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精選10篇)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習文中人物的對話描寫。
4. 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教學重點文中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教學準備建議學生查找資料,了解“臘八粥”的相關民俗。有條件的可以找來沈從文《臘八粥》的全文,仔細閱讀,對小說全文的大概內容先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今天,我們學習《臘八粥》,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請其他同學們認真在心里跟著讀。
3.這篇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一件什么事?
4.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三、默讀課文,圈畫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八兒”。
2.“八兒”這個人物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請默讀圈畫相關語句
3.學生圈畫后匯報。
4.教師及時總結: 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
四、總結升華
1.文章中有關臘八粥熬煮的描寫也不可忽視。如第一自然段寫的:“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并攏來糊糊涂涂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學習作者語言的妙處。
3.當堂積累下來。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知道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活動準備:
各種臘八粥的相關圖片、制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了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么呢?(牛奶、雞蛋、花卷、餅干、雞蛋餅、面條、包子、粥)
2、那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粥呢?(肉松粥、八寶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觀看圖片,說說粥里面有哪些東西?(強調臘八節、臘八粥)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里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蓮子)
二、欣賞故事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3、臘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
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簡單了解這些谷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活動延伸:臘八節除了有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好玩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動反思:
節日活動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國家的節日豐富多彩,但有些節日,我們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認識了一些有關制作臘八粥的材料,并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要做一個勤勞人的意識。如果可以讓幼兒參與制作及品嘗那就更好了!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3
一、主題背景:
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二、主題總目標:
1、知道臘八節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民俗節日的氣氛。
2、了解認識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和營養價值。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題活動的環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積極主動的參與邀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共度節日,給爺爺奶奶送上臘八粥。
三、主題領域目標:
健康:認識各種常見粗糧,知道人體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營養,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關知識。
語言:樂意主動地欣賞詩歌體裁的作品,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話,態度自然,聲音響亮。
科學: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孩子節約糧食的意識。
藝術:在美術活動中自由自在的表達,引導幼兒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感受不同音樂形式的演唱風格,對音樂活動產生學習的興趣。
社會:體驗人與人相互交流、合作、溝通、關愛的重要和快樂,樂于與人交流。
四、主題參考課程
健康《多吃粗糧身體好》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確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2、能主動地參與粗糧的觀察與操作活動,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務。
3、了解粗糧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懂得要愛惜糧食。
數學《數一數》
活動目標: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計數玉米的列數。
2、探索玉米列數是雙數的規律。
3、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語言《臘日》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兒喜歡朗讀古詩,并能通過聲音和動作進行表演。
音樂《拾豆豆》
活動目標:
1、適合表現京劇曲調的韻味,并邊唱邊表演。
2、初步懂得豐收不忘愛惜勞動果實的道理。
科學《認識各種豆》
活動目標:
1、在感知各種豆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豆類的特征及用途。
2、了解、認識各種豆類食品,激發幼兒喜歡吃豆類食品。
美術《豆豆貼畫》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豆子的特征及其作用。
2、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各種豆子進行貼畫。
娛樂游戲《炒豆豆》
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炒黃豆”,并能邊念邊做動作。
2、掌握立滾翻的技巧,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樂意和同伴結對玩耍,體驗民間游戲所帶來的樂趣。
五、主題家長社會資源:
1、建議家長在日常飲食中,特別是在吃臘八粥時,有意的介紹一些粗糧給孩子認識,并了解粗糧的營養價值。
2、請家長講一講關于臘八節的傳說故事以及風俗習慣,讓孩子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準備。
3、情感資源:邀請爺爺奶來幼兒園吃臘八粥,感受節日的快樂,增進情感。
