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精選13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
一、文本分析
《牛和鵝》講述了這樣一個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學回家途中,被鵝追趕、襲擊,嚇得驚慌失措,金奎叔幫“我”趕走了鵝,在他的幫助下,“我”改變了對牛和鵝的看法及態度。寫出了童年的這次經歷對“我”產生的深遠影響。
本文篇幅較長,共十五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可以分成三部分。
本文運用了對比手法,在對比中,將牛的憨厚老實、鵝的欺軟怕硬,“我”的膽小懦弱、金奎叔的仗義相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牛和鵝》是本單元第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形式與后兩篇課文不同。旁批呈現了學習小伙伴的5處批注,提示學生要一邊閱讀一邊批注,可以把批注寫在課文旁的空白處,可以從有疑問、寫得好、有體會、有啟發等角度批注等。本文側重于引導學生梳理給文章批注的角度,同時要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畫相關詞句,體會人物心情。
閱讀鏈接選自李漢榮的散文《牛的寫意》,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牛的眼睛和牛的蹄印,字里行間賦予了牛善良、仁慈、有靈氣的品性。閱讀鏈接為學生提供了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的實踐材料,讓學生在閱讀實踐的同時感受不同作家筆下的牛有什么不同特點。
二、學情分析
通過以往的學習,學生對批注有一定的認識,而《牛和鵝》側重于引導學生梳理給文章批注的角度,同時要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畫相關詞句,體會人物心情。在整個單元的學習中,起著示范引領的作用,為后兩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謂、拳”等10個生字,會寫“摸、甚”等15個字,會寫“甚至、頑皮”等14個詞語。
2.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關詞句,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4.能說出“直到現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的原因。
四、教學難點
1.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
2.能借助相關詞句,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3.能說出“直到現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的原因。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n時目標
1.認識“謂、拳”等10個生字,會寫“摸、甚”等7個生字,會寫“甚至、頑皮、故意、脖子”4個詞語。
2.結合文中批注,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嘗試用批注的方法閱讀1-4自然段,體會“我們”對牛和鵝的不同態度。
。ǘ┙虒W過程
1.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提到“!焙汀谤Z”,你會想到什么呢?
。2)或許你腦海中會浮現老牛敦厚勤勞的形象,也能自然地吟誦起“曲項向天歌”的詩句,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牛鵝有關的文章《牛和鵝》。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勾連已知,了解批注
(1)快速瀏覽課文,你發現這篇課文的形式,和我們以往學的課文形式一樣嗎?
、俪鍪尽厄鸷屠走_》《呼風喚雨的世紀》的課文圖,引導學生交流。
、谛〗Y:《牛和鵝》和《蝙蝠和雷達》《呼風喚雨的世紀》類似。學習小伙伴把讀文時的思考記錄在課文旁,這種一邊閱讀一邊作批注的讀書方法,就是本單元要學習的“用批注的方法閱讀”。(板書:用批注的方法閱讀)
。2)借助學生筆記,喚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的經歷。
過渡語:這樣的讀書方法,你們并不陌生,
、俪鍪緦W生平時在語文書上勾畫生字詞、標自然段序號、寫詞語解釋、寫段意、勾畫中心句等圖片。
、谛〗Y:其實,同學們以前讀課文作過批注,看——我們讀文章時,標出自然段、標畫生字詞、寫詞語解釋、勾畫中心句、寫段意,這些都是在運用批注的方法閱讀。
3.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語。
、俪鍪颈菊n含有生字的詞句。
無所謂拳頭捶背胳膊衣襟酒瓶恐怖
可是,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
②指名讀,引導學生評價是否讀正確。教師可相機指導“胳膊”的“膊”單獨念第二聲,在“胳膊”一詞里念作輕聲,讀得又輕又短!敖蟆笔乔氨琼崳山柚熳帧敖敝笇ёx正確。“瓶”與“憑”是同音字,后鼻韻,可結合語境區分字形,理解字義!捌俊,“瓦”字旁,指口小腹大的器皿,多為瓷或玻璃的;“憑”,“幾”字旁,文中有依靠、仗恃的意思。
、坶_火車讀,齊讀。
3.默讀課文及批注,想想課文圍繞“牛和鵝”寫了些什么,完成表格。
4.學生匯報交流后,引導學生借助表格,把內容連起來說說。
4.聚焦批注,梳理角度
。1)閱讀批注,梳理批注角度
①學習小伙伴閱讀本文時,一共作了5處批注。默讀這些批注,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②學生自讀、思考作答。
。2)小組內交流、梳理批注角度并分類。
。3)小組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交流預設如下:
、儆幸蓡枺喝绲1處批注“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學生匯報:我發現第一處批注是問句,是學習小伙伴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的疑問。
小結:我們閱讀文章時,遇到有疑問的地方(板書:有疑問),可以像學習小伙伴一樣把自己的疑問批注在旁邊。
、趯懙煤茫喝绲2處批注“逃跑—被鵝咬住—呼救,那種驚慌失措寫得很真實”。
學生匯報:第二處批注學習小伙伴說寫得很真實,這是從文章寫得怎么樣的角度來批注的。
小結:原來批注可以關注文章寫法,在寫得好的地方做批注。(板書:寫得好)
、塾畜w會:如第3處批注“鵝之前多神氣,現在多狼狽啊!”(板書:有體會)
學生匯報:第3處批注,學習小伙伴針對鵝前后的變化談了自己的體會。
引導思考:像這樣對文中內容有體會的批注還有哪些?
指名回答:第4處批注。
小結:我們閱讀文章時,可以在對課文內容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
、苡袉l:文中第5處批注“看來鵝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鵝就不敢欺負人了”。(板書:有啟發)
引導思考:學習小伙伴是從哪里得到啟發的?
指名回答:是從文中第十三自然段得到啟發的。
齊讀第十三自然段。
追問:由此可以看出,我們閱讀文章時,還可以從什么角度作批注呢?
指名回答:我們閱讀文章時,可以把受到的啟發批注在旁邊。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學習小伙伴閱讀本文時從“有疑問、寫得好、有體會、有啟發”的角度進行批注。
5.嘗試批注,體會態度
。1)學生默讀課文1-4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練習。
出示閱讀提示:
A.想想“我們”對牛和鵝分別是什么態度,你從哪些地方發現的?在相應的地方做批注。
B.批注后,想想你是從哪些角度作批注的。再讀讀文章和批注,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生試著從不同角度給文章作批注。教師巡視指導。
。2)引導學生按批注的角度分類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交流預設如下:
(1)從“寫得好”的角度批注。
學生匯報:老師,我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標畫了這些句子。(出示: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樹枝去觸它的屁股呢!有的孩子還敢扳牛角,叫它跪下來,然后騎到牛背上去了?墒怯萌^捶捶它的背還是敢的。)通過這些動作,寫出了“我們”不怕牛,而對待鵝“我們”卻“站得遠遠地、不小心碰到還得繞個圈”這兩個詞寫出了“我們”對鵝的懼怕。
追問:你是從哪個角度作的批注呢?
學生回答:我從寫得好的角度作批注。
。2)從“有體會”的角度批注。
提問:針對這部分內容,其他同學有不一樣的體會嗎?
預設1:我的體會是牛很寬容、大氣。
預設2:我的體會是我們對待牛和鵝的態度真鮮明!
