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教案
1.5《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教案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及洪秀全的宗教理論、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的北伐、西征、東征。
2.能力要求
(1)課前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或上網查找資料,搜集有關洪秀全的事跡,并整理成文,培養學生自我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有關資料的閱讀、討論、分析,培養學生全面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
3.思想認識
(1)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它是爆發在新形勢下的一場農民革命,因而具備新的時代特征。
(2)《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但是這一美好的愿望與社會實際相脫節,是無法實現的空想。
(3)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后,迅速發展壯大并建立與清政府相對立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東征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統治,使太平天國運動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這充分表現了農民階級英勇無畏的抗爭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論、《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天朝田畝制度》。
課前準備
教師:如有條件可以做成電教課。教師將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主題曲和有關的影像資料剪輯好,放置在電腦中,并將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和發展的主要路線做成閃動狀,并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歷史資料。
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搜集、查閱洪秀全的個人資料和其他相關的歷史資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說明】
通過播放學生所熟悉的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的主題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思緒迅速遷移到歷史課堂中。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論、《天朝田畝制度》是本節的教學重點或難點內容。在教學設計中,我認為作為高中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為主。所以這三部分內容都是在學生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得到正確的認識。
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發展及軍事上的全盛時期這部分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通過電教手段,以直觀教學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對洪秀全、曾國藩等歷史人物或其他相關的歷史資料,通過課前布置作業的方式,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及其文字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導入新課】預備鈴響后,通過大屏幕播放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的主題曲和有關的電視畫面,以氣氛的渲染,將學生的思緒遷移到以往的歷史中去。
●教師:大約在150多年以前,中國歷史上爆發了一場波瀾壯闊的農民革命:太平天國運動。它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今天我就給同學們介紹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第五節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發生于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下面請同學們閱讀兩段材料(電腦出示材料,學生閱讀):
材料一:“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舊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所有這些破壞性因素,都同時影響著中國的財政、社會風氣、工業和政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