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教案(精選6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課12個詞語都與木字旁有關,并利用這一特點識記這些詞語。
2.在讀詞中認識“柳、榆”等5個字,學寫“樹”“松”等7個生字。引導學生積累帶有木字旁的字。
3.指導學生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了解木字旁在不同位置書寫時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掌握7個生字的音、形,了解字義。
2.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初步懂得偏旁表義的作用。
教學準備
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都知道有什么樹木呢?(指名答)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樹為我們擋風遮蔭,美化環境。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幾種樹。(板書課題《識字一(2)》)
二、認讀詞語
1.學生自讀詞語,想想書上向我們介紹了幾種樹。(自由認讀、同桌互讀。要求讀準字音。)
2.出示相應的圖片,觀察樹的特點,指名說樹的名稱,師板書。
3.再讀書中的詞語,找一找帶有木字旁的字。去掉拼音讀一讀,并想一想:這些字為什么都有木字旁?
4.讀詞語,想想生字的寫法,指名說說記住生字的方法。可提示學生采用“以熟帶生”的方法識記“楊、柏、松、樹、梨、枝、材”。
5.: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木字旁,說明它們都與樹木有關系。所以木字旁表義,另一部分表音,這種字叫形聲字。)
6.齊讀生字詞語,鞏固識記效果。
三、指導寫字
1.探究發現。
本課中帶木字旁的字按照“木”字所在的位置怎樣分類?(按木字旁在左邊和在下邊分為兩類。)
2.交流發現。
“木”字旁所在的位置不同寫法有什么不同?(木字旁在左邊的要寫窄一點,最后一筆捺變成點;木字旁在下邊的要寫寬一點,托住上面的部件。)
3.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樹、梨、松、楊”。“樹”字左中右3部分要寫緊湊,中間的“又”字最后一筆變成點,左右高低要對齊。
4.每字寫3~5個。
四、鞏固拓展
1.齊讀12個詞語。打亂圖片位置,指名貼出相應的詞語。
2.拓展訓練。
(1)我知道樹木的種類很多,有……,還有……
(2)我還認識很多帶“木”字旁的字,有……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熟背成語,積累成語。
2.熟背古詩《鵝》,增加語言積累。
3.學寫鉛筆字,認識先上后下的筆順規則。
教具:掛圖、成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成語
1.審題。
2.自讀成語,把成語中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3.通過讀成語,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師進行補充。
4.出示掛圖:圖上畫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你能把這幅圖的意思說給大家聽一聽嗎?盡量用上我們才學的這四個成語。
⑴同座位互說。
⑵指名說,評議。
5.開火車讀成語,齊讀成語。
6.指導背誦。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齊背。
二、教學古詩《鵝》
1.自己借助拼音把詩讀一讀。
2.出示掛圖:對照圖,再讀一讀詩,邊讀邊想象讀中的鵝的樣子。
3.指名讀。
4.指說說詩句的意思。
5.寫得多么有趣!我們一起把這鵝的可愛讀出來。
6.指導背誦。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評議。
⑶齊背。
三、教學生字
1.審題
2.認清3個生字,說說書寫順序。
3.這3個字在書寫順序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4.教師范寫。
5.生仿寫,師巡視指導。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觀察圖畫,根據問題說幾句連貫的話,學會道歉。
教具:掛圖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揭題。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要求。
二、指導第1幅圖
1.(出示掛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初步理解圖意。
⑴圖上有幾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會說些什么?
⑵指名說。
⑶再次看圖,分步細說。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圖的內容。
⑴指名上來表演。
⑵你們對表演的同學滿意嗎?怎樣說才會令人滿意?