追問:你為什么有這樣的體會呢?
小結:針對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讀,就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也會讀出不同的體會。
6.總結全文,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交流本節課的學習收獲。
預設1: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還弄明白了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預設2:我知道了可以在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遇到疑問的地方、有體會的地方、有啟發的地方做批注。
小結:是啊,我們閱讀文章時,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作批注,在對文章內容有體會、有啟發的地方也可以作批注,還可以針對文章的寫法,在自已認為寫得好的地方做批注,當然,批注的角度可能還不止這些,不管你們喜歡選擇從什么角度作批注,都希望你們養成一邊閱讀一邊作批注的習慣。
。2)練習書寫
、俪鍪:“摸、甚、跪、捶、繞、頑、脖”7個生字,引導學生讀后觀察:你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個字最難寫?
指名回答。教師相機引導:“甚”字最后一筆起筆稍靠左,“豎”稍短“折”略長,要穩托住“其”;“繞的右上部分不要寫成“戈”。
、诔鍪荆骸吧踔痢㈩B皮、故意、脖子”4個詞語。
提示:單字寫在方格中,不頂格不踩線。組成詞語的兩個字要高矮一致、大小均勻。
、劢涣髟u議。
7.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2)讀讀課文及批注。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脫、概”等8個生字,會寫“撲打、忙亂”等10個詞語。
2.用批注的方法閱讀5-15自然段,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3.能說出“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金奎叔的話”的原因。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明確任務
。1)出示生字詞“無所謂、拳頭、捶背、胳膊、酒瓶子、恐怖、欺負、掐住、憑”,學生開火車讀,齊讀。
。2)談話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知道了“我”對牛和鵝的不同態度,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牛和鵝》。
2.批注實踐,體會心情。
(1)學生默讀第五至七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作批注,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2)全班圍繞“我”見到鵝時的相關語句展開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預設:
學生匯報:我標畫了這兩個句子(①馬上都不說話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②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們看見了會追過來。)通過“我們”的動作寫出了“我們”見到鵝時恐懼的心情。
、僖龑伎迹耗闶菑氖裁唇嵌茸髋⒌?(寫得好)你認為好在哪里?
、诮柚砀瘢龑W生交流批注。
(3)全班圍繞被鵝襲擊的部分展開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①引導交流:被鵝襲擊時的“我”又怎樣呢?
、诮柚砀,引導學生交流批注。
預設1:我從“寫得好”的角度作的批注。我認為“逃跑、掉、弄脫、又哭又叫、哭叫”等詞語寫得好,形象地描繪了“我”極其害怕鵝的樣子。
預設2:我也從“寫得好”的角度作的批注。我覺得文章把“我”語言寫得很真實。比如“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鵝怎么能吃人呢?通過語言,我就知道主人公嚇壞了。
小結:看來呀,同樣的角度,不同的人關注的內容也不一樣。
A.點撥:第1位同學從“寫得好”的角度作批注,認為詞語寫得好,能體會到“我”極其害怕鵝,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人物的哪一方面?
指名回答。(板書:動作)
B.點撥:第2位同學也認為被鵝襲擊的過程寫得好,他抓的是什么呢?
指名回答。(板書:語言)
C.引導:是的,我們可以通過人物的動、語言來體會人物的心情。你還能從人物描寫的哪些方面體會“我”被鵝襲擊時怎樣的心情?
預設3:我從人物的神態“急急”“嚇得腳也軟了”等體會到“我”很害怕。
D.點撥:他是從“有體會”的角度作批注,他是抓住了人物描寫的哪一方面來體會的?
指名回答。(板書:神態)
(4)引導思考: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現可以通過哪些方面體會人物的心情?
指名回答。(語言、動作、神態)
(5)提示:在剛才交流的過程中,你發現哪些批注角度或體會是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可以把你贊同的補充到自己的批注里。
(6)學生整理自己的批注。
。7)小結:我們從“有體會”寫得好”等批注角度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批注,主要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體會到“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極其害怕的心情。
3.回歸整體,領悟主旨
。1)過渡:同學們,被鵝襲擊時的我是那么的害怕,那么無助,但是后來,我對牛和鵝的態度改變了,這是為什么呢?
。2)默讀課文8-15自然段,邊讀邊批注,想一想:為什么“我”改變了對牛和鵝的看法?說說為什么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金奎叔的話?
。3)學生獨立思考,寫批注,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賳栴}一:“我”為什么改變對牛和鵝的看法和態度?學生回答。
預設1:我在第八自然段作了批注,從“他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脖子”“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像摔一個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這只老公鵝摔到了半空中”“其余三只鵝也怕了”這些詞句里感受到鴉在金奎叔面前并不是那么兇猛可怕的。
小結:是啊,鵝在金奎叔面前真是狼狽極了。你談了自己的體會!
預設2:我在第八自然段作了批注,我覺得“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然后就像摔一個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這只老公鵝摔到了半空中”這句話寫得很好。把鵝比作酒瓶子,寫出了鵝的不堪一擊。
引導:作批注時,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讀,會讀出不同的理解,所以批注的角度也不同。
文中除了通過金奎叔的行為讓我們感受到鵝很怕他外,還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
預設3:從第十自然段金奎叔的語言“鵝有什么可怕的”,感受到鵝沒有什么可怕!
預設4:從第十二自然段金奎叔語言里也可以感受到。
引導:你從第十二自然段金奎叔的話里明白了什么?
預設5:我明白了盡管鵝把人看得小,但是不能讓它憑這點來欺負人。
預設6:我從“掐,掉”這兩個動作明白了金奎叔教“我”對付鵝的辦法。
小結:“我”目睹了金奎叔趕走鵝的情形,讓我開始覺得鵝并不是那么可怕;然后金奎叔告訴我“鵝有什么可怕的”,讓我明白鵝并不可怕;當“我”說“因為鵝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哇”,金奎叔的一席話,鼓勵“我”不再怕鵝,還教給“我”對付鵝的辦法,更堅定了“我”不再怕鵝的想法。金奎叔的行為與語言,逐步消除了“我”怕鵝的障礙,所以,“我”從此不再怕鵝。
引導:那為什么“我”又改變了對牛的看法和態度呢?
預設7:金奎叔的言行改變了“我”對鵝的看法,而后“我”想到了不應該平白無故地欺負把人看得大的牛,所以對牛的看法和態度也改變了。
預設8:可能是金奎叔改變了“我”對鵝的看法后,也引起了“我”的反思,覺得鵝仗勢欺人不對,我們也不能仗勢欺牛!
、趩栴}二:為什么“直到現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
過渡:為什么“直到現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你可以從這些地方思考——出示學習提示:
A.金奎叔的話是什么?
B.聯系課文,想想金奎叔的話是什么意思?
C.聯系生活,說說金奎叔的話給你什么啟示?
你標畫出金奎叔的話了嗎?從他的話里,你讀懂了什么呢?
