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圖(精選13篇)
電路圖 篇1
教學課題
電流和電路
授課時間
第 5 周第 1 課時
授課者:郭中
學習目標
知識和技能
l 初步認識電流、電路及電路圖
l 知道電源和用電器
l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l 觀察簡單的電路,嘗試用開關控制一個用電器的工作
l 嘗試用符號來表示電路中的元件,繪制最簡單的電路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l 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電流、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教學難點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教學器材
分組:小燈泡、小電動機各一個、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
一些導線、發光二極管
演示:各種電源
板書設計
第五章第一節電流和電路
注意: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1.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2.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
3.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
4.電流方向:正極用電器負極
教學過程(www.jcsycorp.com)
教學內容和環節
教師指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教后感
引入課題
我們生活在電的世界里,也許你會感到它很神秘。為什么收音機通上電就能放出音樂?為什么電視機通上電就能看到影像?為什么電飯鍋通上電就能做熟米飯?為什么洗衣機通上電就能轉動?
實際上,這些看似復雜的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電路組合而成的,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界看一看,試一試吧!
[板]第一章第一節電流和電路
想想做做
請大家看一看,你們的臺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將這些器材連接,分別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看誰做得最快。
注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否則會燒壞電池,甚至會發生危險。
學生閱讀p90的“要求”后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
電流和電路
[問]為什么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燈泡會亮、電機會轉動?
[設問]電流是如何形成的呢?從微觀上來說,道理是這樣的,導線、燈絲,都是金屬做的,金屬里面有大量電子,其中有的可以自由移動。平時它們運動的方向雜亂無章,可是接上電池之后,它們就受到了推動力,出現了定向移動,于是形成了電流。
[問]從宏觀上來說,剛才你們怎樣做才能使燈泡和電機里有電流通過?
對,[板]1.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但在電路中,若開關是打開的,電路中是否有電流?
對,[板]2.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
在物理學中,經常用圖來直觀地表示物理現象和過程,畫圖時如果把電池、電燈等物體原樣畫出來,非常麻煩,所以我們常用符號代表它們,這樣畫出來的就是電路圖。(圖5.1-2)
練習:
1.讀圖5.1-3,完成《一課一練》p44第2題
2.p92想想議議
答:因為有電流流過了燈泡和電機。
答: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有了電流。
答:沒有,必須將開關合上,使電路閉合才能有電流。
學生完成練習題。
電源和用電器
在前面的實驗中我們用電池對小燈泡提供電流,所以電池是一種電源,你知道的電池有多少種?
教師補充:(新型電池)
鋅銀電池、鋰電池、太陽電池、原子電池(圖5.1-5)、學生電源(小資料)
【問】在電路中,電源和用電器各是什么樣的裝置?
【實驗】電動機的轉速隨電源電能的消耗而變慢。
練習:《物理套餐》p82第一題
學生列舉:
干電池、蓄電池
答:
【板】3.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
導體和絕緣體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聽說過導體和絕緣體這兩個詞,什么是導體和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有哪些?請大家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并聯系實際進行討論一下。然后完成練習:
《物理套餐》p83 3(4)、(5)
學生閱讀、討論后回答:
導體是指善于導電的物體;絕緣體是指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學生完成練習。
電流的方向
前面說過電路中有了電流,用電器才能開始工作,電流就象水流、人流一樣,是有方向的。電流方向是怎樣的?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找一找。
回答得非常對。(圖5.1-8)
4.電流方向:正極用電器負極
對于燈泡來說,電流在燈絲中無論沿什么方向流動,都能發光。但是有一種叫做半導體二極管的電子元件,電流只能從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動。下面請大家通過實驗判斷一下發光二極管允許電流從它的哪端流入,哪端流出。
學生閱讀、找出答案:電流沿著正極、用電器、負極的方向流動。
學生實驗發現:二極管只能單向導電。
動手動腦學物理
第1、2、3題
課堂完成
作業
《物理套餐》及《一課一練》中的相關題目
課外完成
電路圖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4.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電路元件的符號、簡單的電路圖.其中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法建議
新課的引入可以由實驗去研究電路的問題,讓學生建立起簡單電路和復雜電路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出無論電路的復雜程度如何,電路至少要由用電器、導線、開關和電源組成.對于用電器和導線,學生比較熟悉,不必作過多的講述.而對于開關和電源,教師要結合實物作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三種電源;介紹拉線、撥動、閘刀、按鈕四種開關.介紹過程不涉及它們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學生了解電源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開關是電路接通或斷開的控制裝置即可.結合課本圖4-16的實驗向學生介紹電路的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
教材先介紹了門鈴電路,并提出了用符號來表示實際電路的意義:簡單、方便、一目了然.接著介紹了門鈴電路圖并介紹了電路元件符號.這里僅僅是一般的介紹,并不要求學生立即掌握,教師應把握這個分寸.介紹門鈴電路圖時,不能只對圖講述,應配合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電鈴電路實驗,讓學生的感性認識更豐富,對電路圖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 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前面的圖4-6所示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發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最簡單的電路都至少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
③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
繼續剛才實驗的演示,重做圖4-6的實驗,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這種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開關,或將電路中的某一部分斷開,小燈泡都不會發光,說明電路中沒有電流.這種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叫開路.
