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精選14篇)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1
教學目標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布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的頒布及意義。太平軍北伐和西征的概況。北伐失敗的原因。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通過對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進行評價,從而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教師講述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的經過,學生總結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從而培養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北伐軍將士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的中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決定了太平天國在承擔反封建任務的同時,必須擔負起反侵略的歷史重任,這是過去的農民戰爭所沒有的。
地位分析:本節課講授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和五口通商之后,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已經侵入了中國,中西之間的激烈碰撞,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這對太平天國運動從發動形式到整個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太平天國運動因其明確的革命綱領和奮斗目標,把中國農民戰爭推到了最高峰。
重點分析:⑴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是重點。作為初中歷史教學,對于高中學生必須分析的類似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并不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點。而像金田起義、定都天京這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同時可以描摹出鮮活的歷史人物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歷史上早期的幾件大事,都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基礎。⑵《天朝田畝制度》是重點。因為它不僅涉及了土地制度問題,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司法等各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必須重點掌握。
難點分析: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主要側重《天朝田畝制度》為什么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它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務,規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體現了農民的要求,是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但另一方面還應正確認識《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空想與落后的一面。初中學生全面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⑴通過對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和用圖的能力。(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教法分析:
關于“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建議教師指導學生依據《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講解太平軍進軍路線,教會學生信息壓縮記憶方法。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指導學生閱讀《天朝田畝制度》的節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關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引導學生對太平天國土地制度及對產品的分配制度進行分析,得出《天朝田畝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雖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卻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空想,從而培養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難點 :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
教法設計:教師結合地圖、圖表講解,學生就部分問題進行討論。
板書設計 :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3.金田起義(1851.1.11)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2.《天朝田畝制度》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教師可進行復習提問如: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也可指導學生閱讀引言。
講授新課: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教師指出,第一,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加劇對中國的侵略,導致國內階級矛盾的空前激化。其次,五口通商后洋貨輸入量也大大增加。中國的財政金融受到嚴重威脅。
通過對“銀貴錢賤”現象的分析,理解農民和手工業者納稅負擔增加,致使東南沿海地區的手工業者和農民紛紛破產,天災人禍使得人民陷入饑餓死亡的困境,廣大農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爭的道路。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可以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洪秀全的身世及創立“拜上帝教”的簡要經過。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引用的洪秀全詩作,理解洪秀全的遠大革命志向;已融入“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基督教義,說明鴉片戰爭先進中國人開始在政治上從西方尋找救國方案。
指出洪秀全和馮云山深入到廣西貧苦群眾中傳教,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他們和馮云山一起,后來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骨干。
3.金田起義(1851.1.11)
1851年1月11日,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這表達了起義農民決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惡統治,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受太平”的愿望。教師指出直接原因:19世紀中期廣西連年災荒。
4.永安建制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向西攻入武宣東鄉。3月,洪秀全在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占永安(今廣西蒙山縣)。在那里,洪秀全頒布軍律、歷法,制定官制,分封諸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這是是永安建制。太平天國已初步具備了立國的規模。介紹官制、分封諸王的情況。讓學生搞清永安封王都分封了哪些王?所封諸王都受哪個王的節制?這樣的分封可能帶來的隱患是什么?注意強調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的標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太平軍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是在1853年春天占領南京,并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以后。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軍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時間,此時,清軍已包圍了永安。洪秀全為了擺脫清軍的圍困,于1852年4月開始突圍北上。5月,在進攻全州的戰役里,南王馮云山不幸中炮犧牲。這對太平天國來說,無疑是巨大損失。接著,太平軍攻入湖南。在這一帶,有四、五萬農民和大批挖煤工人參加太平軍,在后來的戰斗中發揮了很大作用。9月,在攻打長沙的戰役中,西王蕭朝貴又不幸中炮犧牲。蕭朝貴是貧苦農民出身。他忠實坦誠,勇敢剛強,每臨戰陣,總是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是太平軍的一員猛將。他的犧牲,是太平軍的又一重大損失。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振。隊伍迅速發展到50萬人。他們沿途誅殺貪官污吏、地主、豪紳,焚燒官府衙門、田契、債券,把糧食和財物分給貧苦農民。2月,50萬大軍分水陸兩支出發,沿江而下,向南京挺進。太平軍的官兵絕大多數過去沒有打過仗,是激烈的階級斗爭把他們帶到了戰場。他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多次打敗了多于自己幾倍的敵國。清政府派出鎮壓太天國的大臣賽尚阿、徐廣縉以“日久無功”的罪名被革職拿問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從此,在南方出現了一個與北方的清政府遙相對峙的農民革命政權。
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概括一下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洪秀全等制訂的斗爭綱領經較明確,太平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誅殺貪官污吏,焚毀田契債券,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另外,清軍的腐敗無能,不堪一擊,也是太平軍節節勝利的一個原因。
2.《天朝田畝制度》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做簡短討論,評價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它有什么進步性?還有哪些不足?封建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這也是農民受剝削的根源。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好迫切的要求。他們為此也進行了無數次的斗爭!短斐锂制度》就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土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它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中提出的“均貧富”、“均田免糧”等口號的總結和發展,把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這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義。但是,這個制度本身又帶有空想性。太平天國所描繪的這種“無處不均勻”的理想社會藍圖是不可能實現的。它所規定的平均土地的辦法和它為廣大農民所設計的圖景,都是不科學的。因為這一制度本身是小農思想的產物,是想以小農經濟來改造社會,把消滅剝削,消滅貧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農經濟基礎之上,不可能成功。由于《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和連年戰爭形勢,它的分田方案沒有實行。
結合教材提供的太平天國的婦女服飾和結婚證書的圖片,單獨強調一下其制定的一些尊重婦女的政策。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了鞏固革命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又進行了北伐和西征。有學者認為欲以區區2萬人的北伐軍去推翻清朝統治是不可能的。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失去了奪天下之志,而是偏安一隅,北伐只不過是以攻為守罷了。
引導學生分析北伐失敗的原因,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北伐軍人數少,又孤軍深入,后援不繼。但北伐軍震憾了清朝統治的心臟地區,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斗爭的功績不可沒。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太平軍的西征在北伐的同時,太平天國為了鞏固天京,控制長江中游,還舉行了西征。西征軍的主要對手是曾國藩的地主武裝湘軍。西征軍最初在賴漢英等人率領下,在南昌、九江、漢口、漢陽、武昌等地戰斗。1855年1月,太平天國為了加強對西征的領導,派翼王石達開到湖口指揮軍事。石達開是個文武兼備、深有謀力略的將領。在1855年湖口戰役里,他指揮太平國戰士大敗湘軍,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經過兩年多的戰斗,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先后據有武昌、九江、安慶等鄂、皖、贛在片地區,鞏固了天京,擴展了太平天國的實力。太平天國進入到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2
教學目標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布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定都天京!短斐锂制度》的頒布及意義。太平軍北伐和西征的概況。北伐失敗的原因。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通過對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進行評價,從而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教師講述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的經過,學生總結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從而培養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北伐軍將士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的中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決定了太平天國在承擔反封建任務的同時,必須擔負起反侵略的歷史重任,這是過去的農民戰爭所沒有的。
地位分析:本節課講授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和五口通商之后,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已經侵入了中國,中西之間的激烈碰撞,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這對太平天國運動從發動形式到整個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太平天國運動因其明確的革命綱領和奮斗目標,把中國農民戰爭推到了最高峰。
重點分析:⑴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是重點。作為初中歷史教學,對于高中學生必須分析的類似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并不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點。而像金田起義、定都天京這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同時可以描摹出鮮活的歷史人物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歷史上早期的幾件大事,都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基礎。⑵《天朝田畝制度》是重點。因為它不僅涉及了土地制度問題,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司法等各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必須重點掌握。
難點分析: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主要側重《天朝田畝制度》為什么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它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務,規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體現了農民的要求,是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但另一方面還應正確認識《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空想與落后的一面。初中學生全面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⑴通過對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和用圖的能力。(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教法分析:
關于“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建議教師指導學生依據《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講解太平軍進軍路線,教會學生信息壓縮記憶方法。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指導學生閱讀《天朝田畝制度》的節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關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引導學生對太平天國土地制度及對產品的分配制度進行分析,得出《天朝田畝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雖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卻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空想,從而培養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難點 :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
教法設計:教師結合地圖、圖表講解,學生就部分問題進行討論。
板書設計 :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3.金田起義(1851.1.11)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2.《天朝田畝制度》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教師可進行復習提問如: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也可指導學生閱讀引言。
講授新課: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教師指出,第一,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加劇對中國的侵略,導致國內階級矛盾的空前激化。其次,五口通商后洋貨輸入量也大大增加。中國的財政金融受到嚴重威脅。
通過對“銀貴錢賤”現象的分析,理解農民和手工業者納稅負擔增加,致使東南沿海地區的手工業者和農民紛紛破產,天災人禍使得人民陷入饑餓死亡的困境,廣大農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爭的道路。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可以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洪秀全的身世及創立“拜上帝教”的簡要經過。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引用的洪秀全詩作,理解洪秀全的遠大革命志向;已融入“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基督教義,說明鴉片戰爭先進中國人開始在政治上從西方尋找救國方案。
指出洪秀全和馮云山深入到廣西貧苦群眾中傳教,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他們和馮云山一起,后來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骨干。
3.金田起義(1851.1.11)
1851年1月11日,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這表達了起義農民決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惡統治,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受太平”的愿望。教師指出直接原因:19世紀中期廣西連年災荒。
4.永安建制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向西攻入武宣東鄉。3月,洪秀全在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占永安(今廣西蒙山縣)。在那里,洪秀全頒布軍律、歷法,制定官制,分封諸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這是是永安建制。太平天國已初步具備了立國的規模。介紹官制、分封諸王的情況。讓學生搞清永安封王都分封了哪些王?所封諸王都受哪個王的節制?這樣的分封可能帶來的隱患是什么?注意強調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的標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太平軍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是在1853年春天占領南京,并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以后。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軍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時間,此時,清軍已包圍了永安。洪秀全為了擺脫清軍的圍困,于1852年4月開始突圍北上。5月,在進攻全州的戰役里,南王馮云山不幸中炮犧牲。這對太平天國來說,無疑是巨大損失。接著,太平軍攻入湖南。在這一帶,有四、五萬農民和大批挖煤工人參加太平軍,在后來的戰斗中發揮了很大作用。9月,在攻打長沙的戰役中,西王蕭朝貴又不幸中炮犧牲。蕭朝貴是貧苦農民出身。他忠實坦誠,勇敢剛強,每臨戰陣,總是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是太平軍的一員猛將。他的犧牲,是太平軍的又一重大損失。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振。隊伍迅速發展到50萬人。他們沿途誅殺貪官污吏、地主、豪紳,焚燒官府衙門、田契、債券,把糧食和財物分給貧苦農民。2月,50萬大軍分水陸兩支出發,沿江而下,向南京挺進。太平軍的官兵絕大多數過去沒有打過仗,是激烈的階級斗爭把他們帶到了戰場。他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多次打敗了多于自己幾倍的敵國。清政府派出鎮壓太天國的大臣賽尚阿、徐廣縉以“日久無功”的罪名被革職拿問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從此,在南方出現了一個與北方的清政府遙相對峙的農民革命政權。
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概括一下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洪秀全等制訂的斗爭綱領經較明確,太平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誅殺貪官污吏,焚毀田契債券,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另外,清軍的腐敗無能,不堪一擊,也是太平軍節節勝利的一個原因。
