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無性生殖1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第一節 生物的無性生殖
(第1課時)
l 教學內容:生物的無性生殖;實驗——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l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認識無性生殖的概念。
2、 訓練使用顯微鏡觀察的操作技能。
3、 說出生物無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
4、 舉例說出常見的營養生殖種類。
5、 理解營養生殖的優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對“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觀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實習活動,領悟“實踐出真知”的思想,培養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2、 觀察顯微鏡,制作臨時玻片,提高科學技能,培養科學素養。
l 教學重點:
1、 舉例說出生物無性生殖的方式
2、 說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l 教學難點
1、 無性生殖的原理
2、 酵母菌的培養。
l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 課前準備幾張嫁接成活的植物體照片,在上課時供學生觀察。
2、 有關課件。
3、 實習所用的器材。
學生準備:
1、 準備實驗和實習的有關材料。
2、 課前嘗試嫁接,再把嫁接的動植物拿到課堂準備交流。
l 教學步驟:
一、 引出生物的繁殖和發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情景創設:同學們都學過一首詩中這樣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你們知道這是表達的什么樣意思嗎?
2、診斷性設問: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發育現象。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向我們描述了生物千姿百態的生命形式、生物習性及他們的結構特點,但是對各種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卻是不甚了解,你們能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