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花的秘密(精選4篇)
大班科學教案花的秘密 篇1
教材分析
起源:秋天來了,我帶領小朋友走進田野,去認識多彩的秋天。他們看到了紅紅的小野棗,飄飛的蒲公英自然會產生一些問題,野棗為什么會長在這里?蒲公英要飛到哪里去呢?由此我設計了《種子娃娃有辦法》這一活動,讓幼兒探究種子是如何進行傳播的。
依托:《好吃的種子》這課讓幼兒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種子,《風的作用》和《梨子小提琴》都簡單涉及到種子的傳播,基于以上活動,進行拓展和延伸,設計生成了《種子娃娃有辦法》這一活動。
內容:本活動主要以蒲公英,蒼耳,蓮子為例,讓幼兒具體感知種子是如何通過風,動物,水來傳播的,繼而激發幼兒探索其他傳播方式的興趣,最后以《蒲公英的種子》這首兒童詩結束,讓幼兒探索自然的同時提高語言能力,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幼兒基本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思維已經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了,能認識到事物之間簡單的邏輯關系,而且大部分幼兒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但也有少數幼兒交流和分享的意識淡薄!毒V要》中明確指出科學知識是在幼兒的探究之后,在幼兒交流討論中形成的。所以教師應通過提供交流的平臺,促進有效的互動,鼓勵幼兒交流發現。
教學目標
本次活動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在活動中起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并且考慮幼兒對種子已有的經驗和潛在水平之間的距離,在本活動中我預設了以下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種子的不同傳播方式,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能與同伴共同探究,用適當的方式和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3、培養幼兒喜愛大自然的感情,產生繼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本活動的重點是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了解種子不同的傳播方式,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難點是引導幼兒在提問質疑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討論交流,在合作中探究。
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我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關于種子的各種圖片和資料帶領幼兒到野外實地觀察體驗,收集種子,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
2.實物準備:蒲公英,蒼耳,蓮蓬、放大鏡,臉盆,水,這些實物可以讓幼兒形象直觀的了解探究的對象
3.課件準備:自己提前制作
教學方法
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和討論交流來進行學習的,我為幼兒提供接近鄉土生活的活動材料,幼兒也更喜歡動手擺弄,這時候他們一定會躍躍欲試,期待著去操作去尋找種子的各種傳播途徑。三個平行的小實驗也將不斷擴展幼兒對種子傳播的認識,教師在引導幼兒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
大班科學教案花的秘密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蒲公英,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結構及花開過后的絨球特征。
2.了解蒲公英的食用價值,萌發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ppt、音樂、膠棒、白紙、剪刀、美食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說春天里有什么花,是什么樣子。
1.春天里會開出很多花,在春天我們會見到什么花?
2.能用語言描述下,這些話長什么樣子嗎?(根據經驗自由發言)
3.教師總結:出示ppt
二、認識蒲公英
1.春天里還有一種植物,它不像其他花一樣非常鮮艷、漂亮,但是在河邊、山坡上、田間、馬路邊都有他的身影,你們猜這是什么花?
2.出示ppt
3.你見過這種花嗎?它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
4.那你知道它的結構嗎?由哪幾部分組成?出示ppt
根:黑褐色,圓柱形
莖(花葶):綠色,稍微有點紅,長長的,圓柱形,里面含有白色乳汁。
葉:綠色,與莖差不多長,鋸齒形,葉片像三角形,
花:黃色,
5.你們知道它的生長過程嗎?出示ppt
三、蒲公英的生長過程
1.出示ppt,講解生長過程
講到絨球時,重點講:白色、有很多絨毛,傘狀,下面有一個橢圓形的黑豆,像降落傘
。ㄋ龅斤L會有什么特點呢?可以隨風飛走,風把它吹到什么地方,他就落在什么地方,落下來干什么呢?生根發芽。出示ppt)
師:你們知道蒲公英的種子是什么樣的嗎?
四、蒲公英食用
1.我們知道了蒲公英的外形結構和絨球的特征,那你們知道蒲公英有什么作用嗎?
泡茶:有清肝熱的效果,可以消炎止痛,美容養顏、抗擊細菌、保護肝臟。
生吃:將蒲公英鮮嫩的莖葉洗凈,晾干蘸醬,味鮮美清香且爽口。
涼拌:洗凈的蒲公英用沸水煮1分鐘,用冷水沖一下。放上辣椒油、味精、鹽、香油、醋、蒜泥等,涼拌著吃。
做餡:將蒲公英嫩莖葉洗凈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佐料調成餡(也可加肉)包餃子或包子。
煮面:將蒲公英嫩莖葉洗凈后,放在煮熟的面條湯里,等湯再次燒開后,蒲公英面條就可以吃了。
師:原來蒲公英還可以吃,你們想不想去草地里挖蒲公英?
五、幼兒到戶外尋找蒲公英并利用根據挖蒲公英
六、教師總結結束
今天我們認識了蒲公英還在草地里挖了很多蒲公英,開不開心?那我們把這些蒲公英帶回家給其他人認識一下吧。
大班科學教案花的秘密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散文的內容,感受散文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意境美。
2、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體驗蒲公英的輕盈和優美。
3、萌發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觀察過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的生長過程。
2、物質準備:"蒲公英"、"柳絮飛揚"的視頻短片、根據散文內容設計的PPT課件、班德瑞的《山澗》(MP3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視頻短片,初步感知散文中"蒲公英"的形象美。
1、欣賞"田野里的蒲公英"視頻短片,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生活中的"蒲公英"的形象美。
師:你知道這一種植物的名稱叫什么?請你看一段關于"田野里的.蒲公英"的小片段,你可以一邊看,一邊想:田野里的蒲公英到底長什么樣?你感覺蒲公英在什么時候是最美麗的?