2.《天朝田畝制度》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做簡短討論,評價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它有什么進步性?還有哪些不足?封建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這也是農民受剝削的根源。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好迫切的要求。他們為此也進行了無數次的斗爭!短斐锂制度》就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土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它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中提出的“均貧富”、“均田免糧”等口號的總結和發展,把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這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義。但是,這個制度本身又帶有空想性。太平天國所描繪的這種“無處不均勻”的理想社會藍圖是不可能實現的。它所規定的平均土地的辦法和它為廣大農民所設計的圖景,都是不科學的。因為這一制度本身是小農思想的產物,是想以小農經濟來改造社會,把消滅剝削,消滅貧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農經濟基礎之上,不可能成功。由于《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和連年戰爭形勢,它的分田方案沒有實行。
結合教材提供的太平天國的婦女服飾和結婚證書的圖片,單獨強調一下其制定的一些尊重婦女的政策。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了鞏固革命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又進行了北伐和西征。有學者認為欲以區區2萬人的北伐軍去推翻清朝統治是不可能的。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失去了奪天下之志,而是偏安一隅,北伐只不過是以攻為守罷了。
引導學生分析北伐失敗的原因,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北伐軍人數少,又孤軍深入,后援不繼。但北伐軍震憾了清朝統治的心臟地區,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斗爭的功績不可沒。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太平軍的西征在北伐的同時,太平天國為了鞏固天京,控制長江中游,還舉行了西征。西征軍的主要對手是曾國藩的地主武裝湘軍。西征軍最初在賴漢英等人率領下,在南昌、九江、漢口、漢陽、武昌等地戰斗。1855年1月,太平天國為了加強對西征的領導,派翼王石達開到湖口指揮軍事。石達開是個文武兼備、深有謀力略的將領。在1855年湖口戰役里,他指揮太平國戰士大敗湘軍,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經過兩年多的戰斗,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先后據有武昌、九江、安慶等鄂、皖、贛在片地區,鞏固了天京,擴展了太平天國的實力。太平天國進入到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3
教學目標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布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定都天京!短斐锂制度》的頒布及意義。太平軍北伐和西征的概況。北伐失敗的原因。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通過對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進行評價,從而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教師講述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的經過,學生總結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從而培養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北伐軍將士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的中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決定了太平天國在承擔反封建任務的同時,必須擔負起反侵略的歷史重任,這是過去的農民戰爭所沒有的。
地位分析:本節課講授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和五口通商之后,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已經侵入了中國,中西之間的激烈碰撞,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這對太平天國運動從發動形式到整個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太平天國運動因其明確的革命綱領和奮斗目標,把中國農民戰爭推到了最高峰。
重點分析:⑴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是重點。作為初中歷史教學,對于高中學生必須分析的類似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并不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點。而像金田起義、定都天京這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同時可以描摹出鮮活的歷史人物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歷史上早期的幾件大事,都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基礎。⑵《天朝田畝制度》是重點。因為它不僅涉及了土地制度問題,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司法等各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必須重點掌握。
難點分析: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主要側重《天朝田畝制度》為什么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它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務,規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體現了農民的要求,是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但另一方面還應正確認識《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空想與落后的一面。初中學生全面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⑴通過對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和用圖的能力。(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教法分析:
關于“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建議教師指導學生依據《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講解太平軍進軍路線,教會學生信息壓縮記憶方法。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指導學生閱讀《天朝田畝制度》的節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關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引導學生對太平天國土地制度及對產品的分配制度進行分析,得出《天朝田畝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雖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卻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空想,從而培養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難點 :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
教法設計:教師結合地圖、圖表講解,學生就部分問題進行討論。
板書設計 :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3.金田起義(1851.1.11)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2.《天朝田畝制度》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教師可進行復習提問如: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也可指導學生閱讀引言。
講授新課: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教師指出,第一,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加劇對中國的侵略,導致國內階級矛盾的空前激化。其次,五口通商后洋貨輸入量也大大增加。中國的財政金融受到嚴重威脅。
通過對“銀貴錢賤”現象的分析,理解農民和手工業者納稅負擔增加,致使東南沿海地區的手工業者和農民紛紛破產,天災人禍使得人民陷入饑餓死亡的困境,廣大農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爭的道路。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可以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洪秀全的身世及創立“拜上帝教”的簡要經過。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引用的洪秀全詩作,理解洪秀全的遠大革命志向;已融入“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基督教義,說明鴉片戰爭先進中國人開始在政治上從西方尋找救國方案。
指出洪秀全和馮云山深入到廣西貧苦群眾中傳教,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他們和馮云山一起,后來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骨干。
3.金田起義(1851.1.11)
1851年1月11日,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這表達了起義農民決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惡統治,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受太平”的愿望。教師指出直接原因:19世紀中期廣西連年災荒。
4.永安建制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向西攻入武宣東鄉。3月,洪秀全在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占永安(今廣西蒙山縣)。在那里,洪秀全頒布軍律、歷法,制定官制,分封諸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這是是永安建制。太平天國已初步具備了立國的規模。介紹官制、分封諸王的情況。讓學生搞清永安封王都分封了哪些王?所封諸王都受哪個王的節制?這樣的分封可能帶來的隱患是什么?注意強調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的標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太平軍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是在1853年春天占領南京,并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以后。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軍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時間,此時,清軍已包圍了永安。洪秀全為了擺脫清軍的圍困,于1852年4月開始突圍北上。5月,在進攻全州的戰役里,南王馮云山不幸中炮犧牲。這對太平天國來說,無疑是巨大損失。接著,太平軍攻入湖南。在這一帶,有四、五萬農民和大批挖煤工人參加太平軍,在后來的戰斗中發揮了很大作用。9月,在攻打長沙的戰役中,西王蕭朝貴又不幸中炮犧牲。蕭朝貴是貧苦農民出身。他忠實坦誠,勇敢剛強,每臨戰陣,總是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是太平軍的一員猛將。他的犧牲,是太平軍的又一重大損失。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振。隊伍迅速發展到50萬人。他們沿途誅殺貪官污吏、地主、豪紳,焚燒官府衙門、田契、債券,把糧食和財物分給貧苦農民。2月,50萬大軍分水陸兩支出發,沿江而下,向南京挺進。太平軍的官兵絕大多數過去沒有打過仗,是激烈的階級斗爭把他們帶到了戰場。他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多次打敗了多于自己幾倍的敵國。清政府派出鎮壓太天國的大臣賽尚阿、徐廣縉以“日久無功”的罪名被革職拿問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從此,在南方出現了一個與北方的清政府遙相對峙的農民革命政權。
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概括一下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洪秀全等制訂的斗爭綱領經較明確,太平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誅殺貪官污吏,焚毀田契債券,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另外,清軍的腐敗無能,不堪一擊,也是太平軍節節勝利的一個原因。
2.《天朝田畝制度》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做簡短討論,評價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它有什么進步性?還有哪些不足?封建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這也是農民受剝削的根源。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好迫切的要求。他們為此也進行了無數次的斗爭。《天朝田畝制度》就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土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它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中提出的“均貧富”、“均田免糧”等口號的總結和發展,把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這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義。但是,這個制度本身又帶有空想性。太平天國所描繪的這種“無處不均勻”的理想社會藍圖是不可能實現的。它所規定的平均土地的辦法和它為廣大農民所設計的圖景,都是不科學的。因為這一制度本身是小農思想的產物,是想以小農經濟來改造社會,把消滅剝削,消滅貧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農經濟基礎之上,不可能成功。由于《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和連年戰爭形勢,它的分田方案沒有實行。
結合教材提供的太平天國的婦女服飾和結婚證書的圖片,單獨強調一下其制定的一些尊重婦女的政策。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了鞏固革命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又進行了北伐和西征。有學者認為欲以區區2萬人的北伐軍去推翻清朝統治是不可能的。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失去了奪天下之志,而是偏安一隅,北伐只不過是以攻為守罷了。
引導學生分析北伐失敗的原因,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北伐軍人數少,又孤軍深入,后援不繼。但北伐軍震憾了清朝統治的心臟地區,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斗爭的功績不可沒。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太平軍的西征在北伐的同時,太平天國為了鞏固天京,控制長江中游,還舉行了西征。西征軍的主要對手是曾國藩的地主武裝湘軍。西征軍最初在賴漢英等人率領下,在南昌、九江、漢口、漢陽、武昌等地戰斗。1855年1月,太平天國為了加強對西征的領導,派翼王石達開到湖口指揮軍事。石達開是個文武兼備、深有謀力略的將領。在1855年湖口戰役里,他指揮太平國戰士大敗湘軍,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經過兩年多的戰斗,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先后據有武昌、九江、安慶等鄂、皖、贛在片地區,鞏固了天京,擴展了太平天國的實力。太平天國進入到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4
教學目標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布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定都天京!短斐锂制度》的頒布及意義。太平軍北伐和西征的概況。北伐失敗的原因。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通過對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進行評價,從而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教師講述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的經過,學生總結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從而培養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北伐軍將士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的中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決定了太平天國在承擔反封建任務的同時,必須擔負起反侵略的歷史重任,這是過去的農民戰爭所沒有的。
地位分析:本節課講授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和五口通商之后,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已經侵入了中國,中西之間的激烈碰撞,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這對太平天國運動從發動形式到整個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太平天國運動因其明確的革命綱領和奮斗目標,把中國農民戰爭推到了最高峰。
重點分析:⑴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是重點。作為初中歷史教學,對于高中學生必須分析的類似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并不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點。而像金田起義、定都天京這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同時可以描摹出鮮活的歷史人物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歷史上早期的幾件大事,都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基礎。⑵《天朝田畝制度》是重點。因為它不僅涉及了土地制度問題,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司法等各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必須重點掌握。
難點分析: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主要側重《天朝田畝制度》為什么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它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務,規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體現了農民的要求,是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但另一方面還應正確認識《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空想與落后的一面。初中學生全面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⑴通過對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和用圖的能力。(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教法分析:
關于“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建議教師指導學生依據《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講解太平軍進軍路線,教會學生信息壓縮記憶方法。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指導學生閱讀《天朝田畝制度》的節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關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引導學生對太平天國土地制度及對產品的分配制度進行分析,得出《天朝田畝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雖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卻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空想,從而培養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難點 :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
教法設計:教師結合地圖、圖表講解,學生就部分問題進行討論。
板書設計 :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3.金田起義(1851.1.11)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2.《天朝田畝制度》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教師可進行復習提問如: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也可指導學生閱讀引言。
講授新課: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教師指出,第一,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加劇對中國的侵略,導致國內階級矛盾的空前激化。其次,五口通商后洋貨輸入量也大大增加。中國的財政金融受到嚴重威脅。
通過對“銀貴錢賤”現象的分析,理解農民和手工業者納稅負擔增加,致使東南沿海地區的手工業者和農民紛紛破產,天災人禍使得人民陷入饑餓死亡的困境,廣大農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爭的道路。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可以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洪秀全的身世及創立“拜上帝教”的簡要經過。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引用的洪秀全詩作,理解洪秀全的遠大革命志向;已融入“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基督教義,說明鴉片戰爭先進中國人開始在政治上從西方尋找救國方案。
指出洪秀全和馮云山深入到廣西貧苦群眾中傳教,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他們和馮云山一起,后來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骨干。
3.金田起義(1851.1.11)
1851年1月11日,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這表達了起義農民決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惡統治,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受太平”的愿望。教師指出直接原因:19世紀中期廣西連年災荒。
