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生殖和發(fā)育》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八年級下冊“生物生殖和發(fā)育”的最后一塊內容。學習本節(jié)時,學生已經具備了有關生物生殖和發(fā)育的初步知識,因此,更有利于學生突破本節(jié)的重難點。教材選用雞卵作為代表材料,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來獲取相關知識,貼近生活,增添情趣。同時,安排堂上練習,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有關生物學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提高比較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說出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fā)育的結構特點;
2、 描述鳥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動手實驗、鍛煉動手能力;
2、通過探究和討論鍛煉學生的仔細觀察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學重點:說出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fā)育的結構特點;
四、 教學難點:觀察雞卵結構的實驗
五、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方法:實驗法、討論法、歸納法、談話法等相結合。
(二)、課前準備:
1、 觀察雞卵的結構實驗:鑷子、剪刀、培養(yǎng)皿、新鮮雞卵;
2、 鳥卵結構示意圖課件、鳥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錄像。
(三)、教學策略:
鳥與人類的生活密切,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大類群動物。而雞等家禽更是無人不曉。它們通過產卵來繁殖后代,基本上個個學生都知道,雞卵更是吃過無數(shù)。但很少同學會留意雞卵的內部結構。本節(jié)通過對雞卵結構的觀察這一實驗,以小組同學合作、討論等形式,探究鳥卵的結構、討論各部分結構的功能、認識雞卵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
本節(jié)學習內容,除了讓學生對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有了解之外,還要讓學生體會到,越是高等級的動物其生殖過程越復雜,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越強。
(四)、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 內容 學生活動
引入 ①復習對比植物 、昆蟲、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作知識鋪墊;
②以雞卵引入卵的作用——鳥類的生殖 思考、回答問題
實驗“觀察雞卵的結構” 取一個雞蛋,將其由外至內進行觀察,解剖雞卵,觀察內部結構,思考各部分結構相應的功能,針對討論中的問題進行討論。 觀察、討論
小結 學生上講臺進行填圖,教師小結卵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及功能 思考、填圖
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 根據(jù)p18的圖,討論、歸納出鳥類生殖發(fā)育的一般過程。 討論
小結 視頻資源敘述鳥類生殖的一般過程 觀看
練習 p20的練習2、3、4 練習、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