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第3節 一.教學目標:1.列舉和人類親緣關系最密切的動物;2.說出現代類人猿和現代人類的相似性和區別;3.簡述人類進化經歷的幾個主要階段。二.教學重難點:1.類人猿和人類特征的比較;2.人類的進化階段極其特點;3.由猿向人的過度和人緣分界的標志。三.課時安排:2課時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 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動物影視片(關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為的記錄片)【學生活動】:對于影視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發言。【引入新課】:剛才請同學們看的影視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與我們人類有哪些相似之處呢?——學生回答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這些與人類行為極為相似的動物稱為類人猿。《二》類人猿與人類有極為相似的特征【學生討論】:為什么類人猿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說明理由。人類具有哺乳動物的特征,屬于哺乳動物。哺乳動物中人類與類人猿在許多方面非常相似。經過研究,證明人類和類人猿是近親。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類又不同于類人猿。(1) 人類與類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2) 人類與類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樣形成的?【小結】:人類和類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棲息在樹上生活的。一些地區由于氣候變化,森林減少,在樹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經過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為現代的人類。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在與環境斗爭的過程中雙手變得越來越靈巧,大腦越來越發達,逐漸產生了語言和意識,并形成了社會。而一直生活在樹上的森林古猿,經過漫長的年代,逐步形成現代的類人猿。所以,兩足直立行走是人類祖先與猿分界的重要標志。【活動】:探索在人類起源和進化中手進化的意義【總結】:手的進化有助于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而勞動能夠促進大腦的發展和人類語言文化的產生。
第二課時《一》 情景引入早在1871年,達爾文就提出“人類的誕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觀點,1925年—1960年,科學家們先后在非洲發現了大量的原始人類化石,通過研究科學家認為人類的進化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有那四個階段呢? 《二》 人類的進化階段【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24頁。找出四個階段人種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體質特征、文化遺物等。(1)南方古猿的特征是什么?(2)能人或早期猿人的特征是什么?(3)直立人的特征是什么?(4)智人的特征是什么?【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找答案(1)南方古猿:腦容量與現代人類猿相當(2)能人:腦容量700ml,能制造使用工具(3)直立人:腦容量1088ml,能用火和工具(4)智人:腦容量和現代人相當,能從事農業和藝術活動《三》現代人種【教師活動】:人種或種族,是指在體質特征,如膚色、眼色、發型、發色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遺傳性狀的人群。在生物學上,現代人類都屬于智人。不同的人種或種族實際上是智人的各地方性亞種,現代人根據膚色和鼻形可以分為4種:(1)蒙古利亞人:中國人、日本人 (2)高加索人:俄羅斯人、德國人、法國人(3)尼格羅人:古巴人、印度人(4)澳大利亞人:美國人【總結】:總之,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演變過程中,人類的出現是最晚的,人類的祖先使用和制造工具,既是人類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也選擇了人類本身。五.課堂練習: (1)在下列動物中,不屬于類人猿的是( )a、黑猩猩 b、大猩猩 c、長臂猿 d、長臂猴(2)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下列最先發展的是( )a、使用工具 b、兩足行走 c、大腦發達 d、制造工具(3)我國北京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分別屬于( )a、南方古猿和能人 b、直立人和智人 c、能人和直立人 d、智人和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