4.永安建制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向西攻入武宣東鄉。3月,洪秀全在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占永安(今廣西蒙山縣)。在那里,洪秀全頒布軍律、歷法,制定官制,分封諸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這是是永安建制。太平天國已初步具備了立國的規模。介紹官制、分封諸王的情況。讓學生搞清永安封王都分封了哪些王?所封諸王都受哪個王的節制?這樣的分封可能帶來的隱患是什么?注意強調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的標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太平軍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是在1853年春天占領南京,并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以后。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軍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時間,此時,清軍已包圍了永安。洪秀全為了擺脫清軍的圍困,于1852年4月開始突圍北上。5月,在進攻全州的戰役里,南王馮云山不幸中炮犧牲。這對太平天國來說,無疑是巨大損失。接著,太平軍攻入湖南。在這一帶,有四、五萬農民和大批挖煤工人參加太平軍,在后來的戰斗中發揮了很大作用。9月,在攻打長沙的戰役中,西王蕭朝貴又不幸中炮犧牲。蕭朝貴是貧苦農民出身。他忠實坦誠,勇敢剛強,每臨戰陣,總是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是太平軍的一員猛將。他的犧牲,是太平軍的又一重大損失。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振。隊伍迅速發展到50萬人。他們沿途誅殺貪官污吏、地主、豪紳,焚燒官府衙門、田契、債券,把糧食和財物分給貧苦農民。2月,50萬大軍分水陸兩支出發,沿江而下,向南京挺進。太平軍的官兵絕大多數過去沒有打過仗,是激烈的階級斗爭把他們帶到了戰場。他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多次打敗了多于自己幾倍的敵國。清政府派出鎮壓太天國的大臣賽尚阿、徐廣縉以“日久無功”的罪名被革職拿問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從此,在南方出現了一個與北方的清政府遙相對峙的農民革命政權。
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概括一下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洪秀全等制訂的斗爭綱領經較明確,太平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誅殺貪官污吏,焚毀田契債券,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另外,清軍的腐敗無能,不堪一擊,也是太平軍節節勝利的一個原因。
2.《天朝田畝制度》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做簡短討論,評價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它有什么進步性?還有哪些不足?封建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這也是農民受剝削的根源。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好迫切的要求。他們為此也進行了無數次的斗爭。《天朝田畝制度》就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土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它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中提出的“均貧富”、“均田免糧”等口號的總結和發展,把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這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義。但是,這個制度本身又帶有空想性。太平天國所描繪的這種“無處不均勻”的理想社會藍圖是不可能實現的。它所規定的平均土地的辦法和它為廣大農民所設計的圖景,都是不科學的。因為這一制度本身是小農思想的產物,是想以小農經濟來改造社會,把消滅剝削,消滅貧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農經濟基礎之上,不可能成功。由于《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和連年戰爭形勢,它的分田方案沒有實行。
結合教材提供的太平天國的婦女服飾和結婚證書的圖片,單獨強調一下其制定的一些尊重婦女的政策。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了鞏固革命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又進行了北伐和西征。有學者認為欲以區區2萬人的北伐軍去推翻清朝統治是不可能的。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失去了奪天下之志,而是偏安一隅,北伐只不過是以攻為守罷了。
引導學生分析北伐失敗的原因,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北伐軍人數少,又孤軍深入,后援不繼。但北伐軍震憾了清朝統治的心臟地區,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斗爭的功績不可沒。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太平軍的西征在北伐的同時,太平天國為了鞏固天京,控制長江中游,還舉行了西征。西征軍的主要對手是曾國藩的地主武裝湘軍。西征軍最初在賴漢英等人率領下,在南昌、九江、漢口、漢陽、武昌等地戰斗。1855年1月,太平天國為了加強對西征的領導,派翼王石達開到湖口指揮軍事。石達開是個文武兼備、深有謀力略的將領。在1855年湖口戰役里,他指揮太平國戰士大敗湘軍,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經過兩年多的戰斗,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先后據有武昌、九江、安慶等鄂、皖、贛在片地區,鞏固了天京,擴展了太平天國的實力。太平天國進入到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5
教學目標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布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定都天京!短斐锂制度》的頒布及意義。太平軍北伐和西征的概況。北伐失敗的原因。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通過對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進行評價,從而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教師講述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的經過,學生總結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從而培養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北伐軍將士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的中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決定了太平天國在承擔反封建任務的同時,必須擔負起反侵略的歷史重任,這是過去的農民戰爭所沒有的。
地位分析:本節課講授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和五口通商之后,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已經侵入了中國,中西之間的激烈碰撞,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這對太平天國運動從發動形式到整個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太平天國運動因其明確的革命綱領和奮斗目標,把中國農民戰爭推到了最高峰。
重點分析:⑴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是重點。作為初中歷史教學,對于高中學生必須分析的類似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并不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點。而像金田起義、定都天京這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同時可以描摹出鮮活的歷史人物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歷史上早期的幾件大事,都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基礎。⑵《天朝田畝制度》是重點。因為它不僅涉及了土地制度問題,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司法等各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必須重點掌握。
難點分析: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主要側重《天朝田畝制度》為什么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它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務,規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體現了農民的要求,是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但另一方面還應正確認識《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空想與落后的一面。初中學生全面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⑴通過對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和用圖的能力。(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教法分析:
關于“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建議教師指導學生依據《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講解太平軍進軍路線,教會學生信息壓縮記憶方法。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指導學生閱讀《天朝田畝制度》的節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關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引導學生對太平天國土地制度及對產品的分配制度進行分析,得出《天朝田畝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雖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卻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空想,從而培養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難點 :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
教法設計:教師結合地圖、圖表講解,學生就部分問題進行討論。
板書設計 :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3.金田起義(1851.1.11)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2.《天朝田畝制度》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教師可進行復習提問如: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也可指導學生閱讀引言。
講授新課: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教師指出,第一,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加劇對中國的侵略,導致國內階級矛盾的空前激化。其次,五口通商后洋貨輸入量也大大增加。中國的財政金融受到嚴重威脅。
通過對“銀貴錢賤”現象的分析,理解農民和手工業者納稅負擔增加,致使東南沿海地區的手工業者和農民紛紛破產,天災人禍使得人民陷入饑餓死亡的困境,廣大農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爭的道路。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可以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洪秀全的身世及創立“拜上帝教”的簡要經過。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引用的洪秀全詩作,理解洪秀全的遠大革命志向;已融入“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基督教義,說明鴉片戰爭先進中國人開始在政治上從西方尋找救國方案。
指出洪秀全和馮云山深入到廣西貧苦群眾中傳教,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他們和馮云山一起,后來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骨干。
3.金田起義(1851.1.11)
1851年1月11日,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這表達了起義農民決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惡統治,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受太平”的愿望。教師指出直接原因:19世紀中期廣西連年災荒。
4.永安建制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向西攻入武宣東鄉。3月,洪秀全在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占永安(今廣西蒙山縣)。在那里,洪秀全頒布軍律、歷法,制定官制,分封諸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這是是永安建制。太平天國已初步具備了立國的規模。介紹官制、分封諸王的情況。讓學生搞清永安封王都分封了哪些王?所封諸王都受哪個王的節制?這樣的分封可能帶來的隱患是什么?注意強調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的標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太平軍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是在1853年春天占領南京,并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以后。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軍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時間,此時,清軍已包圍了永安。洪秀全為了擺脫清軍的圍困,于1852年4月開始突圍北上。5月,在進攻全州的戰役里,南王馮云山不幸中炮犧牲。這對太平天國來說,無疑是巨大損失。接著,太平軍攻入湖南。在這一帶,有四、五萬農民和大批挖煤工人參加太平軍,在后來的戰斗中發揮了很大作用。9月,在攻打長沙的戰役中,西王蕭朝貴又不幸中炮犧牲。蕭朝貴是貧苦農民出身。他忠實坦誠,勇敢剛強,每臨戰陣,總是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是太平軍的一員猛將。他的犧牲,是太平軍的又一重大損失。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振。隊伍迅速發展到50萬人。他們沿途誅殺貪官污吏、地主、豪紳,焚燒官府衙門、田契、債券,把糧食和財物分給貧苦農民。2月,50萬大軍分水陸兩支出發,沿江而下,向南京挺進。太平軍的官兵絕大多數過去沒有打過仗,是激烈的階級斗爭把他們帶到了戰場。他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多次打敗了多于自己幾倍的敵國。清政府派出鎮壓太天國的大臣賽尚阿、徐廣縉以“日久無功”的罪名被革職拿問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從此,在南方出現了一個與北方的清政府遙相對峙的農民革命政權。
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概括一下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洪秀全等制訂的斗爭綱領經較明確,太平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誅殺貪官污吏,焚毀田契債券,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另外,清軍的腐敗無能,不堪一擊,也是太平軍節節勝利的一個原因。
2.《天朝田畝制度》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做簡短討論,評價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它有什么進步性?還有哪些不足?封建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這也是農民受剝削的根源。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好迫切的要求。他們為此也進行了無數次的斗爭。《天朝田畝制度》就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土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它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中提出的“均貧富”、“均田免糧”等口號的總結和發展,把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這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義。但是,這個制度本身又帶有空想性。太平天國所描繪的這種“無處不均勻”的理想社會藍圖是不可能實現的。它所規定的平均土地的辦法和它為廣大農民所設計的圖景,都是不科學的。因為這一制度本身是小農思想的產物,是想以小農經濟來改造社會,把消滅剝削,消滅貧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農經濟基礎之上,不可能成功。由于《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和連年戰爭形勢,它的分田方案沒有實行。
結合教材提供的太平天國的婦女服飾和結婚證書的圖片,單獨強調一下其制定的一些尊重婦女的政策。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了鞏固革命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又進行了北伐和西征。有學者認為欲以區區2萬人的北伐軍去推翻清朝統治是不可能的。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失去了奪天下之志,而是偏安一隅,北伐只不過是以攻為守罷了。
引導學生分析北伐失敗的原因,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北伐軍人數少,又孤軍深入,后援不繼。但北伐軍震憾了清朝統治的心臟地區,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斗爭的功績不可沒。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太平軍的西征在北伐的同時,太平天國為了鞏固天京,控制長江中游,還舉行了西征。西征軍的主要對手是曾國藩的地主武裝湘軍。西征軍最初在賴漢英等人率領下,在南昌、九江、漢口、漢陽、武昌等地戰斗。1855年1月,太平天國為了加強對西征的領導,派翼王石達開到湖口指揮軍事。石達開是個文武兼備、深有謀力略的將領。在1855年湖口戰役里,他指揮太平國戰士大敗湘軍,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經過兩年多的戰斗,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先后據有武昌、九江、安慶等鄂、皖、贛在片地區,鞏固了天京,擴展了太平天國的實力。太平天國進入到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和宣傳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的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的北伐、西征、東征和軍事上的全盛。
2.能力方面的:(1)通過對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和用圖的能力。(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3.態度、價值觀方面:(1)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2)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軍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4.學法指導方面:(1)指導學生設計太平軍進軍路線示意圖,教會學生信息壓縮記憶方法。(2)指導學生閱讀《天朝田畝制度》的節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3)通過填寫北伐、東征和西征簡表,教會學生列表歸納史實的方法。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1)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勝利進軍,還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鮮明的階段性成果。講清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對太平天國前期斗爭的理解。(2)《天朝田畝制度》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因為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重點分析這一目,可使學生對整個太平天國的斗爭形成正確認識。
2.難點分析:《天朝田畝制度》既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以往學生認知基礎上來理解《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難度相當大。若能恰當的選擇切入點,突破難點,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進行課前兩分鐘演講。上星期規定的演講范圍是就初中已有知識或通過文學作品、影視劇等媒體了解到有關太平天國的內容,描述某一歷史片段或簡單的闡明自己的看法。準備好了的同學,請到講臺前面對大家進行演講。
生:(一般情況下,請兩位同學演講。演講過程中可能會有片面的、不夠客觀的,甚或錯誤的觀點)
師:(允許臺下可能引起的議論。稍后,總結并導入新課)剛才兩位同學精彩的演講把我們帶入了19世紀中葉中國淪為半封建社會后發生的那場波瀾壯闊的農民革命運動。帶著剛才同學們議論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研究太平天國,這一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板書:第五節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師:考察某一重大歷史事件,我們首先應當把它放在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國革命發生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場震驚中外的農民大起義,它的興起有哪些原因?(要求學生先不要看書,若擱淺則提問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以此啟發學生)
生:(思考并作答,但有可能只答出一二項)
師:根據幾位同學的回答,請翻開書并迅速搜索文中提供的信息。
生:(尋找并記錄)
師: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逐步破壞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區的傳統手工業。鴉片輸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銀外流、銀貴銀賤等問題,比戰前更嚴重。清政府為了支付戰費和賠款,借端進行搜刮,借端進行搜刮。這些都使勞動人民負擔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貴族也加劇了土地的兼并。再加以災荒連年,1846年至1850年,黃河流域和長沙流域各省都連續遭到嚴重的水旱災害,兩廣地區也是水、旱、蝗災不斷。人禍天災使人民陷于失業、破產、死亡的困境。與此同時,外國侵略者又迫使清政府取消對西方宗教的禁令;浇绦麄鞯脑谏系勖媲叭巳似降鹊乃枷,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勞苦大眾有很大號召力。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洪秀全發動了這場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運動。
關于洪秀全其人,(投影:洪秀全塑像)剛才演講的同學(假設)已經談到他的出身;他屢試不第后受梁發的《勸世良言》的影響,于1843年創立拜上帝教的經過。但對洪秀全的思想分析的不夠,而這又是運動的理論論導,所以在這里作了一個補充。洪秀全思想的形成很復雜,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里能夠體現出來。如《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投影:課文第27頁節選資料;第33頁閱讀與思考)請同學們結合這幾則材料思考,這反映了洪秀全怎樣的思想?
