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太平天國運動教案
1、知識與能力
識記: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勝利進軍;定都天京;
太平軍北伐、西征、東征;太平天國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內容和意義;天京事變;重建領導核心;后期防御戰;天京陷落。
理解:太平天國迅速發展的原因;《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
運用:探究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和失敗的必然原因,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講析培養其系統的分析論證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作用,使學生初步學會查找史料、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
以及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學會主動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太平天國運動的學習,使學生對中國近代的農民運動有恰當的認識。認識到太
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失敗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單純的農民運動無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認識到農民對中國革命和建設重要作用,從而關注農民,關注農村。
教學重點: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難點:
《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評價;太平天國運動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自然經濟在幅員遼闊的古老中國廣泛存在,使得幾千年來農民一直是中國人的主體。農民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的突出問題,至今依然如此。如今我國政府把解決三農問題,發展農村經濟提到國家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來。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農民都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進入近代的中國農民怎樣擔任起近代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這一任務的?
一、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太平天國興起的背景
教師補充材料: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因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
由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義,從而準確理解太平天國爆發的原因包含列強的侵略和封建主義剝削兩方面的內容。
2.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論,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學思之窗】文獻資料,提煉有效信息,并加以歸納,來分析評議拜上帝會的宗教理論。使學生認識到太平天國的宗教理論已融入“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基督教義,說明鴉片戰爭后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在政治上從西方尋找救國方案,帶有時代的特點。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發展過程,指導學生參閱p46《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培養他們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要求學生閱讀地圖,并在下面用箭頭表示先后攻占地點:
金田——永安——桂林(未克)——全州(馮)——長沙(未克、蕭)——岳州——武昌(50萬)——九江——湖口——安慶——南京
3.太平天國達到全盛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了解北伐、東征、西征三大軍事行動的目的過程和結果。然后要求學生歸納下表,培養學生利用表格歸類和比較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