六、環境創設:
1、收集各種粗糧實物,放在科學區,讓孩子觀察認識,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2、收集臘八節飲食習俗的圖片和古詩圖片讓孩子大膽的講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貼畫。
4、教室外墻制作兩顆祈福樹,請家長和孩子在紅布條上寫上文字,畫上圖案祈福。
5、將臘八粥里的八種材料陳列在主題墻上。
七、主題總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注重給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活潑的活動氛圍,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自由和動手機會,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注意動靜交替,讓孩子們始終積極參與活動,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都能得到了培養。各班老師結合班級情況以及年齡特點選上相關課程,及時將教學收獲軌跡呈現。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在了解臘八節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臘八粥的來歷和制作方法。
(2)認識不同的臘八粥食材,知道營養搭配身體好。
(3)喜歡參加實踐活動,喜歡喝臘八粥。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知道臘八粥是用多種食材熬制成的。
人員準備:事先請一位對熬制臘八粥有經驗的老奶奶一起備課。
材料準備:電飯鍋、各種做粥食材、兒童用碗筷等。
活動重難點
認識熬粥的各種食材,了解它們的營養價值,體驗共同做粥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師:今天是農歷幾月幾日?是什么節?請小朋友猜猜,奶奶今天來我們班做什么。
2.老奶奶講述并熬制臘八粥
奶奶:今天是臘八節,你們知道臘八節喝什么粥嗎?(臘八粥)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做好喝的臘八粥。
(1)介紹食材(各種豆類、米類和干果)(見圖 34),讓小朋友們一一認識,并講解食材的營養價值。
(2)講解熬粥的方法:洗干凈食材一燒開水-將食材放進電飯鍋里-熬半小時即可。
(3)演示做粥的過程,可請小朋友幫忙清洗食材。
(4)講解臘八粥的來歷。熬粥的同時講一講臘八粥的各種食材代表什么意義,講講臘八粥的來歷。
3.品嘗臘八粥
幼兒洗手-保育老師準備碗筷--共同分享。
活動延伸:
請其他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品嘗臘八粥。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臘八節的來歷,了解相關的風俗習慣。
(2)能夠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知道的臘八節。
(3)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和家長一起搜集臘八節的相關資料,了解一些臘八節的知識。
材料準備:有關臘八節習俗的圖片,并做成 PPT;較大的日歷一本。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中國的臘八節的相關習俗。
難點:會用完整的語句介紹自己知道的臘八節。
活動過程
1.出示日歷讓幼兒觀察
師:今天是幾月幾日呀?(指著日歷上標出的日期)這一天也是農歷的臘月初八,又叫臘八節。臘八節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
2.集體活動:說說我知道的臘八節
(1)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了解的臘八節。
提問:請你給我們講一講你知道的臘八節吧。臘八節有什么習俗?人們在這一天會吃什么?做什么?
(2)教師結合PPT小結: 我們國家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這個節日了,是用來祭祀祖先、慶祝豐收的。人們在這一天會喝臘八粥、吃臘八飯,還會泡制通體碧綠的臘八蒜呢。
(3)生活經驗遷移:啟發幼兒回憶并說說去年的臘八節是怎么過的,都吃什么了。
3.欣賞活動
將幼兒分成若干組,請他們講述搜集的圖片是什么、代表什么等。
活動延伸
師幼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臘八節”互動墻面環境。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6
活動目標:
1 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 知道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 通過學看日歷,知道元旦和臘八節是哪一天?星期幾?在自己探索、與同伴交流中主動求知。
4 集體體驗過臘八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初步了解每年農歷的十二月是臘八節
師:寶貝們,馬上就是元旦了,我們迎來了20__年。在元旦的這一天,同時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出示繪制好的日歷)
陽歷是1月1日,下面還有小字,是十二月初八,你們這是什么日子嗎?
告訴你們哦,每年農歷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國的傳節日叫做臘八節。
二、臘八節知多少。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古時候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八節,民間大都流行喝臘八粥。關于喝臘八粥的由來,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故事。
一說,臘八粥傳自印度。臘八粥稱為“福壽粥”。 ”“福壽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
一說,秦始皇修建長城時,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一說,臘八節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來紀念他。
三、介紹臘八粥
你們吃過臘八粥嗎?你吃過的臘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請幼兒簡單介紹臘八粥的食料。
(紅棗、紅豆、綠豆、桂圓。
臘八粥里面會有8樣不同的食材。
四、教師展示實物材料,讓幼兒從視覺、觸覺上來認識這些材料。
請幼兒用一個詞語形容你們所見到的食材,了解臘八粥食料的名稱
扁扁的紅豆,
圓圓的桂圓,
胖胖的花生米。
五、宣傳“臘八粥”——八寶粥
自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食材,向同伴介紹臘八粥所需的材料!
活動反思:
臘八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大多成人化的色彩較濃,離兒我們幼兒的生活較遠,但這一傳統節慶活動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元素,但如果將其直接作為孩子的死板的課程,一定是枯燥乏味,本著關注兒童生命成長的宗旨,使這一傳統節日更貼近兒童發展實際。
在這一活動中,通過觀察、比較、校對的方式,孩子們了解到了臘八節的由來和傳說,將臘八節的食材和如何看日歷的數學活動結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兒學習的年齡特點,提升了有效的經驗,體現了課程和生活相結合的教育原則。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7
(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臘八節的來歷,了解相關的風俗習慣。
(2)能夠和同伴較好地合作泡制臘八蒜。(3)養成愛探索、愛觀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會剝蒜皮。
材料準備:大蒜若干、醋、干凈玻璃器皿。
活動重難點
合作完成制作臘八蒜的過程。
活動過程
1.臘八節話題引入
師:前幾天我們喝了臘八粥,我們還說到臘八節的時候還要泡制臘八蒜,誰吃過臘八蒜?臘八蒜是什么味道的?
