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 》教案
3.馮云山組織拜上帝會
馮云山深入到紫荊山區(qū)后,與勞苦大眾打成一片,宣傳拜上帝教,組織拜上帝會。1847年信徒已有多人,1850年已超過10000人。加入的主要是紫荊山區(qū)的漢、壯、瑤等族農(nóng)民。他們率眾搗毀神廟,砸碎人們身上的精神枷鎖,聲勢不斷壯大。楊秀清、石達開等相繼加入拜上帝教,逐漸形成了領(lǐng)導核心。
4.金田起義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眾起義,建號“太平天國”。(電腦出示起義形勢圖,閃動金田村。)不久洪秀全在武宣東鄉(xiāng)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quán)。(電腦閃動永安城。)
5.永安建制
永安三面環(huán)山,易守難攻,太平天國在此進行各項政權(quán)建設,洪秀全在永安封王。(電腦出示表格。)
永安封王表
稱號 東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楊秀清 蕭朝貴 馮云山 韋昌輝 石達開
同時規(guī)定西王以下受東王節(jié)制。由此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國的領(lǐng)導核心和各王的地位,形成天王領(lǐng)導于上,東王總理軍政事務,諸王集體決議政事的權(quán)力運作體制。
6.定都天京
(電腦出示太平天國形勢圖,閃動所經(jīng)地區(qū)。)1852年4月太平軍永安突圍后北上,6月攻占全州;9月猛攻長沙,不克;撤圍后繼續(xù)北上,水陸并進直取武漢三鎮(zhèn)。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漢三鎮(zhèn)后,順長江東下直趨南京。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入南京城,改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農(nóng)民政權(quán),同清朝對峙。在太平天國初期的軍事行動中,馮云山、蕭朝貴身先士卒,英勇奮戰(zhàn),光榮犧牲,是太平天國的重大損失。
三、《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出示材料,學生閱讀。)
《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務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短斐锂制度》中關(guān)于土地的分配,根據(jù)“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的原則,把全國的土地平均分配給農(nóng)民耕種。平分土地的具體方法,按產(chǎn)量多少把土地分為九等。以戶為單位,按人口多少平均分配。它明確規(guī)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笔鶜q以上分全份,十五歲以下減半。
《天朝田畝制度》還規(guī)定產(chǎn)品的分配,根據(jù)“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在首都建立了“天朝圣庫”,總管公有財產(chǎn),除一切繳獲和征收歸圣庫外;還規(guī)定“商賈資本,皆天父所有,全應解歸圣庫”。這就把私有的金銀、糧食、貨物、房產(chǎn)等均收歸公有,貴重物品繳入天朝圣庫,日常用品分別收藏在堆棧,或者由典官保管。同時,又制定了供應官兵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制度。太平軍中,上至天王,下至士兵,都設有定額的薪餉,都不準私藏財產(chǎn)。生活所需的糧米油鹽和其他費用均白圣庫供給。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
●提問:學生閱讀材料后討論問題!短斐锂制度》規(guī)定太平天國是怎樣分配土地的?又是怎樣進行產(chǎn)品分配的?你對《天朝四畝制度》這一綱領(lǐng)性文件是如何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