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農村和城市的改革
第11課 農村和城市的改革[課標內容]
(1)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原則。
(2)知道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經濟改革的學習,培養學生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歷史思維的能力。
(2)通過對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農村和城市改革偉大成就的學習,培養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感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創立與鄉鎮企業的崛起,以及國有企業改革與民營企業勃興的偉大變化,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經濟改革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發展了社會主義經濟。
(2)聯系現實生活理解歷史內容,通過討論逐漸認清歷史事物的本質。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農村和城市的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前提下,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培養與時俱進的思想感情和敢于改革、勇于創新的精神。
(2)了解20世紀晚期中國農村改革中農民實行包產到戶和創辦鄉鎮企業的偉大創舉,認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重點和難點]
重點:(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國有企業的改革。
難點:(1)鄉鎮企業“異軍突起”;(2)民營企業的勃興。
[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采用“讀、講、議、行”四步教學法
[教學過程]
課前引導:十屆三中全會是什么時候召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有何意義?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我國建國以來歷史的偉大轉折,使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成為時代的主題。
導入新課
一、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二、 讀:通讀本目內容,觀看《農民領取生產承包合同》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鳳陽縣農民喜慶豐收》圖。
三、 講:(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哪個地方搞起來?(2)什么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哪一位同學講一講鳳陽縣農民包產到戶的情況?(4)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得了什么成效?(5)后來農村改革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四、 議:(1)為什么要包產到戶?包產到戶對農民有什么好處?(2)對于“包產到戶”,當時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有的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有的認為這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請談談你的看法。
五、 行:請說說你家里或農村親戚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顯著變化。
六、 二、鄉鎮企業的崛起
七、 讀:通讀本目內容,并觀看本目內相關圖片。
八、 講:(1)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現象出現于什么時候?(2)在農村改革中,鄉鎮企業創辦有哪些形式?(3)鄉鎮企業群主要出現在我國哪三大地區?(4)鄉鎮企業創辦有什么成效?
九、 議:(1)我國農村改革大潮中,為什么會出現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現象?(2)鄉鎮企業崛起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么意義?
十、 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鄉鎮企業都是中國農民在當代改革的偉大實踐中自發搞起來的。請談談你對此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