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教案 > 八年級地理教案 >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精選5篇)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11-06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精選5篇)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 篇1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回憶已學中國區域地理基礎知識,同時獲取新知。

  2.初步領會地理環境要素的綜合性和區域差異性及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3.通過搜集有關信息,明確中國的國情和世界的發展趨勢及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二)能力目標

  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與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關心身邊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2.明確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3.關注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情況,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

  4.了解全球的變化趨勢和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在世界中求發展。

  (二)教學難點

  在世界中求發展

  三、教學方法

  小組活動法、讀圖觀察法、聯系對比法等。

  四、教具準備

  投影片、有關錄像片或vcd光盤。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段時間,我們班分成四個社會調查小組,按協商選擇的辦法分別對我們家鄉的自然、人文、經濟、教育等方面進行了認真詳細的社會調查,經過對調查材料的整理,寫成了較好的社會調查報告。現在請一位同學向全班匯報一下調查結果。然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分析一下家鄉的區域發展有什么優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要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

  板書:一、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講授新課]

  1.區域差異很大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邊觀察中國地圖邊回憶所學知識:同學們還記得在中國區域地理中我們學習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區域嗎?它們有什么差異或特點呢?(請男女同學輪流回答,區域特點把握不準的,教師激勵評價后加以點撥補充)

  教師講解:從地圖上,從同學們的回憶中可知,我國國土遼闊,東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區(或區域)差異很大,可以說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由此可見,我國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區域差異很大。(教師在適當位置上及時板書)

  2.區域發展不同

  過渡:不同地區或區域的特點不同,發展的方向、途徑和所走的發展道路也不盡相同。

  投影:《東北平原》(圖9.1)弓i導學生讀圖,了解東北平原糧食生產情況。

  東北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較低,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已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從圖9.1上可以看出東北平原的地形地勢有什么特點呢?可以想象出東北平原的土壤、農業生產有什么特點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面積廣大,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此外,東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稱,人口密度較低。這是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平原的一大優勢。利用這些優勢條件,進行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糧,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看過東北平原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經濟的例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的家鄉發展經濟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輪流請男同學說不利的地理條件,女同學說有利的地理條件,教師簡練地為學生板書)

  過渡:大家在找出我們家鄉發展經濟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的基礎上,想一想應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我們家鄉的經濟呢?

  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分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評價點撥:(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大家剛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地理條件時都提到我們地區的人口問題,不利方面認為人口多,人均資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勞動力充足。針對這一矛盾,有同學提出在本區發展需要較多勞動力發展簡單的加工工業,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可創造更多的產值,可見,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

  提問:我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與我們自己家鄉的發展情況相同嗎?(學生:不相同)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正是由于兩個區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條件不同,因此區域發展的方向、發展的途徑和發展的道路也不盡相同。可見,區域發展不同(教師在適當位置及時板書),也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渡:怎樣才能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僅僅依靠本區域的有利條件就能促進本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嗎?(學生,不能)那該怎么辦呢?(學生:與其他區域合作)

  教師:回答得有道理!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區域合作.(教師及時板書)

  板書:3.區域合作

  教師講解:發揮了我們的優勢,是否就可以發展好了?如果東北平原生產的糧食沒有地方需要,如果我們加工的產品沒有地方銷售,優勢也就無法實現。因此,我們的發展,需要與其他區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運、南水北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目前我國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可以說都是區域合作的結果(教師及時板書c區域合作),離開區域間的合作,任何一項國家重點工程,都是難以實施、難以完成的。

  播放錄像:引導學生收看有關“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的專題錄像,搞清這些工程的概況,明確區域合作對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對國家各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投影:“三北防護林的分布圖”,然后,引導學生讀圖判斷三北防護林地跨我國哪三北和哪些省級行政區?

  “三北”防護林全長7000多千米,寬400~1700千米,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42%。

  播放錄像:在學生讀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看錄像,邊收聽有關“三北防護林”的情況介紹:我國的“三北防護林”東起黑龍江的賓縣,西至新疆的烏孜別里山,跨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包括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1個縣,總面積406.9×104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2.4%,規劃造林3.508×104公頃,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蓋率平均從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區實現農田林網化,大部分牧場也有了林網、防護林的保護,黃土高原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沙地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將被綠化,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師小結:區域間的聯系與合作,不僅可以優勢互補,使各區域得到共同發展,還有助于解決區域的環境問題,進一步促進各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三北”防護林是我國區域合作獲得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典范。

  過渡:出示“世界地圖”(掛圖)。剛才,我們從實例中看到我國的不同區域在經濟和環境各方面均有長足的發展,我們的祖國也在各區域的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那么,我們的祖國怎樣才能在世界這個更大的區域中求得發展,大顯身手呢?

