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通用16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1
教學目標
1、能識記12個生字新詞,認識2個新偏旁,會書寫7個生字。
2、能讀好長句子,正確、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作者的心理變化。
3、能用生字進行擴詞,提高進行詞語積累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能識記12個生字新詞,認識2個新偏旁,會書寫7個生字。
2、能讀好長句子,正確、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作者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能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作者的心情變化。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課題,讀準字音,指導書寫:色。
2、問: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3、積累有關夜色的短語。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檢查:帶音節的生字,認識新偏旁。
3、檢查:無音節的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4、檢查:課后題的詞語,即擴詞,并選擇造句。
5、檢查:長句子的朗讀。例如:
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6、指導書寫:看、晚、再。
7、辨析同音字:在、再。
(在)家里現(在)(再)見(再)一次
現在,我一個人在家里,無論再黑,我都不再害怕。
三、再讀課文
1、采用各種形式練習朗讀,要求讀通順。
2、教師范讀,思考:小作者有什么變化呢?
3、交流板書:膽小、勇敢。
四、布置作業
用今天學習的'生字進行擴詞,跟家人比一比,誰擴的詞語多。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字詞卡片。
2、朗讀課文。
二、體會膽小
1、指名朗讀,思考回答:這一小節主要寫了什么?
2、同桌討論: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和音量讀?
3、展示朗讀,相機評價。
4、交流:小作者膽小到什么程度?用句式說話:因為……所以……
5、理解第一行和第四行。并造句:一……就……
6、師生合作讀第一小節。
三、體會勇敢
1、指名朗讀,思考回答:這一小節主要寫了什么?
2、同桌討論: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和音量讀?
3、展示朗讀,相機評價。
4、討論:小作者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句式練說:
白天,他看到花草,夜里,他看到花草也;
白天,他看到小鳥,夜里,他看到小鳥;
白天,他看到(大樹),夜里,他看到(大樹)……
5、師生合作讀第二小節。
四、總結拓展
1、朗讀全文,總結全課。
2、問: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或感受?跟同學們分享一下。
3、指導寫字:外、爸、笑。
五、布置作業
把課文朗讀給家人聽,并且說說自己的體會
板書設計
9、夜色
膽小--勇敢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2
教學要求:
1、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內容,了解香港的迷人夜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自主積累好詞佳句。
5、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欣賞香港夜色的迷人,從而激發學生對特區的熱愛之情。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認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談話引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生盡情欣賞“香港夜色”
2、說說你們看到的夜景
3、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太美了!
學生:簡直太迷人了。
學生:我永遠夜忘不了這迷人的夜景。
……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愿望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板書課題 13、香港夜色
2、你能說說對香港的了解嗎?
3、師簡介香港特別行政區。
4、錄音范讀。
(學生用筆畫初本課的生字、新詞。)
5、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你讀懂了什么?
6、討論、交流:每一段寫了什么內容?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課文)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圍繞課文自由發言,提問)
第1自然段:寫香港的夜色師“世界四大夜景之一”
第2自然段:寫作者在車上欣賞香港的夜景。
第3自然段:寫作者在太平山頂的嘹望臺上欣賞香港迷人的夜景。
第4自然段:寫香港的夜色很美。
第5自然段:總說香港的夜色很美。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2、自由拼讀生字、新詞。
(1)前鼻音:印象林立如筍萬噸
(2)后鼻音:匆匆瓊漿玉液
(3)平舌音:撕開林立如筍
(4)翹舌音:山勢摩天大廈
白晝罩住
3、學生互相抽讀。
4、全班齊讀生字、新詞。
四、精讀課文內容第一部分
1、指名朗讀課文,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再讀本段。
你讀懂了什么?
3、全班齊讀本段。
學生:讀懂了香港的液色美景給作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學生:讀懂了香港的夜色美景令人難以忘懷。
學生:讀懂了香港的夜景是“世界四大夜景之一”
學生:讀懂了香港的夜景太美了。
……
課堂小結
師:香港的夜景太美了,讓我們以驚喜的語氣來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吧。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主積累好詞佳句。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印象撕開山勢匆匆林立如筍摩天大廈
瓊漿玉掖萬噸白晝遼闊
2、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抽生發言
學生聽寫朗讀
二、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1、抽生朗讀第2自然段,其余學生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自主學習本段,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圍繞本段內容提出質疑。
4、大家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看來是很認真的,提出了這么多有有價值的問題,在解決它們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錄象。
5、播放“香港夜色”,師生共同欣賞。
6、剛才的問題,通過大家的觀看,解決了嗎?(這些問題,通過直觀的視覺素材,學生迎刃而解)
7、全班齊讀本段,感受香港夜色的壯觀輝煌。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抽生朗讀本段。
2、自主學習本段,小組討論、交流。
3、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第二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定小組朗讀本段。
2、自主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并圍繞內容質疑。
(引導學生針對本段中難理解的詞語進行質疑。舉例:相映成趣,如同白晝。)
3、再次播放“鳥瞰香港夜色”,幫助學生理解。
五、講讀第5自然段
1、全班齊讀最后一段。
2、播放課件“香港夜色”
學生:什么是“錯落有致”?