⑶生在評議的同時,相機讓他們表演。
3.小結。
通過討論,同學們學會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時,要有誠意,有禮貌,還要知錯就改。
三、練習反饋
1.依照以上步驟,指導學生說另處三幅圖。
2.任意選一幅圖用幾句連貫的話說一說。
3.指名說,互相說。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復習6個單韻母和23個聲母。
2.能認讀所學的詞語。
3.能將詞語組成句子,建立句子的初步概念。
4.練習繞口令的朗讀,能正確朗讀翹舌音和卷舌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這節課我們又要一起來做游戲了。
2.出示課題
(1)師板書:識字游戲5
(2)齊讀
3.那么今天有哪些識字游戲呢?讓我們一個一個玩一玩。
二、開展游戲,寓學于樂
游戲一:小猴摘桃圖。
1.學生回憶、復習聲母和單韻母
2.在正確、熟練地朗讀之后,再出示圖畫要求學生幫助小猴摘桃。
游戲規則:由兩名學生手拉手做山洞狀,一名學生手持生字卡片山洞前,一組學生排成長龍由“山洞”下穿過。只有順利讀出生字才能順過“山洞”,如果讀錯或發音不標準,就將被困在“山洞”中。
游戲二:拼讀音節,給動物明星發獎。
1、先創設情境,“吉尼斯世界紀錄”
2、請小朋友幫助找到動物明星,激發學生拼讀興趣。
3、學生拼讀音節,做倒人人動口。
4、請學生上臺扮演拼音娃娃,帶領大家一齊拼讀。
5、老師隨機指導翹舌音、三拼音、輕聲的讀音,并進行訓練。
游戲三:猜猜我是誰。
1.教師示范。
2.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幫助學生宋理解游戲規則。
教師準備兩套詞語卡片,一套出示在黑板上,另一套用來隨意抽取一張貼在某一學生的背后。例如:教師抽取“母雞”卡片貼在一男孩背后。
小男孩面,問:“猜猜我是誰?”
一個同學說:“是不是青蛙?”
小男孩說:“不是青蛙。”……
一個女孩問:“是不是母雞?”
小男孩說:“對,對,是母雞。”
然后,小男孩背,展示卡片。大家齊讀:“母雞”、”母雞”。
3.學生進行一組訓練。
4.學生進行游戲。
游戲四:連詞(字)成句,走出迷宮。
1.教師教學生方法。
句子可以是“誰于什么”或“什么怎么樣”;
句子的開頭是“誰”或“什么”。
2.提醒學生疊詞的走向可以順著走,也可以逆著走。學生進行一組訓練。
3.講清連詞(字)成句的方法,生自由完成。
游戲五:繞口令擂臺賽。
1.教師介紹什么是“繞口令”。
2.學生明確這題是訓練翹舌音和卷舌音。
3.學生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整則繞口令的字音。
4.學生進行游戲比賽。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按筆順寫字。
2.學用字詞句:認真讀詞語和描紅;制作課程表;給句子加標點,再分角色朗讀。
3.讀讀背背:讀背成語,讀背古詩。
4.寫鉛筆字,認識先橫后豎的筆順規則。
5.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
教學時間:
四課時。
20xx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認清筆順“
1.審題。
(1)引導學生看題目要求,聽老師范讀。學生齊讀一遍。
(2)組織討論:這道題可以怎樣去完成?
(3)老師小結,明確要求:讀準每一個字音自學筆順表,熟記生字筆順,按筆順寫字。
2.學生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1)各自輕讀,書空筆順。
(2)同桌交流說筆順。
3.指導。
(1)指名認讀生字,并書空筆順,相機糾正。
(2)質疑:哪幾個字的'筆順你覺得很難記,需要多練。相機出示生字(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3)強化記憶板書下來的生字的筆順。
(4)同桌互相抽查筆順容易錯的字。
(5)教師小結。
4.練習。
(1)強調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2)學生按筆順寫字一遍,教師個別輔導。
5.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二、教學”寫好鉛筆字“
1.審題。
(1)練讀題目。
(2)引導與上題比較,明確寫字要求。
2.弄清筆順,練習描紅。
(1)認讀生字。
(2)提名說筆順,教師同步師范描紅。
(3)強調描紅要求與寫字姿勢。
(4)學生完成描紅練習,師個別輔導。
3.點撥筆順規則,仿影體會。
(1)師生談話,引導學生發現筆順規則——先橫后豎。
(2)學生仿影體會。
4.指導臨寫。
(1)出示”干“,提醒學生注意”干“的第二筆橫較長。
(2)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干“。
(3)學生練習寫一個”干“。
(4)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寫”羊“和”草“。
(5)反饋。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仔細觀察圖畫,認識圖上所描繪的事物,并認識所聯系的詞語。
2.學會本課左右結構的字及獨體字。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詞卡
教學過程:
20xx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一節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
說說夏天的夜晚有什么特征。(如天氣,天空,人等)
二、課內悟:
1、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會了有關夏天特征的詞語,那么,夏天的夜晚又是怎樣的一番美景呢?
