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平移教案(通用6篇)
二年級平移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二)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等過程,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2、能夠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通過學生對圖形的觀察、分析、欣賞,以及親手拼擺等過程,培養學生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2、在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的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和欣賞平移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二、教學重點
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三、教學難點
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四、教學方法
探索、發現法。
五、教具準備
電腦演示圖片,平移圖形的過程。
投影片三張:
第一張:(記作投影片3.2.2 A);
第二張:做一做(記作投影片3.2.2 B);
第三張:議一議(記作投影片3.2.2 C);
正六邊形的紙片數百張。
六、教學過程
Ⅰ、巧設情景問題,引入課題
[師]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美麗的圖案(出示投影,放圖片:課本P41~P42的圖;也可另外找一些平移圖形的圖案),這些圖案都是由基本圖形平移組成的,那么怎樣平移基本圖形就能得到美麗的圖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索一些圖案中的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Ⅱ、講授新課
[師]現在大家來看圖案1(出示投影圖片:課本P41的第一幅);觀察圖案,并回答。(出示投影片3.2.2 A)
(1)這個圖案有什么特點?
(2)它可以通過什么"基本圖案"經過怎樣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的過程中,"基本圖案"的大小、形狀、位置是否發生了變化?你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
[生甲](1)圖案中的六條小狗的形狀、大小完全一樣,只是它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由此可知:這個圖案可以通過平移"基本圖案"得到。
[生乙](2)這個圖案可把"一只小狗"看做"基本圖案",通過上下、左右平移得到,平移的距離等于左右相鄰(或上下)兩只小狗之間的水平距離(或垂直距離)。
[生丙]這個圖案還可把中間上下的"兩只小狗"看做"基本圖案",通過向左、向右平移得到,平移的距離等于左右相鄰兩只小狗之間的水平距離。
[生丁]這個圖案也可把最左邊的上下的"兩只小狗"或最左邊上下的"兩只小狗"看成"基本圖案",通過向右(或向左)依次平移得到,平移的距離等于圖案中的左右相鄰兩只小狗的水平距離。
[生戊]這個圖案也可把水平的"三只小狗"看成是"基本圖案",通過向下(或向上)平移得到,平移的距離等于上下垂直的兩只小狗的垂直距離。
[師]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精彩,(邊敘述邊在電腦上演示平移過程),這個圖案既可以把一只小狗看做"基本圖案"進行平移得到,又可以把兩只小狗、三只小狗看做"基本圖案"進行平移得到整個圖案,在這些平移過程中,只是平移的距離不同而已。
接下來,大家想一想第(3)問。
[生己]在平移的過程中,"基本圖案"的大小、形狀沒有發生變化,只是位置有所改變。因為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大小,而改變圖形的位置。
[師]很好,大家看屏幕(用電腦動畫再次演示平移過程)。從平移的過程中,進一步說明了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大小,只改變圖形的位置。
了解了平移的特征后,大家分組來動手做一做。(出示投影片§3。2。2 B)
在下圖中,左圖是一個正六邊形,它經過怎樣的平移能得到右圖?自己動手做做看,你能得到右圖的圖案嗎?
(學生分組后,教師把預先剪好的大小相同的正六邊形分發下來,讓學生進行實際拼擺,老師巡視指導)
[生]我把一個正六邊形經過連續平移,就可以得到右圖的圖案。
[師]同學們通過拼擺,進一步理解了平移的基本內涵,接下來大家想一想,與同伴議一議下面的兩個圖案(出示投影片§3。2。2 C)。
(1)在圖(課本P64的圖3—10)中,左圖是一種"工"字形的磚,右圖是怎樣通過左圖得到的?
(2)圖(課本P65的圖3—11)可以看做什么"基本圖案"通過平移得到的?