學生:“雪白的兩道車燈撕開低垂的夜幕”這句話究竟該怎樣理解呢?
學生:夜幕低垂,華燈初映,會是怎樣一種景象呢?
(過度段,第一句是承上啟下,第三句是引出下文。)
3、全班感情朗讀本段。
4、找出你認為描寫得最美的句子,進行朗讀,并感受夜色的迷人、美麗。
(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加上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香港夜色的迷人與美妙。)
5、全班齊讀,讀出對香港夜色的向往與贊美之情。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汀江夜色之美,學習運用“對稱印畫”的方法來表現夜色下的倒影。
2.合理安排畫面,能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色彩大膽表現江濱的絢麗夜色。
3.體驗“對稱印畫”的新奇與樂趣,感受生活中的美。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親子實地感受過江濱夜景的美。并共同手機或拍攝江濱夜景照片。
2.幼兒對汀江夜景有較深刻的感知與認識。
3.幼兒具有一點水粉畫基礎
物質準備
汀江夜色幻燈片,黑色卡紙,排刷,每桌一盤水,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一、欣賞親子收集的“上杭汀江夜景”照片,引導幼兒感受汀江夜色之美
師:這些是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拍攝、收集的上杭江濱夜景照片,你們覺得上杭的江濱夜景美不美?你覺得哪里最美?
夜色中的樓房是怎么樣的?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五顏六色的燈光特別美,哪里還有燈光?他們又是什么樣的?水中為什么有燈光呢?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景色又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水里的影子比較模糊)
二、引導幼兒運用“對印畫”方式表現“汀江夜色”中的倒影
師:上杭汀江的夜景真美,除了江邊的樓房,燈光很美,就連水中的倒影也很美!這么美的景色我們把它畫下來吧!
1.師生共同討論:怎么畫才會有倒影呢?
師:我們可以用黑色的卡紙來表現夜色,用亮麗的`色彩表現房子、燈光。可是倒影要怎么表現呢?(引導幼兒大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師:你們的辦法都不錯,我們來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畫倒影的吧。
2.出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對印”的繪畫技巧來解決水中倒影的表達。
師:(出示幼兒作品)看明白了嗎?他們是怎么畫倒影的?(引導幼兒發現紙的中間有一條折的橫線,上面的房子和樹和下面的房子樹都是一樣的)
3.師:對了,我們是用“對印畫”的方法來表達畫面的。(介紹對印畫的方法)
三、幼兒進行繪畫,體驗對對印畫方式的新奇與樂趣
1.交代注意事項,激發幼兒的創作愿望
師:這樣繪畫的方式是不是很神奇,你們自己也來動手試一試吧,繪畫時要注意畫面中的房子要有高有低,有遠有近,不要把整張圖都畫滿,適當的留點空白,讓畫面更整潔美麗,大膽運用各種色彩,線條來表現美麗的汀江。
2.幼兒自由繪畫,教師指導
四、連幅展示幼兒作品,再一次感受長卷中“汀江夜景”夢幻色彩之美
師:看,這就是我們美麗的汀江,小朋友們覺得怎么樣啊?
