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藝術教案:奇妙的圓中班藝術教案(精選2篇)
中班藝術教案:奇妙的圓中班藝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在圓形上聯想出多種物體,并通過添畫表現出其主要特征,激發想象力。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吹泡泡的玩具人手一個;錄音機以及音樂磁帶;PPT。
2.經驗:幼兒已學會音樂游戲《吹泡泡》。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活動。
1.請幼兒自由玩"吹泡泡"游戲。
2.引導幼兒自由想象講述吹的泡泡像什么。
二.PPT上圖形添畫。
1.在PPT上出示有多個圓形,啟發幼兒想象并討論:怎樣將圖上的圓形變成自己想象的物體呢?
(如:可在圓形的周圍畫線條變太陽;可在圓形里面添畫波浪、線條表現西瓜等。)
2.引導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添畫,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發揮想象,嘗試借助點、線、面的組合顏色的搭配不斷豐富畫面。
3.引導幼兒展示作品,相互欣賞和交流。
三.創編兒歌。
1.引導幼兒自由結合、分成四組,根據添畫出來的圓形物體創編歌詞。(如:圓圓圓,變變變,圓圓變成紅太陽;圓圓圓,變變變,圓圓變成大西瓜等。)
2.每組推薦一名幼兒進行交流展示,對幼兒創編的歌詞及時,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四.音樂游戲《吹泡泡》。
幼兒自由結伴,隨音樂邊唱邊表演,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到周圍生活中繼續尋找圓變成的物體。
中班藝術教案:奇妙的圓中班藝術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圓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和熟悉的,在幼兒的世界里,圓以它獨特的的魅力
吸引著幼兒,使幼兒對于圓特別的青睞。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可以讓幼兒在圓中盡情發揮,把它想象成幼兒世界中的任何東西。而詩歌中的圓,又為幼兒變出了一個奇妙的世界。這樣既可以開拓幼兒的視野,又大大的提高了幼兒的求知欲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圓的奇妙變化。
2、理解詩歌內容,讓幼兒明白詩歌中的各種事物都是圓的。
3、讓幼兒間共同分享對于圓的認識。并認讀重點詞圓、蘋果、飛。
活動重點
認識圓并認讀重點詞圓、蘋果、飛。
活動難點
詩歌的理解和掌握。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認識圓形,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圓的物體,并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物質準備。
掛圖、錄音帶、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書寫冊、圖片
(圓形、蘋果)。
3、環境準備。
收集一些圓形物體的圖片張貼在閱讀區內。
活動過程:
一、 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音樂游戲《拉個圓圈走走》。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音樂和玩法附后)。
二、 感知理解活動
1、教師在小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幼兒進行現場發揮,看看老師畫了一個什么?這樣幼兒就會從各個方面去考慮,在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東西是圓的。然后教師再出示圓形的圖片,幼兒根據老師的提問自主討論。這是什么形狀的圖形,這時教師出示大字卡“圓”,讓幼兒有一個直觀上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