容。
2、(出示圖片二)幼兒觀察、講述。
討論:
(1)蘋果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變色?
(2)如果這個有點壞了的蘋果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會怎么做呢?我們來看看小蝸牛是怎么做的?
請單個幼兒講述圖片二內容。
3、(出示圖片三)幼兒觀察、講述。
(1)小蝸牛為什么哭了?蘋果是生病了嗎?
(2)看到蝸牛這么傷心,烏龜醫生給蝸牛說了一些話,蝸牛聽了以后,又開心地笑了,猜猜烏龜醫生對蝸牛說了什么話?(幼兒猜,教師講述)
(3)蘋果媽媽的寶寶是誰?她為什么要腐爛?
教師出示切開的蘋果,幼兒找出蘋果寶寶。
請單個幼兒講述。
4、(出示圖片四)幼兒觀察、講述。
(1)第二年發生了什么事?
(2)小蘋果樹是從哪里來的?
(3)來我們變成一顆小小的種子,長成小樹吧。
(二)引導幼兒看圖片,把圖片內容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師:原來這些圖片講的就是蝸牛和蘋果之間發生的故事,現在我們試著把四幅圖片連起來完整講一下這個故事。給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
三、分享水果
師:小小的蘋果樹長大了,結出很多的蘋果,我們一起來品嘗這香香甜甜的蘋果吧。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牛》 篇7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卡片上的物品,大膽想象,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用完整的短句說話蝸牛吃了什么顏色的東西變成了什么色的蝸牛。
3、愿意參與交流,體驗語言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綠紫四色蝸牛各一只、各種蔬菜、水果卡片,一個口袋。
活動過程:
一、奇妙的口袋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讓我先來摸一摸(教師摸出一樣物品)這是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例這是紅色的蘋果。
2、你想摸嗎?
請1個幼兒來摸,師提示用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來說出物品。
你們還想摸嗎?
請2個幼兒你們來告訴小朋友,這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你說對了,這個禮物就是你的了。)
3、小朋友都想摸的,那我們一起來摸一個,你摸的時候快一點,不然它就不出來了,
你摸出來的時候告訴旁邊的小朋友,這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ń處熀芸炷每诖鼜挠變荷磉呑咭蝗,讓每個幼兒摸一個在手上。)
4、每個小朋友都摸到了,請你告訴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ㄕ堄變洪_火車說一遍。)
二、蝸牛變變變
1、你們都拿到了好吃的蔬菜、水果還有糖葫蘆,這些好吃的東西是要喂給一個小動物吃的,這個小動物是誰呢?
它是昨天王老師講的故事里的一個小動物,請你來猜一猜,是誰呢?(神奇、變色的蝸牛)對這只蝸牛很神奇,它吃了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就會變成了什么色的蝸牛,看我來試試,教師拿一物品喂一蝸牛師示范說例句蝸牛吃了紅色的蘋果變成了紅色的蝸牛。
。◣熯呎f邊做動作說完把蝸牛翻過來。)
2、蝸牛真神奇,吃了紅蘋果,真的變成了紅色的蝸牛。誰來喂喂蝸牛,它還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請一個幼兒)蝸牛還會怎能樣變?請幼兒依次喂完三種蝸牛后貼在黑板上。
3、教師帶幼兒集體說:蝸牛真神奇,吃了紅色的蘋果,變成了紅色的蝸牛。
4、你們都想喂蝸牛吃嗎?那你自己先說一說蝸牛吃了什么變成了什么?
。ㄕ堃恍┯變涸谖恢蒙险f。)
三、拓展詞語練習
1、小朋友你們都想把自己的東西喂給蝸牛吃,可是蝸牛肚子太小了,一次吃不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誰會用好聽的話來說說你的東西,讓蝸牛聽了很想吃的東西。
請幾個幼兒來說一說。
2、你們都想讓蝸牛吃你的東西的,那你拿著東西去跟蝸牛說一說吧。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牛》 篇8
活動目標1、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用流暢的線條和簡單的圖案大膽地裝飾。
2、喜歡黑白線描畫,能表現出自己的特點。
活動準備1、卡片:劃線--蝸牛(每人一張)
2、水彩筆人手一盒。
活動過程
一、采用看圖猜謎的形式引出主題。
1.謎語: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 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打一動物)
2.出示蝸牛圖片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是什么?
