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狀和遺傳
第二節 人的性狀和遺傳[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1)列舉人體常見的遺傳性狀。
(2)舉例說出生物的相對性狀。
(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2.能力目標:通過調查人體常見的遺傳性狀,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和分析討論的能力。
3.情感目標: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科學地探討生命科學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性狀、相對性狀以及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概念。
2. 難點:(1)不同種性狀和相對性狀的區別。
(2)基因的顯、隱性與生物性狀表現的關系。
[教學器具]
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掛圖,一對基因的遺傳圖解掛圖等。
[教學方法]
講述與討論以及調查相結合的探究式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調查自己身邊的人的一些遺傳性狀:如有無耳垂、舌頭能否由兩側向中間卷起、眼皮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等,做好記錄,以備課堂上使用。
[教學過程]
導言: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33頁,觀察標題右邊的那張插圖。圖中這對父子為什么會長得如此之像?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學習《人的性狀和遺傳》。
講述:留心觀察我們熟悉的親朋好友,不難發現凡是有血緣關系的人,一般都具有明顯相似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征。這種可以遺傳的生物體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遺傳性狀。
這一節課之前,我請同學們調查自己身邊的人的一些遺傳性狀,包括有無耳垂,舌頭能不能由兩側向中間卷起,眼皮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等。
提問:誰來說說自己的調查結果?
(回答:略)
講述: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人與人之間在眼皮、耳垂以及舌頭能否卷起等性狀上都存在著差異,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單眼皮和雙眼皮、有耳垂和無耳垂等。像這樣,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叫做相對性狀。
提問:請大家想一想,下列選項中,哪些屬于相對性狀?哪些不屬于相對性狀?為什么?
(1) 玉米的黃粒與圓粒。
(2) 雞的玫瑰冠與單冠。
(3) 牛的黑毛與馬的白毛。
(4) 女兒的雙眼皮與母親的雙眼皮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略)
講述:剛才幾個學生談了自己的想法,回答得都很正確。通過解答這道題目,我們不難得出:生物的相對性狀應該同時滿足以下三點:①同一種生物;②同一種性狀;③不同的性狀表現。否則,缺少其中任何一點,都不屬于生物的相對性狀。
生物的相對性狀一般分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對相對性狀,其中能卷舌是顯性性狀,不能卷舌是隱性性狀(出示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掛圖)。大家不妨試試自己能卷舌還是不能卷舌。
提問: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講述:我們知道,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在人的體細胞中,控制性狀的基因一般成對存在著。在成對的基因中有些還有顯性和隱性之分,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顯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隱性基因。例如,決定人有耳垂的基因為顯性基因(可以用大寫英文字母d表示),決定人無耳垂的基因為隱性基因(可以用小寫英文字母d表示)。如果體細胞內的這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dd)時,這個人表現為顯性性狀─有耳垂;如果體細胞內的這對基因,一個是顯性基因而另一個是隱性基因(dd)時,則表現出顯性基因(d)所決定的顯性性狀,這個人也有耳垂;如果體細胞內的這對基因都是隱性基因(dd),這個人表現為隱性性狀—無耳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