看:是啊,汀江的夜景真是美極了,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和諧。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和1個偏旁,寫好7個生字。
2、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的停頓,讀懂句子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結合圖文想象感悟。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童年的純真和無知,體會成長的快樂。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寫好7個生字。讀好長句的`停頓,讀懂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
讀好長句的停頓,讀懂句子的意思。
教法學法:
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夜晚星空的景象。
師導入:夜晚的星空多么美呀,可是有個小朋友卻害怕夜晚,不敢往外瞧。他是誰呢?我們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
2、板書課題:夜色
3、齊讀課題。說一說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學生自由說)
二、認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找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3、出示詞語。
膽子、勇敢、原來、從此、睡覺、散步
4、分段指名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
3、理解
(1)我膽子小。
(2)媽媽給我講勇敢的故事,我還是怕黑。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讀全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5
【教學內容】
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第9課《夜色》(共2課時)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我”的心情變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進一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的道理。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的道理。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過程】
板塊一:回顧課文,質疑導入(5分鐘)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2.指名學生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文中的“我”從前膽子很小,害怕夜晚,后來不再害怕了。
3.師質疑過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膽子變大了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去看一看。
板塊二:學習第1小節,體會“害怕”(15分鐘)
1.指名學生朗讀第1小節。
2.引導學生交流對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小結:膽子很小。
3.師質疑: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膽子很小?鼓勵學生進一步走進文本。
4.學生交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重點引導學生關注以下幾點:
(1) 出示“很小很小”與“很小”,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我”的膽子非常之小。
(2) 從“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中引導學生體會媽媽通過講述勇敢的故事來鼓勵“我”不要害怕。
(3) 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亂跳”中的“一……就……”這個關聯詞,引導學生體會媽媽講的勇敢的故事對“我”來說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體會:
(1) 師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是否害怕黑夜,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2) 學生交流(比如:害怕黑夜。擔心有鬼:聽到黑夜里的風聲就害怕;總是擔心野獸會跑到家里來等等。害怕的時候心跳就會加速,會把窗簾緊緊拉起來,藏在被窩里等等)。
(3) 練習表達:
“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亂跳,總是擔心--------------------------------------------------------。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小節,注意讀出小詩的押韻,通過朗讀表現“我”的膽小。
板塊三:學習第2小節,感受“夜晚的美好”(15分鐘)
《夜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師過渡:媽媽講勇敢故事的方法并沒有讓“我”變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么辦法來讓“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第2小節。
2.學生輕聲朗讀第2小節,交流爸爸有什么辦法:偏要拉“我”去散步。(引導學生體會“偏要”是指在“我”膽子很小、極不情愿的情況下,爸爸非要拉“我”去散步。)
3.引導學生想象“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么:
(1) 指名學生朗讀“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這句話,引導學生從“原來”一詞中體會到“我”看到“花草微笑”時的`驚訝心情。
(2) 拓展想象: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晚上散步的時候還能看到什么。
(3) 師出示有關美麗夜色的圖片,讓學生直觀體驗夜色的美麗。
(4) 練習表達:
在夜色中散步,“我”發現,原來------------------------------------------------------------。
4.師小結:夜色中其實有許多美麗的景色,只要我們敢于走出去,就會發現黑夜其實并不可怕。正是有了這種發現,文中的“我”才會說道(師引讀,出示):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5.鼓勵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從“再黑再黑”這個詞語中體會“我”的膽子變大了:拓展想象“我”還能看到了什么,進一步鞏固對省略號的認識。
6.指導血紅色呢過朗讀第2小節,讀出略帶驚訝的興奮心情。
7.師生配樂朗讀全文,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學習了這首小詩的收獲。
板塊四:課堂小結(5分鐘)
小朋友們,美麗的夜色中藏著許多我們原來不知道的小秘密,只要我們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會有驚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勇敢獨立,收獲更多精彩的發現。(再次配樂朗誦全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6
本課是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由于文章篇幅比較短,孩子們在預習的過程中就已經背過了。所以我在講授這一課是沒有花大量的時間來讀。我反而注重了詞語和句子的練習。
本課有兩個擬人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雖然低年級不要求講修辭,但有的題目要求仿寫句子。比如會出現比喻句或擬人句。在這里我沒有過多強調擬人句的概念,只是舉例子告訴學生把這些花花草草還有小鳥當成人一樣來看。比如“微笑”“睡覺”這都是人的行為。我們在模仿寫句子的時候,就把這些植物呀動物呀看成是人。然后讓孩子們也說幾句這樣的話。比如“天上的星星在眨眼睛,他們在看著我呢。”“春姑娘來了,小草小花都定跑出來和她玩耍了。”孩子們說的都特別對。今后只要文章里出現類似的句子多讓孩子們說,為以后學習修辭打下基礎。
這課的會認字我平時處理的時候是讓學生讀詞語并用詞語說句話。這節課我試圖用所有的詞語編成一個小故事,為以后寫作文打基礎。比如本課會認字所組的詞語是:故事、偏要、窗外、微笑、往外瞧。所編故事:老師正在教室里講故事,小明不愛聽,偏要往外瞧。老師微笑著他:“窗外有什么小明?”,還可以讓學生接著往后講故事。
我覺得今后應該多讓學生練習,看字組詞——說句子——編故事三個環節連起來練習。既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7
一、教材分析
怕黑的天性使孩子看不到夜的美麗,阻擋了孩子們探索的視野。夜晚的星空是怎樣的璀璨?夜晚的花草是怎樣的微笑?夜晚的大地又是怎樣的唱著無聲的歌?柯巖的《夜色》正是捕捉到了孩子們怕黑的心理,以打動兒童心扉的文字,呼喚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生活。
二、學情分析
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讓識字、寫字、讀課文變得和諧統一。
三、教學目標
1、會認“膽、敢、往”等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會認生字,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麗。
(1)師生共同欣賞視頻,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導問: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夜晚。
(3)教師追問:在這樣漆黑的夜晚,你們害怕嗎?