讓小朋友劃線說說蝸牛長的什么樣?
二、引導幼兒回憶在花叢里尋找小蝸牛的情景
1.教師:上次下雨后小朋友找到了許多小蝸牛,想一想你說怎樣和小蝸牛玩的,
小蝸牛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
2.請幼兒互相交流怎樣畫小蝸牛。
三、觀察線描畫:蝸牛
1.引導幼兒觀察、欣賞、了解線描畫形象的圖案,以及裝飾特點,
引導幼兒參照裝飾的手法,自主的進行裝飾畫的活動。
2.教師:今天我們要裝飾的和以前的有些不同,請先看看圖片,在想一下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3.一起欣賞圖片,然后作比較。
。1)引導幼兒發現,顏色不同,以前是用各種顏色的筆來裝飾的,現在只有黑和白兩種顏色。
。2)教師:我們把這種用黑色筆再用簡單的圖案和線條的裝飾畫叫做黑白線描畫。
四、裝飾蝸牛
1.現在我們要用黑白兩種顏色來裝飾小蝸牛。
2.依照虛線,從中間開始,正確的畫圓線。
五、提出裝飾要求,
裝飾的時候一定要細心,沿虛線正確的劃線。
可以添畫一些漂亮的花草,來豐富畫面,增加裝飾和美化效果。
六、幼兒操作
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語言指導和幫助,提高幼兒作畫的水平。
七、展覽作業,師生共評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 篇9
小學生對動物有著天生的研究興趣,但限于他們的觀察水平,他們的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蝸!芬徽n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做中學”的學習方式,旨在引導學生按照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來進行學習,讓學生親自參與對物體和自然現象的發現,讓他們通過觀察與實驗接觸現實,激發想象力,擴展思維,改善交往和語言能力。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捉蝸牛、畫蝸牛、設計實驗來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給蝸牛設計一個家,使他們通過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對小動物豐富的直接認識。并在活動中改善了交往和語言能力,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學生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個個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做到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蝸牛的行為特征,會用簡單表格統計、整理蝸牛的食性等情況,活動過程中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課后很多學生飼養的蝸牛都產下了卵,孵出了小蝸牛。他們在學習中都體驗到照顧小蝸牛、觀察它的生活和成長是十分有趣的事。同時,在教學中我注重了對學生的環境思想的教育,讓學生體會到應保護好小動物,體會到小動物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學”的行為,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也成為了互相學習的合作伙伴。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因為本班幼兒動手能力弱,所以采用幼兒喜歡的形式開展活動以達到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在活動中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并通過語言繪畫成粘貼的形式表現出來。
2、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的生命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繪畫成粘貼的形式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
蝸牛圖片、材料:半成品剪貼畫、八開白紙、油畫棒、膠棒、手工布、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聽一聽
放錄音,童話故事《小青蛙旅行記》邊講邊出示背景圖。
2、說一說
老師引出主題:故事里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興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蝸牛丟了,小朋友都很著急。其實,小蝸牛也去旅行了,你們想一想,小蝸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會碰到誰呢?看到了什么?又能遇到什么事呢?請幼兒討論并一起交流。
3畫一畫
(1)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介紹提供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幼兒,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需要的材料。
。2)幼兒繪畫,粘貼,教師細心觀察根據幼兒的實際需要給予適當的支持幫助和指導。
。3)對于不會畫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挑選適當的半成品材料、粘貼蝸牛及背景。
4。講一講
。1)教師引導畫完的幼兒講畫,幼兒拿著自己的畫把小蝸牛去旅行的經歷講給老師小朋友聽。
(2)教師協助幼兒將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活動延伸:幼兒將自己的繪畫作品編成一個個小故事,錄音后送給小班小朋友,教師協助幼兒將繪畫作品裝訂成書,放在圖書區供大家閱讀。
本節課豐富了幼兒的想像力,幼兒通過畫一畫,培養幼兒動手能力,能通過語言繪畫成粘貼的形式表現出來。對不會畫的幼兒要粘貼對不敢大膽繪畫的幼兒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方面考慮,對不喜歡換色的幼兒,可讓他們欣賞。
由于幼兒個體差異,能力弱的幼兒不能獨立完成作品,并且作品畫面不夠整潔,在今后日;顒又,對于動手能力弱的幼兒需多關注。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線畫出貝殼,并大膽用線條、圖案裝飾。
2、初步學習以擬人的方法畫蝸牛,以及色彩的搭配技巧。
3、懂得要安靜做畫,鼓勵、啟發幼兒要不怕困難,做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學習畫蝸牛并涂色
教學難點:
抓住蝸牛的特征,使線條流暢,作品生動形象
活動準備:
課件、畫紙,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愛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課室里,它"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這是什么小動物呢?你們猜一猜是誰?(蝸牛)
二、利用課件,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師:小朋友,蝸牛的樣子是怎樣的?我們一起看一看吧。(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蝸牛,然后提問: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經驗進行講述,如貝殼——圓圓的,有美麗的花紋;身體——長長的,軟軟的等;它們可愛嗎?)