2.制作臘八蒜
(1)出示泡好的臘八蒜,請小朋友說說制作臘八蒜需要什么。(洗好的玻璃寬口瓶、剝好的蒜、醋)
(2)分發大蒜,請幼兒說說剝蒜皮應該注意什么。(洗干凈手;不要用剝過蒜的手抹眼睛等)
(3)幼兒分組剝蒜皮。(教師用相機記錄過程)(4)往玻璃瓶中倒入適量的醋。(教師用相機記錄過程)
(5)將剝好的蒜放入醋中,蓋好蓋兒。(教師用相機記錄過程)活動延伸
(1)師幼共同設計自然角互動墻,把臘八蒜制作過程圖粘貼到墻上。同時,把幼兒泡制的臘八蒜擺放到自然角。
(2)繪制觀察記錄表格和分組記錄單,請幼兒觀察臘八蒜發生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查閱資料和調查訪問的形式了解臘八節的起源、習俗及相關詩文,增強對臘八節食俗文化的了解。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源遠流長,從而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探究情趣。
2、通過活動,切實鍛煉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及調查訪問的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自己學習的快樂和成功感,切實培養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興趣。
三、活動時間:8課時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階段(第15—17周)
1、提出臘八將至,研究臘八有關習俗。
2、學生對如何舉行好這項活動,提出自己的設想,最終形成活動方案。
3、自由組建活動小組,討論小組活動計劃與方式,研究確定活動內容。
(1)、探究主題一:臘八節起源
(2)、探究主題二:臘八節習俗
(3)、探究主題三:臘八節詩話
(4)、探究主題四:三代人對臘八節的不同看法
(5)、探究主題五:本地吃臘八粥的情況
4、學生自主選題,合理分組并選定小組長。學習擬定采訪提綱.
5、社會交往指導。
實踐體驗階段(第18—21周)
個體活動(做好記載)
1、向周圍60歲以上的老人詢問臘八的由來與在本地流傳的傳說。
2、詢問周圍老人他們小時候怎么過臘八節的?吃的臘八粥是怎樣做成的?
3、上網或其他途徑查閱臘八節的有關資料,做好資料卡片。
4、詢問家長,自己家里過臘八節的情況以及這些年來的變化。
5、在家長的指導下,多次親自嘗試煮臘八粥。
小組活動:
1、根據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多次交流搜集過程中的收獲與體會。
2、交流煮臘八粥的體會。
3、小組合作煮臘八粥,商量準備匯報的臘八粥的烹制方法。
4、做好階段實踐體驗資料統計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9
一、活動來源
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既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為了讓寶貝們了解吃臘八粥的由來,我們開展了本次活動——臘八粥的故事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知道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活動準備:各種臘八粥的相關圖片、制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了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么呢?
2、那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粥呢?
3、觀看圖片,說說粥里面有哪些東西?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里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蓮子。
(二)、欣賞故事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3、臘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
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簡單了解這些谷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三、活動反思
節日活動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國家的節日豐富多彩,但有些節日,我們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認識了一些有關制作臘八粥的材料,并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要做一個勤勞人的意識。如果可以讓幼兒參與制作及品嘗那就更好了!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活動教案范文 篇10
—設計意圖
臘八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北方尤其受人們重視。每到臘八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煮上濃濃的臘八粥,還會泡上臘八蒜。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傳統節日臘八節,教師設計了“開開心心過臘八”的主題活動。
二主題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養成善觀察、勤記錄的良好習慣
(3)喜歡過臘八節,樂于參加臘八節的實踐活動。
三環境互動
1.主題墻面環境
在“冬天”的主題墻飾中設計一個“冬日的節日”板塊,其中包括臘八節板塊。
2.互動墻面環境(低矮墻面環境)
“我知道的臘八節”:請幼兒搜集各地有關臘八節的風俗圖片,粘貼在墻上。
3.相關區域融合
(1)語言區:投放有關臘八節的書籍資料。
(2)自然角:把臘八蒜的制作過程圖粘貼到墻上,并引導幼兒自制臘八蒜投放到自然角,同時為幼兒提供記錄表格、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