將小燈泡取下,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過一會兒手摸導線會感覺到導線發熱.這種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
觀察:觀察手電筒電路.看看這個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可讓學生自帶手電筒).
思考:手電筒電路的開關與我們演示實驗中所用的開關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與此不同的開關?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
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示范:畫出圖4-6的電路圖.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4-6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4.小結(略)
探究活動
一個實際電路中的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許多個.例如實驗1中的小燈泡和電鈴要同時在一個電路里工作,用同一個開關來控制.這個電路應怎樣連接?你有幾種方法?請試著畫出電路圖.
電路圖 篇3
教學內容分析:電路圖一般是指圖形符號和線段組成的電子工程用的略圖,包括電路原理圖、接線圖和邏輯圖等。識讀電路圖的關鍵在于:1、熟悉各種電工電器零件的符號;2、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對于較復雜的電路圖(如收音機、電視機和vcd機等的電路圖),由于高中學生的知識有限,在此不要求學生識讀,也不應該要求學生識讀。在此我們涉及的只是一些結構簡單小家電的電路圖,如:照明電路圖、家用電烤爐電路圖、風扇電路圖等。
教學對象分析:學生在物理學中已學過電學及一些電路圖的知識。但是只停留在對一些簡單的元器件及一些簡單的電路連接方式上。學生在學習這部份內容時應有一種愿望:想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對家庭小電器有所了解,乃至維修。通過這節的學習,學生對這些小家電的工作原理應有一點初步的了解。
教學目標:1、讓學生能認識更多的電子元器件以及它們的圖形符號。
2、理解電路圖(線路圖)是設計當中的一門技術交流語言。
3、學生對一些小電工電器的工作原理有大概的了解。
4、通過本課時的教學使學生對通用技術的學習有進一步的升華。
教學重點:認識更多的元器件和符號,理解一些小電器的工作原理。
難點:理解小電工電器的工作原理。
教學策略:《技術的表達與交流》這節,課標要求學生了解技術語言的種類及應用,能識讀一般的機械加工圖、線路圖、效果圖等常見的技術圖樣,能繪制草圖和簡單的三視圖。而本節課的內容涉及的只是線路圖,雖然電子線路圖涉及的知識不少,但本課時限于學生的知識面,對于線路圖的好多內容我們不便加深,特別是關于線路圖的工作原理只能讓學生有大概的了解。我們選用的例子都是從學生生活中取材,如簡單照明電路、兩端可控燈電路、家用電烤爐電路、可調亮度燈泡電路、風扇電路,這些例子學生并不陌生,它們的工作原理也較為簡單,學生容易弄懂。而且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有較多的實踐機會,能讓學生學以至用。另外為了使這節課具有操作性,且更有趣味,我們給每桌學生發給“高中電子元器件”一合,并設計了一個分組實驗(兩端可控燈電路)。讓學生動手連接電路,加深體會電路的工作原理。在課題引入時,我們從風扇翻倒后停轉引入,且在最后拆卸風扇,讓學生理解風扇停轉的原因,頭尾呼應,希望課能上的園滿。
教具和學具準備:兩幅掛圖,常見的電子元器件一批,風扇一臺,電烤爐一臺,三極管燈泡亮度控制示教板一塊,自動復位電路示教板一塊;“兩端可控燈電路”每桌一套、“高中電子元器件”每桌一合。在物理實驗室授課。
課時:1課時
課題引入 我們每一位學生的家庭都有一些電子產品,如風扇、電視機等。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小實驗:電風扇通電轉動,當將風扇放倒后,風扇停轉。問:風扇停轉的原因?引導學生認識到:要知道原因,就得識讀風扇的電路圖。同時板出課題。電路圖涉及的知識很多,然后簡述本課時的目標。
畫出“圖3-37簡單照明電路圖”問:電路圖中各符號的含義?電路中電流的流向?(因比較容易固不單獨提問學生)學生回答后指出:我們之所以識讀該電路圖,是由于我們認識電路中的元器件符號表達的含義,同時理解電流的流向。掛出畫好兩幅電路圖:圖3-40電路圖和電風扇電路圖,問學生是否讀懂?要讀懂多一些電路圖,就得熟悉多一些元器件的符號,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些元器件的電路圖符號。同時板書“(一)、常用元器件符號 的實物
老師將一些元器件符號與實物一一對應讓學生認識
老師補充“電解電容器、熱敏電阻、穩壓二極管、話筒“等的符號,簡單解釋接地的意思、意義。
我們認識了不少元器件及符號,下面來練習識讀幾個簡單的電路圖。板書:(二)、電路圖的識讀畫出圖:3-38 并要求學生椐圖接線,板動開關來體會開關控制燈泡亮暗的關系。問:四種情況電流的流向?(指定學生)如回答不出來老師可引導。 以上我們認識了兩個簡單的電路圖,下面我們再來看兩個電路圖,選畫出圖3-39并顯示實物和演示:按下自動復位開關燈亮,松開后燈滅。指定學生分析電路原理。因為電路較簡單學生一般能分析清楚。
我們來看第二個電路:圖3-40并畫出。演示燈泡隨著電位器的轉動亮度發生變化。問:大家知道該電路的工作原理嗎?電流的流向如可?為了搞清電流的流向,簡介三極管的三個極的名稱、電流在三極管中的流向等。并用實驗證實。(我在三極管的三個極處串入三個電流表)畫出電路圖。指定學生上臺觀察三個電表了解電流方向并讀數。同時進行一系列的探研操作,學生操作時,教師適當進行引導。 學生看電路圖并思考指定的兩個學生上臺觀察三個電表的讀數并向同學們報出讀數;調節電位器,列表記下幾組讀數。全體學生分析三個表中電流存在相互聯系。得出結論:ie=ib+ic最后確定了三條電流的流向。
1、電池正極→電阻→電位器→電池負極
2、電也+→燈泡→三極管e極→c極→電池-
3、電池+→燈泡→e極→b極→電位器下部→電池-
