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門(精選15篇)
香港和澳門 篇1
【知識目標】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特點及范圍、組成、居民等基本地理情況。
2.知道香港、澳門、珠江口、深圳、珠海等地的位置。
3.中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時間。
4.了解港澳的經濟特點,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交通中心,有發達的加工工業和旅游業。
【能力目標】
能在圖中迅速填出香港、澳門、珠江口、深圳、珠海等地。
【情感
1 通過香港、澳門位置優越、經濟繁榮,回歸后在大陸強有力地支持下發展穩定等內容的介紹,使學生感受到祖國的興旺,祖國統一前景美好。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教材分析】
香港和澳門地區同中國臺灣一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但從政治角度看兩者又有區別,中國臺灣至今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而港澳地區則是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建立了特別行政區。教材從地理位置、人口等方面入手,讓學生了解香港、澳門兩地的一般情況和經濟特點,從而使學生對兩地有一個比較初步的了解。
香港和澳門分別位于珠江口的東西兩側,面向海洋,背靠大陸,一直都是中國的領土。但是,由于歷史上的原因,分別被英國和葡萄牙侵占。根據1984年和1987年中英、中葡政府的聯合聲明,中國政府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分別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并分別設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現行社會、經濟制度50年不變,以保持香港和澳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實行一國兩制的政策。本節教材一開始即講述了這一點,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
香港和澳門經濟都較發達。尤其是香港,在國際交通、貿易、金融、旅游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教材在對這些內容講述后,著重指出 ,祖國大陸是香港和澳門經濟發展的強大后盾。
【教法建議】
香港和澳門地區這節教學,首先必須說明香港和澳門都是中國的領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通過對從地理位置、人口等方面入手,讓學生了解香港、澳門兩地的一般概況和經濟特點,從而使學生對兩地有一個較初步的了解。
香港和澳門地區有它們的共同點,也存在差異,從而有著較大可比性。在教學中可采用比較法,這樣有助于對香港和澳門地區地理事物或現象間相互聯系的認識;也有助于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香港和澳門地區”這節內容,可從它們的位置、范圍、面積、人口、重要地位、經濟、回歸時間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幻燈、錄像等。比如可依次出示“香港和澳門地區圖”、“澳門全島”、“澳凼大橋”、“香港海運圖”、“香港的主要工業產品”及“中國內地供應香港的主要物資”等地圖。通過比較,讓學生懂得香港和澳門的共同點是:香港和澳門都是中國的領土,都位于珠江口,都于20世紀末回歸祖國。回歸后都建立了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都是重要港口,旅游業都發達。
關于“香港”的教法建議
有關香港的情況,學生通過電視、電影、報刊、互聯網等媒體的介紹都有一定的了解,可采用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適當簡述香港百年歷史。
香港一直是中國的領土,由于歷史的原因,曾被英國侵占。中國政府已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洗雪了中國人民的百年恥辱。香港特別行政區享受高度自治權,實行“一國兩制”政策。教學時可補充適當資料,結合圖片、錄像等生動活潑地進行,使學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二、講香港的位置時,讓學生看中國政區圖和香港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香港位于祖國大陸的什么方位?(南部沿海)。2.香港位于什么河口的什么部位?(珠江口東側)。3.與香港相鄰的是哪個省,哪個經濟特區?(廣東省、深圳市)。從而一步步得出香港的地理位置。
三、講述香港在國際交通、貿易、信息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優越的地理位置:背靠祖國大陸,南臨廣闊的海洋,是祖國大陸進出口商品的重要轉口港。香港又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線上的重要港口。講述時應結合香港海運圖,讓學生找出香港海運所能到達的國家和地區。2.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之一,港闊水深,可同時停上百艘萬噸巨輪,是世界進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3.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要讓學生理解自由貿易這一概念的含義:對許多進出口商品可以免征關稅,吸引各國商人。由于上述條件,對外貿易成為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
四、香港的經濟除外貿外,加工工業和旅游業也很重要。
可指導學生讀“香港的主要工業產品”圖和“中國內地供應香港的主要物資”圖,讓學生理解,強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靠山。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香港和澳門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培養
。1)通過閱讀政區圖讓學生能夠說明其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的優越性初步培養學生獲取圖上信息的能力與分析技能;
(2)通過人口密度的計算與資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狹”的基本特點,進行總結歸納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間、保護環境等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逐步樹立城市發展更因重視人地協調的基本觀念;
。3)通過圖文資料的分析,綜合概括出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的模式、意義及影響因素,認同“一國兩制”與優勢互補是港澳地區增強國際地位與競爭力及長期高速發展的根本保障;
。4)使學生知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記住回歸祖國的時間,使學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交通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學生知道澳門的旅游業和博彩業收入是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2.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通過的歷史及回歸過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認識到只有祖國強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人多地狹”的特點;
2.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時數
一課時
四、教學資源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香港別來無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資料,區旗、區徽、政區圖、回歸場景圖、衛星遙感圖、城市中的綠地、高樓林立、填海造地、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圖、祖國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增長表等圖片資料……
五、教學步驟 及過程
1、導入 新課 創設情景導入 ,進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別來無恙》和《七子之歌》,剛才聽了這兩首歌,我想請同學們大聲的告訴我歌里所唱的分別是我國的哪兩個地方?生:.你從中聽到了什么?或者說你從歌中聽出了一種什么感情?生:聽到了過去所受的屈辱和她們都渴盼回家、渴望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的感情。(意思大致一致即可)歌中所唱的也正是我們今天要去的兩個地方——。如今已經回到了她母親的懷抱,關于這個回歸時間有誰知道?請你告訴大家!生:回家的時間分別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那么就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漂泊多年的兒女終于回到她母親的身邊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喜事,那一天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那么當時英國是怎樣占領香港島的呢?通過什么條約?這說明了什么?
生:通過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說明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落后就要挨打”。(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2、講授新課 思考:回歸后,我們把她們叫做“特別行政區”,為什么要把稱為“特別行政區”呢?生:因為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即在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依照基本法享有高度的自主權。(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3、投影《政區圖》,了解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各自包括的范圍、面積和人口數量。學生討論后回答。
畫面顯示答案:
4、請大家根據這個同學所提供的面積和人口數量,在下面迅速計算出這一地區的人口密度,并將它與上海、北京、新加坡作比較,理解港澳地區“人多地狹”的含義。顯示表格。提問:這說明了在人口數量和面積上有什么特點? 生:人多地狹。(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5、投影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和區徽,通過以前資料的搜集,說說其中的涵義。
6、針對港澳地區的“人多地狹”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有限,而經濟的發展就需要進行城市空間的拓展,當地是如何進行拓展的呢?主要有兩種方式:“上天”和“下!薄
投影:“高樓林立”和“填海造地”。通過小組討論(四人一小組)談談你對這兩種拓展方式的看法,你認為在城市拓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生:環境保護和綠化問題。
7、投影教材中“香港衛星遙感影像圖”和“香港城市中的綠化圖”,明確香港的植被覆蓋率是較高的。思考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還保留有大片的綠地”?針對這種情況,說說你的看法。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歸納:人、地需要協調發展,不能光發展而忘了環境的保護。
我們了解了港澳地區優越的位置,接下來再來看看港澳地區的經濟。
投影:香港和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圖。說說祖國內地與香港各自的優勢。
屏幕顯示:內地的優勢:自然資源、廠房、能源、淡水、日常生活消費品和眾多廉價的勞動力。
香港的優勢:先進的技術、管理人才和經驗、雄厚的資金。
香港通過內地廉價的勞動力制造出了鞋子、服裝、玩具、電器等產品,并出口創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的發展與哪個地方密不可分?生:內地。那么你知道主要是靠哪些產業來發展經濟的呢?討論后請同學回答。
屏幕顯示:香港:國際貿易、運輸、金融、信息服務和旅游業等第三產業。
澳門:博彩、旅游業。
提問:香港所購進的產品是不是都在本地銷售呢?
生:不是。師:它會直接賣到其他國家,這種貿易我們把它叫做“轉口貿易”。 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伙伴。
投影:祖國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長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在不斷增長,并且增長得很快。提問:除了經濟聯系外,港澳地區和內地的聯系還包括哪些方面?