(4)學生依據平時的生活體驗,談一談對夜晚的感受。
預設①:我特別害怕夜晚,因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體,只能看到一團黑影。
預設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歡夜晚美麗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詩歌,認讀生詞
1、自由朗讀詩歌。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字音。
(3)小組內比賽讀課文,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糾正字音。
(4)指名分別朗讀兩小節,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學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廠”。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識字情況。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膽子、勇敢、往來、外面、窗戶、忙亂、偏見、散步、原來、好像、微笑。
(2)開火車認讀生詞,教師適時糾正字音。
(3)游戲環節——小火車過站臺,每過一個站臺出示一個本課生字,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4)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交流記憶方法。
三、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情感變化
1、逐段朗讀,感受“我”的心情變化。
(1)在第一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我從前膽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讀這兩句時,音調放低些,讀出害怕的語氣。
(3)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學生朗讀時教師適時指導。
(4)全班齊讀,讀出小朋友對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從害怕夜晚到變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這一句話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讀出無可奈何又撒嬌的語氣,“偏要”一詞要讀得重一些。“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當“我”出去時,“我”發現原來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沒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這句話讀出既驚訝又欣賞的語氣。“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這句話讀得輕一點兒、慢一些,仿佛真的有小鳥在月光下睡覺。
(7)指名學生朗讀匯報,注意伴隨著小朋友心情的變化,朗讀語氣也要發生變化。
(8)朗讀比賽,讀中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夜色到喜歡夜色的心理變化。
四、集中識字,指導書寫
1、過渡:通過誦讀詩歌,我們體會到了小朋友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些語言當中還藏著一些有趣的生字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2、指導書寫生字——看、笑、外、晚、再。
(1)學習生字——看。
①引導學生在第一小節中找出生字“看”,并讀出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學習“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運用字形記憶法識記生字。
③讀出詩歌中帶有“看”字的這句話,體會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學習生字——笑。
①教師在黑板演示,學生書空,學寫生字——笑。
②師生互動,做一做微笑的動作,體會微笑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生字——外。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生匯報識記方法。(夕+卜=外)
②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漢字,學生書空。
③注意“卜”的寫法,先寫垂露豎,再寫點。
(4)學習生字——晚、再。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習書寫。
②師生共同書寫生字,比一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3、比較識字法:書寫帶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觀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①相同:上下結構,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書寫“色”字,上面稍小一些。書寫“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賽書寫漢字,小組派代表在黑板上書寫漢字,比一比哪個小組寫得美觀、大方。
五、總結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誦詩歌,感受小朋友對夜晚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體會了詩歌優美的語言,還認識了許多有趣的生字,讓我們再讀一讀詩歌,體會夜晚美麗迷人的景色。
2、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誦詩歌。
害怕——不害怕
從前膽子很小——現在喜歡夜晚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8
在教學本課時,開課時利用課件播放歌曲《小星星》引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下學習課文。然后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對課文中出現的字詞,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領讀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掃清字詞障礙。
“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多么美麗的世界啊!學生通過讀來體會夜晚的美,并說說自己看到的夜景,學生的興趣立刻上來了,說出了自己眼中的夜景,怕黑的學生也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看到的夜景,并且膽子不再小,愿到外邊玩。通過學生們的討論,使學生感受到了夜晚的美麗,懂得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獨特的風景。當有的學生說怕黑時,我就讓他說說為什么怕黑,有的學生也許是動畫片看多了,說怕外邊有鬼有怪獸,我就問其他學生到底是不是這樣,有的學生說世界上沒有鬼沒有怪獸,我馬上又反問他怕不怕晚上,學生說不怕,因為有爸爸媽媽陪著。最后,我留了一個作業,晚上,讓爸爸媽媽帶自己到外面欣賞一下你家周圍的美麗景色,體會其實黑夜沒什么可怕的,往往只是自己嚇唬自己。