2、新授: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引導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相機學習詞語。
3、天上有些什么?這是什么時候?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1)正音:“星、晶”是后鼻音。
(2)還有什么東西也是亮晶晶的?
(3)指導朗讀。
4、你們知道天上畫的是什么星星嗎?
出示:牽牛織女北斗星
(1)正音:織(翹舌音)女(鼻音)
(2)你們聽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嗎?師可簡單說一說。
(3)指導朗讀。
5、看圖上誰也在跟小朋友講這個牛郎織女的故事呢?
相機出示:爺爺奶奶小丁丁
(1)正音:奶(鼻音)了(后鼻音,注意讀準輕聲)
(2)指導朗讀。
6、還能從哪里看出這是夏天呢?
相機出示:竹椅蒲扇螢火蟲
(1)正音:扇(翹舌音)螢(后鼻音)
(2)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3)指導朗讀。
7、齊讀韻文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復習鞏固生字字音。
2、這些生字中,哪些是獨體字?哪些是左右結構的字?
3、記一記“奶、織、女、斗”的筆順。
4、反饋檢查。
5、指導書寫。
奶:右面的“乃”要寫得稍微大些,“ㄋ”要一筆寫成,不要寫歪了。
織:左窄右寬
女、丁、斗:都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
6、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四、課后練:
1、填空:
奶:是結構的字,第3筆是,第4筆是。
織:是結構的字,共筆,第2筆是。
2、比一比,組詞:
奶織丁斗
女只手頭
3、一找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看一看,講一講給家長聽。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教案 篇6
1、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采用詞串形式識字的課文。課文圍繞夏天,將12個詞語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排列成行,隔行押韻,分別介紹了夏天特有的氣候、瓜果、昆蟲、花卉,易于誦讀。課文配有插圖,為學生了解夏季特點和識字識詞創設了情景,使學生識字識詞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極富生活氣息和童趣。
2、學習目標3、:
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掌握“了”這個多音字的兩種讀音。認識兩個偏旁。
觀察圖畫,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借助圖畫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了解夏季的特點,積累詞語。
4、教學重點:
1、了解夏季的特點,2、積累詞語
3、掌握生字的字形。
5、教學難點:
認真書寫、積累生字;掌握“了”這個多音字的兩種讀音。
6、教學準備:卡片、掛圖、圖片
7、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觀察圖畫,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借助圖畫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2、了解夏季的特點,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指導談話看圖
同1、學們,2、你們見過刮臺風、下雷雨的情景嗎?想看看嗎?
3、播放有關資料或圖片,4、說說“臺風”“雷雨”和“春風”“春雨”有什么不同,5、什么季節會有這樣的景象。
6、夏天還有許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掛圖,7、觀察說話,8、圖上畫了哪些人在干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讀詞語生字
自讀詞語,讀準字音
小組讀
出示詞卡,檢查正音
用“夏、臺、桃、瓜”口頭組詞
三、指導誦讀
教師范讀,生評議跟讀
四、人小組讀
指讀
注意讓學生邊讀邊想象實物的樣子,讀出節奏和韻文來,要避免唱讀、頓讀。
四、指導寫字
學生看筆順圖,記憶生字筆順。
請說說“夏、梅”的筆順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夏、瓜”
學生描紅,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生字的寫法,了解兩個新偏旁。
教學過程:
1、復2、習導入
組長帶同學復習生字詞
開火車認讀老師羅列的生字
比賽讀課文
3、學習寫字
認識新偏旁
認識蟲字旁和雨字頭,找出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讀讀。
學生看筆順圖記憶生字筆順。
重點反饋“桃、蛙、薦”的筆順。
學生描紅、書空,播放輕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