生:還包括人口流動和科技交流等。
屏幕顯示:1、香港人愿到深圳就業。
2、內地與香港的科研機構的交流有較長的歷史,雙方以定期研討、人員互訪、交換研究生、合作申請研究項目、舉辦培訓班等形式進行交流。
3、人員往來頻繁,早期是探親訪友,現在是往來旅游。僅2000年一年港澳到內地旅游人數就達到七千多萬人次。
小結: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人員交流和科技交流方面這些都說明了祖國內地與港澳地區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
結束語:回歸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帶來了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和港澳的繁榮,我們衷心地祝愿香港的明天會更好,澳門的明天會更好,同時我們也期待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盼望著七子之一的中國臺灣早日回家,中國早日實現統一。下課!播放《七子之歌》。
香港和澳門 篇3
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回歸的時間、意義,主權的含義
掌 握
“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香港和澳門的區旗、區徽及其含義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順時歸納整理知識
聯系近代列強侵華等史實,歸納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形成初步的歷史歸納能力
綜合分析認識意義
通過教材有關“一國兩制”和香港、澳門回歸等歷史事實的描述,認識其歷史意義,培養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熱愛祖國向往統一
通過課本插圖激動人心的情景,體驗香港、澳門與祖國大家庭血脈相連的深情,從而進一步鞏固愛國情感,深化追求祖國統一的理念
自覺擁護黨的領導
通過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進一步認識到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中國人民才真正走上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培育熱愛共產黨的情感
教學重點 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含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復習有關內容:
新中國建立以來,祖國大陸各民族大團結的情況怎樣?(各少數民族跨入社會主義階段后,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為建設祖國和自己美好的家園,迸發出巨大的熱情。他們的社會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業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發展繁榮政策的結果。)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但是,由于歷史原因,祖國還沒有完全統一起來。為了完成統一大業,黨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著神圣的目標大踏步地前進著。(組織學生滿懷深情地朗讀“導言框”描述的“香港回歸倒計時”盛況,進入新課的學習和探究。)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國兩制”的構想
1鄧小平為什么要提出“一國兩制”構想?(既要照顧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大陸與港澳臺地區的差別,又要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維護民族與國家的根本利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怎樣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它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指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統一主權的國家里,以祖國統一為前提,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地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1教師補充香港澳門問題的歷史由來并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15頁《英國侵占香港示意圖》和《香港問題》介紹:16世紀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門的居住權。19世紀中期以來,英國通過1842年的《南京條約》、1860年的《北京條約》和1898年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依次割占了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地區)。新中國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從未承認這些不平等條約,并再三表示將在適當時候收回這些領土!耙粐鴥芍啤睒嬒氲奶岢,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
2香港和澳門分別在哪一年回歸祖國?(1997年、1999年。)
3引導學生觀看課本相關插圖和《七子之歌》,回顧體驗那激動人心的情景。
教師指出:聞一多所說的“七子”是澳門、香港、中國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到目前為止,它們都已回歸祖國懷抱。其中,中國臺灣和大陸雖然還沒有統一起來,但是在抗日戰爭勝利時,日本已經把它歸還我國。中國臺灣屬于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是國際上公認的事實。
4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有什么歷史意義?(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標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不。)
5組織學生根據“自由閱讀卡”識別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區徽,并說出它們的含義。(a.香港區旗含義: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代表香港,寓意著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國的懷抱中興旺發達。紅白兩色,體現著“一國兩制”的精神。b.澳門區旗含義:五星象征祖國的統一,蓮花等象征澳門及其自然環境,表明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綠色象征著充滿生機的祖國。)
如時間許可,練習鞏固
1根據59頁“活動與探究·1”,先組織學生“想一想”:“一國兩制”的構想是怎樣照顧到香港和中國臺灣的歷史和實際情況的?(他們原先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所以只要實現主權回歸,允許他們維持現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其中中國臺灣還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2完成課本59頁“練一練”:應選a(英國侵占的香港)。
3完成《歷史填圖冊》16~17頁各題。
4完成《新學案》34頁的[自我測評]各題。
5根據60頁“活動與探究·2”, 建議學生整理出一期專題板報,內容可以包含:香港地區經濟的現狀、香港歷史的由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政策、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香港的未來與展望等。
6提醒學生預習第13課《海峽兩岸的交往》。
香港和澳門 篇4
一、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了解港澳問題的歷史原由;
2、掌握“一國兩制“構想的含義;
3、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4、掌握香港、澳門回歸的重要意義。
。ǘ┻^程與方法
1、聯系歷史事實,詳細講清港澳問題的由來。
2、闡明“一國兩制”構想形成的過程、含義和意義。
3、講述香港和澳門回歸的經過,并記憶其重要史實和偉大意義。
。ㄈ┣楦、態度與價值觀
1、“一國兩制”的構想變為了現實,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取得了歷史性進展。
2、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洗刷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恥辱。
3、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構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重大發展,是實現祖國統一的重要原則。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1、“一國兩制”構想的內涵。
2、香港、澳門回歸的重要史實和偉大意義。
(二)難點
1、“一國兩制”的構想;
2、香港澳門問題的解決。 三、 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圖片,史料,歌曲等) 四、 板書設計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1、(圖片展示)香港澳門的區旗“紅旗代表什么?紫荊花代表什么?花蕊上的五顆星象征什么?” “那紅、白兩色又體現了什么?”提示:紅白兩色體現了“一國兩制”的精神。 二、新課講解1、問:什么是“一國兩制”? 問:“一國兩制”的構想是誰提出來的? 2、問:為什么要實行“一國兩制”? 3、對學生的講述進行評價和歸納,給予及時的提示:為什么是“一國”?為什么一定要“兩種制度”?(以香港為例) 4、總結:實行一國兩制,一要實現香港主權回歸,二要保持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維持香港的繁榮。我們知道“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香港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我們是在什么時候失去香港,失去澳門的呢? 5、出示香港地區的地圖,同時播放歌曲《東方之珠》。問:請大家回憶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思考我們是在什么時候失去香港的? 6、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歸納總結:1840年,鴉片戰爭1842年,《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條約》強行租借新界。 教師必須強調,我們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過這三個條約,并表示要在合適的時候收回香港和澳門的主權。請大家閱讀課文,。理出一條線索:我們是怎樣一步步收回香港的主權的?7、問:我國政府提出用“一國兩制”解決香港問題最早是在什么時候? 8、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來訪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適時的提出了用“一國兩制”方針解決香港問題,接下來中英之間進行了22輪談判。直到1984年,談判圓滿結束,簽署了聯合聲明。 問:中英聯合聲明中決定我們在什么時候收回香港主權呢?問:為什么是1997年7月1日? 補充: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主權包括什么?中國臺灣當局作為一個地方政府在世界上到處去謀求外交關系,這應不應該呢? 8、(出示圖片)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中國的五星紅旗從此每天都可以升起在香港這片土地上。 9、出示幻燈片《七子之歌-澳門》,同時播放同名歌曲。 10、提問澳門問題的由來,我國政府收回澳門主權的過程。 1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歸納總結澳門問題的由來:1553年,葡萄牙人以曝曬水浸貨物為由,上岸獲取了澳門的居住權。問:我們在什么時候解決澳門問題? 12、(出示圖片)鄧小平、三代領導人都十分關心澳門的發展。今日的澳門到處一片繁榮的景象。 13、問:香港和澳門的回歸說明了什么? 14、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補充:靈活的外交手段,政府堅決的態度和立場,像“一國兩制”這樣一個照顧到各方利益的好政策等等。 15、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意義是什么? 16、在學生回答基礎上補充:(1) 對于香港澳門的經濟建設來說,有了大陸這樣一個強大的后盾……(聯系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2) “一國兩制”,用和平手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給世界其他地區的沖突矛盾提供了借鑒。 三、小結 四、練習播放歌曲《香港,別來無恙》 觀察圖片根據自己的思考回答:“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代表香港,寓意著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星象征著香港同胞心中熱愛祖國!睂W生普遍不知道。 根據自己課前的預習,說出一國兩制的含義及它的提出人鄧小平。 部分學生積極講述自己的觀點,部分學生似乎對這個問題不夠明白。 學生在老師的提醒下,結合香港、澳門的歷史與實際情況,得到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帶著懸念進入下一部分內容。 學生觀察地圖(地圖上香港的不同的區域都已標出),開始回憶。學生思考后回答要點:鴉片戰爭、中英《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等等。 學生閱讀課文,自己歸納整理基本的知識點。 學生回答:1984年中英就香港問題簽署聯合聲明。 宣布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設置小懸念,暫時緩解課堂氣氛。學生根據前面的知識可以知道,中英《展拓界址條約》中提出租借新界的借期是99年,剛好到1997年6月30日到期,我國政府可能為照顧到英國政府的面子將回歸日定在7月1日。 領土、國防、外交等學生在老師的指示下明白中國臺灣作為一個地方政府與外國政府謀求外交關系是對國家主權的僭越。 學生從圖片中感受當時歷史的激動。 在熟悉的歌聲中,學生的思緒被帶入到下一部分內容中。 學生根據前面教師處理“香港回歸”部分內容的方法,自己學習處理“澳門問題”部分內容。 根據書本內容回答:1987年,中葡政府就澳門問題發表聯合聲明,決定在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學生從圖片中感受“一國兩制”的實踐是非常成功的。 學生思考回答: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等。 學生互相討論,回答: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的恥辱,保證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產生共鳴。 學生與教師一起回顧本課內容。 學生與教師一起解決課后練習。