[生甲](1)先把左圖沿上下方向平移,再沿左右方向平移便可得到右圖。
[生乙]也可先把左圖沿左右方向平移,再沿上下方向平移得到右圖。
[生丙](2)不考慮圖案顏色的情況下,可以把"一只天鵝"看成"基本圖案",通過平移可以得到如圖所示的圖案。
[生丁]如果把相鄰的兩只不同色的天鵝看做一個組合,那么"基本圖案"可以是一個組合,兩個組合……直到所有的天鵝。
[生戊]如果不考慮顏色時,可以把同一行的天鵝看做是"基本圖案",通過上下平移就可得到如圖所示的圖案。
[生己]如果不考慮顏色時,也可以把同一列的三只天鵝看做"基本圖案",通過左右平移就可以得到如圖所示的圖案。
[師]很好,這是一個通過平移得到的復合圖案,圖案的許多部分可以通過平移而相互得到。接下來我們通過練習進一步熟悉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Ⅲ、課堂練習
(一)課本P65隨堂練習
1、分析奧運五環旗圖案形成的過程(不考慮圖案的顏色)
解:在不考慮圖案顏色的情況下,五個環之間可以通過平移而相互得到。
2、如圖,在正六邊形中剪去一個與其邊長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將其平移到左邊,形成一個新的圖案。用這個圖案能否得到類似于圖3—9右圖的圖案呢?與同伴交流。
解:可以得到類似于圖3-9右圖的圖案。如下圖。
(二)看課本P64~P65,然后小結。
Ⅳ、課時小結
本節課我們探索了圖案中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了解了每個圖案由于"基本圖案"選取的不一樣,則平移關系也不一樣,尤其是一些復合圖案,它的許多部分可以通過平移而相互得到。
Ⅴ、課后作業
(一)課本P65習題3.3 1.2
(二)1、預習內容P66~P67。
2、預習提綱:
(1)旋轉的定義。
(2)旋轉的基本性質。
Ⅵ、活動與探究
有兩個都是由十四個小方塊組成的圖形,你能不能沿著分格線把它們分別剪開成七塊由相鄰兩個小方塊(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組成的矩形?
如果行,就請你剪剪看。如果不行,你能不能講清楚其中的道理?
過程:通過本題的活動——剪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初步的說理能力。
結果:可以把左邊的圖形用好幾種方法剪成七個符合題意的矩形,但對于右邊的圖形,不論你怎樣剪都剪不出七個符合題意的矩形。
什么道理呢?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分別將這兩個圖形中的十四個小方塊按黑白相同的原則加以涂色,那么,按題目要求所剪成的七塊矩形必定都是由一塊黑色小方塊和一塊白色小方塊所組成。由于左邊的圖形是由七塊黑色小方塊與七塊白色小方塊連成一個整體所組成,因此它可以剪出七個符合題意要求的矩形,而右邊的圖形中黑、白小方塊的數目不相等,所以無論怎樣剪都剪不出七個符合要求的矩形。
二年級平移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及生活經驗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2、能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
3、通過對旋轉與平移現象的感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在感知、操作中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學準備】
教具:與例1、例2情景圖相似的蘊含旋轉與平移現象的現實情景錄像。
學具:每位學生自帶一根稍粗些的線和一顆略大些的紐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提問:同學們去過游樂場嗎?游樂場里都有些什么游樂項目?其中你玩過哪些游樂項目?(學生根據自己經歷的情況自由發言)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新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游樂場一起去發現其中一些有趣的數學現象。
[點評:簡單的談話,喚起了學生生活的回憶,架起了數學與生活的橋梁。]
二、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1、情景觀察,初步感知
(1)播放與例1、例2情景圖相似的游樂場動畫錄像。(錄像中包括開碰碰車、轉轉椅、玩風車、轉滾筒、開水龍頭洗手、滑滑梯、推積木、小猴滑滑竿……游樂項目。)
提出觀察要求:請同學們注意在播放游樂場動畫錄像時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看看畫面上都有哪些物體在運動?它們是如何運動的?
(2)學生觀看錄像。
(3)學生圍繞“畫面上都有哪些物體在運動?它們是如何運動的?”的問題進行匯報(提示學生可以用手勢動作模仿物體的運動)。
學生模仿物體運動時可重點重現物體運動的狀態并定格在屏幕的旁邊。
[點評:通過游樂場的動畫情景實例播放,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借助手勢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對旋轉與平移現象的表象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合理分類,再次感知
(1)老師引導給物體不同的運動方式分類。
提問:物體運動的方式一樣嗎?能不能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給它們分類?