預設1:聯系上下文,我發現金奎叔想告訴我們,不管鵝怎樣看我們,只要我們以實際來看它就行了。
引導:換個角度看問題,結局也許就不一樣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事物的外表欺騙,要看到事物的本質。還有我們不能欺“!迸隆谤Z”。
預設2:金奎叔的話給我的啟示是:不能像鵝那樣仗勢欺人,欺負弱小。我們做人也應該如此。
引導:這是從收獲的道理、獲得的人生啟示的方面來談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總結收獲,遷移運用
。1)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總結:我們用一邊讀一邊用批注的方法學習了《牛和鵝這篇課文,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了“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也從中明白了一些道理。
。2)學生自主學習閱讀鏈接《牛的寫意》。
、賴L試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短文,注意從多角度給短文作批注。
②和同學交流所作的批注,并修訂、補充自己的批注。
③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預設1:我是從“寫得好”的角度來批注的,我畫了第一自然段,這個自然段用了幾個排比句,寫出牛眼睛的特點。
預設2:我是從“有體會”的角度來批注的,我從“它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走過去的”等語句,體會到牛勤懇踏實、樂于奉獻的美好品質。
引導:在你身邊是否有這種品質的人。
預設3:有。比如我們班的勞動委員,她每天檢查衛生非常認真,發現做得不徹底的,就會和大家一起打掃,總是最后一個回家。
引導:是啊,像這樣具有勤懇踏實、樂于奉獻的人還有很多,這樣的人也常常被人們稱為“老黃!。還有從其他不同角度批注的嗎?
預設4:我從“有疑問”的角度作批注的。我針對第一句話提出的問題是:牛為什么終生都在流淚呢?
引導:我也有這樣的疑問。目前,我們還解答不了,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學,下課后可以查閱相關資料,研究一下,明天我們一起交流。
4.引導:聽了大家的交流,誰來說說自己的收獲?
預設1:我聽了大家的交流,發現自己主要是從有體會的角度進行批注的,感覺自己批注的角度沒有其他同學豐富
預設2:我邊閱讀邊作批注時,只關注到了牛本身,沒有從牛聯想到具有牛的品質的人通過交流,加深了我對短文的理解。
......
小結:大家能從有疑問、寫得好、有啟發等角度給短文作批注,有的在相應內容旁寫批語,有的標畫了詞句。課后,大家可以再讀讀短文及自己的批注,相信會有新的收獲
5.練習書寫。
。1)出示“脫、概、惹、昏、握、摔、憑、掐”8個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你認為比較難寫的字有哪些?
。2)重點指導書寫“惹、摔、掐”,交流書寫要點“惹”:上下結構,上下部分都要寫得略扁,心字底要穩穩托住“若”!八ぁ保鹤笥医Y構,“率”上半部分的筆畫多,要向中心聚攏,寫得緊湊,“十”要寫得舒展!捌弊笥医Y構,右下“臼”不是“白”,注意筆順先左后右再封口。
。3)學生練寫。展評,再練寫。
(4)其他生字學生自主交流書寫要點,練寫。
6.布置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詞。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2
教學重點是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朗讀感悟課文,了解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首先從單元主題入手,設計了一個師生對話,由直呼別人姓名的好與不好,導入“角度話題”,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這樣做可能有兩種好處:一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更有利于使學生融入課堂;二是輕松導入新課,初步使學生建立“角度”意識,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
2.從本文作者的簡介入手,引出兒童文學作品的童趣特點,一方面使學生對作者的生平創作有了一些了解,另一方面也順利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再從“童趣”著眼,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有童趣的段落。學習第四自然段及第五到十一自然段,深入體會:欺牛與怕鵝,反復練習朗讀,讀出欺牛時的毫不在乎,被鵝欺時的狼狽不堪,加強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
3.由欺牛、怕鵝導出課文第一自然段:“人們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是不怕人的。”這樣學習可能會容易讓學生對本文的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4.引導學生學習最后幾個自然段,重點研讀金奎叔的話,學習作者從金奎叔的話中,是如何由起初的欺牛和怕鵝到后來的不欺牛也不怕鵝的,從而使學生悟出同樣一件事,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個道理。
5.拓展總結:向學生講述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兒子染布,女兒賣傘,天晴時老太太為女兒當心,下雨時老太太為兒子當心,整天愁眉苦臉,弄得疾病纏身,后來聽了一個哲人的話后,心胸豁然開朗,病也好了。再從這個故事,引向學生過去學的有關角度的詩句,引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提出希望,結束本課。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在從本文的謀篇布局和文章語言方面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同時,也有意識地抓住以上特點對學生滲透習作的指導。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語言,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盡情地品味、感受,從而試圖達到爛熟于心、進行運用的效果。我想:就這樣來教課文,讓學生從讀中學讀,從讀中學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
一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不夠多。
二是沒有使用課件教學,使課堂減少了許多生氣,也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三是教學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前面在教學欺牛段落時使用過多的時間,加上沒用上課件,導致后來的時間不足——金奎叔的話分析得不透徹,拓展部分沒來得及教學,就草草收場。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初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從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鵝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為后面的轉折角度作鋪墊。接著分析重點段落,邊讀邊用不同的標記圈出他們對待牛和鵝不同態度的詞語,然后分片段朗讀、表演,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我對牛和鵝的不同態度,學生把這兩種態度體會到位之后,再引出后來發生了一件事從而改變了我對牛和鵝的看法,這一部分多讓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得出結論。最后,重點品讀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的巨大變化,引導學生分析重點句:“它雖然把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類似的事例,感悟從中受到的啟發。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以“角度”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制服,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說明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結果大不一樣。
教學目標:
會讀寫生字、新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新詞,讀準除生字外,一些易讀錯字的讀音。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中一處破折號的作用;體會作者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好處;學習準確使用動詞使文章更生動;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悟出這樣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從中受到教育,指導今后的行為。
教學重點:
繼續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理解語言、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由讀文——理解課文——領悟到“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這個道理的過程。
教學構想:
文章內容涉及到動物,學生可能會非常喜愛。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寫了他小時候的事,便于學生與作者心靈對話,產生情感共鳴。因為“我”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與牛和鵝的接觸的情形前后比較變化明顯,學生易于理解。從本文獲得的啟示學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師點撥,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
教學準備:
制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悟其中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型,把課文讀通順。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①(課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谀信愖x
③指讀象聲詞
、苤缸x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4. 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這個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讀,師巡)
2. 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 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 請同學們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這使鵝追的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 “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體會到鴨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鴨子!
你能讀出鴨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
同學們練習的很投入,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5. 我們害怕鴨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請你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指名回答:“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生動地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你能讀出鵝的害怕嗎?自己練習讀讀,誰想讀給大家聽聽?我們一起讀讀。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 好,同學們很會讀書,能運用不同的符號做出標記!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誰來說說?(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
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錯!
四、總結升華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抄寫詞語
板書設計
牛 和 鵝
欺負 怕
我
不欺負 不怕
牛 和 鵝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語,做《同步探究》的題目,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
1.聽寫本課的生字詞。
2.同位互批。
3.評價并改錯。
二、做《同步探究》的題目。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中的這點指的是是什么?