  板書:在世界中發展

  投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簽字儀式”(圖9.3)

  播放錄像:將中國人世的歷程以視頻(或圖片)等形式展現給學生,啟發學生思考。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中國歷經15輪談判終于在xx年11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為什么中國經過千辛萬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首先,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國,綜合國力逐漸增強,從自身的發展需要來看,加入wto,融人世界,發展本國優勢,對外開放,可促進

  祖國的發展;其次,從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看,加入wto,加強與世界其他區域的合作,是發展的途徑;(引導學生讀圖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促進世界的和平、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是時代賦予我國這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重大責任。

  [課堂小結]

  兩年來,我們走過世界,走遍中國,明天將帶著我們所學到的地理知識、使用地圖本領、分析問題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來的生活。

  七、板書設計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 篇2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回憶已學中國區域地理基礎知識,同時獲取新知。

  2.初步領會地理環境要素的綜合性和區域差異性及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3.通過搜集有關信息,明確中國的國情和世界的發展趨勢及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二)能力目標

  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與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關心身邊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2.明確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3.關注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情況,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

  4.了解全球的變化趨勢和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在世界中求發展。

  (二)教學難點

  在世界中求發展

  三、教學方法

  小組活動法、讀圖觀察法、聯系對比法等。

  四、教具準備

  投影片、有關錄像片或vcd光盤。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段時間,我們班分成四個社會調查小組,按協商選擇的辦法分別對我們家鄉的自然、人文、經濟、教育等方面進行了認真詳細的社會調查,經過對調查材料的整理,寫成了較好的社會調查報告。現在請一位同學向全班匯報一下調查結果。然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分析一下家鄉的區域發展有什么優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要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

  板書:一、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講授新課]

  1.區域差異很大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邊觀察中國地圖邊回憶所學知識:同學們還記得在中國區域地理中我們學習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區域嗎?它們有什么差異或特點呢?(請男女同學輪流回答,區域特點把握不準的,教師激勵評價后加以點撥補充)

  教師講解:從地圖上,從同學們的回憶中可知,我國國土遼闊,東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區(或區域)差異很大,可以說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由此可見,我國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區域差異很大。(教師在適當位置上及時板書)

  2.區域發展不同

  過渡:不同地區或區域的特點不同,發展的方向、途徑和所走的發展道路也不盡相同。

  投影:《東北平原》(圖9.1)弓i導學生讀圖,了解東北平原糧食生產情況。

  東北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較低,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已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從圖9.1上可以看出東北平原的地形地勢有什么特點呢?可以想象出東北平原的土壤、農業生產有什么特點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面積廣大,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此外,東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稱,人口密度較低。這是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平原的一大優勢。利用這些優勢條件,進行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糧,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看過東北平原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經濟的例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的家鄉發展經濟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輪流請男同學說不利的地理條件,女同學說有利的地理條件,教師簡練地為學生板書)

  過渡:大家在找出我們家鄉發展經濟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的基礎上,想一想應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我們家鄉的經濟呢?

  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分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評價點撥:(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大家剛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地理條件時都提到我們地區的人口問題,不利方面認為人口多,人均資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勞動力充足。針對這一矛盾,有同學提出在本區發展需要較多勞動力發展簡單的加工工業,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可創造更多的產值,可見,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

  提問:我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與我們自己家鄉的發展情況相同嗎?(學生:不相同)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正是由于兩個區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條件不同,因此區域發展的方向、發展的途徑和發展的道路也不盡相同。可見,區域發展不同(教師在適當位置及時板書),也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渡:怎樣才能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僅僅依靠本區域的有利條件就能促進本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嗎?(學生,不能)那該怎么辦呢?(學生:與其他區域合作)

  教師:回答得有道理!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區域合作.(教師及時板書)

  板書:3.區域合作

  教師講解:發揮了我們的優勢,是否就可以發展好了?如果東北平原生產的糧食沒有地方需要,如果我們加工的產品沒有地方銷售,優勢也就無法實現。因此,我們的發展,需要與其他區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運、南水北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目前我國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可以說都是區域合作的結果(教師及時板書c區域合作),離開區域間的合作,任何一項國家重點工程,都是難以實施、難以完成的。

  播放錄像:引導學生收看有關“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的專題錄像,搞清這些工程的概況,明確區域合作對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對國家各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投影:“三北防護林的分布圖”,然后,引導學生讀圖判斷三北防護林地跨我國哪三北和哪些省級行政區?