(2)小組合作討論怎樣進行分類。
(3)分小組匯報分類的理由。
教師(概括小結):像開關水龍頭、轉動的方向盤、風車這樣(圍繞一個中心)轉動的現象,都是旋轉現象。而像滑滑梯、推積木、小猴滑滑竿這樣(沿著直線)運動的現象都是平移現象。
板書揭示課題:旋轉與平移現象
二年級平移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整理和練習圖形和變換,鞏固平移和旋轉的表象和鈍角銳角的判別。
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畫平移的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數平移距離
1、觀察43頁第一題,讓學生說一說怎么樣數平移的距離。
2、動手涂顏色。
3、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樣找到那條船的。
二、畫平移后的圖形
1、先讓學生給43頁第二題的四個點標上記號。
2、問學生,圖形移動3格上邊的點移動幾格?圖形的大小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3、學生討論,該怎么樣畫平移后的圖形。
4、學生匯報方法。
5、老師總結:先找好四個點移動后的位置,再把四個點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平移后的圖形。
6、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第2題的兩個要求。
7、獨立完成44頁第5題。
三、判斷練習
1、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判斷哪些角是直角,銳角和鈍角。
四、動手操作
1.自己動手或小組合作完成45頁的做一做。
五、動手完成剪一剪。
自學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延伸閱讀
二年級數學下冊《克的認識》學案
二年級數學下冊《克的認識》學案
學習目標:
1.聯系具體生活情境,認識質量單位克。
2.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動,初步建立1克的質量觀念,并學會以此為標準去估量物體的質量。
3.了解克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到質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習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克。
學習關鍵:初步建立1克的質量觀念,并學會以此為標準去估量物體的質量。
學習過程:
一、自我檢測:
同學們,你們和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買過東西嗎?
出示課本主題圖,超市中水果區域的情境,呈現價簽上的錢數和500克等。
二、探究與交流
自學課本第101頁例1,完成下面各題。(學法指導:先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比一比哪一組回答的最精彩!)
1.掂一掂1枚2分硬幣,初步感受1克有多重。
2.2.用天平稱1克黃豆,數一數有幾顆?
3、說一說哪些物品比1克輕,哪些物品比1克重。
歸納總結: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 )作單位。
比較輕的物品常用稱。
三、自我挑戰:
1、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
2、一包口香糖大約重3( )一個蘋果大約重200( )
一包瓜子大約重100( )一袋鹽大約重500( )
3、判斷對錯。
(1)小明身高130克。( )
(2)一個西瓜重3克。( )
(3)一個足球重450克。( )
4、下面的物品有多重,用哪個單位合適?圈一圈。
二年級平移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具準備:
投影儀、學具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小朋友們,上個周末我和聰聰、明明一起去了一個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嗎?
(出現游樂場情景: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
游樂園里各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他們不同的運動變化分分類嗎?(學生說分類方法)在游樂園里,像(點擊出現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定格畫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車、小火車的直行、速滑這些物體都是沿著直線移動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而(點擊出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現定格畫面)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移動這樣的現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板書:旋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平移和旋轉”。(齊讀課題)
二、 新課: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轉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平移就是物體沿直線移動。明明想問問你們:(出現明明及聲音。“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平移現象?”)先說給你同組的小朋友聽聽!再請學生回答。
說得真棒,瞧,我們學校的觀光電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著(一條直線移動)就是(平移)。“只要是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移動,就是平移。”
你們想親身體驗一下平移嗎?(想)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請坐。我們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體做做平移運動嗎?(生說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現象表現在紙上,我們又該怎么做呢?聽!聰聰在邀請我們呢!(聰聰:“小朋友,快來移移看!”)
2、移移看
(1)圖上有一所小房子,現在我們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該怎么移嗎?(生說)好,讓我們一起來移移看!(中小房子整體移動。)再問,小房子是向哪個方向移動的?(向上平移)移動了多遠?(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圖形的每一條邊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現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該怎么平移呢?(自己說說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下平移7格。)
說得真棒,瞧!(出示移動)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平移時,我們先確定物體平移的方向,再通過某一條邊確定平移的距離。
(3)小房子又平移了兩次(出示定格畫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嗎?翻開書41頁,填在書上。
兩生匯報,問怎么想的。(展示臺)
我們再來看看,(出示)小房子……一樣的舉手!
3、生活中的旋轉
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不僅認識了平移的現象還學會了平移的方法。剛才我們還見到了另一種現象,是什么呀?(旋轉)
旋轉就是物體繞著某一個點或軸運動(明明還想問問你們:“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先說給同桌聽聽,然后匯報。)
像鐘面的指針,指南針它們都繞著一個點移動,這些都是旋轉現象。
小朋友們的思維真開闊,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旋轉的現象吧!起立,一起來左轉2圈,右轉2圈。旋轉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圍的物體體驗一下旋轉嗎?(師在生中看說。)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輕松輕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吧!
(欣賞)
三、 小結:
你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轉嗎?