本課總結本課主要介紹了我國在祖國統一大業上所取得的輝煌成績。港澳臺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解決港澳臺問題指明了途徑。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了為解決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1997年香港回歸。1987年,中葡兩國簽署了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政府分別在這兩地建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港澳回歸,洗雪了百年恥辱,祖國的統一大業取得了重大進展。
香港和澳門 篇5
第13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一國兩制”提出的背景、含義及深遠影響;知道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過程和意義;了解香港和澳門區旗、區徽及含義。
2、過程與方法
搜集香港、澳門的歷史、地理、回歸歷程、回歸后的繁榮發展等資料,學會從中獲取有 效的信息;通過詩歌朗誦、歌曲演唱、編演歷史劇、觀看香港、澳門回歸錄像等資料,感受香港、澳門艱難的回歸歷程, 加深對港、澳回歸意義的理解以及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必然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說明中國的國力日益強大,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
教學重點:香港、澳門回歸及其歷史意義——通過研究小組的多項活動展示,加深對港、澳回歸的了解和掌握;通過抒發港澳被侵占和回歸的不同感受,加深對回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含義及其影響——通過閱讀課文和相關 文獻資料,進行討論,理解含義及影響。
[導入新課]
播放《東方之珠》歌曲,
。◣煟哼@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歌中的“明珠”指的是哪里? (生:——香港)
(師)香港、澳門是祖國兩顆璀璨的明珠。但百年前的中國,由于落后,不斷遭到外國侵略者的欺凌,使得香港、澳門這兩顆璀璨的明珠就這樣被列強從祖國母親的懷抱中奪走了。而今這兩顆明珠歷經艱辛終于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下面,就讓我們踏著歷史的足跡,共同回顧一下香港、澳門是如何回歸到祖國母親懷抱的。
活動一:港澳一游
(師):首先我們有請xx同學,帶大家一起到香港、澳門去游覽一番。
學生展示《港澳一游》課件,先向大家簡單介紹香港、澳門情況,然后主持港澳地理知識搶答。
(導游學生):香港得名于香江,位於中國東南端,毗鄰廣東省,正好在北回歸線南方,總面積為1098平方公里,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及超過200個外島所組成。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之一,已經超過660萬。
香港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由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國際資本的不斷注入,發展成為了世界金融貿易中心。同時香港也是亞洲最受歡迎的旅游勝地,它的旅游外匯收入、游客人數及游客人均消費額等指標,都 居于世界旅游市場的前列,堪稱亞太區的旅游樞紐。
。ㄕn件顯示知識搶答問題):
1、顯示“紫荊花雕像”,問這座紫荊花雕像的全名叫什么?(——《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2、亞洲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是什么? (──香港的海洋公園)
3 、全球最長的鐵路和行車道兩用吊橋是什么?(——青馬大橋全長2.2公里 )。
4、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是?(——董建華)
。▽в螌W生):接下來我們在去澳門參觀參觀。
澳門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珠江口西岸,東北距香港約60公里,總面積17.41平方公里,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至于澳門此名,則是因為從氹(dang)仔島眺看澳門半島,她的左右各有一座山,遠遠望去像是兩扇開啟的“門”,半島周圍環繞著海水,人稱此種地形為“澳”。那么,連在一起,這方土地便稱為“澳門”)。經過多年發展,澳門現已發展為重要的國際城市,出口加工、旅游博彩及建筑與金融是澳門主要的經濟支 柱。澳門最有特色的是賭博娛樂設施,賽馬、賽狗、賽車樣樣俱全。賭博業在澳門合法化,形成以“博彩觀光”為傳統的旅游模式。澳門眾多的名勝古跡,既有傳統的中國文化色彩,又有濃郁的葡國情調,加上興旺的博彩業,令澳門有“東方蒙特卡羅”之稱,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
。ㄕn件顯示知識搶答問題):
1、澳門最出名的娛樂場是什么? (——葡京酒店)
2、(顯示“葡撻”圖片)請問圖片中顯示的是澳門的哪種美食? (——葡撻)
3、(顯示“澳門大三巴牌坊”圖片),圖片顯示的是澳門的重要標志,它叫什么牌坊?(——澳門大三巴牌坊)
(師總結):感謝x同學帶我們到港澳一游,使我們對香港、澳門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讓我們感受到回歸后的香港和澳門依然保持著繁榮和穩定,F在我們要回到歷史的角度,去回顧香港、澳門所經歷的歷史滄桑。
一、“一國兩制”構想——鄧小平
1、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
活動二:滄;仡
。ㄕ故尽稖嫔;仡櫋氛n件,介紹港澳被侵占歷程) (地圖冊p15)
(師):香港和澳門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新中國成立后,香港、澳門、中國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懷抱,他們的回歸就成了祖國統一大業中必 須解決的頭等大事。首先我們要來了解香港澳門它們所經歷的滄桑,它們是怎樣從祖國母親懷抱中被強盜奪去的。
(課件顯 示知識搶答問題):
1、 香港曾經淪為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生:英國)
2、英國是怎樣一步步割占香港的?(——生:通過1842年的《南京 條約》割占香港;通過1860年的《北京條約》割占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租界新界)(課件展示香港被英國割占或租界的過程)
3、澳門曾經被哪個國家所強占? (——生:葡萄牙)
4、葡萄牙是怎樣強占澳門的?(——生:1553年,葡萄牙任借口曝(pu)曬水浸貨物,強行進入澳門;1557年,他們通過賄賂明朝官員,取得在澳門的定居權;19世紀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任又先后侵占了領氹(dang)仔島和路環島。)
。◣煟喊倌昵暗闹袊捎诼浜,使得香港、澳門被列強奪走,每一個中國人,都忘不了這個恥辱,每一個中國人都希望香港、澳門早日回歸。聞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代表了 廣大人民的心聲。現在我們來看其中的兩首。
課件顯示《七子之歌•香港》(請一學生感情朗讀)
課件顯示《七子之歌•澳門》(學生聆聽歌曲)
。◣煟郝勔欢嘞壬鞯摹镀咦又琛罚昧藬M人的手法將七處失地比作遠離祖國母親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受盡侵凌,渴望重歸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
。◣煟合愀、澳門的問題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實現祖國統一是當時全國人民、包括港澳同胞、海外華僑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祖國的日益強大,如何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就多次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途徑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會有什么結果?(學生討論,回答)(——生: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途徑和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非和平方式,一種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就是用武力解決,這既會影響中英、中葡關系的正常發展,又會傷害港澳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和平方式,可以減少阻力,有利于港澳順利回歸。)
(師):采用和平方式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必須照顧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怎樣?怎樣才能照顧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呢?(學生思考、討論,達成深刻認識)(——生:香港和澳門長期被英國和葡萄牙控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當地人民在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等方面 與大陸有不少差異,強行在香港和澳門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會影響香港和澳門的順利回歸。如果回收后的香港澳門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話,就更加有利于保持繁榮與穩定,也即實行“一國兩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是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來源:第一范文網]
(師):很好!我國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尊重歷史和現實,以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的遠見卓識提出“一國兩制”的創造性構想。這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2、“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香港、澳門的回歸開辟了途徑,經過中英、中葡的多次談判,香港澳門的問題終于解決了。
。▎枺菏裁唇凶觥耙粐鴥芍啤, 它的含義是什么呢?(請同學閱讀課本p60)
。ㄉ骸耙粐鴥芍啤币簿褪恰耙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統一主權的國家里,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問):再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實行“一國兩制”對國家的發展有什么好處呢?
。ㄕn件顯示資料學生歸納回答問題,加深學生對“一國兩制”深遠影響的理解)
(生):“一國兩制”尊重了港、澳、臺的歷史和現實,有利于保證它們的繁榮與穩定,也有利于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統一;在大陸和港澳臺實行兩種制度,維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主體地位,維護了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對港澳臺的回歸起了促進作用。
二、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1、中英、中葡聯合聲明的簽署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經過中英、中葡多次談判,香港澳門問題終于解決了。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 國政府正式簽署了關于澳門的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觀看一段《香港回歸》的錄象,一起感受香港回歸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2、香港回歸(1997年7月1日)
3、澳門回歸(1999年12月20日)
。◣煟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了;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了。百年前,我們的領土被強占了,骨肉分離了;百年后,香港和澳門終于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中國人民終于雪洗了百年的恥辱,揚眉吐氣了。今昔對比,大家有什么樣的感想?
