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內戰的爆發
重慶談判的簡要情況。經過四十多天的艱苦談判,重慶談判取得了怎樣的結果? 學生看書回答,那么,重慶談判又有何重大意義呢?(請同學們討論。)那么,蔣介石是怎樣對待“雙十協定”的呢?學生討論。得出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認識。
事實證明,重慶談判只是蔣介石準備內戰的掩護,在完成內戰部署之后,蔣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發動了內戰。
二、全面內戰的爆發
學生看書:全面內戰開始的時間和標志事件是什么?老師出示力量對比表,請學生根據力量表判斷戰爭的勝負?并說明理由?在請學生看書:毛澤東說: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如何理解毛澤東這樣說的依據?結果是不是這樣?學生看書:蔣介石全面進攻的結果是什么?蔣介石全面進攻失敗之后,又制定了怎樣的作戰計劃?
三、轉戰陜北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默讀教材和 “史海拾貝”的內容,從中找出有效的歷史信息。(學生看書后回答:(1)1947年,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陜甘寧邊區。(2)陜北解放軍由于力量懸殊,主動撤出延安。(3)彭德懷運用“蘑菇”戰術,粉碎了敵人的進攻。(4)人民軍隊還粉碎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在粉碎了敵人重點進攻后,國內局勢有什么變化?學生回答,教師強調:在敵我力量改變的情況下,共產黨做出了新的戰略的決策:變戰略防御為戰略進攻。共產黨軍隊變戰略防御為戰略進攻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學生回答
四、挺進大別山
為什么解放軍會選擇大別山為戰略反攻的突破點?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地圖,從大別山的地理位置、與共產黨的關系來展開討論。(要點:(1)從地理位置上看,大別山處于武漢和南京之間的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國民黨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區。(2)它是一塊老革命根據地,有較好的群眾基礎。(3)占領了大別山就可以東懾南京,西逼武漢,南扼長江,馳騁中原。既然如此,請歸納劉鄧挺進大別山有什么重要的歷史意義?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威脅了敵人的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敵人的心臟。
【預習提綱】
1、重慶談判:(見書109頁插圖)
(1)蔣介石邀請毛澤東重慶談判的目的:a為了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b為了欺騙人民。
(2)毛澤東談判的目的:a為了爭取國內和平。b也為了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3)談判的結果:國共雙方簽定了《雙十協定》,又稱《會談紀要》。
2、轉戰陜北:1947年,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陜甘寧解放區,中共中央在毛澤東,周恩來領導下,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彭德懷,賀龍指揮西北人民解放軍采用“蘑菇戰術”,取得了清化砭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
3、挺進大別山:劉鄧大軍率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大別山。見書94頁插圖。
→意義:a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b嚴重的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
【課堂小檢測】
1、日本投降后,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國共產黨力量強大 b、廣大人民反對內戰 c、發動內戰的準備不足 d、美國主張和平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