不足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時間安排得不妥,在教學生字的字音時,我花的時間多了些,以致最后的寫字教學沒有進行。欣賞的夜景圖片應該是桂林的夜景圖片,這樣學生能更有興趣。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9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歌。用第—人稱,寫“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后來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樣美好,“我”不再怕黑了。課文分兩節,第一節講“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第二節講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才發現夜晚原來也像白天一樣美好。本課浯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充滿了童趣。
課文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畫的是媽媽在給我講關于勇敢的故事。媽媽拿著一本故事書,耐心地給我講著書中的故事。第二幅插圖畫的是爸爸在晚上牽著我的小手去散步。“我”面帶微笑,因為“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一樣美好。這兩幅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詞句,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 認識“膽、敢、勇、事、窗、原、此、再、睡、覺”12個字,會寫“再、色、看、晚、爸、笑、外”7個字。學習1個新的部首:“夕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7個字的正確讀音、字形,做到字跡清晰,字體端正。
2.讀懂課文,體會夜晚的美麗,懂得有些事不能只靠聽,還要自己去親身體驗發現。
3.讓學生觀察7字的寫法、筆順后,再作以重點指導“再”的筆順。(橫、豎、橫折勾、豎、橫、橫)通過音樂、圖像等,調動各種感官來體會夜晚的美麗,在朗讀中體會親身體驗與實踐很重要的道理。指導學生朗讀和識記生字。
【教學方法】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課件、掛圖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分組開火車讀課文。
2.學生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3.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4.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5.開火車進行擴詞。
6.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
7.出示詞語花籃
(1)指名讀,齊讀。
(2)你還喜歡課文里的哪些詞語,說一說,再抄到“花籃”中。
(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
二、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
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
(1)獨體字:再
(2)左右結構:晚 外
(3)上下結構:笑 爸 色 看
3.學生書空。
4.教師板演示范。
5.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書寫展示、評議。
四、作業設置
朗讀課文,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9 夜色
從前:膽子小
散步后:很勇敢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10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月色、外頭、看見、爸爸、晚上、可笑、再見;
2、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夜晚景色圖
(2)提問: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夜晚?在這樣的夜晚,你害怕嗎?
(3)導入: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第1節。
(1)找出描寫“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明確:我從前膽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
(2)指導朗讀:“很小很小”要讀得稍慢,讀出“我”的膽小、害怕。“講了又講”要重讀,突出媽媽講勇敢的故事不止一次。“心就亂跳”語速稍慢,讀出“我”的害怕。
(3)指名學生朗讀,學生朗讀時教師適時指導。
(4)全班齊讀,讀出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情。
(5)思考:你覺得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明確:膽小的孩子。
(6)思考:“很小很小”這個疊詞有什么作用?從哪里可以看出“我”膽子很小?
明確:“很小很小”起強調作用,寫出了“我”怕黑的原因。“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具體寫了“我”膽子小的程度。
2、學習第2節。
(1)找出描寫“我”從害怕夜晚到變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明確: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2)指導朗讀:“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這一句話強調“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讀出無可奈何又撒嬌的語氣。“偏要”一詞要讀得重一些。“原來”要讀出“我”忽然察覺后的恍然大悟。“從此”后面要停頓。“再黑再黑”讀得慢一些。“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要讀得美一些。
(3)指名學生朗讀,注意伴隨著小朋友心情的變化,朗讀語氣也要發生變化。
(4)朗讀比賽,在朗讀課文中體會“我”從害怕夜色到喜歡夜色的心理變化。
(5)思考:怎樣理解“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一句?
明確:這句是寫爸爸想出了讓“我”變勇敢的方法——晚上出去散步。“偏”“拉”表明“我”仍然怕黑不敢出去,是爸爸要求“我”這樣做的。
(6)賞析句子“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
明確:“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花草比作人,表現了夜晚的美,也說明夜晚一點兒都不可怕,寫出了“我”在夜晚看到這些景物后的驚喜之情。
(7)思考:在黑夜里散步,“我”發現了些什么?
明確:發現了美麗的花草,在月光下睡覺的小鳥。
(8)想象:“我”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么美景?