生:(思考并回答)
師:很顯然,這幾則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為代表的中國農民千百年來所要求的擺脫封建壓迫、封建剝削的強烈愿望,號召人們為實現平等自由、太平一統的大同社會而斗爭;同時他還吸取了基督教中的積極因素,主張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說法,認為地下也有天國。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理論基礎,對廣大勞動人民具有很大的號召力。
在洪秀全從事宗教理論建設的同時,另一位領袖人物馮云山正積極進行組織工作。他在廣西桂平紫荊山區組織拜上帝會,深入各族群眾中宣傳和發展會員。他和洪秀全一起組織會員搗毀神廟,撤掉村塾中孔子的牌位,開展反封建斗爭,勢力發展到周圍數百里。馮云山經過艱苦的努力,在紫金山等地區發展了萬余會眾,并逐漸形成了以洪秀全為首的有馮云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人組成的領導核心。這一核心在以后釋放的能量震撼了中國大地。下面我們就一起先來看看太平天國前期的斗爭。
三、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師:(展示《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同學們注意這幅圖。現在請兩位同學到前面來。一位同學負責跟隨老師的講解指出太平軍勝利進軍的路線;另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號寫出示意路線圖。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做這項工作。
生:(按要求開始操作)
師:(走到同學中間進行講解;投影:《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各地拜上帝會會員2萬人攜帶各種武器齊集桂平縣金田村。洪秀全在會眾的簇擁下快步蹬上高臺,在一面黃綢大旗下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這表達了起義農民要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從此,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開始了。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由于受到清軍圍堵,轉戰至武宣東鄉。在此,洪秀全稱天王。之后,太平軍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投影:《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權。此時,清軍3萬余人包圍了永安。由于城中糧鹽彈藥缺乏,使太平軍陷入困境。
第二年春,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出廣西入湖南。南王馮云山和西王蕭朝貴先后在全州戰投和長沙戰役中犧牲。兩位將領的早逝,對太平天國是一重大損失。由于長沙久攻不下,太平軍繞道北上挺進武漢。1853年初,太平軍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震。附近農民踴躍加入太平軍,隊伍迅速壯大。不久,在洪秀全、楊秀清指揮下,50萬大軍從武昌出發,水陸并進,浩浩蕩蕩,沿江東下。真可謂是兩岸雄兵,旌旗蔽日,戰鼓聲聲;千船戰將,帆幔蔽江,乘風破浪。將士們奮勇向前,沿途清軍文武棄城遠避,兵勇聞風先散。在20多天里,越九江克安慶,以勢如破竹、排山倒海之勢兵臨南京城下。
1853年春,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政權。(結合學生寫的進軍路線小結并修正)太平軍從金田起義、永安建制、進軍武漢到定都天京,歷時兩年三個月。天京這個政權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權遙相對峙,堅持斗爭長達十余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也極大地鼓舞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了一個重要的文件。這就是《天朝田畝制度》。(投影:《天朝田畝制度》書影)
三、《天朝田畝制度》
1. 內容(板書):
師:《天朝田畝制度》從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國的土地制度。但實際上它不僅涉及土地問題,同時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司法等各個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因為以土地問題為核心,所以稱為《天朝田畝制度》。
《天朝田畝制度》既以土地問題為核心,那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這是太平天國處理土地問題的原則,也就是天下的土地歸天下的人耕種。這里,天下田是誰的?
生:(思考并試圖做答)
師:(啟發)在政治課上老師講過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也就是說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階級的,而現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階級的土地拿來收歸公有,分給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數人口的農民來耕種。這就意味著要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國歷史上,農民在歷次斗爭中也都提出過類似要求,如均貧富、均田免糧等。但像《天朝田畝制度》這樣,把農民的斗爭目標提出的如此明確,這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他把農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這里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天朝田畝制度》具有鮮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這是分配土地的一個原則;還有一個要遵循的原則就是無處不均勻。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第30頁凡分田,……,以賑彼荒處。;凡男婦每一人自十六歲以尚受田,……,則十五歲以下減其半……。)從這段資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標準呢?思考后請一位同學在投影上標注出來,其余同學可參照其答案小聲議論。
生:(閱讀思考后議論)
師:現在請同學們隨著老師的點評,看看你對平均的理解是否全面。從這段資料中不難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據人口,不論男女,以戶為單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據地力,把好壞田搭配著分;三是依據豐荒情況,由荒處遷豐處以賑濟荒處;四是依據年齡,凡十六歲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歲以下就減半。如此細致的規定,真可謂是平均了。
太平天國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還平均分配產品。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規定:農民每年收獲所得,除生活必須外,其余一律上交國庫。如有婚喪等事,則由國庫發給一定數量的錢幣和實物。
通過這些詳盡而細致的規定,太平天國是想使每一個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財產,建立這樣一個理想的社會(投影:第30頁有田同耕,……無人不飽暖也。)這是太平天國設計的理想藍圖,這一美好社會能否實現呢?
2. 評價(板書)
師:請同學們從《天朝田畝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則和方法入手,并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來思考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其中兩組討論原則,兩組討論方法,兩組討論環境條件)生:(按要求熱烈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言)
師:(加以引導后總結)《天朝田畝制度》從分配土地和產品的原則來看,廢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當時中國社會的經濟狀況的小農經濟,把消滅剝削、消滅貧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農經濟基礎上,這是不切合農民覺悟和脫離農民思想實際的;同時,小生產者所能提供的財富是有限的,無法滿足人人飽暖的要求。
從分配的方法來看,也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例如:按人口分,卻未考慮死后還田的辦法,長此下去哪里還有田來分?又如:按地力分,究竟根據哪一年、哪一種農作物的產量來確定土地的等級才算合理呢?再如:按豐荒之地調劑,中國人的鄉土意識能否允許?還有,平均分配土地使農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時又規定每年收獲只能留下維持生活的份額,其余生產生活資料同歸圣庫。這樣的規定自相矛盾,多生產對農民不但沒有實際好處,而且還會挫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其結果不會帶來人人飽暖,只會造成普遍貧困。
以上我們從主觀方面分析了這一制度的不可行。再從客觀環境來看,連年征戰無法保證一個安定的環境來實現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畝制度》只是一種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盡管如此,就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這一點來看,也足以顯示其反封建制度的決心。這一制度是對存在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的空前猛烈的掃蕩,F在如果讓同學們來談談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認識,你們是否能從其革命性和空想性兩方面來全面評價呢?這一問題留作課后的思考。
下面我們隨著太平天國革命的發展來看它的全盛時期。
四、 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師: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營以圍困天京。為了鞏固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太平軍又進行了北伐、東征和西征。(投影:《北伐、東征和西征簡表》,要求學生隨講解將時間、領導人和進軍路線填在表上)
生:(按要求做表)
1. 北伐
師:要推翻清朝統治,太平軍必須北伐。1853年,太平天國派林鳳祥、李開芳率兵北上。(結合地圖)北伐將士從揚州出發,經安徽、河南等地進入直隸,逼近天津,行程幾千里,攻克幾十個城鎮。當北伐軍進軍北京時,朝野震動。咸豐帝慌忙宣布京師戒嚴,從各地調兵阻擋北伐軍;京中官吏則卷起金銀細軟,逃遷出城達3萬戶之多。北伐軍猶如驚蟄之春雷,震撼了華北大地。北伐軍進行了兩年浴血奮戰,終未取得成功,最后失敗。北伐戰士征戰之艱苦,犧牲之悲壯,可以從書上小字材料了解到,請一位同學朗讀這段材料,其他同學體會一下有怎樣的感受,同時分析一下北伐失敗的原因。
生:(閱讀思考并隨意回答)
師:(引導后小結)北伐軍失敗固然因為嚴冬和惡劣的自然條件,但從戰術上講,孤軍深入、后援不濟,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敗也就成為定數。盡管如此,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將士不畏強敵、視死如歸的精神,向世人展示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北伐的同時,太平軍又開辟了西征戰場。
2. 西征(板書)
師:要鞏固天京大本營,控制長江中游,必須西征。1853年,太平天國派賴漢英率兵西征。西征軍奪取了安徽、湖北的重鎮,然后入湖南。在湖南,太平軍與漢族地主武裝、曾國藩的湘軍交手。太平天國又派文武兼備的石達開加強西征軍的領導。1855年,鄱陽湖口戰役里,太平軍大敗湘軍,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經過兩年戰斗,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贛大片地區,鞏固了天京革命大本營。西征的勝利使長江千里變成了天國的一條內河。
3. 東征(板書)
師:為斷絕清政府的財源,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1856年,太平天國又派大將秦日綱東征。不久,東征軍奪取揚州,破江北大營。又與石達開會師,一舉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
至此,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革命聲威震撼全國。
生:(參照投影片的示范訂正自己的答案)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太平天國前期的活動。如果用一條曲線來表示這一時期的活動走勢,應該是怎樣的呢?請一位同學用紅筆來表示。
生:(應該能夠畫出一條上升曲線)
師:太平天國前期的活動正如這條紅色曲線所表示的,以迅猛之勢走向全盛的顛峰。正當此時,太平天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一場大變亂,使已有的很好的形勢急轉直下。(用白色示意)關于太平天國后期的斗爭,我們在下一節課里來學習的。
生:(進行課上練習)
【簡評】該教案教學目標制定的全面、準確;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充分注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生活動有講演、閱讀、討論、回答問題、填表、繪圖等,做到了形式多樣化。執教人將重點主要確定在《天朝田畝制度》上。教師結合對教材內容的深入挖掘,在教學活動中對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雙邊和多邊活動做了精心設計,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論從史出地認識到了《天朝田畝制度》的革命性。教師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論從史出地認識到了《天朝田畝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教師精辟的歸納、概括與學生的思維活動相得益彰,使復雜的歷史問題、理論問題迎刃而解。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7
1.5《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教案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及洪秀全的宗教理論、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的北伐、西征、東征。
2.能力要求
。1)課前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或上網查找資料,搜集有關洪秀全的事跡,并整理成文,培養學生自我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有關資料的閱讀、討論、分析,培養學生全面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
3.思想認識
(1)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它是爆發在新形勢下的一場農民革命,因而具備新的時代特征。
。2)《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但是這一美好的愿望與社會實際相脫節,是無法實現的空想。
(3)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后,迅速發展壯大并建立與清政府相對立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東征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統治,使太平天國運動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這充分表現了農民階級英勇無畏的抗爭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論、《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天朝田畝制度》。
課前準備
教師:如有條件可以做成電教課。教師將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主題曲和有關的影像資料剪輯好,放置在電腦中,并將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和發展的主要路線做成閃動狀,并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歷史資料。
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搜集、查閱洪秀全的個人資料和其他相關的歷史資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說明】
通過播放學生所熟悉的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的主題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思緒迅速遷移到歷史課堂中。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論、《天朝田畝制度》是本節的教學重點或難點內容。在教學設計中,我認為作為高中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為主。所以這三部分內容都是在學生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得到正確的認識。
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發展及軍事上的全盛時期這部分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通過電教手段,以直觀教學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對洪秀全、曾國藩等歷史人物或其他相關的歷史資料,通過課前布置作業的方式,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及其文字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導入新課】預備鈴響后,通過大屏幕播放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的主題曲和有關的電視畫面,以氣氛的渲染,將學生的思緒遷移到以往的歷史中去。
●教師:大約在150多年以前,中國歷史上爆發了一場波瀾壯闊的農民革命:太平天國運動。它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今天我就給同學們介紹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第五節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發生于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下面請同學們閱讀兩段材料(電腦出示材料,學生閱讀):
材料一:“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舊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羞@些破壞性因素,都同時影響著中國的財政、社會風氣、工業和政治結構!