。ā骸奥浜缶鸵ご,發展才是硬道理!毕愀酆桶拈T回歸祖國,說明中國的國力日益強大,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
4、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W生齊讀課本p 62第二段):香港、澳門的回歸,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同意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小結):香港和澳門如今已經回歸了,但是,中國臺灣至今仍然與大陸隔海相望。實現祖國統一,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耙粐鴥芍啤辈粌H適用于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同樣也適用于解決中國臺灣問題。我們希望在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將來,中國臺灣也能回歸祖國的懷抱,希望我們中華民族早日實現大團結。
教后記:
香港和澳門 篇6
第二節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學案
★學習目標
1、會讀圖,能從地圖獲取信息,理解港澳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
2、知道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方式及原因
3、知道港澳經濟部門,理解經濟穩定發展的原因
●學習重點: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方式及原因;港澳經濟部門
●學習難點:港澳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經濟穩定發展的原因
一、自主預習:
預習導航
1、香港和澳門靠近哪個?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 各與哪個經濟特區鄰近?(落實在圖上)
2、概括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及氣候。
3、計算港澳地區的人口密度。
。ǘ┩卣寡由欤12分鐘)
港、澳位置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步訓練27頁)(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一貫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許多進出口商品免征關稅,進出口手緒也極為簡便,從而吸引國際船只和貨物過境,這也促進了香港轉口貿易的發展。)
澳門目前的面積是19xx年的兩倍多,這都是填海造陸的功勞。無論是“上天”還是“下海”,都是人多地狹地區或國家緩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徑,但必須經過充分的科學論證,不能增加了人類的生存空間而破壞了海洋環境,這樣就得不償失了。香港的植被覆蓋率至少在60%以上,如此大的城市綠地,如此高的植被覆蓋率,這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思考:這難道僅僅是因為自然條件適合植物生長嗎?僅僅是因為香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嗎?關鍵還在于香港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關注著環境效益,只有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雙贏,才有好的社會效益,香港才可以持續發展下去,也就是只有人地協調發展才是根本之發展。
說說香港和澳門擴展空間與環境保護的持續發展戰略。思考回答:港、澳地區兩種城市建設用地擴展方式及看法;“寸土寸金”的香港為什么還要保留大片綠地?
。ㄈ 展示:
1、港澳地區優越的________和_______的特點,決定了第三產業和對外貿易發達。香港產業以 ____、 ____、____、 ______、 及_____為主。 ______ 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2、香港地狹人稠,資源匱乏,祖國內地在提供 ______、燃料、原材料等資源以及 _____ 、 廣闊市場等方面對香港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長期以來,祖國內地又把香港作為轉口貿易的重要基地,這也促進了香港經濟的發展。香港也將豐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通過各種渠道帶到了祖國內地。
3、香港與祖國內地經濟聯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祖國內地建廠和通過香港加強對外貿易往來。
4、港澳與內地的聯系還包括______ 、_________等方面。
5、說說祖國內地與香港的各自優勢。
6、____ 與 ______是港澳地區增強國際地位與競爭力及長期高速發展的根本保障。香港經濟的持續繁榮與它優越的地理位置,靈活的經濟政策以及祖國大陸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7、說說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圖案。
。ㄋ模y試:
一)、選擇題:
1.關于香港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b.賭博業和旅游業是經濟支柱
c.重工業發達 d.重要的自由貿易港
2.關于香港居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總數已超過600萬 b.中國血統居民占90%
c.城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000人 d.居民祖籍以廣東省最多
3.香港和澳門的中國血統居民分別占當地人口總數的( )。
a.98%、95% b.95%、98% c.2%、3% d.3%、2%
4.關于澳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珠江東側,北與珠海接壤 b.面積約16平方千米,人口400萬
c.經濟以賭博業和旅游業為主 d.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
5.香港最大的進出口貿易伙伴是( )。
a.英國 b.美國 c.中國大陸 d.澳門
6 .香港擴建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法是( )
a.“上天、下海” b.“上天、下地” c.“上海、下河”d.“上地、下!
7.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特區是( )
a.深圳、東莞 b.深圳、珠海 c.珠海、順德 d.東莞、中山
8.香港與下列哪個城市毗鄰( )
a.深圳 b.廣州 c. 澳門 d.汕頭
9.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十分有限,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下列做法中與此無直接關系的是( )
a.合理規劃和利用土地 b.填海造陸 c.大力發展旅游業 d.建設高層建筑
10.位于珠江口東測,與廣東省相鄰的特別行政區是( )
a.香港 b.澳門 c. 海南 d.福建
二). 你想出的問題呢?
1、 香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優越性?
2、 香港和澳門的氣候?
3、4、5、6、…
四、課堂小節:(你的感受、概括歸納能力)
五、學、教后記(師生共同完成)
香港和澳門的組成
香港和澳門 篇7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要求(1)使學生掌握香港和澳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經濟特征。(2)記住中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時間。(3)理解香港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經濟的發展;澳門產業的變化;祖國大陸在港澳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能力要求 通過全面比較香港和澳門的地理特征,培養學生分析和概括地理問題的能力。
3.思想教育 講述港澳兩地被英國和葡萄牙侵占的歷史,闡述回歸祖國后設立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政策的重大意義,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國策教育。
二、教學重點 香港和澳門都是中國領土;香港和澳門經濟的發展。
三、教學思路運用電教手段,采用歌聲引入,講述、綜合提問,引導自學,歸納補充,分析比較等方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
四、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錄音機、磁帶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學生隨錄音機播放齊聲合唱歌曲《香港別來無恙》。
【引入新課】香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正如同學們在歌中唱的那樣,它經歷了1xx年的榮辱、滄桑、風雨和成長;澳門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樣,是祖國母親又一個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兒子。如今她們已先后回到祖國的懷抱。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香港和澳門地區,來了解它們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經濟特征。
【板書課題】第六節 香港和澳門
【引子】首先我們學習香港和澳門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書】一、香港和澳門的自然地理特征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門地區略圖投影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讀圖,回答幾個問題。
【提問】(1)香港和澳門靠近哪個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與哪個經濟特區鄰近?(2)氣候有何特點?
【對比總結】香港位于珠江口東側,毗鄰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澳門位于珠江口西側,毗鄰廣東省珠海經濟特區。兩地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偏高,降水豐沛。
【自學填表】教師把事先印好的“香港和澳門”地理特征比較表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看書讀圖,自學歸納。
香港和澳門地理特征比較表
香 港
位置 位于廣東省珠江口東側,毗鄰深圳市
范圍 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面積 1092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630多萬(1995年),中國血統占98%,其中祖籍廣東省最多,英國人和其它外國人占2%
經濟 1.加工工業發達,以出口外銷為主 2.對外貿易是重要經濟支柱 3.旅游業發達
澳 門
位置 位于廣東省珠江口西側,毗鄰珠海市
范圍 由澳門半島、凼仔島、路環島三部分組成
面積 16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42 4萬(1995年),中國血統占95%以上(祖籍主要為廣東省),葡萄牙人占3%
經濟 1.博彩業興旺 2.旅游業是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3.加工業興起,產品出口美國、香港、西歐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門地理特征比較表投影片,教師根據學生填表情況,串講提問,查漏補缺,以達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提問】為何香港和澳門的居民中中國血統占絕大多數?
【分析總結】因為香港和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所以才有那么多中國血統的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港澳地區。
【板書】二、香港和澳門都是中國的領土
【學生講述】學生講香港、澳門被侵占的經過,教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總結教育】大家聽了×同學講的港澳被侵占經過,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香港和澳門的問題是帝國主義強加于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兩地分別被英國和葡萄牙非法侵占了100多年和400多年。今天的中國政府不再受過去任何不平等條約的約束。根據我國政府分別與英國政府、葡萄牙政府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1984年)、“中葡聯合聲明”(1987年)。我國政府已先后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別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并在兩地設立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政策,對兩地現行社會、經濟制度50年不變,以保持港澳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不是簡單意義上領土的失而復得,它意味著中國任人宰割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提問】今天,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們該怎么辦?
【總結】熱愛祖國,努力學習,用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去建設祖國,使祖國更加富強,同時要樹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肩負起為祖國統一大業而奉獻自己一切的歷史使命。
【引子】香港被稱為“東方明珠”、“亞洲四小龍”之一,說明它經濟發達。那么香港經濟的發展有何有利條件?
【板書】三、香港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展示投影片】香港地理位置圖投影片,教師講述,學生歸納結論。
【講述】香港背靠廣袤的祖國大陸,南近東南亞,是溝通遠東各地,聯系澳大利亞、歐洲、美國等國的水上要沖,與許多國家和地區有便利的海運和航空運輸,居國際貿易的有利位置。
【提問】香港經濟發展的第一個有利條件是什么?(位置優越)
【板書】1.位置優越
【展示投影片】香港海運圖投影片,教師講述,學生歸納結論。
【講述】香港有著天然港口優勢,港闊水深,風平浪靜,寬闊的水域,可同時停泊百艘以上的萬噸巨輪。目前,香港是世界上進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1992年平均每13分鐘就有一艘遠洋貨輪駛入和離開香港碼頭,年進出香港的遠洋貨輪達4萬多艘次。它與美國的舊金山、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同為世界三大良港之一。
【提問】香港經濟發展第二個有利條件是什么?(天然良港)
【板書】2.天然良港
【講述】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目前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貨運往來,形成一個以香港為樞紐,聯系五大洲、三大洋的海上運輸網絡。香港一貫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對許多進出口商品免征關稅,進出口手續也極為簡便,從而吸引國際船只和貨物過境,發展過境貿易,加上香港生產旅游者比較喜愛的輕工業產品(看圖),香港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和“東方明珠”。
【提問】香港經濟發展第三個有利條件是什么?(自由貿易港)
【板書】3.自由貿易港
【總結過渡】以上3點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但香港經濟發展也有其不利因素。
【展示投影片】中國內地供應香港的主要物資圖投影片。
【提問】香港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總結】香港人多地狹,資源缺乏,工業原料、燃料絕大部分靠進口,并且主要靠祖國內地供應。由此可以看出,香港和祖國息息相關,血脈相連,強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堅強后盾。
【板書】四、香港和澳門的經濟特征
【自學填表】學生看課本p.89和p.90,歸納出香港和澳門的經濟特征,填入表中第五項。
【展示投影片】港澳地區特征比較表投影片,教師提問、查漏補缺。
【提問】香港和澳門的經濟發展形成什么特點?
