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及辛亥革命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2講 太平天國運動及辛亥革命【高考目標定位】
課程標準
考試大綱考點搜索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和局限性。1840—19xx年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①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②太平天國運動從興起到全盛③《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④天京變亂⑤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①辛亥革命爆發的背景②同盟會的成立③武昌起義④中華民國成立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⑥辛亥革命的結局【基礎知識梳理】1.太平天國運動(1)太平天國運動的簡要過程太平天國由南到北發展。前期:從1851年廣西金田起義到1853年定都天京;頒布具有濃厚平均主義色彩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北伐、西征、東征,1853年達到全盛時期;后期:1856年天京變亂,由盛轉衰;提拔青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防御戰;洪仁王干主持朝政,發布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資政新篇》;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失敗。(2)《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天朝田畝制度》內容——它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的原則,規定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土地。評價——革命性: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絕對平均主義,無法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是空想,無法實現。《資政新篇》內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做法。評價:進步性: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局限性:打上了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經歷的烙印,脫離當時社會實際,無法實現。(3)傳統的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作用:太平天國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政治基礎;提出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方案《資政新篇》。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國主義。他們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擔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務。打擊了封建勢力和侵略勢力。局限性:農民階級與落后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相聯系,在思想上受皇權思想、等級思想影響,在組織上難以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們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傳統的農民起義最終失敗,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啟示:農民運動應該由新的階級來領導,由新的思想武器來武裝,才有出路。2.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背景:帝國主義對華侵略加;《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統治危機加深。清政府內外交困,進行新政,新政失敗。孫中山在1894年,成立興中會,反清革命。隨著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華興會、光復會、日知會等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在國內相繼建立。19xx年,孫中山同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第一個全國性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成立后,革命黨人還多次發動武裝起義,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革命時機日趨成熟。 (2)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①同盟會:19xx年,在日本東京成立。政治綱領是:“驅除靼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②武昌起義:由與同盟會保持密切聯系的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策劃,在起義計劃泄密的非常情況下,19xx年10月 10日,由革命士兵熊秉坤、金兆龍率先起義,并取得成功。革命黨人建立第一個省級政府——湖北軍政府,國號“中華民國”。③清王朝統治土崩瓦解:受武昌起義的鼓舞,全國十幾個省相繼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④中華民國的建立:19xx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3)成果:①“三民主義”:孫中山把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懊褡逯髁x”指推翻清政府,沒有明確反帝;“民權主義”指推翻君主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體;“民生”主義指“平均地權”。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義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和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②《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xx年春,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規定:“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結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杜R時約法》關于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等規定,體現了《臨時約法》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杜R時約法》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的原則!杜R時約法》特別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4)歷史意義:①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共和國;③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④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⑤沖擊了幾千年的陳規陋俗,推動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識;⑥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影響了亞洲革命和表現了亞洲的覺醒;⑦開始了比較完整意義上的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國20世紀三次巨變之一。【要點名師精解】1. 怎樣認識《天朝田畝制度》【點析】(1)產生根源:①社會根源:鴉片戰爭后人民身受雙重壓迫,清朝長期以來土地高度集中,廣大農民無地、少地,負擔沉重。②歷史根源:“等貴賤,均貧富”、“均田免糧”等歷史上農民起義中提出的斗爭目標。③階級根源:農民階級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其綱領只能反映他們迫切的現實愿望,以及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礎上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 (2)性質:是太平天國建立理想社會的綱領性文件,是改造封建社會的政治方案,也是太平天國運動成為歷代農民戰爭的最高峰的最主要標志! (3)認識評價:①強烈的革命性。它繼承和發展了歷代農民的斗爭思想,明確主張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統的革命綱領,是農民階級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綱領。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反映出當時廣大農民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獲得土地,實行平等平均的理想社會的渴望,這種愿望用政權發布的文件系統地體現出來,是太平天國的偉大成就,也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為歷代農民戰爭的最高峰。②空想性。它所規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會經濟生活方案,是一種絕對平均主義思想。絕對平均分配的圣庫制度違背小生產者的階級本性,無法實現,也無法調動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它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③落后性。它使社會生產力停滯在分散的小農經濟的水平上,把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理想化、固定化,實際上并沒有超越封建主義的經濟范疇。因此,它具有違反社會發展規律的落后性?傊短斐锂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這個矛盾是由農民階級小生產者的經濟地位決定的。【典例】《天朝田畝制度》 a.只是單純的土地制度 b.它得以實行,并實現了理想 c.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綱領性文件,但是并不科學 d.是一種落后的思想 【解析】《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綱領性文件,它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政治組織等內容,既有革命性,又有局限性,最終沒有徹底實行,理想社會也無從建立,a、b、d三項都是錯誤項。【答案】c 2.比較《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異同【點析】 1. 相同點:兩者都是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期間頒布的反封建的綱領性文件;都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不可能真正實施的。 2.不同點 (1)《天朝田畝制度》的主張體現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剝削制度的愿望;而《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3)《天朝田畝制度》在內容上主張土地分配和產品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廢除私有,帶有空想性和落后性,違背社會的客觀規律,是根本無法實施的空想;《資政新篇》發展資本主義, 維護私有,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潮流,但《資政新篇》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土地問題,不能反映農民的愿望,故也不能真正實施。 教學資源,完全免費,無須注冊,天天更新!" coordorigin="8100,11580">【典例1】太平天國運動中提出了右圖所反映的革命綱領,代表著農民的探索水平。下列對其評價正確的是 a.都符合時代發展潮流 b.是切合當時農民要求的綱領 c.都具有反封建的內容d.都推動了革命形勢迅猛發展 【解析】本題易錯選d,錯因在于沒有很好的辨清兩個革命綱領的異同!短斐锂制度》主張絕對平均主義,符合農民迫切獲得土地的愿望,在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推動了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故b、d符合《天朝田畝制度》,但絕對平均主義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故a不符合《天朝田畝制度》!顿Y政新篇》是近代中國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是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的智慧結競,a符合《資政新篇》,但《資政新篇》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不能反映農民的愿望,故也沒有真正調動農民革命積極性,b、d不符合《資政新篇》!短斐锂制度》主張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資政新篇》主張發展資本主義,故都有反封建的內容,故答案為c!敬鸢浮縞【典例2】從內容上看,《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現在 ①不能對當時的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正確的判斷 ②帶有強烈的小農意識③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④缺乏堅實的社會基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解析】④是二者不能實施的共同原因,因此④肯定入選,而題目提供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d包含④。 【答案】d 【方法技巧】解答組合選擇題的基本方法有三種:一是肯定法,即把符合題目要求的史實找出,重新進行組合,然后選出與其組合順序相同的一項;二是排除法,只要找出一項(或兩項)不符合題目要求的,排除后只剩下一項正確選項;三是肯定與否定并用法,即使用以上某一方法還覺得沒有把握,就可以兩法并用。針對題目我們可選用肯定法。3.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內容和意義的理解【點析】 (1)19xx年3月,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了反映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精神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其主要內容:①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享有人身、言論、著作、集會等權利。②約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③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內閣總理由議會的多數黨產生。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制憲法,它確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制度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是中國政治民主化歷程中的里程碑,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