摘自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賣米三斗,輸一畝之課有余,今日賣米六斗,輸一畝之課而不足。
摘自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
●提問: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導致農民革命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
1.階級矛盾的激化
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為支付戰爭的賠款,把負擔加在勞動人民的身上。在舊稅之外,巧立名目,增加捐稅。地方官乘機敲詐勒索,使廣大的勞動人民瀕于絕境,許多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走上反抗的道路。
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由于鴉片走私和五口通商,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造成銀貴錢賤。老百姓完糧納稅都要用銀兩,使百姓的負擔更加沉重。正如材料所講的一樣,因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加劇了中國社會的矛盾,廣大人民對清政府的統治日益不滿。
3.自然災害嚴重
1846年至1850年,兩廣地區自然災害不斷,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最終匯集成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太平天國農民革命的領袖是洪秀全。下面我請同學們介紹你所了解的洪秀全的事跡。(電腦出示人物像,教師要針對學生所講做簡單的講評。)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洪秀全出生于廣東花縣一個農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謀生。洪秀全7歲入私塾讀書,非常聰明,僅用6年的時間就能熟讀“四書五經”。后又自讀中國史籍,但不久即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在家幫助父兄務農。18歲時受聘為本村的私塾教師,從此一面教書,一面繼續讀書。讀書就是為了參加科考,洪秀全也不例外。從16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屢試不第。但幾次到廣州,他耳聞目睹了英國的侵略暴行,清政府的賣國和人民的斗爭使他的心靈受到震撼,漸生憂國憂民的胸襟。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敗后,他受《勸世良言》這本宣傳基督教小冊子的影響,創立拜上帝教。最早加入的是族弟洪仁玕和同學馮云山。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后,將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的牌位砸毀,這在封建社會中是大逆不道之舉,于是失掉了私塾教師的職業,遠走他鄉,傳播拜上帝教。不久馮云山深入到紫荊山區傳教,洪秀全則返回花縣,專心從事宗教理論的創作。
2.洪秀全創立宗教理論
1845~1847年間,洪秀全撰寫了多篇文章,其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是他的代表作品。(電腦出示材料,學生閱讀。)
他說:“上帝當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他認為上帝人人都當拜,而上帝對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樣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并之念!敝挥邪涯切┻`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會。
他指出清朝最高統治者,實乃“閻羅妖”,世間“相凌相奪相斗相殺”,都是“閻羅妖”的罪過,號召群眾起來“共擊滅之”。
摘自《中國近代史常識》
提問:依據材料歸納洪秀全宗教理論的特點。
總結:是農民階級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義的結合。
學生分組討論談談對洪秀全宗教理論的認識。
教師總結:這一特點的形成和洪秀全自身的經歷、所受的教育以及歷史時代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他把反清的思想通過宗教理論的方式表達出來,便于沒有文化的農民階級所接受,便于組織農民進行斗爭,在社會上產生一定的號召力。但它畢竟不是科學的理論,不可能引導農民革命走向成功。
3.馮云山組織拜上帝會
馮云山深入到紫荊山區后,與勞苦大眾打成一片,宣傳拜上帝教,組織拜上帝會。1847年信徒已有多人,1850年已超過10000人。加入的主要是紫荊山區的漢、壯、瑤等族農民。他們率眾搗毀神廟,砸碎人們身上的精神枷鎖,聲勢不斷壯大。楊秀清、石達開等相繼加入拜上帝教,逐漸形成了領導核心。
4.金田起義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眾起義,建號“太平天國”。(電腦出示起義形勢圖,閃動金田村。)不久洪秀全在武宣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電腦閃動永安城。)
5.永安建制
永安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太平天國在此進行各項政權建設,洪秀全在永安封王。(電腦出示表格。)
永安封王表
稱號 東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楊秀清 蕭朝貴 馮云山 韋昌輝 石達開
同時規定西王以下受東王節制。由此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國的領導核心和各王的地位,形成天王領導于上,東王總理軍政事務,諸王集體決議政事的權力運作體制。
6.定都天京
。娔X出示太平天國形勢圖,閃動所經地區。)1852年4月太平軍永安突圍后北上,6月攻占全州;9月猛攻長沙,不克;撤圍后繼續北上,水陸并進直取武漢三鎮。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漢三鎮后,順長江東下直趨南京。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入南京城,改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同清朝對峙。在太平天國初期的軍事行動中,馮云山、蕭朝貴身先士卒,英勇奮戰,光榮犧牲,是太平天國的重大損失。
三、《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出示材料,學生閱讀。)
《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務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短斐锂制度》中關于土地的分配,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的原則,把全國的土地平均分配給農民耕種。平分土地的具體方法,按產量多少把土地分為九等。以戶為單位,按人口多少平均分配。它明確規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笔鶜q以上分全份,十五歲以下減半。
《天朝田畝制度》還規定產品的分配,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在首都建立了“天朝圣庫”,總管公有財產,除一切繳獲和征收歸圣庫外;還規定“商賈資本,皆天父所有,全應解歸圣庫”。這就把私有的金銀、糧食、貨物、房產等均收歸公有,貴重物品繳入天朝圣庫,日常用品分別收藏在堆棧,或者由典官保管。同時,又制定了供應官兵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制度。太平軍中,上至天王,下至士兵,都設有定額的薪餉,都不準私藏財產。生活所需的糧米油鹽和其他費用均白圣庫供給。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國近代經濟史》
●提問:學生閱讀材料后討論問題!短斐锂制度》規定太平天國是怎樣分配土地的?又是怎樣進行產品分配的?你對《天朝四畝制度》這一綱領性文件是如何認識的?
教師總結: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廢除私有制,人民生活必需品由圣庫供給。
認識:《天朝田畝制度》集中反映了農民階級對土地的要求。兩千年來,農民階級的斗爭要求就是獲得土地,在以往的斗爭中,雖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糧”這樣的口號,但只有《天朝田畝制度》將農民的愿望變成了系統的、明確的、有力的綱領,它是農民革命斗爭的思想結晶,它標志著農民革命達到了最高峰。
但是《天朝田畝制度》存在著空想性。它是在維持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實施絕對平均主義,這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脫節,是無法實現的。此外,平均分配土地與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統歸圣庫的規定是矛盾的,也不能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無法實現。
●提問:那么在現實生活中,太平天國又是怎樣做的?請同學們閱讀材料后回答。(出示材料。)
小弟楊秀清……奉為征辦米糧以裕國庫事,緣蒙天父天兄大開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廣,宜廣積米糧,以充軍儲而裕國課。弟等細思安徽、江西米糧廣有,宜令鎮守佐將在彼曉諭良民,照舊交糧納稅。
御照:胞等所議是也,既遣性將施行。
教師總結:這一材料表明太平天國恢復了交糧納稅的做法。它只能根據現實和財政的需要,推行可行的政策。雖然它未能按照《天朝田畝制度》所規定的內容實施,但作為一個農民政權,必然要維護農民的利益,在太平天國的占領區內,它宣布承認耕者有其田,充分體現了太平天國反封建的斗爭精神。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定都大京以后,清政府即在孝陵衛設立江南大營(閃動),企圖遏止太平軍東下,威脅天京;在揚州設立江北大營(閃動),遏止太平軍北上,威脅天京,南北大營遙相呼應。同時清政府調動八旗、綠營軍隊,對付太平軍。在這兩年多的軍事交鋒中,太平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也使清政府認識到僅靠正規軍鎮壓太平天國已不可能,所以清政府命令地方官紳督辦團練,協助官軍,共同鎮壓太平天國,曾國藩的湘軍由此產生。
下面請同學簡單介紹你所了解的有關曾國藩及其湘軍的情況。
曾國藩,湖南湘鄉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進士,崇尚程朱理學。1853年咸豐帝任命他為幫辦團練大臣,在湖南督辦地主武裝團練。這支武裝的將領和兵勇全是湖南人,被稱為“湘軍”。特點是以封建宗族、鄉土、師生關系為紐帶,聯結了一批封建士子,全軍各級層層相依。這種方法加強了湘軍內部的團結,也開創了中國近代軍閥制度的先例。湘軍采用新式武器,又有封建宗法關系聯結,其戰斗力比以往的八旗、綠營兵強,成為太平軍的勁敵。
●提問:面對這樣的軍事形勢,太平天國采取了哪些軍事行動?請同學看書歸納。
○回答:北伐、西征、東征。
●提問:看書歸納太平天國北伐、西征、東征的目的、領導人及結果。(也可制成表格,由學生填寫。)
總結:為推翻清政府,1853年太平天國派林鳳祥、李開芳率軍2萬多人從揚州出發,北伐開始。(閃動北伐軍所經主要路線)初期北伐軍進展順利,經安徽,進河南,渡黃河,轉入山西。進至直隸地區。1853年10月北伐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靜海,前鋒抵達天津附近。清廷大為震動,急調精銳部隊防堵北伐軍。北伐軍受阻以后退守連鎮、馮官屯,林鳳祥、李開芳先后被俘,英勇犧牲,北伐失敗。北伐打擊了清朝的反動統治,表現了太平軍戰士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它牽制了敵人的兵力,為西征和東征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為鞏固天京大本營,1853年太平天國派賴漢英率兵西征。西征軍的戰略目標是奪取安慶、武漢,控制長江中游,為天京樹立起軍事屏障。然后進兵湖南,平定兩廣,統一南部中國。西征軍奪取安徽、湖北的重鎮后進入湖南。在湖南和曾國藩的湘軍交戰失利。1855年石達開率軍增援,在湖口、九江與湘軍主力激戰,取得重大勝利,奪取江西8府50多縣,鞏固了天京大本營。
為了斷絕清政府的財源,充實自己的經濟實力,1856年秦日綱率軍東征。首先進軍揚州,摧垮江北大營,又與石達開會合,一舉摧垮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被圍的局面。至此,太平天國取得西征、東征的勝利,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
【本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的內容。它興起后在南京建立政權,和清政府相對抗;它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標志農民革命達到歷史上的最高峰;它通過北伐、西征、東征等軍事斗爭,沉重地打擊了清政府,顯示了農民革命的偉大力量。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8
教學目標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布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定都天京!短斐锂制度》的頒布及意義。太平軍北伐和西征的概況。北伐失敗的原因。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通過對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進行評價,從而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教師講述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的經過,學生總結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從而培養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北伐軍將士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的中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決定了太平天國在承擔反封建任務的同時,必須擔負起反侵略的歷史重任,這是過去的農民戰爭所沒有的。
地位分析:本節課講授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和五口通商之后,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已經侵入了中國,中西之間的激烈碰撞,原有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這對太平天國運動從發動形式到整個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太平天國運動因其明確的革命綱領和奮斗目標,把中國農民戰爭推到了最高峰。
重點分析:⑴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是重點。作為初中歷史教學,對于高中學生必須分析的類似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這樣的問題,并不適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點。而像金田起義、定都天京這樣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同時可以描摹出鮮活的歷史人物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歷史上早期的幾件大事,都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基礎。⑵《天朝田畝制度》是重點。因為它不僅涉及了土地制度問題,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司法等各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必須重點掌握。
難點分析: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主要側重《天朝田畝制度》為什么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作為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它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務,規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體現了農民的要求,是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但另一方面還應正確認識《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空想與落后的一面。初中學生全面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⑴通過對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和用圖的能力。(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教法分析:
關于“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建議教師指導學生依據《太平天國運動形勢示意圖》講解太平軍進軍路線,教會學生信息壓縮記憶方法。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指導學生閱讀《天朝田畝制度》的節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關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引導學生對太平天國土地制度及對產品的分配制度進行分析,得出《天朝田畝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雖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卻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空想,從而培養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過程、《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難點 :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
教法設計:教師結合地圖、圖表講解,學生就部分問題進行討論。
板書設計 :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3.金田起義(1851.1.11)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2.《天朝田畝制度》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教師可進行復習提問如: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也可指導學生閱讀引言。
講授新課: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
教師指出,第一,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加劇對中國的侵略,導致國內階級矛盾的空前激化。其次,五口通商后洋貨輸入量也大大增加。中國的財政金融受到嚴重威脅。
通過對“銀貴錢賤”現象的分析,理解農民和手工業者納稅負擔增加,致使東南沿海地區的手工業者和農民紛紛破產,天災人禍使得人民陷入饑餓死亡的困境,廣大農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爭的道路。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可以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洪秀全的身世及創立“拜上帝教”的簡要經過。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引用的洪秀全詩作,理解洪秀全的遠大革命志向;已融入“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基督教義,說明鴉片戰爭先進中國人開始在政治上從西方尋找救國方案。
指出洪秀全和馮云山深入到廣西貧苦群眾中傳教,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他們和馮云山一起,后來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骨干。