【對比總結】香港雖人多地狹,但地理位置優越,海運便利,因而形成了以對外貿易、加工工業和旅游為主的經濟結構特點。澳門則形成了以博彩業、旅游業和加工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特點。
【引導學生分析】澳門成為對外貿易港早于香港,為何經濟發展落后于香港?
【總結】現代海洋輪船運輸興起后,澳門附近因海域水淺,缺少深水海港,不利于大型海輪的進出和停泊,國際貿易地位衰落,形成以賭場收入維持經濟的旅游城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對澳門的認識始終與其頗負盛名的博彩業聯系在一起,但在1995年里,一連串令人矚目的新聞事件使澳門成為媒介爭搶報道的熱點,成了1995年的明星城市,如澳門國際機場的啟用,與中國臺灣的正式通航,中國銀行參與發行澳門鈔票等等。近年來,各種跡象表明,澳門潛在作用和地位正在顯示出來,并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澳門這個昔日的濱海漁村已成為在國際上頗有影響的旅游、工業城市。目前,澳門已回歸祖國,它的經濟發展將會隨著祖國內地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和中央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以及本身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定會走向良性循環、日益騰飛的軌道,在祖國懷抱中,光耀中華,走向輝煌!
點評:本教案設計合理,重點突出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學案例。教師在設計教案中,根據所要講的本節內容,注意了教學過程的嚴謹性、條理性、思想性;同時又充分運用了各種教學手段來組織教學(幻燈機展示地圖、景觀圖片,錄音機播放歌曲),這更能使教學充滿活力。(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馮忠躍) (撖子年(甘肅省金昌市第一中學 737100)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xxno.6)
香港和澳門 篇8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要求(1)使學生掌握香港和澳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經濟特征。(2)記住中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時間。(3)理解香港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經濟的發展;澳門產業的變化;祖國大陸在港澳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能力要求 通過全面比較香港和澳門的地理特征,培養學生分析和概括地理問題的能力。
3.思想教育 講述港澳兩地被英國和葡萄牙侵占的歷史,闡述回歸祖國后設立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政策的重大意義,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國策教育。
二、教學重點 香港和澳門都是中國領土;香港和澳門經濟的發展。
三、教學思路運用電教手段,采用歌聲引入,講述、綜合提問,引導自學,歸納補充,分析比較等方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
四、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錄音機、磁帶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學生隨錄音機播放齊聲合唱歌曲《香港別來無恙》。
【引入新課】香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正如同學們在歌中唱的那樣,它經歷了100年的榮辱、滄桑、風雨和成長;澳門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樣,是祖國母親又一個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兒子。如今她們已先后回到祖國的懷抱。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香港和澳門地區,來了解它們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經濟特征。
【板書課題】第六節 香港和澳門
【引子】首先我們學習香港和澳門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書】一、香港和澳門的自然地理特征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門地區略圖投影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讀圖,回答幾個問題。
【提問】(1)香港和澳門靠近哪個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與哪個經濟特區鄰近?(2)氣候有何特點?
【對比總結】香港位于珠江口東側,毗鄰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澳門位于珠江口西側,毗鄰廣東省珠海經濟特區。兩地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偏高,降水豐沛。
【自學填表】教師把事先印好的“香港和澳門”地理特征比較表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看書讀圖,自學歸納。
香港和澳門地理特征比較表
香 港
位置 位于廣東省珠江口東側,毗鄰深圳市
范圍 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面積 1092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630多萬(1995年),中國血統占98%,其中祖籍廣東省最多,英國人和其它外國人占2%
經濟 1.加工工業發達,以出口外銷為主 2.對外貿易是重要經濟支柱 3.旅游業發達
澳 門
位置 位于廣東省珠江口西側,毗鄰珠海市
范圍 由澳門半島、凼仔島、路環島三部分組成
面積 16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42 4萬(1995年),中國血統占95%以上(祖籍主要為廣東省),葡萄牙人占3%
經濟 1.博彩業興旺 2.旅游業是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3.加工業興起,產品出口美國、香港、西歐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門地理特征比較表投影片,教師根據學生填表情況,串講提問,查漏補缺,以達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提問】為何香港和澳門的居民中中國血統占絕大多數?
【分析總結】因為香港和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所以才有那么多中國血統的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港澳地區。
【板書】二、香港和澳門都是中國的領土
【學生講述】學生講香港、澳門被侵占的經過,教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總結教育】大家聽了×××同學講的港澳被侵占經過,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香港和澳門的問題是帝國主義強加于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兩地分別被英國和葡萄牙非法侵占了100多年和400多年。今天的中國政府不再受過去任何不平等條約的約束。根據我國政府分別與英國政府、葡萄牙政府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1984年)、“中葡聯合聲明”(1987年)。我國政府已先后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別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并在兩地設立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政策,對兩地現行社會、經濟制度50年不變,以保持港澳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不是簡單意義上領土的失而復得,它意味著中國任人宰割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提問】今天,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們該怎么辦?
【總結】熱愛祖國,努力學習,用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去建設祖國,使祖國更加富強,同時要樹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肩負起為祖國統一大業而奉獻自己一切的歷史使命。
【引子】香港被稱為“東方明珠”、“亞洲四小龍”之一,說明它經濟發達。那么香港經濟的發展有何有利條件?
【板書】三、香港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展示投影片】香港地理位置圖投影片,教師講述,學生歸納結論。
【講述】香港背靠廣袤的祖國大陸,南近東南亞,是溝通遠東各地,聯系澳大利亞、歐洲、美國等國的水上要沖,與許多國家和地區有便利的海運和航空運輸,居國際貿易的有利位置。
【提問】香港經濟發展的第一個有利條件是什么?(位置優越)
【板書】1.位置優越
【展示投影片】香港海運圖投影片,教師講述,學生歸納結論。
【講述】香港有著天然港口優勢,港闊水深,風平浪靜,寬闊的水域,可同時停泊百艘以上的萬噸巨輪。目前,香港是世界上進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1992年平均每13分鐘就有一艘遠洋貨輪駛入和離開香港碼頭,年進出香港的遠洋貨輪達4萬多艘次。它與美國的舊金山、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同為世界三大良港之一。
【提問】香港經濟發展第二個有利條件是什么?(天然良港)
【板書】2.天然良港
【講述】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目前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貨運往來,形成一個以香港為樞紐,聯系五大洲、三大洋的海上運輸網絡。香港一貫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對許多進出口商品免征關稅,進出口手續也極為簡便,從而吸引國際船只和貨物過境,發展過境貿易,加上香港生產旅游者比較喜愛的輕工業產品(看圖),香港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和“東方明珠”。
【提問】香港經濟發展第三個有利條件是什么?(自由貿易港)
【板書】3.自由貿易港
【總結過渡】以上3點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但香港經濟發展也有其不利因素。
【展示投影片】中國內地供應香港的主要物資圖投影片。
【提問】香港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總結】香港人多地狹,資源缺乏,工業原料、燃料絕大部分靠進口,并且主要靠祖國內地供應。由此可以看出,香港和祖國息息相關,血脈相連,強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堅強后盾。
【板書】四、香港和澳門的經濟特征
【自學填表】學生看課本P.89和P.90,歸納出香港和澳門的經濟特征,填入表中第五項。
【展示投影片】港澳地區特征比較表投影片,教師提問、查漏補缺。
【提問】香港和澳門的經濟發展形成什么特點?
【對比總結】香港雖人多地狹,但地理位置優越,海運便利,因而形成了以對外貿易、加工工業和旅游為主的經濟結構特點。澳門則形成了以博彩業、旅游業和加工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特點。
【引導學生分析】澳門成為對外貿易港早于香港,為何經濟發展落后于香港?
