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教案
2.老師可用投影片展示一組香港的資料:
香港--全球貿易中心之一,進出口總額世界第八。
香港--全球航運中心之一,維多利亞港與舊金山、里約熱內盧同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葵涌貨柜碼頭是世界上最繁忙、設備最完善、效率最高、最大的集裝箱碼頭。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法蘭克福齊名,全世界100家最大銀行,有85家在香港開業。
香港--全球黃金貿易中心之一,與倫敦、蘇黎士齊名。
香港--全球證券交易中心之一,有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世界第六大外匯市場。
可見香港經濟以對外貿易為主導,有著以加工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和旅游業為支柱的多元化結構,競爭實力雄厚,經濟水平高。[來源:第一范文網]
3、指導學生學習教材p.57閱讀材料,得出香港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高的結論。
4、關于"香港的產業升級"這則閱讀材料,可讓學生自學后結合已學知識,完成有關香港經濟發展的結構圖:
5.香港地區經濟發展與祖國內地的聯系、深圳經濟成功發展與香港的密切關系,可通過讓學生完成活動題來進行了解。老師可就教材p.58的餅狀圖增加兩個討論題。(1)中國內地供應香港的主要物資有哪些?(燃料、建筑材料、工業原料和食品。)(2)香港與其他哪些地區有貿易往來?為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經濟政策和配套措施。你認為香港在目前和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挑戰?
提示:從外部和香港內部兩個方面展開討論:
(1)香港面臨來自外部的嚴峻挑戰:香港經濟的騰飛和發展引起全球的關注,各國都是香港的競爭對手,但直接競爭者當屬鄰近地區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其他三個地區和國家。
日本: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韓國:力爭確保自己在亞太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中國臺灣:實施亞太營運中心計劃。
新加坡:實施亞太地區八大中心計劃。
可見,各國、各地區都在強化自己,削弱對方,力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香港內部存在著制約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地狹人稠,缺少發展空間,人口壓力大;航運量大,港口已趨于飽和;地價高,工 資水平高。
6.討論:香港怎樣才能化解這些矛盾,爭取發展的空間?可引導學生 從香港的地理位置、與祖國內地的貿易聯系等方面拓展思維,得出結論:同內地聯合,共同繁榮。如將自身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強大的資金投人到離香港最近的經濟特區--深圳,同時與珠江三角洲實行分工,共同發展經濟。
7.香港"發達的交通運輸"的講述可從"香港主城區" 圖進人,讓同學們在 圖上找出維多利亞港的位置、主城區內的跨海大橋和海底隧 道、京九鐵路。然后閱讀教材p.59
思考題:從你的家鄉出發到香港旅游最便捷、最經濟的路線是怎樣的?
8.老師可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的照片給學生欣賞,并有所側重地介紹其中的一部分景點:(1)太平山位于香港島西部,自古以來是香港的標志,站在山頂可俯瞰香港全貌,是欣賞香港夜景的最佳處。(2)天壇大佛是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銅釋跡牟尼佛像,1993年12月29日舉行開光大典,大佛高達26.4米,連基座共高33.9米,其怫面有42平方米,佛頭上的發卷有 325個,耳朵就有 4米長,佛手的手心上可站 19個人,佛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