知識拓展 通過學習我們讀懂了幾個簡單的電路圖,下面我們來試讀剛開始看到的電風扇電路圖,掛上圖,同時將電風扇拆卸、并一一指出電路圖中符號對應的實物。拆開安全器(翻倒開關)讓學生觀察它的內部構造,弄懂風扇翻倒后停轉的原因。至于風扇其他工作原理,留給學生課后自已分折。
總結 教師總結:在識讀電路圖的過程中,首先要知道電路圖中的各種元器件符號代表的元器件;其次是要弄清各元器件符號之間的連接方式;最后確定電流(信號)的流向。布置課外作業: 1、 圖3-40電路如果三極管改為npn型如何?電流流向如何?2、86頁的“試一試”
教學反思:
本課以完整的活動教學模式研究為主線,以“講授新課,課堂活動,學生動手和小討論,小組合作,總結”幾個步驟來組織教學。教學中選用的例子也較合理,課堂的實物演示也受學生喜歡,課堂反應很好,學生有學以至用的感覺。但在組織課堂教學上,時間比較緊促。另外,理科班的學生對該課興趣較高,課堂氣份濃,而文科班的學生相對要差一些。原因不言自明。總之感覺效果不錯,但課前“準備”太累了。
電路圖 篇4
(一)教學目的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2.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二)教具
電池兩節,電燈、開關、電鈴各一個,磁性黑板一塊,導線若干根,電路常用元件示教板塊,投影儀,投影片,手電筒。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1)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圖1所示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發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
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正確的電路都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
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
③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
繼續剛才實驗1的演示,重做圖44的實驗,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這種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
打開開關,或將電路中的某一部分斷開,小燈泡都不會發光,說明電路中沒有電流。這種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叫開路。
將小燈泡取下,即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過一會兒手摸導線會感覺到導線發熱。這種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繞壞,是不允許的。
觀察:觀察手電筒電路。看看這個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可讓學生自帶手電筒,作隨堂觀察)。
思考:手電筒電路的開關與我們演示實驗中所用的開關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與此不同的開關?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
(3)電路圖
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示范:畫出圖46的電路圖(圖2)。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46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4.小結(略)
5.布置作業
1.完成本節教材后的練習。
2.思考題:一個實際電路中的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許多個。例如實驗1中的小燈泡和電鈴要同時在一個電路里工作,用同一個開關來控制。這個電路應怎樣連接?你有幾種方法?請試著畫出電路圖。
備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四章第五節。
電路圖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4.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電路元件的符號、簡單的電路圖.其中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法建議
新課的引入可以由實驗去研究電路的問題,讓學生建立起簡單電路和復雜電路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出無論電路的復雜程度如何,電路至少要由用電器、導線、開關和電源組成.對于用電器和導線,學生比較熟悉,不必作過多的講述.而對于開關和電源,教師要結合實物作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三種電源;介紹拉線、撥動、閘刀、按鈕四種開關.介紹過程不涉及它們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學生了解電源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開關是電路接通或斷開的控制裝置即可.結合課本圖4-16的實驗向學生介紹電路的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
