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教案
教材分析
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嚴重后果,戰后人民反抗清朝統治的斗爭,風起云涌。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在洪秀全、馮云山等人的努力下,拜上帝教組織日益擴大。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義軍稱太平軍。不久,太平軍攻占永安,初步建立了政權。后來,太平軍攻克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為了鞏固新生的政權,推翻清朝的統治,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進行了北伐和西征。接著,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的傳教活動;金日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的北伐和西征。
2.思想教育:①太平天國運動是在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爆發的一次偉大的農民運動。②《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重要革命綱領,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但是,這種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3.能力培養;①引導學生思考:應當怎樣評價《天朝田畝制度》?從而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②組織學生討論: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為什么行不通?從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重點:金日起義和《天朝田畝制度》。
②難點: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為什么是行不通的。
教學方法
以講述為主的綜合教學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提問)鴉片戰爭對中國有什么影響?
(學生答后,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前提示,然后板書課題。)
(講授新課)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板書)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板書)
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繼續對中國進行瘋狂的掠奪。清政府為了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和彌補戰爭中的軍費開支,竭力進行搜刮,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因此,各地起義此伏彼起。從1840年到1850年的十年間,全國發生了100多次農民起義。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洪秀全發動了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運動。
2.洪秀全和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板書)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介紹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的大字和小字,并落實相應的知識要點。然后,繼續講)1844年,洪秀全和馮云山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廣西傳教。沿途的情況使他們認識到,光憑外國的上帝是難以打動中國的老百姓的。于是,他們倆決定分頭進行活動。1844年11月,馮云山來到桂平縣紫荊山區傳教(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介紹馮云山在紫荊山區傳教活動的大字和小字人洪秀全離開廣西后,回到老家,先后寫了《原道救世歌》等重要文獻,為太平天國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
1847年,洪秀全也來到紫荊山區,與馮云山共同開展革命活動。拜上帝教的影響越來越大。經過長期醞釀,以洪秀全為首的拜上帝教領導核心形成。其成員包括馮云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和石達開等人。
正當拜上帝教組織日益擴大的時候,廣西連年災荒,起義烈火燃遍各地。洪秀全預感到革命高潮已經來臨,就命令各地拜上帝教會員到金田村集中,準備起義。
3.金田起義(1851年 1月 11日)(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