  “三北”防護林全長7000多千米,寬400~1700千米,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42%。

  播放錄像:在學生讀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看錄像,邊收聽有關“三北防護林”的情況介紹:我國的“三北防護林”東起黑龍江的賓縣,西至新疆的烏孜別里山,跨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包括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1個縣,總面積406.9×104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2.4%,規劃造林3.508×104公頃,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蓋率平均從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區實現農田林網化,大部分牧場也有了林網、防護林的保護,黃土高原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沙地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將被綠化,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師小結:區域間的聯系與合作,不僅可以優勢互補,使各區域得到共同發展,還有助于解決區域的環境問題,進一步促進各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三北”防護林是我國區域合作獲得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典范。

  過渡:出示“世界地圖”(掛圖)。剛才,我們從實例中看到我國的不同區域在經濟和環境各方面均有長足的發展,我們的祖國也在各區域的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那么,我們的祖國怎樣才能在世界這個更大的區域中求得發展,大顯身手呢?

  板書:在世界中發展

  投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簽字儀式”(圖9.3)

  播放錄像:將中國人世的歷程以視頻(或圖片)等形式展現給學生,啟發學生思考。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中國歷經15輪談判終于在xx年11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為什么中國經過千辛萬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首先,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國,綜合國力逐漸增強,從自身的發展需要來看,加入wto,融人世界,發展本國優勢,對外開放,可促進

  祖國的發展;其次,從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看,加入wto,加強與世界其他區域的合作,是發展的途徑;(引導學生讀圖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促進世界的和平、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是時代賦予我國這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重大責任。

  [課堂小結]

  兩年來,我們走過世界,走遍中國,明天將帶著我們所學到的地理知識、使用地圖本領、分析問題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來的生活。

  七、板書設計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回憶已學中國區域地理基礎知識,同時獲取新知。

  2.初步領會地理環境要素的綜合性和區域差異性及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3.通過搜集有關信息,明確中國的國情和世界的發展趨勢及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二)能力目標

  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與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關心身邊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2.明確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3.關注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情況,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

  4.了解全球的變化趨勢和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在世界中求發展。

  (二)教學難點 

  在世界中求發展

  三、教學方法

  小組活動法、讀圖觀察法、聯系對比法等。

  四、教具準備

  投影片、有關錄像片或VCD光盤。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前段時間,我們班分成四個社會調查小組,按協商選擇的辦法分別對我們家鄉的自然、人文、經濟、教育等方面進行了認真詳細的社會調查,經過對調查材料的整理,寫成了較好的社會調查報告。現在請一位同學向全班匯報一下調查結果。然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分析一下家鄉的區域發展有什么優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要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

  板書:一、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講授新課]

  1.區域差異很大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邊觀察中國地圖邊回憶所學知識:同學們還記得在中國區域地理中我們學習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區域嗎?它們有什么差異或特點呢?(請男女同學輪流回答,區域特點把握不準的,教師激勵評價后加以點撥補充)

  教師講解:從地圖上,從同學們的回憶中可知,我國國土遼闊,東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區(或區域)差異很大,可以說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由此可見,我國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區域差異很大。(教師在適當位置上及時板書)

  2.區域發展不同

  過渡:不同地區或區域的特點不同,發展的方向、途徑和所走的發展道路也不盡相同。

  投影:《東北平原》(圖9.1)弓I導學生讀圖,了解東北平原糧食生產情況。

  東北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較低,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 ,已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從圖9.1上可以看出東北平原的地形地勢有什么特點呢?可以想象出東北平原的土壤、農業生產有什么特點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面積廣大,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此外,東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稱,人口密度較低。這是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平原的一大優勢。利用這些優勢條件,進行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糧,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看過東北平原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經濟的例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的家鄉發展經濟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輪流請男同學說不利的地理條件,女同學說有利的地理條件,教師簡練地為學生板書)

  過渡:大家在找出我們家鄉發展經濟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的基礎上,想一想應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我們家鄉的經濟呢?

