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一、二單元復習提綱
1、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廣州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史稱虎門銷煙。它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民族尊嚴
2、1840年英國艦隊侵入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它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3、1842年中英簽訂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南京條約》。內容: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賠款2100萬銀元;割香港島給英國;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4、封建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第一次較量是鴉片戰爭。在清戰敗求和之時清末魏源編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這中對閉關自守的傳統觀念的挑戰。
5、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浩劫;在這次戰爭前后,俄國割戰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米,其中《璦琿條約》是占領土最多的條約,徹底改變了中俄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規定。
6、為鎮壓太平軍,美國政府雇用美國人華爾組織洋槍隊,太平軍在浙江慈溪一戰中,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
7、19世紀60年代,左宗棠收復x疆討伐中亞地區浩罕國的阿古柏,他的軍事行動,支援了曾紀澤的外交斗爭,迫使俄歸還伊犁。為加強西北邊疆管理清于1884年,在x疆設行省。
8、1894年7月,日本明治維新后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在黃海海戰中,鄧世昌壯烈犧牲;李鴻章命令北洋艦隊避戰保船躲進威海衛,使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10、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后李鴻章同伊藤博文在馬關簽訂《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中國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它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大加深中國民族危機,此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1、為鎮壓義和團運動,19xx年英法美德意奧日八國由英國西摩爾率領下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慈禧帶光緒出逃。戰后19xx年李鴻章同八國簽訂《辛丑條約》,內容: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拆毀天津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各國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影響: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洋人的朝廷。
12、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以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從19世紀60--90年代掀起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
13、洋務派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有李鴻章創辦的最大軍火工廠江南制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為實現自強后籌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
14、洋務派后期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有李鴻章創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張之洞創辦湖北織布局和漢陽鐵廠。評價: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
15、《馬關條約》后外國直接在中國內地設廠開礦;狀元實業家張謇創辦大生紗廠。清末最大的民用企業是輪船招商局;最長的鐵路是唐胥鐵路;最早的電報局設在天津。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己設計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16、《馬關條約》簽訂后康有為、梁啟超等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史稱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拉開維新變法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