3.金奎叔的話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
三、小資料:
牛和鵝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個放大鏡似的,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馴良、溫順。而鵝則相反,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縮小了。在鵝的眼睛里,人比自己還要小。所以鵝不怕人,常常主動去啄人,企圖嚇唬人。然而適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腳。
四、小練筆;
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從事實出發;同時,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得到的結果就大不相同。你能不能結合周圍發生的事情寫一寫。
(讓學生通過漫畫演示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帶著固有思想看問題這一點,為后面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
五、總結升華
(課件出示,配樂)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作業設計:
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閱讀中的《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啊!請你在課后讀一讀。
板書設計:
牛和鵝
牛和鵝的眼睛
尊重客觀事實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謂、拳”等10個生字,會寫“摸、甚”等15個字,會寫“甚至、頑皮”等14個詞語。
2、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關詞句,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4、能說出“直到現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的原因。
教學中、難點:
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能借助相關詞句,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教學準備:
1、準備課件
2、制作什么是批注的微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作家任大霖回憶童年時光的文章第18課《牛和鵝》。大家看老師板書課題,覺得奇怪嗎?老師為什么這樣板書課題?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誰能說說呢?回答得這么完整,看來你預習得真好!請坐!
二、檢查預習。
1.那么同學們字詞掌握得怎樣呢?下面老師要先來檢查一下大家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我們首先來看第一組:
自由練讀一下。你發現這一組詞有什么特點?前面都是表示動作的詞后面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語。誰來給大家讀一下?非常正確。請大家一起做著動作讀一讀這一組詞。
再來看第二組。這兩個都是什么?對,人物的稱呼。咱們大家一起來稱呼一下這兩個人物。讀好兒化音。
2.結合課文說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詞語讀得非常好。誰來借助這兩個主要人物來說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呢?(怕鵝——摔鵝——不怕鵝)說得棒極了,讓我們為他鼓鼓掌吧!
三、結合課文認識批注。
1.同學們,在預習中,你發現這篇課文和我們學習過的普通課文有什么不同嗎?(出示課文)這樣的小字就是讀者閱讀時加注的批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批注呢?請大家來看一段老師錄制的微課。
2.同學們,看了剛才的微課,你都知道了什么?對,什么是批注,批注的種類。下面請大家來看一看,課文旁邊一共有幾處批注?對,5處,請你給這五處批注標一下序號。那么,這幾處批注分別是作者從什么角度進行的批注,小讀者為什么會寫下這樣的批注呢?讓我們趕緊去看一看吧!
3.第一處。我們首先來看第一處。老師請兩位同學來對讀課文和小作者的批注。請你讀課文,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大家有什么感受呢?難怪作者寫下了這樣的批注。大家一起讀。大家認為這一處的批注是從什么角度進行的批注呢?提出疑問的角度。
4.大家來看課文的二、三、四處批注集中在課文的哪些段落呢?對,是寫怕鵝、摔鵝這場“人鵝大戰”的精彩段落5-8自然段。認真讀課文5-8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寫鵝的相關的句子,用“Δ”標出讓你有深刻體驗的字詞。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前后桌在一起交流一處自己畫出的句子,談談感受吧!咱們全班在一起交流一下吧!
A.第一處。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
、倌銖哪男┲攸c字詞中體會到什么?(這讓你感覺這群鵝可真——!鵝神氣極了,絲毫不把人放眼里。)
、谶@里面有對鵝什么的描寫?(動作、神態)這神態、這動作,分明是在說什么?
、壅l來讀一讀,讓我們感受到鵝這神氣不可一世的樣子。你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看到鵝向人挑釁,不可一世的樣子。好一幅群鵝爭霸圖!
B.第二處。這時,帶頭的那只老公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這讓你感覺這群鵝可真——!這一段又有對老公鵝什么的描寫?(動作)(聲音)老公鵝竟氣勢洶洶的對我動武力了。大家一起讀一讀。
如此驕傲的鵝后來怎樣的呢?齊讀。
鵝最終像個酒瓶被金奎叔摔在了遠處,像喪家之犬一樣灰溜溜地落荒而逃。難怪小作者下了這樣的批注:鵝之前多么神氣,現在多狼狽啊。這是從什么角度下的批注呢?從抒發感想的角度。
5.鵝是如此囂張,我在遇到鵝和被鵝襲擊時是什么表現呢?默讀課文5-8自然段,用橫線劃出寫“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具體表現的句子。想想可以從中體會到什么?
A.我們馬上都不說話了,貼著墻壁,抓住重點字詞談談你的感受。你來補充這個句子:“我當時可真是——!”。
B.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再來補充這個句式說一說“我當時可真是——!你發現這兩處句子抓住了“我”的哪些方面進行了描寫?(動作、語言、神態、語言)對,抓住這些方面把“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小心翼翼和驚恐萬狀寫得淋漓盡致?纯葱∽x者在旁邊者寫了一條怎樣的批注,你認為讀者這是從什么角度所作的批注?(點評寫法)
5.對鵝的描寫和對自己的兩種描寫就像兩條線索相互交織,把人鵝大戰寫得精妙絕倫。
四、實戰演練練寫批注
咱們也像書上的讀者這樣,給文章下一下批注。學生寫。指名讀。讀了第幾自然段,我的批注是。
五、總結課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運用批注式閱讀感受到了作家筆下人鵝大戰的精彩,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不動筆墨不讀書,批注式閱讀真是個好方法!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進一步體會文章蘊涵的道理。
2.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感悟課文,了解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回憶上節課,文章圍繞牛和鵝講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說 評價
2.那么起初,文中的“我”是怎樣對待對牛和鵝的?
【板書: “我” 牛 鵝】
自讀3-4自然段,找出相關的語句。
指名讀,談體會
牛——不怕 【板書: 不怕】
——從哪兒體會到的?
——牛長得那么結實,強壯,作者為什么還敢欺負它?
【板書: 欺負】
——回答,引讀第一句“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
——因為“我”站在牛的角度,我們比牛大,所以我們敢欺負牛
鵝——怕 【板書: 不怕】
——從哪兒體會到怕?
——談體會
——我們連強壯的牛都敢欺負,為什么這么怕一只小小的鵝呢?
——回答,引讀第一句“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
——因為“我”站在鵝的角度,我們比它小得多,所以在一個小孩子的心中,他是那么怕鵝。
朗讀:男聲讀第三段。女生讀第四段。
過渡:可是后來,我對牛和鵝的態度又是怎樣呢?
1.齊讀12自然段
2.指名說 【板書:不怕 不欺負】
3.總結板書
二、細讀課文5——11段、感悟理解
1.自由出聲讀5——11段,思考: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說
從哪里看出我怕鵝?
1.默讀5——7段,用橫線畫出我怕鵝的語句,你對這些句子有什么體會,讀完可以在旁邊用簡短的語言做批注。
2.匯報交流 讀句子,談體會
(1)當看到四只大白鵝時——“我們馬上就不響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們看見了會追過來。”
指導:
從哪兒體會到我怕鵝?
“馬上不響了”
放學的路上,也許我們正有說有笑,也許我們正追逐嬉戲,當一看到鵝,我們立刻收住聲音,放輕腳步,屏住呼吸……
還從哪兒體會到我怕鵝?
貼著”“悄悄” 為什么不用“沿著”墻壁而用“貼”呢? 兩句對比讀。
看見鵝,我們大氣都不敢出,足見有多可怕。
指名讀——再輕點,要不然就把鵝引來了,再指讀——引齊讀。
過渡(情境):我心里這么怕鵝,一心想躲開它的視線,可我躲過去了么?
。2)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搖一擺地、神氣地朝我們走過來;還伸長脖子,“吭吭”地叫著,好像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
這是一群怎樣的鵝?(神氣十足,目中無人。)
從哪體會到它很神氣?