2、教師:蝸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狀的?殼上還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線,還有許多小花紋,非常美麗。┴悮さ念伾鯓?(有棕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3、教師:蝸牛的身體又怎樣呢?(長長的、厚厚的)頭上有什么?(一對觸角、一雙眼睛、還有一個小嘴巴)
三、教師講解示范。
1、蝸牛長得這么可愛,我們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吧。你們想怎樣畫呢?(鼓勵幼兒大膽把想法說出來)
2、示范蝸牛的畫法:
教師:那我們今天就畫一只美麗的大蝸牛吧。
老師把畫蝸牛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小兒歌,下面我就教小朋友們邊說兒歌邊畫。蝸牛外形螺旋形,一圈一圈往外轉,畫出身子像條蟲,前頭圓圓后面尖,一對觸角伸出來,觸角上面畫眼睛。
3、教師和幼兒一起畫蝸牛。下面就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一步一步的來畫,看一看哪位小朋友能畫出漂亮的小蝸牛。
。1)用線條、圖案裝飾蝸牛的殼教師:蝸牛喜歡美麗的殼,我們用線條和圖案給它裝飾一下。可以先用線條把貝殼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以選用直線、斜線、波紋線等線條。
教師:除了線條,我們還可以畫上美麗的圖案,如圓形、心形、云朵形等。
(2)學習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教師:接著,我們給蝸牛穿一件美麗的衣服。用兩種鮮艷的顏色交替使用涂色,這樣看上去很有規律,也很美麗!
三、結束部分:
蝸牛們知道我們把他們畫得這么漂亮,可高興了,它們邀請我們和它們一起唱歌跳舞,你們高興嗎?好,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師生同唱:蝸牛與黃鸝鳥。
活動延伸:把幼兒作品張貼出來,讓幼兒互相欣賞、互相觀摩學習。
教學反思:
幼兒對筆墨較感興趣,能在玩中學,玩中有所收獲,特別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自然界中的昆蟲的品種繁多,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為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
幼兒園中班教案:線描畫《蝸! 篇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螺旋線表現出蝸牛的基本特征。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并能豐富畫面。
3、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蝸牛
2、幼兒用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蝸牛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張很有趣的圖片,上面有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動物,你沒看!
圖片上的小動物是什么
仔細看看蝸牛的身子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的外形特征。
2、理解“螺旋線”
教師邊講邊做動作:蝸牛小時候也很小的,后來它一點一點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越長越大,后來就長成了一只大蝸牛。
教師:你們說蝸牛的身子是怎樣長大的呢?
引導幼兒做書空練習。
3、幼兒繪畫,教師輔導。
教師:可愛的小蝸牛畫好以后,再給小蝸牛布置一個漂亮的家好不好?
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小蝸牛的家布置的漂亮一些呢?
啟發幼兒可添上些花、草。
繪畫要求
用好看的顏色給蝸牛畫出螺旋形的背殼,將蝸牛畫大。
引導幼兒多畫一些蝸牛,并能豐富畫面。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今天的這個繪畫技法還是比較熟悉。在講解示范環節我將重點放在了怎么樣將螺旋線在小蝸牛的背上完美的布局,引導孩子們要畫的飽滿,并盡可能的使線與線之間的距離均等一些。從孩子們的操作上看,還是把握的不錯的,基本上小蝸牛的殼都能撐得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