教材先介紹了門鈴電路,并提出了用符號來表示實際電路的意義:簡單、方便、一目了然.接著介紹了門鈴電路圖并介紹了電路元件符號.這里僅僅是一般的介紹,并不要求學生立即掌握,教師應把握這個分寸.介紹門鈴電路圖時,不能只對圖講述,應配合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電鈴電路實驗,讓學生的感性認識更豐富,對電路圖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 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前面的圖4-6所示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發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最簡單的電路都至少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
③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
繼續剛才實驗的演示,重做圖4-6的實驗,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這種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開關,或將電路中的某一部分斷開,小燈泡都不會發光,說明電路中沒有電流.這種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叫開路.
將小燈泡取下,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過一會兒手摸導線會感覺到導線發熱.這種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
觀察:觀察手電筒電路.看看這個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可讓學生自帶手電筒).
思考:手電筒電路的開關與我們演示實驗中所用的開關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與此不同的開關?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
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示范:畫出圖4-6的電路圖.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4-6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4.小結(略)
探究活動
一個實際電路中的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許多個.例如實驗1中的小燈泡和電鈴要同時在一個電路里工作,用同一個開關來控制.這個電路應怎樣連接?你有幾種方法?請試著畫出電路圖.
電路圖 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4.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電路元件的符號、簡單的電路圖.其中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法建議
新課的引入可以由實驗去研究電路的問題,讓學生建立起簡單電路和復雜電路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出無論電路的復雜程度如何,電路至少要由用電器、導線、開關和電源組成.對于用電器和導線,學生比較熟悉,不必作過多的講述.而對于開關和電源,教師要結合實物作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三種電源;介紹拉線、撥動、閘刀、按鈕四種開關.介紹過程不涉及它們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學生了解電源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開關是電路接通或斷開的控制裝置即可.結合課本圖4-16的實驗向學生介紹電路的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
教材先介紹了門鈴電路,并提出了用符號來表示實際電路的意義:簡單、方便、一目了然.接著介紹了門鈴電路圖并介紹了電路元件符號.這里僅僅是一般的介紹,并不要求學生立即掌握,教師應把握這個分寸.介紹門鈴電路圖時,不能只對圖講述,應配合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電鈴電路實驗,讓學生的感性認識更豐富,對電路圖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 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前面的圖4-6所示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發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最簡單的電路都至少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
③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
繼續剛才實驗的演示,重做圖4-6的實驗,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這種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開關,或將電路中的某一部分斷開,小燈泡都不會發光,說明電路中沒有電流.這種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叫開路.
將小燈泡取下,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過一會兒手摸導線會感覺到導線發熱.這種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
觀察:觀察手電筒電路.看看這個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可讓學生自帶手電筒).