一搖一擺地、神氣地——神態中體會到什么
“吭吭”——叫聲中體會到什么
。▽Ρ腮Z聽見了,就抬起頭來,直著眼睛看了看,——動作中體會到什么)
。▽Ρ壬戎蟪岚——動作中體會到什么)
指名讀
這還是一群怎樣的鵝?
你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目中無人
齊讀——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只神氣十足,目中無人的鵝。
鵝為什么這么神氣、目中無人?
過渡——鵝越是不把我們放在眼里,我們就越害怕了
還從哪里看出我怕鵝?
。3)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
指名讀 談體會。
看到鵝后慌忙逃竄,我逃掉了么?
鵝追得更快了。
還從哪里看出我怕鵝?
。4)“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
剛才還說敢騎在牛背上呢,現在見到鵝就腿軟無力,我都這么害怕了,鵝有沒有就此罷休呢?
。5)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了我,“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除了目中無人,神氣十足,這又是一只怎樣的鵝?
“啪嗒啪嗒”是形容鵝跑的聲音,“吭吭”形容鵝的叫聲,從象聲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這還是一只怎樣的鵝?
從哪看出鵝的膽大妄為?還從哪看出?
一口就咬住、拉住我不放。
男生讀,讓大家再來見識見識這只膽大妄為的老雄鵝。
。4)連人都敢咬,真是膽大妄為!我又是怎樣的反應呢?
“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指導:
指名讀,談體會
看圖:作者怕鵝怕到什么程度?
眼神——驚慌失措
用手擋——不敢看鵝,不光是怕啄,更不敢面對這一切
身子向后,快要倒地——怕到極點
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扣子掙脫了——顧得上撿嗎?敢去撿嗎?
此時此刻,作者心里會想什么?
聽老師讀,閉眼想象,你眼前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指名讀
師旁白,生讀我的話。
再看圖,鵝又是什么反應?
指名說。
我越是膽小,鵝就越是膽大,我越是哭叫,反而還把這只老雄鵝激怒了
引讀——只見,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來啄我——并且扇動翅膀來撲打我,我幾乎被它拖倒了——因為當時我還很小,只不過和它一樣高呢!況且還有別的幾只鵝在后面吭吭大叫著助威!
從老雄鵝的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
讓我們通過讀再次感受我的害怕與狼狽,鵝的神氣與大膽
女生讀我 男生讀鵝 老師來讀其他句子
我怕鵝怕的膽戰心驚,怕的魂飛魄散——我為什么這么怕鵝呢?回歸首段。
我十分恐懼,時間似乎突然凝住了,我的腦子里亂亂的,只聽見心兒撲撲地直跳——就在這時,池里劃來了一只小船,捉魚的金奎叔從船里跳上岸。——引讀8-11
(六)讀8-11段
1.同樣對鵝,金奎叔是怎么做的?
2. 剛才那只膽大妄為的鵝見了金奎叔是怎樣的反應?
3.金奎叔為什么不怕鵝?
指名說。
因為站在人的角度看,……,所以……
——引讀:金奎叔說——
4. 再讀兩遍,看看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發?
指導“這樣看”指的是誰怎么看?
那我們呢,我們該怎么看?
5.對!鵝有什么可怕?它雖然把我們看的比他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實在”可以換成什么詞?
我們人比鵝強在哪兒?
是。※Z怎么看我們,那是鵝的事,可我們確實比它大,比它強!
怕它干嘛?我們——不要怕它!
6.這以后,我不再怕鵝,鵝呢?——
指名讀
鵝沒有變,還是那么吭吭的叫著,可我對鵝的態度變了,它便不敢再欺負我了。
所以我看到牛,也不再欺負它了,因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大,可我們——實在比它弱呀!
7.回歸板書,從我對牛和鵝的態度變化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角度不同,結果不同。
8.除此之外,你還有什么收獲?
引——第一段第二段——不要總相信固有的觀念,要敢于嘗試!缎●R過河》
從牛和鵝的故事中,你還有什么收獲?
一是不應該因為鵝把我們看得小,我們就把自己看得小,我們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去看到自己。
二是不要因為我們比人強就去欺負他們。
“不以己強而欺人,不以己弱而懼人”
三、總結升華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角度決定看法,看法決定想法,想法決定做法,而做法決定了結果。”
四、推薦閱讀
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
板書設計
牛和鵝
角度不同 結果不同
牛 不怕——欺負——不欺負
我
鵝 越來越怕————不怕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2、體會作者從各個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從而在寫作上受到啟發。
3、反復朗讀課文,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準備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導入,回顧全篇。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誰能說一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師:是呀,課文開始就告訴大家,“我們”深信這句話。所以我們對牛和鵝的態度就不截然不同,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用喜歡的符號勾畫,朗讀)
二、細讀探究,引導感悟。
1、“我們”是怎樣對待牛和鵝的?
為什么會這樣?(指名匯報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因為“我們”用了牛和鵝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輕視牛,而害怕鵝。
2、后來作者對牛和鵝的態度有什么變化?(指名匯報讀第12自然段)
過渡:作者終于明白了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對待牛和鵝,(修改板書:牛 鵝)應該平等地對待它們,不能無緣無故欺負牛,也沒有必要害怕鵝。
3、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對待牛和鵝的態度發生了這樣大的轉變?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這件事?(指名匯報:課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品讀感悟,釋放主題。
1、快速瀏覽5-11自然段,找出在這件事中有幾位主角?(指名生說:鵝、“我”和金奎叔)板書:金奎叔 “我”
2、誰能用一句話告訴我們,圍繞這三位主角發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概括:“我”被鵝追趕,嚇得狼狽不堪,金奎叔幫“我”趕走了鵝,并教育我不要怕鵝。)
3、自由讀5-11自然段,把你覺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來,多讀幾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交流匯報,教師相機重點指導:(朗讀 寫作 中心)
(1)指導學生讀出鵝欺負“我”時的神氣,讀出被鵝欺負時“我”的狼狽不堪。
、僦笇ёx第5段:
找出文中描寫鵝欺負“我”的句子,讀一讀,這鵝真是——(太囂張、太飛揚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為是)這時候鵝心里會是怎么想呢?(指名說)
從哪些詞語能看出鵝的神氣?找出重點詞,邊讀邊比劃動作,體會鵝的神氣和囂張。(生勾畫,自讀——指名讀——齊讀)
②指導讀第6、7段,讀出被鵝欺負時“我”的狼狽
師:哪些詞語最能表現“我”當時的狼狽不堪?(指名說)你來讀出這種狼狽。
。ㄖ该x——齊讀)
師:我當時真是__(狼狽不堪 抱頭鼠竄 軟弱可欺 任人宰割)
師:這種哭叫不但沒有使鵝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讀第7自然段)
小結:作者用短短幾句話,就讓我們感受到這樣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我”的形象的?(指名說:動作、神態、語言)以后我們在作文中也可以用這些方法,讓我們的文章更生動。
、坌⌒〉涅Z把一個小孩嚇成這個樣子,孩子為什么這么怕鵝?( 指名匯報讀第1自然段)
。ɑ氐秸n文開頭,師:因為“我”相信了這種觀點,也從這個角度去看待牛和鵝,而這顯然是不對的。)
過渡:正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樣對待鵝的?剛才還神氣活現的鵝現在怎樣了?(指名說)用一個詞形容這時的鵝(指名說:落荒而逃、狼狽……)
。3)師:情況發生了大逆轉,剛才是“我”狼狽不堪,現在輪到鵝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該用什么態度來對待鵝了。(板書:不再怕)是什么讓“我”明白的呢? (指名說:金奎叔說的話。)
。4)找出文中金奎叔說的話,(畫出來,自己讀一讀。)師生合作讀,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發。(生自由發言)
。5)作者也像你們一樣明白了:對鵝而言“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談理解:從鵝的角度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鵝,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就不同。師板書:角度不同 結果不同)同樣的道理,對牛而言,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的比它大,可是我們實在比不上它呀!