  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分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評價點撥:(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大家剛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地理條件時都提到我們地區的人口問題,不利方面認為人口多,人均資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勞動力充足。針對這一矛盾,有同學提出在本區發展需要較多勞動力發展簡單的加工工業,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可創造更多的產值,可見,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

  提問:我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與我們自己家鄉的發展情況相同嗎?(學生:不相同)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正是由于兩個區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條件不同,因此區域發展的方向、發展的途徑和發展的道路也不盡相同。可見,區域發展不同(教師在適當位置及時板書),也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渡:怎樣才能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僅僅依靠本區域的有利條件就能促進本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嗎?(學生,不能)那該怎么辦呢?(學生:與其他區域合作)

  教師:回答得有道理!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區域合作.(教師及時板書)

  板書:3.區域合作

  教師講解:發揮了我們的優勢,是否就可以發展好了?如果東北平原生產的糧食沒有地方需要,如果我們加工的產品沒有地方銷售,優勢也就無法實現。因此,我們的發展,需要與其他區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運、南水北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目前我國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可以說都是區域合作的結果(教師及時板書c區域合作),離開區域間的合作,任何一項國家重點工程,都是難以實施、難以完成的。

  播放錄像:引導學生收看有關“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的專題錄像,搞清這些工程的概況,明確區域合作對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對國家各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投影:“三北防護林的分布圖”,然后,引導學生讀圖判斷三北防護林地跨我國哪三北和哪些省級行政區?

  “三北”防護林全長7000多千米,寬400~1700千米,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42%。

  播放錄像:在學生讀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看錄像,邊收聽有關“三北防護林”的情況介紹:我國的“三北防護林”東起黑龍江的賓縣,西至新疆的烏孜別里山,跨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包括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1個縣,總面積406.9×104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2.4%,規劃造林3.508×104公頃,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蓋率平均從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區實現農田林網化,大部分牧場也有了林網、防護林的保護,黃土高原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沙地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將被綠化,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師小結:區域間的聯系與合作,不僅可以優勢互補,使各區域得到共同發展,還有助于解決區域的環境問題,進一步促進各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三北”防護林是我國區域合作獲得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典范。

  過渡:出示“世界地圖”(掛圖)。剛才,我們從實例中看到我國的不同區域在經濟和環境各方面均有長足的發展,我們的祖國也在各區域的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那么,我們的祖國怎樣才能在世界這個更大的區域中求得發展,大顯身手呢?

  板書:在世界中發展

  投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簽字儀式”(圖9.3)

  播放錄像:將中國人世的歷程以視頻(或圖片)等形式展現給學生,啟發學生思考。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中國歷經15輪談判終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為什么中國經過千辛萬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首先,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國,綜合國力逐漸增強,從自身的發展需要來看,加入WTO,融人世界,發展本國優勢,對外開放,可促進

  祖國的發展;其次,從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看,加入WTO,加強與世界其他區域的合作,是發展的途徑;(引導學生讀圖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促進世界的和平、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是時代賦予我國這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重大責任。

  [課堂小結]

  兩年來,我們走過世界,走遍中國,明天將帶著我們所學到的地理知識、使用地圖本領、分析問題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來的生活。

  七、板書設計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回憶已學中國區域地理基礎知識,同時獲取新知。

  2.初步領會地理環境要素的綜合性和區域差異性及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3.通過搜集有關信息,明確中國的國情和世界的發展趨勢及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二)能力目標

  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與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關心身邊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2.明確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3.關注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情況,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

  4.了解全球的變化趨勢和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在世界中求發展。

  (二)教學難點 

  在世界中求發展

  三、教學方法

  小組活動法、讀圖觀察法、聯系對比法等。

  四、教具準備

  投影片、有關錄像片或VCD光盤。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前段時間,我們班分成四個社會調查小組,按協商選擇的辦法分別對我們家鄉的自然、人文、經濟、教育等方面進行了認真詳細的社會調查,經過對調查材料的整理,寫成了較好的社會調查報告。現在請一位同學向全班匯報一下調查結果。然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分析一下家鄉的區域發展有什么優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要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