【總結】現代海洋輪船運輸興起后,澳門附近因海域水淺,缺少深水海港,不利于大型海輪的進出和停泊,國際貿易地位衰落,形成以賭場收入維持經濟的旅游城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對澳門的認識始終與其頗負盛名的博彩業聯系在一起,但在1995年里,一連串令人矚目的新聞事件使澳門成為媒介爭搶報道的熱點,成了1995年的明星城市,如澳門國際機場的啟用,與中國臺灣的正式通航,中國銀行參與發行澳門鈔票等等。近年來,各種跡象表明,澳門潛在作用和地位正在顯示出來,并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澳門這個昔日的濱海漁村已成為在國際上頗有影響的旅游、工業城市。目前,澳門已回歸祖國,它的經濟發展將會隨著祖國內地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和中央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以及本身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定會走向良性循環、日益騰飛的軌道,在祖國懷抱中,光耀中華,走向輝煌!
點評:本教案設計合理,重點突出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學案例。教師在設計教案中,根據所要講的本節內容,注意了教學過程 的嚴謹性、條理性、思想性;同時又充分運用了各種教學手段來組織教學(幻燈機展示地圖、景觀圖片,錄音機播放歌曲),這更能使教學充滿活力。(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馮忠躍)
香港和澳門 篇9
第七章 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三節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香港、澳門的位置、范圍組成、自然環境特點和面積、人口特點;結合史實認識香港、澳門的殖民歷史,以及回歸的時間和意義;掌握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與內地的密切合作。2.過程與方法學生課外收集資料,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比較法介紹香港和澳門的概況。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香港、澳門的回歸,深刻體會香港、澳門與祖國大家庭的血緣關系所筑就的愛國情感。教學重點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與內地經濟的密切聯系和意義教學難點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與內地經濟的密切聯系和意義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播放香港和澳門回歸時的盛況視頻]師: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也是我們這節課要重點學習的兩個省級行政區。身在珠江三角洲的我們對于香港和澳門一點都不陌生,我們會看香港的電視劇,聽香港歌星的歌曲,而且有很多同學已經去過香港、澳門或有親人住在香港和澳門。有哪些同學已經去過香港或澳門呢?說說你們在香港、澳門的所見所聞所想吧!生:略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介紹香港和澳門的視頻,來認識并比較香港和澳門的基本概況。生:觀看視頻,認識香港、澳門,歸納香港和澳門在位置、范圍、面積、人口、自然環境、殃民歷史、回歸過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基本概況。師:剛才看視頻,我們都看到了香港和澳門的城市景觀,最大的感覺是香港和澳門很多高樓大廈。為什么在香港、澳門要建這么多高樓大廈呢?除了是因為經濟發達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嗎?生:香港和澳門面積小,而且主要以山地為主,人多地少,建高層建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里容納更多的人。師:回答得很好,F在我們結合剛才視頻中介紹的香港、澳門的面積和人口數據,計算香港和澳門的人口密度。生:計算人口密度,以數據表明港澳地區人多地少。師:港澳地區人多地少,為了解決這問題,除了興建高層建筑之外,還有其他方法嗎?生:填海造陸。[多媒體展示港澳地區填海造陸,向海洋要空間的具體例子:澳門機場、香港維多利亞港寬度的縮窄等等][多媒體展示關于cepa的新聞資料]生:結合老師展示的資料,了解港澳與內地,特別是泛珠三角區域的緊密合作和互相促進作用。板書設計第七章 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第三節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一、香港、澳門的基本概況比較
香港
澳門
位置
珠江口東側,鄰近深圳
珠江口西側,鄰近珠海
組成主體
香港島、九龍、新界
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
曾被何國侵占
英國
葡萄牙
回歸時間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區花
紫荊花
蓮花
經濟特點經濟發達,服務型經濟,是著名國際貿易、航運、旅游、信息中心經濟發達,四大支柱:旅游博彩業、出口加工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建筑業、被稱為“東方蒙特卡羅”二、港澳面積、人口特點:人多地少 解決措施:“上天下海”三、港澳與內地的密切聯系
香港和澳門 篇10
《香港和澳門》
教學方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培養
。1)通過閱讀香港和澳門政區圖讓學生能夠說明其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的優越性初步培養學生獲取圖上信息的能力與分析技能;
。2)通過香港和澳門人口密度的計算與資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狹”的基本特點,進行總結歸納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間、保護環境等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逐步樹立城市發展更因重視人地協調的基本觀念;
。3)通過圖文資料的分析,綜合概括出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的模式、意義及影響因素,認同“一國兩制”與優勢互補是港澳地區增強國際地位與競爭力及長期高速發展的根本保障;
。4)使學生知道香港和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記住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時間,使學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交通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學生知道澳門的旅游業和博彩業收入是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2.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通過香港和澳門的歷史及回歸過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認識到只有祖國強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香港和澳門“人多地狹”的特點;
2.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時數
一課時
四、教學資源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香港別來無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資料,香港和澳門區旗、區徽、政區圖、回歸場景圖、衛星遙感圖、城市中的綠地、高樓林立、填海造地、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圖、祖國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增長表等圖片資料……
五、教學步驟 及過程
1、導入 新課 創設情景導入 ,進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別來無恙》和《七子之歌》,剛才聽了這兩首歌,我想請同學們大聲的告訴我歌里所唱的分別是我國的哪兩個地方?生:香港和澳門.你從中聽到了什么?或者說你從歌中聽出了一種什么感情?生:聽到了香港和澳門過去所受的屈辱和她們都渴盼回家、渴望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的感情。(意思大致一致即可)歌中所唱的也正是我們今天要去的兩個地方——香港和澳門。香港和澳門如今已經回到了她母親的懷抱,關于這個回歸時間有誰知道?請你告訴大家!生:香港和澳門回家的時間分別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那么就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漂泊多年的兒女終于回到她母親的身邊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喜事,那一天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那么當時英國是怎樣占領香港島的呢?通過什么條約?這說明了什么?
生:通過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說明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落后就要挨打”。(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2、講授新課 思考:香港和澳門回歸后,我們把她們叫做“特別行政區”,為什么要把香港和澳門稱為“特別行政區”呢?生:因為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即在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依照基本法享有高度的自主權。(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3、投影《香港和澳門政區圖》,了解香港和澳門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各自包括的范圍、面積和人口數量。學生討論后回答。
畫面顯示答案:
4、請大家根據這個同學所提供的面積和人口數量,在下面迅速計算出這一地區的人口密度,并將它與上海、北京、新加坡作比較,理解港澳地區“人多地狹”的含義。顯示表格。提問:這說明了香港和澳門在人口數量和面積上有什么特點? 生:人多地狹。(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5、投影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和區徽,通過以前資料的搜集,說說其中的涵義。
6、針對港澳地區的“人多地狹”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有限,而經濟的發展就需要進行城市空間的拓展,當地是如何進行拓展的呢?主要有兩種方式:“上天”和“下海”。
投影:“高樓林立”和“填海造地”。通過小組討論(四人一小組)談談你對這兩種拓展方式的看法,你認為在城市拓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生:環境保護和綠化問題。
7、投影教材中“香港衛星遙感影像圖”和“香港城市中的綠化圖”,明確香港的植被覆蓋率是較高的。思考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還保留有大片的綠地”?針對這種情況,說說你的看法。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歸納:人、地需要協調發展,不能光發展而忘了環境的保護。
我們了解了港澳地區優越的位置,接下來再來看看港澳地區的經濟。
投影:香港和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圖。說說祖國內地與香港各自的優勢。
屏幕顯示:內地的優勢:自然資源、廠房、能源、淡水、日常生活消費品和眾多廉價的勞動力。
香港的優勢:先進的技術、管理人才和經驗、雄厚的資金。
香港通過內地廉價的勞動力制造出了鞋子、服裝、玩具、電器等產品,并出口創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門的發展與哪個地方密不可分?生:內地。那么你知道香港和澳門主要是靠哪些產業來發展經濟的呢?討論后請同學回答。
屏幕顯示:香港:國際貿易、運輸、金融、信息服務和旅游業等第三產業。
澳門:博彩、旅游業。
提問:香港所購進的產品是不是都在本地銷售呢?
生:不是。師:它會直接賣到其他國家,這種貿易我們把它叫做“轉口貿易”。 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伙伴。
投影:祖國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長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在不斷增長,并且增長得很快。提問:除了經濟聯系外,港澳地區和內地的聯系還包括哪些方面?
生:還包括人口流動和科技交流等。
屏幕顯示:1、香港人愿到深圳就業。
2、內地與香港的科研機構的交流有較長的歷史,雙方以定期研討、人員互訪、交換研究生、合作申請研究項目、舉辦培訓班等形式進行交流。
3、人員往來頻繁,早期是探親訪友,現在是往來旅游。僅2000年一年港澳到內地旅游人數就達到七千多萬人次。
小結: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人員交流和科技交流方面這些都說明了祖國內地與港澳地區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
結束語:香港和澳門回歸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帶來了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和港澳的繁榮,我們衷心地祝愿香港的明天會更好,澳門的明天會更好,同時我們也期待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盼望著七子之一的中國臺灣早日回家,中國早日實現統一。下課!播放《七子之歌》。
香港和澳門 篇11
【課程導入】
“我好比鳳閣階前守夜的黃豹,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這是著名詩人聞一多于1925年創作的《七子之歌》中的兩首。作者借用擬人的手法,把香港、澳門比作祖國的兩個孩子,傾訴了他們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心情。
你知道下面這兩幅照片所記載的歷史場景嗎?香港和澳門是什么時候、怎樣回到祖國懷抱的呢?