明確:“我”在路上散步,雖然沒有燈光,但是能看到螢火蟲和自己玩捉迷藏,小草親吻“我”的腳,小樹搖晃著枝葉,想挽著“我”的胳膊和“我”一起跳舞。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試題,引導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為了讓我變得更勇敢,媽媽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爸爸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
明確:給“我”講勇敢的故事失敗拉“我”去散步成功
(2)詩歌每一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第1節:寫“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
第2節:寫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才發現夜晚原來和白天一樣美好,從此不再怕黑了。
2、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到了小朋友對夜晚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體會到了優美的語言,還認識了許多有趣的生字。讓我們再讀一讀課文,重溫夜晚美麗迷人的景色吧。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11
【教學內容】
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第9課《夜色》(共2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我”的心情變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進一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的道理。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的道理。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過程】
板塊一:回顧課文,質疑導入(5分鐘)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2、指名學生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文中的“我”從前膽子很小,害怕夜晚,后來不再害怕了。
3、師質疑過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膽子變大了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去看一看。
板塊二:學習第1小節,體會“害怕”(15分鐘)
1、指名學生朗讀第1小節。
2、引導學生交流對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小結:膽子很小。
3、師質疑: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膽子很小?鼓勵學生進一步走進文本。
4、學生交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重點引導學生關注以下幾點:
(1)出示“很小很小”與“很小”,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我”的膽子非常之小。
(2)從“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中引導學生體會媽媽通過講述勇敢的故事來鼓勵“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亂跳”中的“一……就……”這個關聯詞,引導學生體會媽媽講的勇敢的故事對“我”來說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體會:
(1)師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是否害怕黑夜,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2)學生交流(比如:害怕黑夜。擔心有鬼:聽到黑夜里的風聲就害怕;總是擔心野獸會跑到家里來等等。害怕的時候心跳就會加速,會把窗簾緊緊拉起來,藏在被窩里等等)。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小節,注意讀出小詩的押韻,通過朗讀表現“我”的膽小。
板塊三:學習第2小節,感受“夜晚的美好”(15分鐘)
1、師過渡:媽媽講勇敢故事的方法并沒有讓“我”變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么辦法來讓“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第2小節。
2、學生輕聲朗讀第2小節,交流爸爸有什么辦法:偏要拉“我”去散步。(引導學生體會“偏要”是指在“我”膽子很小、極不情愿的情況下,爸爸非要拉“我”去散步。)
3、引導學生想象“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么:
(1)指名學生朗讀“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這句話,引導學生從“原來”一詞中體會到“我”看到“花草微笑”時的驚訝心情。
(2)拓展想象: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晚上散步的時候還能看到什么。
(3)師出示有關美麗夜色的圖片,讓學生直觀體驗夜色的美麗。
4、師小結:夜色中其實有許多美麗的景色,只要我們敢于走出去,就會發現黑夜其實并不可怕。正是有了這種發現,文中的`“我”才會說道(師引讀,出示):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5、鼓勵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從“再黑再黑”這個詞語中體會“我”的膽子變大了:拓展想象“我”還能看到了什么,進一步鞏固對省略號的認識。
6、指導血紅色呢過朗讀第2小節,讀出略帶驚訝的興奮心情。
7、師生配樂朗讀全文,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學習了這首小詩的收獲。
板塊四:課堂小結(5分鐘)
小朋友們,美麗的夜色中藏著許多我們原來不知道的小秘密,只要我們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會有驚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勇敢獨立,收獲更多精彩的發現。(再次配樂朗誦全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12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第一課時所學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教學重點:1、字詞的教學。
2、閱讀中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課文,培養學生具有勇敢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唱歌激趣,導入新課。
1、齊唱歌曲《閃爍的小星》,揭示課題。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并書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一讀課文,圈出生字和新詞。
2、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3、出示生詞,學生齊讀。讀后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說一句話。
三、朗讀感悟,體會勇敢。
1、聽教師范讀課文后,學生自由讀一遍,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們都讀懂了什么?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們都讀懂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害怕——不害怕)
2、學習第一節
⑴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你是從哪里看出這個小朋友膽小、怕黑的?用課文里的句子來回答。
⑵“我”為什么會“心亂跳”呢?這時“我”心里都想了些什么?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害怕的語氣。
⑶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⑷你認為課文中的小朋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3、學習第二節
⑴小朋友這么害怕,他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學生回答)“偏要”是什么意思?指名試讀“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一句,指導學生讀出無可奈何又想撒嬌的語氣。
⑵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小朋友發現了什么?從課文中找出來。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老師小結:原來晚上也像白天一樣美好、可愛。指導學生讀出驚訝而又欣喜的語氣。
⑶這個小朋友和爸爸出去散步時還能看到什么景色呢?(出示夜景圖片,學生觀察后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
⑷夜晚的景色如此美麗,你們還會害怕嗎?課文里的小朋友呢?變得怎么樣了?引導朗讀、體會最后一句的意境。
四、指導背誦,情感熏陶。
有感情的齊讀課文,男女生比賽讀。出示提示詞,試著背一背。去掉提示詞,背誦課文。你有有沒有過從膽小變勇敢的經歷?升華主題,齊唱兒歌《不怕不怕》。
五、布置作業。
1、讀語文同步讀本第29課《小熊過橋》。
2、畫一副美麗的夜景圖。
板書設計:
13夜色
害怕————不害怕
(膽小)(勇敢)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3、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2個新部首:“提手旁”“夕字旁”。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勇敢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出課題
1、提問:小朋友,你們晚上怕黑嗎?為什么?