  板書:一、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講授新課]

  1.區域差異很大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邊觀察中國地圖邊回憶所學知識:同學們還記得在中國區域地理中我們學習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區域嗎?它們有什么差異或特點呢?(請男女同學輪流回答,區域特點把握不準的,教師激勵評價后加以點撥補充)

  教師講解:從地圖上,從同學們的回憶中可知,我國國土遼闊,東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區(或區域)差異很大,可以說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由此可見,我國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區域差異很大。(教師在適當位置上及時板書)

  2.區域發展不同

  過渡:不同地區或區域的特點不同,發展的方向、途徑和所走的發展道路也不盡相同。

  投影:《東北平原》(圖9.1)弓I導學生讀圖,了解東北平原糧食生產情況。

  東北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較低,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 ,已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從圖9.1上可以看出東北平原的地形地勢有什么特點呢?可以想象出東北平原的土壤、農業生產有什么特點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面積廣大,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此外,東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稱,人口密度較低。這是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平原的一大優勢。利用這些優勢條件,進行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糧,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看過東北平原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經濟的例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的家鄉發展經濟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輪流請男同學說不利的地理條件,女同學說有利的地理條件,教師簡練地為學生板書)

  過渡:大家在找出我們家鄉發展經濟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的基礎上,想一想應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我們家鄉的經濟呢?

  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分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評價點撥:(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大家剛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地理條件時都提到我們地區的人口問題,不利方面認為人口多,人均資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勞動力充足。針對這一矛盾,有同學提出在本區發展需要較多勞動力發展簡單的加工工業,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可創造更多的產值,可見,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

  提問:我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與我們自己家鄉的發展情況相同嗎?(學生:不相同)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正是由于兩個區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條件不同,因此區域發展的方向、發展的途徑和發展的道路也不盡相同。可見,區域發展不同(教師在適當位置及時板書),也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渡:怎樣才能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僅僅依靠本區域的有利條件就能促進本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嗎?(學生,不能)那該怎么辦呢?(學生:與其他區域合作)

  教師:回答得有道理!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區域合作.(教師及時板書)

  板書:3.區域合作

  教師講解:發揮了我們的優勢,是否就可以發展好了?如果東北平原生產的糧食沒有地方需要,如果我們加工的產品沒有地方銷售,優勢也就無法實現。因此,我們的發展,需要與其他區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運、南水北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目前我國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可以說都是區域合作的結果(教師及時板書c區域合作),離開區域間的合作,任何一項國家重點工程,都是難以實施、難以完成的。

  播放錄像:引導學生收看有關“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的專題錄像,搞清這些工程的概況,明確區域合作對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對國家各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投影:“三北防護林的分布圖”,然后,引導學生讀圖判斷三北防護林地跨我國哪三北和哪些省級行政區?

  “三北”防護林全長7000多千米,寬400~1700千米,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42%。

  播放錄像:在學生讀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看錄像,邊收聽有關“三北防護林”的情況介紹:我國的“三北防護林”東起黑龍江的賓縣,西至新疆的烏孜別里山,跨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包括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1個縣,總面積406.9×104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2.4%,規劃造林3.508×104公頃,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蓋率平均從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區實現農田林網化,大部分牧場也有了林網、防護林的保護,黃土高原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沙地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將被綠化,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師小結:區域間的聯系與合作,不僅可以優勢互補,使各區域得到共同發展,還有助于解決區域的環境問題,進一步促進各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三北”防護林是我國區域合作獲得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典范。

  過渡:出示“世界地圖”(掛圖)。剛才,我們從實例中看到我國的不同區域在經濟和環境各方面均有長足的發展,我們的祖國也在各區域的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那么,我們的祖國怎樣才能在世界這個更大的區域中求得發展,大顯身手呢?