1997年、1999年是每一個中國人都難以忘懷的年份。你想知道為什么嗎?
【知識網絡】
【學習探索】
1.有人說,“一國兩制”不僅能夠保持香港和澳門地區的繁榮穩定,而且也非常有利于大陸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2.你認識下面的旗幟嗎?它們分別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請查閱相關資料,講講它們各自的寓意。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是在( )。
a.1995年7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8年7月1日
2.1999年底,中國從哪個國家手中收回并對澳門行使主權?(。
a.荷蘭 b.萄牙
c.西班牙 d.英國
二、辨析題
“一國兩制”就是在中國建立兩個對等政府,實行兩種社會制度。
【資料:】
香港問題大事記
1842年,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
1860年,英國通過《北京條約》割占九龍半島。
1898年,英國強租新界和附近的235個島嶼,租期為99年。
1972年,英國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79年,鄧小平在北京接見港督麥理浩,麥理浩提出1997年租期到期問題,鄧小平說:“那樣的話,香港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1979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北京,希望英國能在1997年后繼續統治香港,鄧小平拒絕了她的請求,但同意就移交問題舉行談判。
1983年,中國同英國就香港未來舉行談判。
1984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97年7月1日,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如期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思維拓展】
中英通過談判解決香港問題,在全世界獲得了高度評價。對于這一談判成功的原因,鄧小平同志作了精辟的論述:“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賴的國家!
中國政府之所以能夠通過談判圓滿解決香港問題,說明了什么?
香港和澳門 篇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培養
(1)通過閱讀香港和澳門政區圖讓學生能夠說明其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的優越性初步培養學生獲取圖上信息的能力與分析技能;
(2)通過香港和澳門人口密度的計算與資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狹”的基本特點,進行總結歸納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間、保護環境等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逐步樹立城市發展更因重視人地協調的基本觀念;
。3)通過圖文資料的分析,綜合概括出港澳地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的模式、意義及影響因素,認同“一國兩制”與優勢互補是港澳地區增強國際地位與競爭力及長期高速發展的根本保障;
(4)使學生知道香港和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記住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時間,使學生知道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交通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使學生知道澳門的旅游業和博彩業收入是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2.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通過香港和澳門的歷史及回歸過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認識到只有祖國強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香港和澳門“人多地狹”的特點;
2.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時數
一課時
四、教學資源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香港別來無恙》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資料,香港和澳門區旗、區徽、政區圖、回歸場景圖、衛星遙感圖、城市中的綠地、高樓林立、填海造地、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圖、祖國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增長表等圖片資料……
五、教學步驟 及過程
1、導入 新課 創設情景導入 ,進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別來無恙》和《七子之歌》,剛才聽了這兩首歌,我想請同學們大聲的告訴我歌里所唱的分別是我國的哪兩個地方?生:香港和澳門.你從中聽到了什么?或者說你從歌中聽出了一種什么感情?生:聽到了香港和澳門過去所受的屈辱和她們都渴盼回家、渴望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的感情。(意思大致一致即可)歌中所唱的也正是我們今天要去的兩個地方——香港和澳門。香港和澳門如今已經回到了她母親的懷抱,關于這個回歸時間有誰知道?請你告訴大家!生:香港和澳門回家的時間分別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那么就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漂泊多年的兒女終于回到她母親的身邊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喜事,那一天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那么當時英國是怎樣占領香港島的呢?通過什么條約?這說明了什么?
生:通過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說明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落后就要挨打”。(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2、講授新課 思考:香港和澳門回歸后,我們把她們叫做“特別行政區”,為什么要把香港和澳門稱為“特別行政區”呢?生:因為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即在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依照基本法享有高度的自主權。(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3、投影《香港和澳門政區圖》,了解香港和澳門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各自包括的范圍、面積和人口數量。學生討論后回答。
畫面顯示答案:
4、請大家根據這個同學所提供的面積和人口數量,在下面迅速計算出這一地區的人口密度,并將它與上海、北京、新加坡作比較,理解港澳地區“人多地狹”的含義。顯示表格。提問:這說明了香港和澳門在人口數量和面積上有什么特點? 生:人多地狹。(意思大體一致即可)
5、投影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和區徽,通過以前資料的搜集,說說其中的涵義。
6、針對港澳地區的“人多地狹”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有限,而經濟的發展就需要進行城市空間的拓展,當地是如何進行拓展的呢?主要有兩種方式:“上天”和“下!。
投影:“高樓林立”和“填海造地”。通過小組討論(四人一小組)談談你對這兩種拓展方式的看法,你認為在城市拓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生:環境保護和綠化問題。
7、投影教材中“香港衛星遙感影像圖”和“香港城市中的綠化圖”,明確香港的植被覆蓋率是較高的。思考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還保留有大片的綠地”?針對這種情況,說說你的看法。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歸納:人、地需要協調發展,不能光發展而忘了環境的保護。
我們了解了港澳地區優越的位置,接下來再來看看港澳地區的經濟。
投影:香港和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圖。說說祖國內地與香港各自的優勢。
屏幕顯示:內地的優勢:自然資源、廠房、能源、淡水、日常生活消費品和眾多廉價的勞動力。
香港的優勢:先進的技術、管理人才和經驗、雄厚的資金。
香港通過內地廉價的勞動力制造出了鞋子、服裝、玩具、電器等產品,并出口創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門的發展與哪個地方密不可分?生:內地。那么你知道香港和澳門主要是靠哪些產業來發展經濟的呢?討論后請同學回答。
屏幕顯示:香港:國際貿易、運輸、金融、信息服務和旅游業等第三產業。
澳門:博彩、旅游業。
提問:香港所購進的產品是不是都在本地銷售呢?
生:不是。師:它會直接賣到其他國家,這種貿易我們把它叫做“轉口貿易”。 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伙伴。
投影:祖國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長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內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中所占比重在不斷增長,并且增長得很快。提問:除了經濟聯系外,港澳地區和內地的聯系還包括哪些方面?
生:還包括人口流動和科技交流等。
屏幕顯示:1、香港人愿到深圳就業。
2、內地與香港的科研機構的交流有較長的歷史,雙方以定期研討、人員互訪、交換研究生、合作申請研究項目、舉辦培訓班等形式進行交流。
3、人員往來頻繁,早期是探親訪友,現在是往來旅游。僅2000年一年港澳到內地旅游人數就達到七千多萬人次。
小結: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人員交流和科技交流方面這些都說明了祖國內地與港澳地區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
結束語:香港和澳門回歸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帶來了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和港澳的繁榮,我們衷心地祝愿香港的明天會更好,澳門的明天會更好,同時我們也期待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盼望著七子之一的中國臺灣早日回家,中國早日實現統一。下課!播放《七子之歌》。
香港和澳門 篇13
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教師寄語:“紫荊開后白蓮開,喜事翩躚接踵來。神州大地齊歡慶,一國兩制譜新篇!
學習目標:
1.了解和掌握“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時間及意義,了解主權的含義。
2.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歷史意義和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3.通過港澳的回歸,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真正走上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實現港澳的回歸,最終實現中國臺灣的回歸。
學習重點 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學習難點 “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含義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完成知識梳理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 議一議:“一國兩制”是怎樣照顧到香港和中國臺灣的歷史和現實情況的?
2.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中國臺灣問題在性質上有什么不同?
三、小結
為了便于理解、掌握本課知識,可用下列圖示來梳理知識點,做到提綱挈領。
歌謠記憶:
改革開放設計師,統一祖國探路子,
“一國兩制”好方式,港澳回歸雪國恥。
四、達標測試
1.(•重慶)XX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的紀念日。把黨中央多年來醞釀的和平統一祖國的構想創造性地概括為“一國兩制”,為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正確道路的是( )
a b c d
2.有人說:“收回香港,是鄧小平的天才創造”這里的“天才創造”是指:( )
a.市場經濟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一國兩制”方針 d.經濟特區
3.(•廣東廣州) “一國兩制”構想不適用于下列哪一地區?( )
a.深圳 b.香港 c.中國臺灣` d.澳門
4.“一國兩制”的構想能夠在香港、澳門成功運用的原因是( )
(1)中國綜合國力增強 (2)國際社會的干預 (3)英國、葡萄牙政府主動歸還 (4)“一國兩制”構想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
a.(1)(2) b.(2)(3) c.(3)(4) d.(1)(4)
5.(•湖北孝感)XX年,在澳門熱烈慶;貧w祖國十周年時,廣西也在慶祝解放六十周年。這兩地分別是特別行政區和民族自治區,它們的相同點為( )
a.都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b.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轄下的地方行政區域
c.都是為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設立的
d.都實現了“一國兩制”的構想
6.(•浙江紹興)澳門回歸十多年來,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長,人均gdp已達3.9萬美元,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微型經濟體。這一事實表明,“一國兩制”的實行( )
a.融洽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b.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
c.刺激了特區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d.保持了特區生活方式的長期不變
7.(•湖北十堰)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尊重歷史和現實,以偉大政治家和戰略家的遠見卓識,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
請回答:
。1)香港島是通過什么條約割讓的?它被英國殖民者強占了多少年?
