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樂音與躁聲 教案
學生閱讀41頁“聽覺效果與聲音的強弱”的對照表,了解響度不同的聲音對人體引起的感受,知道響度的單位是 ,符號是 。
2、音調
(1)、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不同的琴弦,觀察弦的振動,比較聲音的高低。
(2)、找一位女同學和一位男同學分別說同一句話,比較聲音的高低。
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
做一做用同一硬紙片,用大小相同的力,以不同的快慢,劃過同一把梳子,觀察紙片振動節奏,比較發出的聲音音調的高低。
想一想以不同的快慢程度讓同一發聲體振動,使發聲體振動的什么因素不同?聲音的音調與此因素有什么關系?
上面這些實驗與活動說明:音調與聲源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越快,音調就越高。
試一試把一根橡皮筋一繃的松些,一次繃的緊些,分別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體會聲音的音調與物體振動快慢的關系。
看圖3—20,判斷紙片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與齒輪的齒數的關系。
物理學中,振動的快慢用每秒振動的次數來表示,稱為頻率。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用符號hz表示。若物體每秒振動一次,則其振動頻率為1hz。
3、音色
音色曾經叫音品,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小游戲:(1)、放一段音樂,讓學生判斷是哪種樂器。
(2)、讓全班同學閉上眼睛趴在桌子上,悄悄地讓一同學起來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判斷是誰說的。
指出: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們才能分辨不同人的講話、不同樂器的演奏等。
有上面的學習可知:響度、音調和音色是決定樂音特征的三個因素。
三、噪聲的防治
舉出不同事例
(1)工地機器的轟鳴聲、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隆聲
(2)在音樂廳聽音樂
(3)入睡時有人放聲歌唱
問題:上述聲音是否是噪聲?噪聲如何界定?
指出:噪聲應從物理學和環境保護兩個角度來認識.
二、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指導學生讀表:書第40頁(或用投影儀打出)
一些聲音的分貝數和人的感覺
常 聞 聲 貝 數(db) 感 覺
微風吹動樹葉沙沙聲
耳語 10
20 極靜
靜夜
室內一般說話聲 30
50 安靜
大聲說話
嘈雜的鬧市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