四、練習、活動
1、 區別平移、旋轉。
你能區分平移和旋轉了嗎P43.3
2、老師想送給你們一條小船。請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顏色。P43.1
3、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平移和旋轉,下面就用我們的學具來拉一拉,轉一轉,去感受平移和旋轉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吧!
(學生活動,然后請上臺展示。)
二年級平移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初步體會平移的特點。
2、通過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4、使學生體會在格子圖中數物體移動距離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感知平移現象,使學生能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教材第121頁上的學具剪下來。
【教學過程】
一、感受平移
1、教師談話: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在游樂場中認識了軸對稱圖形,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游樂場,去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
播放游樂場動畫視頻。(視頻中包括:開火車、旋轉飛機、纜車和滑梯等游樂項目。)
提出觀察要求:請同學們觀察、認真思考,看看畫面上都有哪些物體在運動,他們是如何運動的?(課件出示游樂場的場景圖:開火車、旋轉飛機、纜車和滑梯等)
提問:這些項目大家都玩過嗎?誰能給大家示范一下呢?(引導學生用手勢、身體來模仿這些游樂項目的玩法。)
學生不能用手勢等來表示時,教師可示范。
2、這些玩具的運動方式都相同嗎?你們能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的不同將它們分類碼?(學生匯報的結果可能分成兩類,一類是纜車、滑滑梯,另一類是旋轉飛機、颶風車。)
學生匯報分類的結果,并說一說分類的理由。
3、談話:你們不但觀察得認真,而且還會分類。像纜車、滑滑梯這樣的運動叫平移。像旋轉飛機、颶風車,這樣的運動叫旋轉。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平移。
二、互動探究
1、交流預習內容
昨天晚上同學們自己預習了平移這個內容,小朋友們通過預習你們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2、舉生活中的例子。
(1)剛才小朋友們說了自己預習時了解到的有關平移的知識,那現在你們能給大家舉一些生活中你認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體演示給大家看?
教師在中間插一些平移的畫面,介紹生活中有的平移
(2)剛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條直線的平移,那還有不按照直線運動的平移嗎?注意:讓學生展示多種不同形式的平移。
3、出判斷題:找出這些運動中全是平移的一組。(在全是平移的一組中,加入一個沿曲線平移的物體)
判斷的時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組,然后重點討論全是平移的一個組。
4、小結平移的本質:
怎么樣判斷一種運動是不是平移?平移運動是怎么樣的運動?
5、練習:魚圖(提要求時強調:是要作平移)
三、鞏固拓展
1、課件出示:房子(煙筒上有一只小鳥,屋檐上有一只小鳥)
請你觀察房子做了什么運動?(平移)
移動后煙筒上的小鳥說:我向上移動了5格(對)
屋檐上的小鳥說:我向上移動了4格(錯)
2、移動房子:
整座房子移動了多少格?(讓學生發表意見,說說自己是怎么數的)讓學生對他的做法進行評價。
3、出示:房子向右移動圖全班一起完成。向( )移動( )格
4、練習:動手完成教材第30頁“做一做”。
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教材第121頁的學具照樣子做陀螺。
小組合作,共同制作,將制作好的陀螺試著玩一玩。(一開始玩起來不太順利,教師可先和一個學生示范。)
四、課堂小結
談話: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平移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平移現象,像滑滑梯、推拉窗戶這樣(沿著直線)運動的現象都是平移現象。下課后,走出教室,你們也可以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
二年級平移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了解平移的概念,會進行點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質,能解決簡單的平移問題。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學會用運動的觀點分析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平移的概念和作圖方法。
難點:平移的作圖。
[教學設計]
一、觀察圖形形成印象
生活中有許多美麗的圖案,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請同學們欣賞下面圖案。
觀察上面圖形,我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復,如果給你一個局部,你能復制他們嗎?
學生思考討論,借助舉例說明。
二、提出新知實踐探索
平移:
(1)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個點移動后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
(3)連接各組對應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變換,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translation)。
探究:設計一個簡單的圖案,利用一張半透明的紙附在上面,繪制一排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圖案。
三、典例剖析深化鞏固
例如圖,(1)平移三角形ABC,使點A運動到A`,畫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鞏固練習]
教材33頁:1,2,4,5,6,7。
[小結]
在平移過程中,對應點所連的線段也可能在一條直線上,當圖形平移的方向是沿著一邊所在直線的方向時,那么此邊上的對應點必在這條直線上。
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線,構造等量關系是接7題常用的方法。
[作業]
必做題:教科書33頁習題: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