2、適時表揚那些不怕黑的勇敢的孩子。
3、板書課題:《夜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借助拼音朋友讀準字音,學生自己認讀生字。
3、同桌互相認讀畫出的生字,互相糾錯,看誰讀得好。
4、檢查自學生字詞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學生自由認讀、指名讀。
(2)開火車讀,再自己選詞說話。
5、檢查讀課文情況: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要做到不丟字,不錯字,不加字。
6、評議。
三、朗讀感悟
1、師范讀課文,學生聽后,提問:聽了課文朗讀,你們都聽懂了什么?
2、輕聲讀課文,讀后標出課文有多少小節,指名匯報。
3、學習第一節。
(1)邊讀邊想“我”為什么會“心亂跳”呢?這時“我”心里都想了什么?課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指導讀,讀時讀出害怕的語氣。
(2)思考:你認為課文中的小朋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
(3)指導朗讀。指名讀,評議。
4、學習第二節
(1)自由讀第二節,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根據這個意思換個意思相近的詞語說說。誰能用“偏要”說一句話,指名說。
(2)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匯報。(課件出示句子: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指導體會)
(3)思考:你平時看到的花草好看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4)師小結:原來晚上也像白天一樣美好、可愛。
(5)指導朗讀,要讀出驚訝而又欣喜的語氣。指名讀,評議。
(6)師: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7)課件出示“美麗的夜景”圖片,學生觀看。
(8)教師: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引導學生想象意境。這是一幅多么靜謐、安詳的圖畫啊!小鳥在潔白柔和的月光下靜靜地睡著了,好象還做了個美夢呢!
(9)指導朗讀,讀出自信、驕傲而又高興的語氣。
(10)指名讀,評議。
5、說話訓練:你有過害怕黑夜的故事嗎?現在還怕嗎?小組說一說。
6、讀全文思考:你認為課文中的小朋友現在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
小結:我們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其實黑夜里也有很多美麗的景色,要我們去發現,去觀察。
四、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五、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句子學生讀;
2、指名說說自己眼中的夜色。
六、作業布置
1、用自己的彩色畫筆把你看到的美麗夜景畫下來。
2、搜集描寫美麗夜空的句子。
板書設計:
13、夜色
怕黑————不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本課8個生字詞,學會2個新部首:“提手旁”、“夕字旁”。
2、理解并背誦課文,培養孩子勇敢的心理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1、認讀生字卡,鞏固記憶。
2、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再從課文中選擇喜歡的詞語填寫在空花朵上。
二、填一填
在 再
小鳥好像( )和我說( )見。
步 布
我進( )了,媽媽送我一個( )娃娃。
三、指導生字書寫
1、“步”,上小下大,下面是的第一筆是豎,不要寫在豎鉤,右邊沒有點。
2、“光”第一筆是豎,不是點,第四筆橫寫在橫中線上。
四、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13、夜色
再 事 講 拉
外 此 故 步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14
課堂以一張圖片導入,通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自己身邊夜晚的景色。接下來是初讀課文,運用了借助拼音自讀、同桌互相讀、指名讀三種方式進行,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第三部分是課堂的主要環節,隨文識字。我把本篇課文分成了四段配上插圖做成幻燈片,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學習認讀生字,通過具體的語境來學習生字,并在認字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方法,如分析字形、編小故事、組詞、說話、謎語等,改變枯燥的識字教學,引起學生認讀記憶的興趣。還注意在簡單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把相應的文字配上動作,幫助學生來感覺文字的優美。最后運用了游戲對識字進行鞏固,通過星星挑戰賽、和字卡交朋友來幫助學生復習生字,加深對生字的記憶。
回顧整個課堂,教學設計符合低學級學生的特點,完成了教學目標,環節很清晰,雖然是從未見過的學生,但配合的還不錯,課堂氛圍也很熱烈,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注意力集中,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對我來說最大的一個進步是平和的心態,講課的過程中沒感覺到緊張。
本節課在識字層次的問題上還有待推敲,以后要多看這方面的書籍與資料,深入的學習一下。另外對一些有特點的句子應該嘗試著引導學生品味一下,不做繁瑣分析,只做簡單的引導,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15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第一課時所學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教學重點:
1、字詞的教學。
2、閱讀中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課文,培養學生具有勇敢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唱歌激趣,導入新課。
1、齊唱歌曲《閃爍的小星》,揭示課題。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并書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一讀課文,圈出生字和新詞。
2、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3、出示生詞,學生齊讀。讀后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說一句話。
三、朗讀感悟,體會勇敢。
1、聽教師范讀課文后,學生自由讀一遍,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們都讀懂了什么?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們都讀懂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害怕——不害怕)
2、學習第一節
(1)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你是從哪里看出這個小朋友膽小、怕黑的?用課文里的句子來回答。
(2)“我”為什么會“心亂跳”呢?這時“我”心里都想了些什么?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害怕的語氣。
(3)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4)你認為課文中的小朋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3、學習第二節
(1)小朋友這么害怕,他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學生回答)“偏要”是什么意思?指名試讀“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一句,指導學生讀出無可奈何又想撒嬌的語氣。