2、交流與分享:欣賞"蒲公英"視頻短片后的審美感受。
師:你覺得田野里的蒲公英美嗎?蒲公英在什么時候是最美麗的?
二、聽賞教師誦讀,逐步感受散文《蒲公英》的語言美。
1、在音樂伴奏下,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散文《蒲公英》。
師:有一篇很好聽的散文就叫《蒲公英》,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請你一邊聽,一邊想:你喜歡這篇散文嗎?聽了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覺?
2、交流與分享:聽賞教師誦讀散文《蒲公英》后的審美感受。
師:聽了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覺?
師:散文中講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誰來說一說,蒲公英什么地方很有趣?
3、結合PPT課件,教師再次有感情地進行配樂朗誦散文。
師:蒲公英到底有趣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仔細聽一聽散文里是怎么說的!
活動反思
1、《蒲公英》是一篇非常優美、又充滿童趣的散文。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幼兒視覺、聽覺、運動覺等多種感官來欣賞散文,引導幼兒逐步觀察、想象、理解散文中三處"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有效地拓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特別是教師根據散文內容自制的PPT課件,形象、直觀地抓住了散文中蒲公英的"飛揚、輕盈"的姿態,幫助幼兒深入體驗、感悟到散文《蒲公英》中所蘊涵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有助于提升幼兒的文學欣賞能力和藝術感悟能力。
2、在教學實踐中,我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模擬、表演蒲公英"飛揚、降落"等動態,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各種身體動作展示"飛揚"的姿態,非常具有創意,體現"動靜結合"的教育原則,有助于幼兒逐步理解這些優美詞匯的語意,深刻感悟到散文中的輕柔、恬靜的意境之美。
大班科學教案花的秘密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感知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2、與同伴品嘗、分享花茶,激發孩子愛花之情。
活動準備:
幼兒帶的花茶若干、肥皂四塊、餐巾紙兩盒、牙膏兩盒、茉莉噴霧劑一瓶、糖桂花一瓶、洗發精一瓶、“足浴”圖片四張、香袋三個、三個玻璃茶杯、一次性杯子、熱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春天到了,五彩繽紛的花兒開放了,看到美麗的花兒,老師心情特別好!
1、你們喜歡花嗎?為什么?(根據孩子的回答,及時回應,并在交流中教師進行經驗的提升,讓幼兒感知花的裝飾美,花能美化環境,花的欣賞作用)
2、花有什么用呢?(這個問題是前一個問題中的引導問題,如果前期孩子已圍繞花的作用回答可直接導入下一環節)
二、感知、交流人們很聰明,從花里提取了許多有用的東西,然后,用這些提取物,制成了我們平時生活中用的東西,今天,老師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東西,請你們仔細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想一想,哪些東西里有花的提取物?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1、自由探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進行個別的交流,讓幼兒利用自己的感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索的過程中以適當的問題引發幼兒思考,并讓幼兒親身的體驗一下,如:當幼兒詢問噴霧劑時,就噴出來,讓幼兒聞茉莉花的味道,讓他們了解噴霧劑的香味是從茉莉花中提取的,同時,讓幼兒思考,為什么人們要用噴霧劑?你覺得什么時候要用噴霧劑?小孩能不能隨便的用?給予一種安全意識的教育,讓幼兒說說牙膏中的花,為什么牙膏中要用金銀花而不用玫瑰花?了解金銀花的保健作用等等。)
2、集中交流你發現什么東西里有花的味道?為什么?
肥皂里有花的味道嗎?會用什么花呢?為什么里面要用金銀花?(了解花的藥用價值)洗腳時為什么要用花呢?(了解花的保健功用)出示糖桂花這是什么?我們平時吃的什么東西也有糖桂花?為什么要放糖桂花呢?(了解花的食用價值)出示香袋和花茶這里面有一袋花是可以吃的,你們猜哪袋能吃呢?這袋花有什么用?(讓幼兒感知花猶如香水的功用)小結:花真有用,我們生活中處處有花,有了花我們的生活才變得多姿多彩,我們都喜愛花。
三、體驗、分享這個花茶怎么吃呀?花在水里會變得怎樣?
1、教師泡茶,讓幼兒欣賞、感知,激發幼兒動手試一試。
介紹泡茶所需要的`工具(茶壺、熱水、花茶)泡茶的時候需要一個干凈的茶壺,熱水,老師喜歡喝清涼的茉莉花茶,我先放一點茉莉花,然后倒些水,一杯好喝的茉莉花茶泡好了。我還喜歡喝紅紅的玫瑰花茶,為什么老師喜歡喝玫瑰花茶呀?(幼兒回應:玫瑰花茶是美容的。是對前期經驗的一種回顧)我好累呀!可以泡杯什么花茶來提神呢?(幼兒回答,教師泡茶)(在泡茶的過程中注意安全教育,放適量的花茶,倒入適量的水)讓幼兒感知、觀察花茶的變化。
2、幼兒嘗試泡茶,并與老師、同伴分享、交流。
幼兒拿一次性杯子及自己喜歡的花茶,生活老師幫忙倒水。
幼兒觀察花茶并交流自己的發現,品嘗自己泡的花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對花茶的觀察特別的投入,樂意與不同的朋友交流,而且會主動詢問,從而了解不同花茶的各種不同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