3.金田起義(1851.1.11)
1851年1月11日,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這表達了起義農民決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惡統治,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受太平”的愿望。教師指出直接原因:19世紀中期廣西連年災荒。
4.永安建制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向西攻入武宣東鄉。3月,洪秀全在東鄉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占永安(今廣西蒙山縣)。在那里,洪秀全頒布軍律、歷法,制定官制,分封諸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這是是永安建制。太平天國已初步具備了立國的規模。介紹官制、分封諸王的情況。讓學生搞清永安封王都分封了哪些王?所封諸王都受哪個王的節制?這樣的分封可能帶來的隱患是什么?注意強調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的標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太平軍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是在1853年春天占領南京,并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以后。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1853)
1.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軍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時間,此時,清軍已包圍了永安。洪秀全為了擺脫清軍的圍困,于1852年4月開始突圍北上。5月,在進攻全州的戰役里,南王馮云山不幸中炮犧牲。這對太平天國來說,無疑是巨大損失。接著,太平軍攻入湖南。在這一帶,有四、五萬農民和大批挖煤工人參加太平軍,在后來的戰斗中發揮了很大作用。9月,在攻打長沙的戰役中,西王蕭朝貴又不幸中炮犧牲。蕭朝貴是貧苦農民出身。他忠實坦誠,勇敢剛強,每臨戰陣,總是沖鋒在前、退卻在后,是太平軍的一員猛將。他的犧牲,是太平軍的又一重大損失。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振。隊伍迅速發展到50萬人。他們沿途誅殺貪官污吏、地主、豪紳,焚燒官府衙門、田契、債券,把糧食和財物分給貧苦農民。2月,50萬大軍分水陸兩支出發,沿江而下,向南京挺進。太平軍的官兵絕大多數過去沒有打過仗,是激烈的階級斗爭把他們帶到了戰場。他們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多次打敗了多于自己幾倍的敵國。清政府派出鎮壓太天國的大臣賽尚阿、徐廣縉以“日久無功”的罪名被革職拿問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從此,在南方出現了一個與北方的清政府遙相對峙的農民革命政權。
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概括一下太平軍勝利進軍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洪秀全等制訂的斗爭綱領經較明確,太平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誅殺貪官污吏,焚毀田契債券,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另外,清軍的腐敗無能,不堪一擊,也是太平軍節節勝利的一個原因。
2.《天朝田畝制度》
在教師啟發下,學生做簡短討論,評價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它有什么進步性?還有哪些不足?封建社會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這也是農民受剝削的根源。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好迫切的要求。他們為此也進行了無數次的斗爭。《天朝田畝制度》就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土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它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中提出的“均貧富”、“均田免糧”等口號的總結和發展,把農民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這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義。但是,這個制度本身又帶有空想性。太平天國所描繪的這種“無處不均勻”的理想社會藍圖是不可能實現的。它所規定的平均土地的辦法和它為廣大農民所設計的圖景,都是不科學的。因為這一制度本身是小農思想的產物,是想以小農經濟來改造社會,把消滅剝削,消滅貧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農經濟基礎之上,不可能成功。由于《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和連年戰爭形勢,它的分田方案沒有實行。
結合教材提供的太平天國的婦女服飾和結婚證書的圖片,單獨強調一下其制定的一些尊重婦女的政策。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軍的失敗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了鞏固革命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又進行了北伐和西征。有學者認為欲以區區2萬人的北伐軍去推翻清朝統治是不可能的。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失去了奪天下之志,而是偏安一隅,北伐只不過是以攻為守罷了。
引導學生分析北伐失敗的原因,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北伐軍人數少,又孤軍深入,后援不繼。但北伐軍震憾了清朝統治的心臟地區,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斗爭的功績不可沒。
2.西征軍的勝利與太平天國軍事全盛時期的到來
太平軍的西征在北伐的同時,太平天國為了鞏固天京,控制長江中游,還舉行了西征。西征軍的主要對手是曾國藩的地主武裝湘軍。西征軍最初在賴漢英等人率領下,在南昌、九江、漢口、漢陽、武昌等地戰斗。1855年1月,太平天國為了加強對西征的領導,派翼王石達開到湖口指揮軍事。石達開是個文武兼備、深有謀力略的將領。在1855年湖口戰役里,他指揮太平國戰士大敗湘軍,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經過兩年多的戰斗,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先后據有武昌、九江、安慶等鄂、皖、贛在片地區,鞏固了天京,擴展了太平天國的實力。太平天國進入到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9
教學目標
1. 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和宣傳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的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的北伐、西征、東征和軍事上的全盛。
2. 能力方面的:(1)通過對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和用圖的能力。(2)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3. 態度、價值觀方面:(1)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2)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軍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4. 學法指導方面:(1)指導學生設計太平軍進軍路線示意圖,教會學生信息壓縮記憶方法。(2)指導學生閱讀《天朝田畝制度》的節選資料,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3)通過填寫北伐、東征和西征簡表,教會學生列表歸納史實的方法。
重點、難點分析
1. 重點分析:(1)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勝利進軍,還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鮮明的階段性成果。講清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對太平天國前期斗爭的理解。(2)《天朝田畝制度》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因為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重點分析這一目,可使學生對整個太平天國的斗爭形成正確認識。
2. 難點分析:《天朝田畝制度》既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以往學生認知基礎上來理解《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難度相當大。若能恰當的選擇切入點,突破難點,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進行課前兩分鐘演講。上星期規定的演講范圍是就初中已有知識或通過文學作品、影視劇等媒體了解到有關太平天國的內容,描述某一歷史片段或簡單的闡明自己的看法。準備好了的同學,請到講臺前面對大家進行演講。
生:(一般情況下,請兩位同學演講。演講過程中可能會有片面的、不夠客觀的,甚或錯誤的觀點)
師:(允許臺下可能引起的議論。稍后,總結并導入新課)剛才兩位同學精彩的演講把我們帶入了19世紀中葉中國淪為半封建社會后發生的那場波瀾壯闊的農民革命運動。帶著剛才同學們議論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研究太平天國,這一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板書:第五節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師:考察某一重大歷史事件,我們首先應當把它放在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國革命發生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來思考一下這場震驚中外的農民大起義,它的興起有哪些原因?(要求學生先不要看書,若擱淺則提問“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以此啟發學生)
生:(思考并作答,但有可能只答出一二項)
師:根據幾位同學的回答,請翻開書并迅速搜索文中提供的信息。
生:(尋找并記錄)
師: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逐步破壞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區的傳統手工業。鴉片輸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銀外流、銀貴銀賤等問題,比戰前更嚴重。清政府為了支付戰費和賠款,借端進行搜刮,借端進行搜刮。這些都使勞動人民負擔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貴族也加劇了土地的兼并。再加以災荒連年,1846年至1850年,黃河流域和長沙流域各省都連續遭到嚴重的水旱災害,兩廣地區也是水、旱、蝗災不斷。人禍天災使人民陷于失業、破產、死亡的困境。與此同時,外國侵略者又迫使清政府取消對西方宗教的禁令。基督教宣傳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勞苦大眾有很大號召力。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洪秀全發動了這場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運動。
關于洪秀全其人,(投影:洪秀全塑像)剛才演講的同學(假設)已經談到他的出身;他屢試不第后受梁發的《勸世良言》的影響,于1843年創立拜上帝教的經過。但對洪秀全的思想分析的不夠,而這又是運動的理論論導,所以在這里作了一個補充。洪秀全思想的形成很復雜,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里能夠體現出來。如《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投影:課文第27頁節選資料;第33頁閱讀與思考)請同學們結合這幾則材料思考,這反映了洪秀全怎樣的思想?
生:(思考并回答)
師:很顯然,這幾則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為代表的中國農民千百年來所要求的擺脫封建壓迫、封建剝削的強烈愿望,號召人們為實現平等自由、太平一統的大同社會而斗爭;同時他還吸取了基督教中的積極因素,主張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說法,認為地下也有天國。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理論基礎,對廣大勞動人民具有很大的號召力。
在洪秀全從事宗教理論建設的同時,另一位領袖人物馮云山正積極進行組織工作。他在廣西桂平紫荊山區組織拜上帝會,深入各族群眾中宣傳和發展會員。他和洪秀全一起組織會員搗毀神廟,撤掉村塾中孔子的牌位,開展反封建斗爭,勢力發展到周圍數百里。馮云山經過艱苦的努力,在紫金山等地區發展了萬余會眾,并逐漸形成了以洪秀全為首的有馮云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人組成的領導核心。這一核心在以后釋放的能量震撼了中國大地。下面我們就一起先來看看太平天國前期的斗爭。
三、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師:(展示《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同學們注意這幅圖,F在請兩位同學到前面來。一位同學負責跟隨老師的講解指出太平軍勝利進軍的路線;另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號寫出示意路線圖。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做這項工作。
生:(按要求開始操作)
師:(走到同學中間進行講解;投影:《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各地拜上帝會會員2萬人攜帶各種武器齊集桂平縣金田村。洪秀全在會眾的簇擁下快步蹬上高臺,在一面黃綢大旗下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這表達了起義農民要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從此,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開始了。
金田起義后,太平軍由于受到清軍圍堵,轉戰至武宣東鄉。在此,洪秀全稱“天王”。之后,太平軍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投影:《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權。此時,清軍3萬余人包圍了永安。由于城中糧鹽彈藥缺乏,使太平軍陷入困境。
第二年春,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出廣西入湖南。南王馮云山和西王蕭朝貴先后在全州戰投和長沙戰役中犧牲。兩位將領的早逝,對太平天國是一重大損失。由于長沙久攻不下,太平軍繞道北上挺進武漢。1853年初,太平軍攻克武漢三鎮,聲威大震。附近農民踴躍加入太平軍,隊伍迅速壯大。不久,在洪秀全、楊秀清指揮下,50萬大軍從武昌出發,水陸并進,浩浩蕩蕩,沿江東下。真可謂是“兩岸雄兵,旌旗蔽日,戰鼓聲聲;千船戰將,帆幔蔽江,乘風破浪!睂⑹總儕^勇向前,沿途清軍“文武棄城遠避,兵勇聞風先散!痹20多天里,越九江克安慶,以勢如破竹、排山倒海之勢兵臨南京城下。
1853年春,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政權。(結合學生寫的“進軍路線”小結并修正)太平軍從金田起義、永安建制、進軍武漢到定都天京,歷時兩年三個月。天京這個政權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權遙相對峙,堅持斗爭長達十余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也極大地鼓舞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了一個重要的文件。這就是《天朝田畝制度》。(投影:《天朝田畝制度》書影)
三、《天朝田畝制度》
1. 內容(板書):
師:《天朝田畝制度》從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國的土地制度。但實際上它不僅涉及土地問題,同時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司法等各個方面的社會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因為以土地問題為核心,所以稱為《天朝田畝制度》。
《天朝田畝制度》既以土地問題為核心,那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這是太平天國處理土地問題的原則,也就是天下的土地歸天下的人耕種。這里,天下田是誰的?
生:(思考并試圖做答)
師:(啟發)在政治課上老師講過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也就是說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階級的,而現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階級的土地拿來收歸公有,分給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數人口的農民來耕種。這就意味著要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擺脫封建剝削,獲得土地是千百年來廣大農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國歷史上,農民在歷次斗爭中也都提出過類似要求,如“均貧富”、“均田免糧”等。但像《天朝田畝制度》這樣,把農民的斗爭目標提出的如此明確,這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他把農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這里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天朝田畝制度》具有鮮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這是分配土地的一個原則;還有一個要遵循的原則就是“無處不均勻”。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第30頁“凡分田,……,以賑彼荒處。”;“凡男婦每一人自十六歲以尚受田,……,則十五歲以下減其半……!保⿵倪@段資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標準呢?思考后請一位同學在投影上標注出來,其余同學可參照其答案小聲議論。
生:(閱讀思考后議論)
師:現在請同學們隨著老師的點評,看看你對平均的理解是否全面。從這段資料中不難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據人口,不論男女,以戶為單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據地力,把好壞田搭配著分;三是依據豐荒情況,由荒處遷豐處以賑濟荒處;四是依據年齡,凡十六歲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歲以下就減半。如此細致的規定,真可謂是“平均了”。
太平天國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還平均分配產品。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規定:農民每年收獲所得,除生活必須外,其余一律上交國庫。如有婚喪等事,則由國庫發給一定數量的錢幣和實物。
通過這些詳盡而細致的規定,太平天國是想使每一個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財產,建立這樣一個理想的社會(投影:第30頁“有田同耕,……無人不飽暖也!保┻@是太平天國設計的理想藍圖,這一美好社會能否實現呢?
