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學案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學案
【能級要求】
單元
知識內容目標要求識 記
理 解
運 用
社會主義
道路的探索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
1954年頒布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標志
√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中的嚴重失誤
√
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的先進人物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
√
“文革”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嚴重災難
√
【理清時序、知識整合】過渡時期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 “文革”的十年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87">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87"> 新中國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文革開始 文革結束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1949年 1956年底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教材框架、知識結構】一、工業化的起步
工業化的起步
第一個五年計劃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時間
1953年開始執行,1957年底完成
成就
工業
(1)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到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交通運輸業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新建鷹廈鐵路和寶成鐵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即建成“一橋二鐵三路”。意義
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中華
人民
共和
國第
一部
憲法
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時間
1954年9月
制定機構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內容
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性質
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
二、三大改造1、內容:(1)對農業、手工業的改造(農業手工業合作化運動)目的:把小農經濟逐步改造成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 方式:建立生產合作社。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 主要方式:進行公私合營。方法(手段):贖買。(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 2、三大改造的實質: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來的標志——三大改造的完成(1)時間: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 (2)意義: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從此,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