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表格式教案
設計理念“探究串族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這節課在本章及整個電學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力爭全面體現教學方法的導引性與支撐性;教學環境的豐富性、挑戰性和開放性;學習方式的自主性、互動性與合作性;教學情景的浸潤性;評價的激勵性和自我住。達到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要求的“注重學生發展,改變學科本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重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構建新的評價體系”。實現本節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中規定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訓練連接電路和使用電壓表的技能。 二、過程和方法:科學探究全過程的親身體驗,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教具與教學器材 本節課為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每組的器材有:電壓表1只、規格不同的小燈泡4只、電源、開關、導線若干,實物投影及配套設備等。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達成目標說明一、探究準備啟發提問:1.什么是串聯電路?2.電壓的單位是什么?3.怎樣測量電壓?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回答提出的問題使學生能對“串聯電路”、“電壓”、“電壓表的使用”“串聯電池組的電壓關系”等知識熟練再現。本節是在“串聯電路”、“電壓”、“電壓表的使用”、“串聯電池組的電壓關系”的學習后安排的教學內容。有效的復習為學生進行本書的探究實驗做好了知識和心理準備。二、提出問題創設情景:教師將教科書圖6.2-1投影在屏幕上。提出問題:在如圖的電路中,兩個燈泡串聯起來,接到電源上。ab之間、bc之間、ac之間的電壓有什么關系?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使學生認識提出問題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意義。提問的方式有直接式和間接式,考慮到學生對本探究實驗已做好了充分準備,所以采用直接式提問。三、猜想與假設教師鼓勵學生提出猜想。對學生的想象力要充分肯定,不要計較學生猜想的結果與正確答案是否相同,不要怕耗費時間而急于得出結論。教師將學生的猜想結果板書。學生小組討論猜想ab之間、bc之間、ac之間的電壓有什么關系。能針對所提出的問題,依據已有的科學知識經驗通過思考作出猜想和假設。教師對學生的猜想結果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學生的猜想會是豐富多彩的,如ab之間、bc之間、ac之間的電壓相同、ab之間、bc之間的電壓之和與電源的電壓相等,等等。四、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1.創設情景若研究ab之間、bc之間、ac之間的電壓有什么關系,我們需要用實驗進行探究。那么如何選擇器材?怎樣連接電路?如何控制變量呢?2.教師點撥
①我們要想研究以上的電壓關系,必須要用電壓表來測量。引導學生正確選擇實驗器材。②實驗需要測量哪些電壓,測量幾次。③測量出的數據如何利用。④如要想探究的結果有普遍性,應該怎樣辦。3.評價學生的設計方案將學生的設計方案投影到屏幕上,教師進行鼓勵評價。1.采用小組式教學。學生討論,完成實驗器材的選擇和實驗方案的設計。2.學生陳述實驗設計方案。3.小組之間互相評價實驗的設計方案。4.學生畫出實驗用的電路圖。使學生認識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依據設計方案,選擇實驗器材。由于物理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要引導學生采用更換負載、進行多次測量的方法,培養學生形成科學思維的方法。學生設計實驗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風,教師不要包辦代替。五、進行實驗,收集數據1.教師根據本實驗的要求引導學生設計表格。2.教師示范操作,讓學生認真觀察,準確讀數,正確記錄實驗數據。3.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做實驗。1.學生根據實驗目的的要求,設計好實驗準備記錄。2.學生做實驗。3.學生將讀出的實驗數據填入已設計好的表格里。4.實驗完畢歸整器材。會記錄和處理觀察的結果,理解實驗對科學探究的作用。1.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儀器使用的規范性.2.讓學生養成記錄原始數據的習慣,不要“湊數據”。3.實驗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4.教師要做好課堂調控。六、分析與論證1.教師將學生實驗記錄的數據,選擇投影到屏幕上.2.教師對實驗的點評,對實驗中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3.教師提問。表格中記錄的數據有什么規律?你能得到什么結論?1.實驗小組討論,學生從記錄的數據中分析規律,得出結論。2.本探究實驗得到的結論是: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能進行簡單的因果推理,經歷從物理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的過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分析、論證在科學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1.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分析能力,在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啟發,不要急于將結論告訴學生,要讓學生自己歸納出結論。2.教師要適當滲透誤差理論,讓學生理解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實驗的結論是在誤差范圍內成立的。七、評估與反思教師要求學生對探究活動進行回顧、分析,引導學生思考在探究的過程中,哪些問題真正弄懂了,哪些問題還不清楚,實驗設計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是否有失誤,測量的結果是否可靠。學生認真回顧、反思探究過程中的成功與不足,寫出簡要的探究。能注意探究活動中未解決的矛盾發現新的問題。教師要糾正學生做完實驗不檢查、不總結的壞習慣,使學生通過評估及時發現不足,及時訂正,總結經驗,有利于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八、交流與合作留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交流、討論布置作業。11頁動手動腦學物理1-2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時要求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于不懂的問題協商解決。解題時要獨立完成不能照抄。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即堅持原則又要尊重他人。交流采用小組交流與全班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口頭交流時要從提出問題開始,包括猜想、設計實驗等等。同學之間相互比較一下。教師要鼓勵不同的想法和做法,開展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