2. 評價(板書)
師:請同學們從《天朝田畝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則和方法入手,并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來思考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其中兩組討論原則,兩組討論方法,兩組討論環境條件)生:(按要求熱烈討論。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言)
師:(加以引導后總結)《天朝田畝制度》從分配土地和產品的原則來看,廢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當時中國社會的經濟狀況的小農經濟,把消滅剝削、消滅貧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農經濟基礎上,這是不切合農民覺悟和脫離農民思想實際的;同時,小生產者所能提供的財富是有限的,無法滿足“人人飽暖”的要求。
從分配的方法來看,也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例如:按人口分,卻未考慮死后還田的辦法,長此下去哪里還有田來分?又如:按地力分,究竟根據哪一年、哪一種農作物的產量來確定土地的等級才算合理呢?再如:按豐荒之地調劑,中國人的鄉土意識能否允許?還有,平均分配土地使農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時又規定每年收獲只能留下維持生活的份額,其余生產生活資料同歸圣庫。這樣的規定自相矛盾,多生產對農民不但沒有實際好處,而且還會挫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其結果不會帶來人人飽暖,只會造成普遍貧困。
以上我們從主觀方面分析了這一制度的不可行。再從客觀環境來看,連年征戰無法保證一個安定的環境來實現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畝制度》只是一種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盡管如此,就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這一點來看,也足以顯示其反封建制度的決心。這一制度是對存在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的空前猛烈的掃蕩,F在如果讓同學們來談談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認識,你們是否能從其革命性和空想性兩方面來全面評價呢?這一問題留作課后的思考。
下面我們隨著太平天國革命的發展來看它的全盛時期。
四、 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師: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清軍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營以圍困天京。為了鞏固政權,推翻清朝統治,太平軍又進行了北伐、東征和西征。(投影:《北伐、東征和西征簡表》,要求學生隨講解將時間、領導人和進軍路線填在表上)
生:(按要求做表)
1. 北伐
師:要推翻清朝統治,太平軍必須北伐。1853年,太平天國派林鳳祥、李開芳率兵北上。(結合地圖)北伐將士從揚州出發,經安徽、河南等地進入直隸,逼近天津,行程幾千里,攻克幾十個城鎮。當北伐軍進軍北京時,朝野震動。咸豐帝慌忙宣布京師戒嚴,從各地調兵阻擋北伐軍;京中官吏則卷起金銀細軟,逃遷出城達3萬戶之多。北伐軍猶如驚蟄之春雷,震撼了華北大地。北伐軍進行了兩年浴血奮戰,終未取得成功,最后失敗。北伐戰士征戰之艱苦,犧牲之悲壯,可以從書上小字材料了解到,請一位同學朗讀這段材料,其他同學體會一下有怎樣的感受,同時分析一下北伐失敗的原因。
生:(閱讀思考并隨意回答)
師:(引導后小結)北伐軍失敗固然因為嚴冬和惡劣的自然條件,但從戰術上講,孤軍深入、后援不濟,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敗也就成為定數。盡管如此,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將士不畏強敵、視死如歸的精神,向世人展示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北伐的同時,太平軍又開辟了西征戰場。
2. 西征(板書)
師:要鞏固天京大本營,控制長江中游,必須西征。1853年,太平天國派賴漢英率兵西征。西征軍奪取了安徽、湖北的重鎮,然后入湖南。在湖南,太平軍與漢族地主武裝、曾國藩的湘軍交手。太平天國又派文武兼備的石達開加強西征軍的領導。1855年,鄱陽湖口戰役里,太平軍大敗湘軍,急得曾國藩要跳水自殺。經過兩年戰斗,西征軍取得了很大勝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贛大片地區,鞏固了天京革命大本營。西征的勝利使長江千里變成了天國的一條內河。
3. 東征(板書)
師:為斷絕清政府的財源,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1856年,太平天國又派大將秦日綱東征。不久,東征軍奪取揚州,破江北大營。又與石達開會師,一舉摧毀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之圍。
至此,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革命聲威震撼全國。
生:(參照投影片的示范訂正自己的答案)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太平天國前期的活動。如果用一條曲線來表示這一時期的活動走勢,應該是怎樣的呢?請一位同學用紅筆來表示。
生:(應該能夠畫出一條上升曲線)
師:太平天國前期的活動正如這條紅色曲線所表示的,以迅猛之勢走向全盛的顛峰。正當此時,太平天國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一場大變亂,使已有的很好的形勢急轉直下。(用白色示意)關于太平天國后期的斗爭,我們在下一節課里來學習的。
生:(進行課上練習)
【簡評】該教案教學目標制定的全面、準確;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充分注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生活動有講演、閱讀、討論、回答問題、填表、繪圖等,做到了形式多樣化。執教人將重點主要確定在《天朝田畝制度》上。教師結合對教材內容的深入挖掘,在教學活動中對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雙邊和多邊活動做了精心設計,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論從史出地認識到了《天朝田畝制度》的革命性。教師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論從史出地認識到了《天朝田畝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教師精辟的歸納、概括與學生的思維活動相得益彰,使復雜的歷史問題、理論問題迎刃而解。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和宣傳拜上帝會;馮云山在紫荊山區的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的北伐、西征、東征和軍事上的全盛。
2.①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的分析,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的全過程。②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使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天朝田畝制度》。
3.①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②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軍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也是中國農民運動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嚴重地動搖了清朝反動統治的根基,猛烈地沖擊了當時的封建經濟制度,反封建的同時,太平天國又擔負起反抗外來侵略的任務。它成為當時亞洲反對封建主義、殖民主義的革命運動的一部分。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對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析、歸納、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重點分析
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勝利進軍,還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鮮明的階段性成果。講清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對太平天國前期斗爭的理解。
、凇短斐锂制度》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因為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重點分析這一目,可使學生對整個太平天國的斗爭形成正確認識。
重點突破方案
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學課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圖,由學生整理太平天國進軍路線圖,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凇短斐锂制度》:利用教材21頁材料概括《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的進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難點分析
、俸樾闳珓摿⒌陌萆系蹠诮汤碚撌翘教靽\動的理論基礎。因為這一理論包含宗教迷信和農民革命思想兩個方面。濃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論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農民結成統一的組織,成了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精神武器。然而這種濃厚的迷信色彩也產生了它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眾的作用。
、凇短斐锂制度》既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以往學生認知基礎上來理解《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難度相當大。若能恰當的選擇切入點,突破難點,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難點突破方案
、俸樾闳珓摿⒌陌萆系蹠诮汤碚摚罕仨氈v清這一理論包含宗教迷信和農民革命思想兩個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還不可能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而當時的農民群眾處于分散狀態,普遍沒有文化,又受到封建迷信的嚴重影響,要使他們凝聚起來并形成威猛的群眾運動,秘密的宗教團體是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會理論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論也便于把分散的農民結成統一的組織。對革命對象“閻羅妖”、對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農民容易明白,這樣,這些用宗教語言宣傳的理論,成了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難深重的人民群眾引向光明與幸福。這種濃厚的迷信色彩也產生了它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眾的作用。
②《天朝田畝制度》:參見“重點突破方案”。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拜上帝會的理論和實踐”,教師可以提出下列問題:①洪秀全為什么能受西方宗教影響?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有什么特點?④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有什么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教師在出示材料的基礎上,首先要求學生概括材料的內容,然后教師精練出“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兩個方面。再提問學生:①《天朝田畝制度》規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有什么特點?②有什么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五節
重點: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①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②《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教師首先提問:“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教師補充材料: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因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
由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義,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論,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文獻資料,提煉有效信息,并加以歸納,來分析評議拜上帝會的宗教理論。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過程,指導學生參閱《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培養他們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三、《天朝田畝制度》
參見“重點突破方案”和“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需就以下三個問題提問:①定都天京之時,太平天國面臨的形勢,以及北伐、西征、東征的戰略目標。②北伐的失敗原因與北伐的戰略作用。③西征與東征取得重大勝利的意義。
教學設計思想
、偻ㄟ^學生對于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相關問題的分析和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過程的敘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谕ㄟ^教師對于相關材料的補充,相關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第五節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1.階級矛盾的激化
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3.自然災害嚴重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論
3.馮云山組織拜上帝會,發動農民開展斗爭
4.金田起義與永安建制
5.北上進軍與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畝制度》
1.《天朝田畝制度》的基本思想與主要內容
2.分析評議《天朝田畝制度》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1.形勢與決策
2.太平軍的北伐及其失敗
3.太平軍的西征和東征的勝利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和宣傳拜上帝會;馮云山在紫荊山區的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的北伐、西征、東征和軍事上的全盛。
2.①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的分析,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的全過程。②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使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天朝田畝制度》。
3.①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②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軍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也是中國農民運動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嚴重地動搖了清朝反動統治的根基,猛烈地沖擊了當時的封建經濟制度,反封建的同時,太平天國又擔負起反抗外來侵略的任務。它成為當時亞洲反對封建主義、殖民主義的革命運動的一部分。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偻ㄟ^對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谕ㄟ^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析、歸納、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重點分析
、購慕鹛锲鹆x到定都天京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勝利進軍,還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鮮明的階段性成果。講清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對太平天國前期斗爭的理解。
、凇短斐锂制度》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因為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重點分析這一目,可使學生對整個太平天國的斗爭形成正確認識。
重點突破方案
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學課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圖,由學生整理太平天國進軍路線圖,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凇短斐锂制度》:利用教材21頁材料概括《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的進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難點分析
、俸樾闳珓摿⒌陌萆系蹠诮汤碚撌翘教靽\動的理論基礎。因為這一理論包含宗教迷信和農民革命思想兩個方面。濃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論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農民結成統一的組織,成了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精神武器。然而這種濃厚的迷信色彩也產生了它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眾的作用。
②《天朝田畝制度》既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以往學生認知基礎上來理解《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難度相當大。若能恰當的選擇切入點,突破難點,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難點突破方案
、俸樾闳珓摿⒌陌萆系蹠诮汤碚摚罕仨氈v清這一理論包含宗教迷信和農民革命思想兩個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還不可能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而當時的農民群眾處于分散狀態,普遍沒有文化,又受到封建迷信的嚴重影響,要使他們凝聚起來并形成威猛的群眾運動,秘密的宗教團體是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會理論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論也便于把分散的農民結成統一的組織。對革命對象“閻羅妖”、對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農民容易明白,這樣,這些用宗教語言宣傳的理論,成了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難深重的人民群眾引向光明與幸福。這種濃厚的迷信色彩也產生了它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眾的作用。
、凇短斐锂制度》:參見“重點突破方案”。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拜上帝會的理論和實踐”,教師可以提出下列問題:①洪秀全為什么能受西方宗教影響?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有什么特點?④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有什么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教師在出示材料的基礎上,首先要求學生概括材料的內容,然后教師精練出“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兩個方面。再提問學生:①《天朝田畝制度》規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有什么特點?②有什么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五節
重點: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①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②《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教師首先提問:“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教師補充材料: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因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
由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義,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論,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文獻資料,提煉有效信息,并加以歸納,來分析評議拜上帝會的宗教理論。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過程,指導學生參閱《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培養他們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三、《天朝田畝制度》
參見“重點突破方案”和“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需就以下三個問題提問:①定都天京之時,太平天國面臨的形勢,以及北伐、西征、東征的戰略目標。②北伐的失敗原因與北伐的戰略作用。③西征與東征取得重大勝利的意義。
教學設計思想
、偻ㄟ^學生對于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相關問題的分析和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過程的敘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相關材料的補充,相關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第五節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1.階級矛盾的激化
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3.自然災害嚴重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論
3.馮云山組織拜上帝會,發動農民開展斗爭
4.金田起義與永安建制
5.北上進軍與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畝制度》
1.《天朝田畝制度》的基本思想與主要內容
2.分析評議《天朝田畝制度》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1.形勢與決策
2.太平軍的北伐及其失敗
3.太平軍的西征和東征的勝利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和宣傳拜上帝會;馮云山在紫荊山區的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的北伐、西征、東征和軍事上的全盛。
2.①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的分析,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的全過程。②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使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天朝田畝制度》。
3.①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②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軍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也是中國農民運動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嚴重地動搖了清朝反動統治的根基,猛烈地沖擊了當時的封建經濟制度,反封建的同時,太平天國又擔負起反抗外來侵略的任務。它成為當時亞洲反對封建主義、殖民主義的革命運動的一部分。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對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析、歸納、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重點分析
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勝利進軍,還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鮮明的階段性成果。講清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對太平天國前期斗爭的理解。
、凇短斐锂制度》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因為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重點分析這一目,可使學生對整個太平天國的斗爭形成正確認識。
重點突破方案
、購慕鹛锲鹆x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學課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圖,由學生整理太平天國進軍路線圖,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②《天朝田畝制度》:利用教材21頁材料概括《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的進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難點分析
