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樂音與躁聲 教案
90 較吵鬧
電鋸 110 很吵鬧
響雷
螺旋槳飛機起飛 120
130 鼓膜震痛
噴氣式飛機起飛
火箭、導彈發射 140
150 無法忍受
通過閱讀表格,讓學生感受到:噪聲是個我們人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回給人類造成很大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及社會公德意識的必要的教育,保護環境要從自身做起.
教師指出:在現代化都市中,噪聲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都是當代社會的重大公害,減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針對上述人聽到聲音的過程,可以從幾個環節減弱噪聲?
總結出可以從三條途徑減弱噪音污染.并分別舉出事例:安裝消音器或隔音罩;植樹造林(重點講解其優越性);帶耳塞等.
學生參與:舉出生活中不同的噪聲并提出減弱噪聲的方案.
請同學提出環境保護的建議.
【課堂小結】
教師應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查,完成一份調查報告.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樂音與噪聲
一、樂音與噪聲
二、樂音的三個特征
含義 決定因素 相關問題
響度 聲音的大小 發聲體振動的幅度 振幅:物體振動的幅度。
音調 聲音的高低 發聲體振動的頻率 頻率: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單位:赫茲(hz)
音色 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發聲體本身的材料和結構 是辨別不同發聲體的依據。
三、噪聲的防治
1、 在聲源處減弱。
2、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在人耳處減弱。
【布置作業】
閱讀課文,完成書后練習,提出環境保護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