  板書:在世界中發展

  投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簽字儀式”(圖9.3)

  播放錄像:將中國人世的歷程以視頻(或圖片)等形式展現給學生,啟發學生思考。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中國歷經15輪談判終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為什么中國經過千辛萬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首先,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國,綜合國力逐漸增強,從自身的發展需要來看,加入WTO,融人世界,發展本國優勢,對外開放,可促進

  祖國的發展;其次,從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看,加入WTO,加強與世界其他區域的合作,是發展的途徑;(引導學生讀圖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促進世界的和平、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是時代賦予我國這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重大責任。

  [課堂小結]

  兩年來,我們走過世界,走遍中國,明天將帶著我們所學到的地理知識、使用地圖本領、分析問題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來的生活。

  七、板書設計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 篇5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回憶已學中國區域地理基礎知識,同時獲取新知。

  2.初步領會地理環境要素的綜合性和區域差異性及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3.通過搜集有關信息,明確中國的國情和世界的發展趨勢及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二)能力目標

  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與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關心身邊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2.明確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3.關注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情況,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

  4.了解全球的變化趨勢和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在世界中求發展。

  (二)教學難點

  在世界中求發展

  三、教學方法

  小組活動法、讀圖觀察法、聯系對比法等。

  四、教具準備

  投影片、有關錄像片或vcd光盤。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段時間,我們班分成四個社會調查小組,按協商選擇的辦法分別對我們家鄉的自然、人文、經濟、教育等方面進行了認真詳細的社會調查,經過對調查材料的整理,寫成了較好的社會調查報告。現在請一位同學向全班匯報一下調查結果。然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分析一下家鄉的區域發展有什么優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要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

  板書:一、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講授新課]

  1.區域差異很大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邊觀察中國地圖邊回憶所學知識:同學們還記得在中國區域地理中我們學習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區域嗎?它們有什么差異或特點呢?(請男女同學輪流回答,區域特點把握不準的,教師激勵評價后加以點撥補充)

  教師講解:從地圖上,從同學們的回憶中可知,我國國土遼闊,東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區(或區域)差異很大,可以說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由此可見,我國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區域差異很大。(教師在適當位置上及時板書)

  2.區域發展不同

  過渡:不同地區或區域的特點不同,發展的方向、途徑和所走的發展道路也不盡相同。

  投影:《東北平原》(圖9.1)弓i導學生讀圖,了解東北平原糧食生產情況。

  東北平原面積廣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較低,適宜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已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從圖9.1上可以看出東北平原的地形地勢有什么特點呢?可以想象出東北平原的土壤、農業生產有什么特點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面積廣大,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此外,東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稱,人口密度較低。這是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平原的一大優勢。利用這些優勢條件,進行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糧,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提問:看過東北平原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經濟的例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的家鄉發展經濟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輪流請男同學說不利的地理條件,女同學說有利的地理條件,教師簡練地為學生板書)

  過渡:大家在找出我們家鄉發展經濟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條件的基礎上,想一想應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我們家鄉的經濟呢?

  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分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評價點撥:(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大家剛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地理條件時都提到我們地區的人口問題,不利方面認為人口多,人均資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勞動力充足。針對這一矛盾,有同學提出在本區發展需要較多勞動力發展簡單的加工工業,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可創造更多的產值,可見,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

  提問:我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與我們自己家鄉的發展情況相同嗎?(學生:不相同)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正是由于兩個區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條件不同,因此區域發展的方向、發展的途徑和發展的道路也不盡相同。可見,區域發展不同(教師在適當位置及時板書),也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渡:怎樣才能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呢?僅僅依靠本區域的有利條件就能促進本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嗎?(學生,不能)那該怎么辦呢?(學生:與其他區域合作)

  教師:回答得有道理!促進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區域合作.(教師及時板書)

  板書:3.區域合作

  教師講解:發揮了我們的優勢,是否就可以發展好了?如果東北平原生產的糧食沒有地方需要,如果我們加工的產品沒有地方銷售,優勢也就無法實現。因此,我們的發展,需要與其他區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運、南水北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目前我國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可以說都是區域合作的結果(教師及時板書c區域合作),離開區域間的合作,任何一項國家重點工程,都是難以實施、難以完成的。

  播放錄像:引導學生收看有關“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的專題錄像,搞清這些工程的概況,明確區域合作對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對國家各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投影:“三北防護林的分布圖”,然后,引導學生讀圖判斷三北防護林地跨我國哪三北和哪些省級行政區?