小結: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說)
過渡: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果也就不同。有些時候換個角度,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樂觀。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遇到過這樣需要換個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結合生活實際說說,然后寫下來。(生匯報)
四、總結凝練 ,升華主題。
師:說的多好呀,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汶川地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災難帶給我們痛苦和不幸,但換個角度講,災難不正是激發了全國同胞眾志成城、攜手并肩、戰勝困難、重建和諧生活、重建美好家園的決心和信心嗎? 愿我們都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給生活更準確的答案!
板書設計
牛 和 鵝
“ 我” 不怕 怕
不再怕 角度不同
結果不同
金奎叔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2、體會作者從各個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從而在寫作上受到啟發。
3、反復朗讀課文,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準備: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思考。
師:(課件出示牛的圖片)同學們對牛有什么印象?板書:牛(生自由說)
(魯迅先生曾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把自己比作牛。他還稱贊: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牛給人們的印象總是吃苦耐勞,卻又默默奉獻。)
(出示鵝的圖片)你對鵝又有什么看法呢?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看法?(生自由答)板書:鵝(牛字稍小,鵝字稍大)
師: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一篇關于牛和鵝的課文。(補充板書:和) 齊讀課題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生自由質疑,師提煉問題: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為什么牛字小,鵝字大?)板書:1、主要內容 2、牛小 鵝大
師:答案都在課文里,我們一起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吧。
二、初讀感知,理清思路。
指名匯報,你現在已經解決了什么問題?(指名說)
(1)本文的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指名說)
。ㄎ以臼峙蛮Z,看見鵝就躲得遠遠的,后來有一次在金奎叔的幫助下,我再也不怕鵝了。)
師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要注意全面和簡潔,這兩點你都做得很好!
。2)為什么把牛字寫得小,把鵝字寫得大?(生自由說)
師:牛小,鵝大,從字體上它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課文中,我們對它的態度也有多處對比,你能找出來嗎?
1)生:文中第3、4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3、4自然段)讓學生體會“我”害怕鵝而不怕牛。板書:不怕 害怕
2)生:課文開頭寫作者害怕鵝和欺負牛,而結尾寫作者再也不怕鵝,也不欺負牛了,它們形成了對比。
師:是啊,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對待牛和鵝的態度發生了這樣大的轉變?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這件事?(指名匯報:課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細讀探究,理解感悟。
1、快速瀏覽5-11自然段,你看到了幾幅畫面?
。ū基Z追趕、金奎叔趕鵝、與金奎叔的談話)
2、請同學們讀讀你喜歡的畫面,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然后把描寫鵝、“我”和金奎叔的語句劃出來,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你還可以和伙伴們交流交流。
3、交流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1)描寫鵝的語句(請一生讀一讀)
這只鵝真是太——(神氣了),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它很神氣?(指名說)這時候鵝心里會怎么想呢?(指名說)
真是一只鵝老爺呀!誰愿意來展示這位鵝老爺的威風?(指名讀——評價——齊讀)
。2)繼續看看我的表現吧。ㄕ垖W生讀出描寫“我”的語句)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刻畫“我”的形象的?(指名說:動作、神態、語言)以后我們在作文中也可以用這些方法,讓我們的文章更生動。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我“對鵝的害怕,一點兒也不敢反抗。指名讀,齊讀。讀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鵝。
。3)過渡:正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救星到了!
1)金奎叔是怎樣對待鵝的?剛才還神氣活現的鵝現在怎樣了?(指名說)用一個詞形容這時的鵝(指名說:落荒而逃、狼狽……)
2)師:情況發生了大逆轉,剛才是“我”狼狽不堪,現在輪到鵝落荒而逃,在與金奎叔的談話中,“我”也知道該用什么態度來對待鵝了。(板書:不再怕)
3)找出文中金奎叔說的話,(勾出來,自己讀一讀。)師生合作讀,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發。(生自由發言)
4)作者也像你們一樣明白了:對鵝而言“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談理解:從鵝的角度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鵝,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就不同。師板書:角度不同 結果不同)同樣的道理,對牛而言,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大,可我們實在比不上它呀!于是我再也不欺負牛了。板書:不欺負(擦去小牛,寫上和鵝一樣大小的牛。)
小結: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嗎?(指名生說)
過渡: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果也就不同,同學們如果遇到一些復雜的問題,能不能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呢?(生自由答)好,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故事,看你是否能運用今天領悟到的道理來解決問題。
四、拓展延伸
1、讀故事,想辦法。(課件出示)
有這樣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孩子,兒子是染布的,女兒是賣傘的,她整天為兩個孩子發愁。天一下雨,她就會為兒子發愁,因為不能曬布了;天一放晴,她又會為女兒發愁,因為不下雨女兒的傘就賣不出去。老太太總是愁眉緊鎖,沒有一天開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纏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學家告訴她,(
)從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樂呵呵的,身體自然健康起來了。
師:你知道哲學家說了什么神奇的話,竟然讓她恢復了健康?(生自由談后課件補充出示——你為什么不換個角度來想呢?天一下雨,你就為女兒高興,因為他賣傘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為兒子高興,因為他又可以曬布了。)
2、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需要換個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今天我來個“實話實說”。(課件出示話題,告訴學生可選擇大屏幕上的話題,也可以說自己想說的。)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2、反復朗讀課文,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點:
通過感悟課文,了解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圖片:
(牛)的圖片:這是什么?你對牛有什么印象?
(鵝)的圖片:這是什么?你對牛有什么印象?
2、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
“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章《牛和鵝》,看看從這篇文章中你會得到什么啟發?
板書課題:《牛和鵝》 齊讀課題。
老師從同學們差異的眼神中讀懂了,同學們可能在想:老師為什么把“牛”字寫得那么小,“鵝”字寫得那么大呢?讀課文,你一定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都預習了吧?找幾個同學來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語句讀通順,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可以跟著在心里默讀,邊讀邊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師:請你來談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可以用先寫了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的順序來敘述)
師:你現在知道老師問什么把“牛”字寫小,“鵝”字寫大了吧?
生:自由回答:(因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
師:作者相信這與話嗎?他用什么態度來對待牛和鵝的呢?
板書:欺負 文中哪些詞來體現我們對牛的做法?
害怕 文中哪些詞來體現我們對鵝的做法?
這就是我們對待牛和鵝的態度啊!
師:后來,對待牛和鵝的態度有變化嗎?
生:有。(不再害怕鵝,也不再欺負牛)
師: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發生了一件事,我記住了金奎叔說的話,而且直到現在還記得他的話,金奎叔的話真有魔力呀,對作者產生了如此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到底金奎叔說了什么?你能快速地把它找出來嗎?