思考:手電筒電路的開關與我們演示實驗中所用的開關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與此不同的開關?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
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示范:畫出圖4-6的電路圖.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4-6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4.小結(略)
探究活動
一個實際電路中的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許多個.例如實驗1中的小燈泡和電鈴要同時在一個電路里工作,用同一個開關來控制.這個電路應怎樣連接?你有幾種方法?請試著畫出電路圖.
電路圖 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4.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電路元件的符號、簡單的電路圖.其中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法建議
新課的引入可以由實驗去研究電路的問題,讓學生建立起簡單電路和復雜電路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出無論電路的復雜程度如何,電路至少要由用電器、導線、開關和電源組成.對于用電器和導線,學生比較熟悉,不必作過多的講述.而對于開關和電源,教師要結合實物作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三種電源;介紹拉線、撥動、閘刀、按鈕四種開關.介紹過程不涉及它們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學生了解電源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開關是電路接通或斷開的控制裝置即可.結合課本圖4-16的實驗向學生介紹電路的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
教材先介紹了門鈴電路,并提出了用符號來表示實際電路的意義:簡單、方便、一目了然.接著介紹了門鈴電路圖并介紹了電路元件符號.這里僅僅是一般的介紹,并不要求學生立即掌握,教師應把握這個分寸.介紹門鈴電路圖時,不能只對圖講述,應配合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電鈴電路實驗,讓學生的感性認識更豐富,對電路圖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 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前面的圖4-6所示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發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最簡單的電路都至少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
③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
繼續剛才實驗的演示,重做圖4-6的實驗,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這種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開關,或將電路中的某一部分斷開,小燈泡都不會發光,說明電路中沒有電流.這種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叫開路.
將小燈泡取下,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過一會兒手摸導線會感覺到導線發熱.這種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
觀察:觀察手電筒電路.看看這個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可讓學生自帶手電筒).
思考:手電筒電路的開關與我們演示實驗中所用的開關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與此不同的開關?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
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示范:畫出圖4-6的電路圖.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4-6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4.小結(略)
探究活動
一個實際電路中的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許多個.例如實驗1中的小燈泡和電鈴要同時在一個電路里工作,用同一個開關來控制.這個電路應怎樣連接?你有幾種方法?請試著畫出電路圖.
電路圖 篇8
教學課題
電流和電路
授課時間
第 5 周第 1 課時
授課者:郭中
學習目標
知識和技能
l 初步認識電流、電路及電路圖
l 知道電源和用電器
l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l 觀察簡單的電路,嘗試用開關控制一個用電器的工作
l 嘗試用符號來表示電路中的元件,繪制最簡單的電路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l 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電流、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教學難點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教學器材
分組:小燈泡、小電動機各一個、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
一些導線、發光二極管
演示:各種電源
板書設計
第五章第一節電流和電路
注意: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1.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2.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
3.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
4.電流方向:正極用電器負極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和環節
教師指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教后感
引入課題
我們生活在電的世界里,也許你會感到它很神秘。為什么收音機通上電就能放出音樂?為什么電視機通上電就能看到影像?為什么電飯鍋通上電就能做熟米飯?為什么洗衣機通上電就能轉動?
實際上,這些看似復雜的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電路組合而成的,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界看一看,試一試吧!
[板]第一章第一節電流和電路
想想做做
請大家看一看,你們的臺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將這些器材連接,分別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看誰做得最快。
注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否則會燒壞電池,甚至會發生危險。
學生閱讀P90的“要求”后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
電流和電路
[問]為什么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燈泡會亮、電機會轉動?
[設問]電流是如何形成的呢?從微觀上來說,道理是這樣的,導線、燈絲,都是金屬做的,金屬里面有大量電子,其中有的可以自由移動。平時它們運動的方向雜亂無章,可是接上電池之后,它們就受到了推動力,出現了定向移動,于是形成了電流。
[問]從宏觀上來說,剛才你們怎樣做才能使燈泡和電機里有電流通過?
對,[板]1.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但在電路中,若開關是打開的,電路中是否有電流?
對,[板]2.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
在物理學中,經常用圖來直觀地表示物理現象和過程,畫圖時如果把電池、電燈等物體原樣畫出來,非常麻煩,所以我們常用符號代表它們,這樣畫出來的就是電路圖。(圖5.1-2)
練習:
1.讀圖5.1-3,完成《一課一練》P44第2題
2.P92想想議議
答:因為有電流流過了燈泡和電機。
答: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有了電流。
答:