  “三北”防護林全長7000多千米,寬400~1700千米,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42%。

  播放錄像:在學生讀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看錄像,邊收聽有關“三北防護林”的情況介紹:我國的“三北防護林”東起黑龍江的賓縣,西至新疆的烏孜別里山,跨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包括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1個縣,總面積406.9×104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2.4%,規劃造林3.508×104公頃,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蓋率平均從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區實現農田林網化,大部分牧場也有了林網、防護林的保護,黃土高原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沙地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將被綠化,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師小結:區域間的聯系與合作,不僅可以優勢互補,使各區域得到共同發展,還有助于解決區域的環境問題,進一步促進各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三北”防護林是我國區域合作獲得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典范。

  過渡:出示“世界地圖”(掛圖)。剛才,我們從實例中看到我國的不同區域在經濟和環境各方面均有長足的發展,我們的祖國也在各區域的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那么,我們的祖國怎樣才能在世界這個更大的區域中求得發展,大顯身手呢?

  板書:在世界中發展

  投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簽字儀式”(圖9.3)

  播放錄像:將中國人世的歷程以視頻(或圖片)等形式展現給學生,啟發學生思考。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中國歷經15輪談判終于在xx年11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為什么中國經過千辛萬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首先,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國,綜合國力逐漸增強,從自身的發展需要來看,加入wto,融人世界,發展本國優勢,對外開放,可促進

  祖國的發展;其次,從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看,加入wto,加強與世界其他區域的合作,是發展的途徑;(引導學生讀圖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促進世界的和平、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是時代賦予我國這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重大責任。

  [課堂小結]

  兩年來,我們走過世界,走遍中國,明天將帶著我們所學到的地理知識、使用地圖本領、分析問題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來的生活。

  七、板書設計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長江》教案(精選11篇)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國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與灌溉”、“黃金水道”四部分內容,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長江在我國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國人民生活中的利與弊,并通過對中國第一大河的學習來掌握認識...

  • 第一節 美國 教學設計(通用4篇)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美國的自然環境特點和移民國情。2、美國農業生產的布局與特點。3、美國的工業布局及高科技的特點。4、美國對世界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應負的責任。...

  • 《工業》教學設計(精選4篇)

    一、教學目標1.初步學會分析工業基地形成和發展的條件。2.讀圖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知道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的部門及產品;認識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

  • 海洋資源(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我國優越的海洋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以及非生物資源,認識到開發的巨大潛力和美好前景,并進一步認識到開發的重要意義。...

  • 八年級地理重慶教案

    重慶市課 題第二節 “西南山城”——重慶市課 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了解重慶是我國最年輕的中央直轄市2、了解重慶發達的交通運輸,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征訂的主要工業部門及在西部大工業開發戰略中的重要地位4、通過本節知識的學...

  •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知識點歸納

    第一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1現代交通運輸方式: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管道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等在各種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縱橫交錯的鐵路線構成全國交通運輸網的骨架。...

  • 地勢和地形

    第二單元自 然 環 境3.讀地圖冊第9、10頁①說出我國沿北緯36度附近地勢剖面上的地形區名稱②說出我國沿東經89度附近地勢剖面上的地形區名稱。4、a.我國的地勢對航運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使的我國許多大河大江自西向東奔流入海。...

  • 滾滾長江

    一、滾滾長 江(兩課時)教學目的☆知識要求:1、了解長江水系概況,知道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2、學會分析并掌握長江各段的水文特征;3、了解長江開發利用的現狀及潛力;治理保護的首要任務。...

  • 中國的農業 “種植業” ,(精選2篇)

    教案示例——“種植業”【教學重點】1.我國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異和農作物的分布規律。2.抓緊糧食生產的重要性。【教學難點】我國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異和農作物的分布規律。【教學媒體】計算機課件【教學方法】講述法、討論法、談話法。...

  • 八年級地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洲国产高清 | 免费看片A级毛片免费看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 |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 夜夜爽欧美肥妇xxxx |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午夜a级限制福利片 | 日本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一级毛片大全免费播放 | 日本久久免费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高潮a片羞羞视频涩涩 不用播放器的av网站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 福利社一区二区 | 78m-78模成视频在线 |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九色 | 精品国产1 | 91中文在线观看 | 免费a在线看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不卡 | 亚洲嫩模一区二区三区 | 三影院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 成人激情在线视频 |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 | 午夜男女爽爽爽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wwwccc36天堂 |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不卡的av在线免费观看 | 台湾佬在线视频 | 中国字幕第一页 | 日本a级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尤物 | 久操福利视频 | 真人插b免费视频播放 | 性久久久 | 大地影视资源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乱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