。2)按照“一國兩制”的構想,中國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實行了什么社會制度?
。3)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形成了鮮明對比,圖一反映的是簽訂條約割讓香港島的情景,圖二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讓”與“收回”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8.(•重慶)閱讀下列材料:
“一國兩制”的構想從實際出發,兼顧了各方面的實際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實可行的方案。這一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又充分考慮到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的歷史和現實,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楊先材《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什么是“一國兩制”?
。2)根據以上材料說明,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重要依據。
(3)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我國實施“一國兩制”國策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9.閱讀下列材料:
我好比鳳閣階前守夜的黃豹,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母親呀,我哭泣號陶,呼你不應。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聞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請完成:
(1)材料中的“我”“母親”“海獅”各指什么?
(2)“我”是何時回到“母親”懷抱的?
(3)材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后反思:
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提示: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從1842年開始通過中英《南京條約》、中英《北京條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三個不平等條約,香港遭受英國的殖民統治,至今已經有一百余年的歷史;香港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而且也是重要的國際自由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信息中心;“一國兩制”正是從歷史和現實兩個角度考慮,明確指出,一要實現香港主權回歸,二要保持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維持香港的繁榮。
1949年,國民黨逃到中國臺灣,中國臺灣與祖國大陸進入對立狀態。在國民黨統治期間中國臺灣的經濟也有一定的發展,“一國兩制”就是考慮到中國臺灣的歷史情況和現實情況,不僅保持中國臺灣的資本主義制度,而且中國臺灣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2.香港、澳門問題:屬于主權外交問題;中國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問題。
四、達標測試
1.b 2.c 3.a 4.d 5.b 6.c
7.(1)香港島是通過《南京條約》被割讓的,它被英國殖民者強占了155年。
(2)中國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割讓原因:清政府政治腐敗,綜合國力衰弱,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不能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收回原因: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人民渴望統一,中央領導決策正確等。
8.(1)“一國”,就是一個統一的中國!皟芍啤本褪窃谥腥A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2)“一國兩制”構想兼顧了各方面的實際利益,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又充分考慮到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的歷史和現實。
。3)香港、澳門先后回歸祖國。
9.⑴“我”指的是香港;“母親”指的是中國;“海獅”指的是英國殖民者。⑵1997年7月1日。(3)對祖國的思念和對侵略者的憤恨。
香港和澳門 篇14
第十一課 香港和澳門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讓學生們初步了解我國香港和澳門的地理位置。
。2)讓同學們知道香港和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及它們回歸祖國的具體時間。
(3)使同學們初步知道我國在香港和澳門實行的"一國兩制"的方針。
(4)讓學生們初步了解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交通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以及這里的主要出口產品。
(5)使學生了解港澳與祖國大陸的密切關系。
2、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知道只有祖國的強大港澳才能不斷發展。
教學重點:
香港和澳門的具體情況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一國兩制的方針及自由貿易港是本課的難點。
教育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和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發生了兩件令全體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炎黃子孫揚眉吐氣的大事,那就是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我們現在就再一次回顧那個難忘的時刻。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我國的香港和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
二、新授部分
1、同學們看一看香港和澳門在我國的什么位置呢?
出示香港澳門位置圖(位于我國廣東省 與深圳珠海毗鄰)
2、你知道他們的歷史嗎?你想知道嗎?向大家說一說:
結合教材小組學習,并匯報交流。
現在,香港和澳門已先后回到祖國的懷抱,成為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哪位同學說一說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具體時間?
香港回歸: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
澳門回歸: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你覺得他們有哪些特殊之處?(一國兩制)
3、教師引導同學們觀察港澳的區徽,了解它們的含義。
同學們和教師交流對港澳區徽的理解。
4、現在,我們大家分別來了解香港和澳門的情況。
小組合作學習
5、大陸與香港和澳門關系密切,祖國大陸不僅可以保證香港和澳門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源,也是為其提供了極為廣闊的消費市場。香港與大陸的貿易占其進出口的首位就說明了這一點。而大陸的許多商品也是通過港澳出口到世界各地的。
同學們知道嗎?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國際金融投機者想打跨香港股票市場。當時,香港和祖國大陸齊心協力,使這些曾經在俄羅斯等國家興風作浪的投機者無功而返,保證了香港金融秩序的穩定。
可以說強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是香港和澳門經濟發展的靠山,港澳則是祖國大陸商品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梁。
現在,香港和澳門經濟不斷發展,澳門正成衣及玩具的出口加工工業不斷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香港和澳門的將來一定會更好。
三、練習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了解了哪些有關港澳的知識。
板書設計:
第十一課 香港和澳門
香港:1997.7.1 澳門:1999.12.20
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購物者的天堂
澳門:旅游業十分發達
祖國是靠山,港澳式橋梁。
香港和澳門 篇15
點擊::第一范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一國兩制”的含義,掌握中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時間;探討香港、澳門回歸的原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師生互動引領學生從回顧香港、澳門的過去,了解香港澳門的現在,展望香港澳門的未來三方面完成學習任務。
通過播放《七子之歌》音樂及《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的視頻,讓學生體會香港、澳門回歸的喜悅之情,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通過中國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門的討論,讓學生體會祖國的強大,從而激勵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創造性發展;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香港的回歸。香港是“一國兩制”最早得以實現的地區,具有代表性。本課的難點是“一國兩制”的含義。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七子之歌》(通過歌曲渲染氣氛,引起學生興趣)
教學內容
或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導入
出示問題: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當時還有哪些地區沒有進入祖國的懷抱?
這一節課讓我們踏著歷史的足跡探尋香港、澳門是如何回到祖國懷抱的。板書課題: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回憶回答:
香港、澳門(回歸問題)中國臺灣(統一問題)
一、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問題)
要探尋香港、澳門的回歸,首先要了解她們是怎樣離開祖國懷抱的。
1、她們是怎樣離開祖國懷抱的。大家還記得嗎?
假如你是當地居民,你有什么感想和希望?
。úシ拧镀咦又琛蜂秩練夥眨
歷史回顧:結合地圖討論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
步入歷史、感悟歷史:盼望國家富強,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
二、“一國兩制”的構想(解決方案)
2、在外國長期的殖民統治下,香港與澳門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和大陸有哪些不同?
3、結合香港和澳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你能為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提出合適的方案嗎?
教師總結:香港與澳門的發展是他們發揮其自由港的優勢,在中國大陸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香港在長期的資本主義制度統治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梢圆扇 耙粐鴥芍啤狈结槨
4、這一方針是誰完整提出來的?你知道它的含義嗎?港澳臺回歸后,享有哪些自治權,它和深圳經濟特區有什么不同?
“一國兩制”的創舉最早在什么地方得以實現?
設身處地、探尋方案: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一方面香港與澳門發展起來,香港成為國際貿易與金融中心,是亞洲四小龍之一。
提出一國兩制構想。依據:從歷史來看,大陸與港澳臺長期處于分裂狀態,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從現實來看,港澳臺的人民和大陸人民都希望有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
三、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問題解決)
閱讀61頁回答問題:
5、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經過。
播放視頻
6、假如你是中央電視臺駐香港記者,報道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香港、澳門回歸的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7、觀察解說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
8、分組討論:16世紀中葉,葡萄牙侵占了澳門,100多年前,英國侵占了香港。為什么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能夠收回香港和澳門?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啟示?
分組比賽:
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觀看香港回歸視頻,做模擬報道,交流感受。
分組討論:
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收回香港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
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課堂練習
《“伴你學”新課程》
做《“伴你學”新課程》
板書提綱: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一、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問題)
二、“一國兩制”的構想(解決方案)
三、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問題解決)
承上啟下
小結
中國臺灣有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何時回到祖國懷抱的?她又何時離開祖國的懷抱?中國臺灣問題與香港澳門的情況又有什么區別呢?
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已經在香港和澳門變成現實,香港和澳門終于回到祖國懷抱,我們祝愿香港和澳門的明天更加美好!我們相信在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指引下,必將最終解決中國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
課下預習《海峽兩岸的交往》,把你預習的收獲與困惑,你希望老師提供的資料或講解的內容發給老師。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