(2)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小朋友發現了什么?從課文中找出來。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老師小結:原來晚上也像白天一樣美好、可愛。指導學生讀出驚訝而又欣喜的語氣。
(3)這個小朋友和爸爸出去散步時還能看到什么景色呢?(出示夜景圖片,學生觀察后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
(4)夜晚的景色如此美麗,你們還會害怕嗎?課文里的小朋友呢?變得怎么樣了?引導朗讀、體會最后一句的意境。
四、指導背誦,情感熏陶。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夜色》 篇16
一、教材分析
怕黑的天性使孩子看不到夜的美麗,阻擋了孩子們探索的視野。夜晚的星空是怎樣的璀璨?夜晚的花草是怎樣的微笑?夜晚的大地又是怎樣的唱著無聲的歌?柯巖的《夜色》正是捕捉到了孩子們怕黑的心理,以打動兒童心扉的文字,呼喚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生活。
二、學情分析
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讓識字、寫字、讀課文變得和諧統一。
三、教學目標
1、會認“膽、敢、往”等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
四、教學
重點難點
1、會認生字,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麗。
(1)師生共同欣賞視頻,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導問: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夜晚。
(3)教師追問:在這樣漆黑的'夜晚,你們害怕嗎?(4)學生依據平時的生活體驗,談一談對夜晚的感受。
預設①:我特別害怕夜晚,因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體,只能看到一團黑影。
預設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歡夜晚美麗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詩歌,認讀生詞
1.自由朗讀詩歌。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字音。
(3)小組內比賽讀課文,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糾正字音。
(4)指名分別朗讀兩小節,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學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廠”。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識字情況。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膽子、勇敢、往來、外面、窗戶、忙亂、偏見、散步、原來、好像、微笑。
(2)開火車認讀生詞,教師適時糾正字音。
(3)游戲環節小火車過站臺,每過一個站臺出示一個本課生字,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4)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交流記憶方法。
三、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情感變化
1.逐段朗讀,感受“我”的心情變化。
(1)在第一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我從前膽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讀這兩句時,音調放低些,讀出害怕的語氣。
(3)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學生朗讀時教師適時指導。
(4)全班齊讀,讀出小朋友對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從害怕夜晚到變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這一句話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讀出無可奈何又撒嬌的語氣,“偏要”一詞要讀得重一些。“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當“我”出去時,“我”發現原來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沒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這句話讀出既驚訝又欣賞的語氣。“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這句話讀得輕一點兒、慢一些,仿佛真的有小鳥在月光下睡覺。
(7)指名學生朗讀匯報,注意伴隨著小朋友心情的變化,朗讀語氣也要發生變化。
(8)朗讀比賽,讀中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夜色到喜歡夜色的心理變化。
四、集中識字,指導書寫
過渡:通過誦讀詩歌,我們體會到了小朋友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些語言當中還藏著一些有趣的生字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學習。2.指導書寫生字看、笑、外、晚、再。(1)學習生字看。
①引導學生在第一小節中找出生字“看”,并讀出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學習“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運用字形記憶法識記生字。
③讀出詩歌中帶有“看”字的這句話,體會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學習生字笑。
①教師在黑板演示,學生書空,學寫生字笑。
②師生互動,做一做微笑的動作,體會微笑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生字外。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生匯報識記方法。(夕+卜=外)
②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漢字,學生書空。
③注意“卜”的寫法,先寫垂露豎,再寫點。
(4)學習生字晚、再。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習書寫。
②師生共同書寫生字,比一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3.比較識字法:書寫帶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觀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①相同:上下結構,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書寫“色”字,上面稍小一些。書寫“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賽書寫漢字,小組派代表在黑板上書寫漢字,比一比哪個小組寫得美觀、大方。
五、總結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誦詩歌,感受小朋友對夜晚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體會了詩歌優美的語言,還認識了許多有趣的生字,讓我們再讀一讀詩歌,體會夜晚美麗迷人的景色。2.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誦詩歌。
六、教學過程
七、課外拓展
八、作業設計
九、板書設計
夜色害怕不害怕
從前膽子很小現在喜歡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