金奎叔說:“讓它這樣看好了,可是,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記著,下次可別再怕它們了。”
師:那么,關鍵是其中的哪句話影響了作者的一生?
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
師:“憑這點”是指鵝憑借哪一點來欺負人?鵝把我們看得比它小
是啊,鵝總是憑這點來欺負人,所以我們總是(遠遠的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鵝,就得繞個大圈子才敢走過去。)
師:可是生活中總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我們最怕的事情偏偏容易碰到,你看,作者和鵝便狹路相逢了。到課文中去找相應的段落。
(生讀5、6自然段) 你抓住那些詞語體會到什么?
(生可能抓住第5自然段的句子,體會鵝的[神氣])
孩子們大喊一聲,……鵝要咬死我了(體會到鵝的霸道、神氣、囂張)
師:你能試著讀出鵝的神氣、霸道嗎?
師:你還抓住那些詞語,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我得狼狽不堪,)你能試著讀出來嗎?
師:誰能完整地把這段話讀給大家聽?即把鵝的神氣、霸道,又把我的狼狽讀出來,其他同學閉眼傾聽,在你的眼前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從鵝的角度看人,它把人看得比它小)
師:在你的想象中,由這只神氣的、霸道的、囂張的鵝,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那些自以為強大的人的形象)生活給了我們觀察的機會,書籍給了我們思考的空間,我們要學以致用)
師:當這只鵝,這些人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該怎樣做?心甘情愿的被欺負嗎?金奎叔怎么說的?(那咱們可不贊成)
師:好,我們來看看金奎叔面對這只鵝時是怎么不答應的?
他飛快的走了過來,……逃命了。
師:自由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找一找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
(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生動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
師:你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嗎?指名讀
師:從金奎叔的表現中,你體會到什么?
(在強者面前不畏懼)
師:是啊,正如金奎叔所說,“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
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確實比它強啊。
師:因為從鵝的角度出發,(生)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師:但從人的角度出發,(生)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
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大,可我們確實比它弱啊。
師:從牛的角度出發,(生)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大,師:但從人的角度出發,(生)可我們實在比它弱啊!
師:此刻,你得到了什么啟發?你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嗎?
師總結:再次出示金奎叔的話
作者從金奎叔的話中得到了啟迪,直到現在,仍記者金奎叔的話,其實他是記住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平等,生命應該互相尊重,不論他是強者還是弱者。(修改板書:牛鵝)
師:我們都應平等地對待,不存在欺負與害怕,只要我們時時換角度看問題,想問題,這樣,你曾經討厭的同學是否也變得可愛了許多?你曾經反感的父母的嘮叨是否也親切了許多?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9
本課是兒童文學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從怕鵝到不怕鵝的經歷,告訴我們: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可能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最后導致改變事物的結果。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要讓學生體會“我”由怕鵝到不怕鵝的思想轉變過程,明白:要站在正確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懼,也不盲目的欺負別人。
教學時,我抓住課題“牛和鵝”導入,提問:“你們怕牛嗎?你們怕鵝嗎?”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接著我便追問:“課文里的我怕牛和鵝嗎?”孩子們又開始議論了,我繼續追問:“作者為什么怕鵝?為什么不怕牛?”孩子們開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這樣,在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追問下,孩子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段,讓學生從“我”怕鵝與不怕鵝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學習,主要讓學生從文中找到相關句段,感受“我”怕鵝時被鵝欺負的情景,并與不怕牛,并且欺負牛的情景進行對比,從而體會“我”對牛和鵝的態度。
到課文最后,金奎叔說的話,讓“我”明白了,鵝把我們看得小,可我們實際上比它們大啊,所以我們不應該怕鵝,當然也不應該欺負牛,盡管牛把我們看得比它大!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角度”,主要讓學生體會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就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些抽象,稍有難度,對于學困生,較難理解。所以,在課堂上,遇到學生不易理解時,我便會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去設身處地的理解,舉例子的方法可以讓抽象的哲理變得通俗易懂!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2、反復朗讀課文,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二、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三、教學過程:
。ㄒ唬、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圖片:
(牛)的圖片:這是什么?你對牛有什么印象?
。Z)的圖片:這是什么?你對牛有什么印象?
2、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
“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章《牛和鵝》,看看從這篇文章中你會得到什么啟發?
板書課題:《牛和鵝》 齊讀課題。
老師從同學們差異的眼神中讀懂了,同學們可能在想:老師為什么把“牛”字寫得那么小,“鵝”字寫得那么大呢?讀課文,你一定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都預習了吧?找幾個同學來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語句讀通順,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可以跟著在心里默讀,邊讀邊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邊讀邊寫詞語: 扳牛角 掐住 束縛
師:請你來談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可以用先寫了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的順序來敘述)
師:你現在知道老師問什么把“牛”字寫小,“鵝”字寫大了吧?
生:自由回答:(因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
師:作者相信這與話嗎?他用什么態度來對待牛和鵝的呢?
板書:欺負 文中哪些詞來體現我們對牛的做法?
害怕 文中哪些詞來體現我們對鵝的做法?
這就是我們對待牛和鵝的態度!
師:后來,對待牛和鵝的態度有變化嗎?
生:有。(不再害怕鵝,也不再欺負牛)
師: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發生了一件事,我記住了金奎叔說的話,而且直到現在還記得他的話,金奎叔的話真有魔力呀,對作者產生了如此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到底金奎叔說了什么?你能快速地把它找出來嗎?
生說,(出示課件)[金奎叔說:“讓它這樣看好了,可是,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記著,下次可別再怕它們了。”
師:那么,關鍵是其中的哪句話影響了作者的一生?[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
師:“憑這點”是指鵝憑借哪一點來欺負人?[鵝把我們看得比它小]
是啊,鵝總是憑這點來欺負人,所以我們總是(遠遠的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鵝,就得繞個大圈子才敢走過去。)
師:可是生活中總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我們最怕的事情偏偏容易碰到,你看,作者和鵝便狹路相逢了。到課文中去找相應的段落。
(生讀5、6自然段) 你抓住那些詞語體會到什么?
。ㄉ赡茏プ〉5自然段的句子,體會鵝的[神氣])
課件出示:[孩子們大喊一聲,……鵝要咬死我了]
。w會到鵝的霸道、神氣、囂張)
師:你能試著讀出鵝的神氣、霸道嗎?
師:你還抓住那些詞語,體會到什么?
。w會到我得狼狽不堪,)你能試著讀出來嗎?
師:誰能完整地把這段話讀給大家聽?即把鵝的神氣、霸道,又把我的狼狽讀出來,其他同學閉眼傾聽,在你的眼前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ㄒ驗,從鵝的角度看人,它把人看得比它。
師:在你的想象中,由這只神氣的、霸道的、囂張的鵝,你想到了什么?
。ㄏ氲侥切┳砸詾閺姶蟮娜说男蜗螅┥罱o了我們觀察的機會,書籍給了我們思考的空間,我們要學以致用)
師:當這只鵝,這些人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該怎樣做?心甘情愿的被欺負嗎?金奎叔怎么說的?(那咱們可不大英)
師:好,我們來看看金奎叔面對這只鵝時是怎么不答應的?