①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理論基礎。因為這一理論包含宗教迷信和農民革命思想兩個方面。濃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論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農民結成統一的組織,成了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精神武器。然而這種濃厚的迷信色彩也產生了它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眾的作用。
②《天朝田畝制度》既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以往學生認知基礎上來理解《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難度相當大。若能恰當的選擇切入點,突破難點,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難點突破方案
、俸樾闳珓摿⒌陌萆系蹠诮汤碚摚罕仨氈v清這一理論包含宗教迷信和農民革命思想兩個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還不可能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而當時的農民群眾處于分散狀態,普遍沒有文化,又受到封建迷信的嚴重影響,要使他們凝聚起來并形成威猛的群眾運動,秘密的宗教團體是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會理論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論也便于把分散的農民結成統一的組織。對革命對象“閻羅妖”、對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農民容易明白,這樣,這些用宗教語言宣傳的理論,成了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難深重的人民群眾引向光明與幸福。這種濃厚的迷信色彩也產生了它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眾的作用。
、凇短斐锂制度》:參見“重點突破方案”。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拜上帝會的理論和實踐”,教師可以提出下列問題:①洪秀全為什么能受西方宗教影響?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有什么特點?④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有什么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教師在出示材料的基礎上,首先要求學生概括材料的內容,然后教師精練出“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兩個方面。再提問學生:①《天朝田畝制度》規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有什么特點?②有什么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五節
重點: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①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②《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教師首先提問:“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教師補充材料: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因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
由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義,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論,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文獻資料,提煉有效信息,并加以歸納,來分析評議拜上帝會的宗教理論。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過程,指導學生參閱《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培養他們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三、《天朝田畝制度》
參見“重點突破方案”和“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需就以下三個問題提問:①定都天京之時,太平天國面臨的形勢,以及北伐、西征、東征的戰略目標。②北伐的失敗原因與北伐的戰略作用。③西征與東征取得重大勝利的意義。
教學設計思想
、偻ㄟ^學生對于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相關問題的分析和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過程的敘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谕ㄟ^教師對于相關材料的補充,相關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第五節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1.階級矛盾的激化
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3.自然災害嚴重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論
3.馮云山組織拜上帝會,發動農民開展斗爭
4.金田起義與永安建制
5.北上進軍與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畝制度》
1.《天朝田畝制度》的基本思想與主要內容
2.分析評議《天朝田畝制度》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1.形勢與決策
2.太平軍的北伐及其失敗
3.太平軍的西征和東征的勝利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13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和宣傳拜上帝會;馮云山在紫荊山區的革命活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勝利進軍和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的北伐、西征、東征和軍事上的全盛。
2.①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的分析,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這一過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的全過程。②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教學,使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天朝田畝制度》。
3.①通過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感受其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符合社會價值和道德行為標準而產生的情感體驗。②通過對北伐軍征戰過程的講述,使學生感受到以林鳳祥為首的北伐軍不畏強敵直至全部犧牲的慘烈悲壯,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愛憎觀、道德觀、英雄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的一次農民起義,也是中國農民運動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嚴重地動搖了清朝反動統治的根基,猛烈地沖擊了當時的封建經濟制度,反封建的同時,太平天國又擔負起反抗外來侵略的任務。它成為當時亞洲反對封建主義、殖民主義的革命運動的一部分。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偻ㄟ^對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谕ㄟ^對《天朝田畝制度》的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析、歸納、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重點分析
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勝利進軍,還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鮮明的階段性成果。講清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對太平天國前期斗爭的理解。
、凇短斐锂制度》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因為它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重點分析這一目,可使學生對整個太平天國的斗爭形成正確認識。
重點突破方案
、購慕鹛锲鹆x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學課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圖,由學生整理太平天國進軍路線圖,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凇短斐锂制度》:利用教材21頁材料概括《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的進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難點分析
、俸樾闳珓摿⒌陌萆系蹠诮汤碚撌翘教靽\動的理論基礎。因為這一理論包含宗教迷信和農民革命思想兩個方面。濃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論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農民結成統一的組織,成了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精神武器。然而這種濃厚的迷信色彩也產生了它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眾的作用。
②《天朝田畝制度》既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以往學生認知基礎上來理解《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難度相當大。若能恰當的選擇切入點,突破難點,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難點突破方案
、俸樾闳珓摿⒌陌萆系蹠诮汤碚摚罕仨氈v清這一理論包含宗教迷信和農民革命思想兩個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還不可能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而當時的農民群眾處于分散狀態,普遍沒有文化,又受到封建迷信的嚴重影響,要使他們凝聚起來并形成威猛的群眾運動,秘密的宗教團體是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會理論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論也便于把分散的農民結成統一的組織。對革命對象“閻羅妖”、對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農民容易明白,這樣,這些用宗教語言宣傳的理論,成了發動太平天國運動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難深重的人民群眾引向光明與幸福。這種濃厚的迷信色彩也產生了它的負面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眾的作用。
、凇短斐锂制度》:參見“重點突破方案”。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拜上帝會的理論和實踐”,教師可以提出下列問題:①洪秀全為什么能受西方宗教影響?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有什么特點?④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有什么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教師在出示材料的基礎上,首先要求學生概括材料的內容,然后教師精練出“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兩個方面。再提問學生:①《天朝田畝制度》規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庫制度”有什么特點?②有什么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五節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重點:①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①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論;②《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教師首先提問:“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教師補充材料: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因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
由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義,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論,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文獻資料,提煉有效信息,并加以歸納,來分析評議拜上帝會的宗教理論。
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過程,指導學生參閱《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培養他們讀圖、識圖的習慣,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
三、《天朝田畝制度》
參見“重點突破方案”和“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需就以下三個問題提問:①定都天京之時,太平天國面臨的形勢,以及北伐、西征、東征的戰略目標。②北伐的失敗原因與北伐的戰略作用。③西征與東征取得重大勝利的意義。
教學設計思想
、偻ㄟ^學生對于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相關問題的分析和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的歷史過程的敘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相關材料的補充,相關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第五節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一、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1.階級矛盾的激化
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3.自然災害嚴重
二、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論
3.馮云山組織拜上帝會,發動農民開展斗爭
4.金田起義與永安建制
5.北上進軍與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畝制度》
1.《天朝田畝制度》的基本思想與主要內容
2.分析評議《天朝田畝制度》
四、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1.形勢與決策
2.太平軍的北伐及其失敗
3.太平軍的西征和東征的勝利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篇14
教材分析
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嚴重后果,戰后人民反抗清朝統治的斗爭,風起云涌。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在洪秀全、馮云山等人的努力下,拜上帝教組織日益擴大。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義軍稱太平軍。不久,太平軍攻占永安,初步建立了政權。后來,太平軍攻克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為了鞏固新生的政權,推翻清朝的統治,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進行了北伐和西征。接著,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云山在紫荊山區的傳教活動;金日起義;永安建制;太平軍的勝利進軍;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的北伐和西征。
2.思想教育:①太平天國運動是在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爆發的一次偉大的農民運動。②《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重要革命綱領,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但是,這種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3.能力培養;①引導學生思考:應當怎樣評價《天朝田畝制度》?從而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②組織學生討論: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為什么行不通?從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僦攸c:金日起義和《天朝田畝制度》。
②難點: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為什么是行不通的。
教學方法
以講述為主的綜合教學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提問)鴉片戰爭對中國有什么影響?
。▽W生答后,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前提示,然后板書課題。)
。ㄖv授新課)
一、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板書)
1.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板書)
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繼續對中國進行瘋狂的掠奪。清政府為了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和彌補戰爭中的軍費開支,竭力進行搜刮,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因此,各地起義此伏彼起。從1840年到1850年的十年間,全國發生了100多次農民起義。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洪秀全發動了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運動。
2.洪秀全和馮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動(板書)
。ㄖ笇W生閱讀教材介紹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的大字和小字,并落實相應的知識要點。然后,繼續講)1844年,洪秀全和馮云山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廣西傳教。沿途的情況使他們認識到,光憑外國的上帝是難以打動中國的老百姓的。于是,他們倆決定分頭進行活動。1844年11月,馮云山來到桂平縣紫荊山區傳教(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介紹馮云山在紫荊山區傳教活動的大字和小字人洪秀全離開廣西后,回到老家,先后寫了《原道救世歌》等重要文獻,為太平天國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
1847年,洪秀全也來到紫荊山區,與馮云山共同開展革命活動。拜上帝教的影響越來越大。經過長期醞釀,以洪秀全為首的拜上帝教領導核心形成。其成員包括馮云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和石達開等人。
正當拜上帝教組織日益擴大的時候,廣西連年災荒,起義烈火燃遍各地。洪秀全預感到革命高潮已經來臨,就命令各地拜上帝教會員到金田村集中,準備起義。
3.金田起義(1851年 1月 11日)(板書)
1850年農歷臘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37歲生日。馮云山、楊秀清等人率領著全體拜上帝教會員來給洪秀全祝壽。洪秀全接受祝賀后,接原計劃讓全體會員到金田村的韋氏宗祠門前集合。
。ǔ鍪尽短炱教靽\動形勢圖》,結合該圖和教材《金田起義》插圖講)在金田村韋氏宗祠的門前,一隊隊戰士手執大刀長矛,男女分營排列,雖不十分整齊,可個個精神抖擻。在一片歡呼聲中,洪秀全登上韋氏宗祠門前的高臺,昂然站立在黃綢大旗下。馮云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和石達開等人站在他的兩邊。洪秀全舉起右手,莊嚴地宣布:“今天拜上帝會正式起義了!我們要推翻腐敗的朝廷,讓天下的窮人都過上太平的日子。我們的國號就叫太平天國,我們威如猛虎的雄兵就叫太平軍。”頓時,四周的太平軍戰士爆發出了“殺妖”的吶喊,這聲音震撼了紫荊山麓。
4.永安建制(板書)
金田起義后,洪秀全稱天王。后來,太平軍攻占永安(指圖)。在此,洪秀全制訂了官制。(指導學生看教材介紹永安建制的內容和意義)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畝制度》(板書)
l.勝利進軍與定都天京(板書)
1852年春,太平軍從永安繼續北上。在進攻全州時,馮云山不幸受傷,至蓑衣渡時犧牲。在攻打長沙時,(指圖)蕭朝貴也不幸殉難。由于長沙久攻不下,太平軍繞道北上。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了武昌。(指圖)、一路上,他們殺貪官惡霸,焚燒官府衙門、田契、債券,把糧食和財物分給貧苦農民。因此,沿途的農民紛紛加人太平軍。太平軍人數迅速發展到50多萬人。
(結合《太平天國形勢圖》和《太平軍挺進南京》插圖講)1853年2月,太平軍分水陸兩路,順江東下,向南京挺進。陸路由胡以晃等率領,水路由楊秀清等指揮。江岸上戰鼓咚咚、馬蹄得得;江面上風帆旌旗乘風破浪、奮勇向前。沿途清軍聞風喪膽,一觸即潰。大平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很快兵臨南京城下。
在攻打南京城的日子里,附近人民給太平軍以極大的幫助。在戰火紛飛的前線,人們成群結隊、爭先恐后地為太平軍送來了各種各樣的慰勞品。在人民的支持下,太平軍經過12天的激戰,攻克了南京。他們把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
。ㄌ釂枺┨杰姀挠腊脖鄙希坏揭荒昃痛虻侥暇┑脑蚴鞘裁矗浚ㄒ龑W生從太平軍的政策、紀律;人民的支持;清軍的腐敗無能等方面分析得出結論。)
2.《天朝田畝制度》(板書)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指導學生看《天朝田畝制度》書影,然后指出)這個制度規定:將土地按產量分為好壞九個等級,好田、壞田互相搭配,不分男女,凡16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均等地得到一份土地,15歲以下者減半。在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基礎上,這個制度還規定:農民的每年收獲所得,除生活必需外,其余一律上交國庫。如有婚喪等事,則由國庫發給一定數量的錢幣和谷物。(教師指導學生看教材關于太平天國錢幣的插圖,然后再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所引用的《天朝田畝制度》的部分原文)通過這些詳盡而細致的規定,太平天國是想使每個農民,都能在分散的小農基礎上,永遠保持一份平均財產,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ńM織學生討論:應如何評價《天朝田畝制度》?然后教師指出)我們在評價一個制度或政策時,應從它實施的目的和內容,看它代表了哪個階級的利益;具有哪些積極作用或意義;有什么局限或不足等方面進行考慮!短斐锂制》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突出地反映了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獲得土地的強烈愿望。歷史上農民戰爭中曾提出“均貧富”、“均田”等主張和口號,但是像太平天國這樣提出如此具體而完備的解決土地方案,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它使得農民的斗爭目標更加具體明確,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革命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農民奪取土地的斗爭。但是,這種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ńM織學生討論: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為什么是不可能實現的?然后教師指出)第一、當時太平天國尚處在清軍的圍攻之中,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軍事上打退敵人的圍攻,不具備開展如此細致工作的條件。第二、《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也是不夠完善的。如究竟根據哪一年、哪一種農作物的產量來確定土地的等級,才算絕對合理;它規.定按現有人口分田的辦法,卻未考慮到死后還田的辦法等。第三、如果按《天朝田畝制度》的規定,使每家農民都絕對平均地保有一份土地,每年收獲所得又只能留下僅夠維持生活的份額,那么,農民拿什么用于擴大再生產,生產又如何向前發展呢?另外,這樣做也必然會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出現“干多干少一個樣”的不合理現象,其結果不會帶來人人飽暖,只會造成普遍貧困。
。ㄖ笇W生看教材介紹太平天國的婦女政策的內容,然后教師指出)這是廣大婦女投身革命、英勇戰斗所獲得的成果,也是太平天國保護婦女、提高婦女地位的措施。1954年在浙江紹興發現了兩張稱作“合揮”的太平天國的結婚證書(指導學生看教材的有關插圖)。這足以證明太平天國的婦女政策,是在某種程度上得到執行的。那些提高了社會地位、擺脫了買賣婚姻枷鎖、摒棄了纏足惡俗的婦女,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出現在了太平天國的土地上。(指導學生看《太平天國婦女服飾》插圖)
三、北伐和西征(板書)
1.太平軍的北伐(板書)
。ㄔ谕队澳簧铣鍪荆孩俸喆鹛杰姳狈サ臅r間、目的、領導者、進軍路線。②太平軍北伐失敗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學生閱讀教材的有關文字和插圖后,作出回答。)
2.太平軍的西征(板書)
。ńY合《太平天國形勢圖》講)在北伐的同時,太平天國為了鞏固天京,控制長江中游,舉行西征。西征軍一路殺敵,很快就攻占了安慶、湖口、武昌等地。在進軍湖南時,他們和曾國藩的湘軍交上了手。(指導學生看教材介紹曾國藩組建湘軍的內容后,指出)曾國藩率湘軍攻打駐在長沙的太平軍,被太平軍打得大敗。后來,湘軍進行瘋狂反撲,西征軍連連失利。
在西征受挫的危急關頭,楊秀清立即派石達開主持西征軍務。(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介紹湖口大捷的文字和插圖。然后指出)湖口大捷后,西征軍重新攻占武昌;又占領江西50多個州縣城。太平天國進人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ㄐ〗Y)(利用課前提示小結全課內容,指出要求學生記住的年代、地點、人名、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