[課件出示:他飛快的走了過來,……逃命了。]
師:自由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找一找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
。⊕昝,連飛帶跳,落等詞,生動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
師:你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嗎?指名讀
師:從金奎叔的表現中,你體會到什么?
。ㄔ趶娬呙媲安晃窇郑
師:是啊,正如金奎叔所說,“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
[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確實比它強啊。]
師:因為從鵝的角度出發,(生)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師:但從人的角度出發,(生)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
同樣的道理:[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大,可我們確實比它弱啊。]
師:從牛的角度出發,(生)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大,師:但從人的角度出發,(生)可我們實在比它弱啊!
師:此刻,你得到了什么啟發?你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嗎?
師總結:[再次出示金奎叔的話]
作者從金奎叔的話中得到了啟迪,直到現在,仍記者金奎叔的話,其實他是記住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平等,生命應該互相尊重,不論他是強者還是弱者。(修改板書:牛鵝)
師:我們都應平等地對待,不存在欺負與害怕,只要我們時時換角度看問題,想問題,這樣,你曾經討厭的同學是否也變得可愛了許多?你曾經反感的父母的嘮叨是否也親切了許多?
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課后反思、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圖片引入,抓住人們對牛和鵝的看法,“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通過前后對待牛和鵝的態度變化,來引出金奎叔的話,從金奎叔的話中,引申出課文相對應的內容,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通篇采用學生自主讀文,抓重點詞句體會,教師適時引導的方法來學習,由于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學起來輕松愉快,學生在讀文、品句中享受了分析、探討的快樂。紛紛提出了個人的不同見解,并能從文中的重點詞句、前后的變化,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理解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即: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所得結果不同。”并進到學生從學文中總結道理,運用到處理身邊的事物中。
但在通篇的學習中,還有不足的地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總感覺老師引得太多,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太小,從而可能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1
《牛和鵝》是著名兒童文學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從怕鵝到不怕鵝的經歷,告訴我們: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可能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最后導致改變事物的結果。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要讓學生體會“我”由怕鵝到不怕鵝的思想轉變過程,明白:要站在正確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懼,也不盲目的欺負別人。
教學時,我抓住課題“牛和鵝”導入,提問:“你們怕牛嗎?你們怕鵝嗎?”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接著我便追問:“課文里的我怕牛和鵝嗎?”孩子們又開始議論了,我繼續追問:“作者為什么怕鵝?為什么不怕牛?”孩子們開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這樣,在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追問下,孩子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段,讓學生從“我”怕鵝與不怕鵝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學習,主要讓學生從文中找到相關句段,感受“我”怕鵝時被鵝欺負的情景,并與不怕牛,并且欺負牛的情景進行對比,從而體會“我”對牛和鵝的態度。
到課文最后,金奎叔說的話,讓“我”明白了,鵝把我們看得小,可我們實際上比它們大啊,所以我們不應該怕鵝,當然也不應該欺負牛,盡管牛把我們看得比它大!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角度”,主要讓學生體會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就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些抽象,稍有難度,對于學困生,較難理解。所以,在課堂上,遇到學生不易理解時,我便會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去設身處地的理解,舉例子的方法可以讓抽象的哲理變得通俗易懂!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以“角度”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制服,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說明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結果大不一樣。
教學目標:
會讀寫生字、新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新詞,讀準除生字外,一些易讀錯字的讀音。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中一處破折號的作用;體會作者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好處;學習準確使用動詞使文章更生動;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悟出這樣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從中受到教育,指導今后的行為。
教學重點:
繼續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理解語言、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由讀文——理解課文——領悟到“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边@個道理的過程。
教學構想:
文章內容涉及到動物,學生可能會非常喜愛。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寫了他小時候的事,便于學生與作者心靈對話,產生情感共鳴。因為“我”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與牛和鵝的接觸的情形前后比較變化明顯,學生易于理解。從本文獲得的啟示學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師點撥,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
教學準備:
制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悟其中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保┱埬阕x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型,把課文讀通順。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伲ㄕn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谀信愖x
、壑缸x象聲詞
④指讀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4. 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這個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讀,師巡)
2. 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 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ㄎ覀冊诨丶业穆飞媳基Z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 請同學們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這使鵝追的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 “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體會到鴨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鴨子!
你能讀出鴨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
同學們練習的很投入,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5. 我們害怕鴨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請你看這句話。ㄕn件出示)
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指名回答:“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生動地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你能讀出鵝的害怕嗎?自己練習讀讀,誰想讀給大家聽聽?我們一起讀讀。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 好,同學們很會讀書,能運用不同的符號做出標記!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誰來說說?(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
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錯!
四、總結升華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抄寫詞語
板書設計
牛 和 鵝
欺負 怕
我
不欺負 不怕
牛 和 鵝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語,做《同步探究》的題目,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
1.聽寫本課的生字詞。
2.同位互批。
3.評價并改錯。
二、做《同步探究》的題目。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中的這點指的是是什么?
3.金奎叔的話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
三、小資料:
牛和鵝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個放大鏡似的,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馴良、溫順。而鵝則相反,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縮小了。在鵝的眼睛里,人比自己還要小。所以鵝不怕人,常常主動去啄人,企圖嚇唬人。然而適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腳。
四、小練筆;
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從事實出發;同時,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得到的結果就大不相同。你能不能結合周圍發生的事情寫一寫。
。ㄗ寣W生通過漫畫演示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帶著固有思想看問題這一點,為后面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
五、總結升華
。ㄕn件出示,配樂)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作業設計:
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閱讀中的《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請你在課后讀一讀。
板書設計:
牛和鵝
牛和鵝的眼睛
尊重客觀事實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小學五年級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3
今天我聆聽了由張芒老師執教的《牛和鵝》這篇課文,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以談話引入,抓住人們對牛和鵝的看法,“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边@句話,通過前后對待牛和鵝的態度變化,來引出金奎叔的話,從金奎叔的話中,引申出課文相對應的內容,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通篇采用學生自主讀文,抓重點詞句體會,教師適時引導的方法來學習,由于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學起來輕松愉快,學生在讀文、品句中享受了分析、探討的快樂。紛紛提出了個人的不同見解,并能從文中的重點詞句、前后的變化,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理解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即: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所得結果不同!辈⑦M到學生從學文中總結道理,運用到處理身邊的事物中。
張老師在教學中將課文的重點放在“我怕鵝,被鵝欺;金奎叔趕鵝,鵝被嚇跑”這件事情上。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設計始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后尋找出對牛與鵝的前后不同態度和改變的原因,學生劃出有關語句進行感受,再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獨特感受,而在整個課堂中教師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只在適當的時候作一些小小的點撥和提示。此外通過對比朗讀、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讓學生感受到“我”當時的情感體驗和心理變化,然后說說自己經歷過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現金奎叔叔的話,讓孩子的體驗和感受有一個理論的提高。從而揭示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準了角度,才能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正確地對待生活。
教學中,對于教學方法的指導也是貫穿在教學全過程中。像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的內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體驗朗讀,通過品讀我和金奎叔對鵝的不同表現的詞句對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態,直至揭示主題等。種種方法滲透自然,過渡巧妙。這些方法都是學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礎上,教師相機提煉出來的,讓學生知道自己就是在運用這種方法在學習的,并且在之后的學習中學以致用。在本節課的結尾教師不僅總結了思想內容方面的收獲,還總結了學習方法的運用。長此以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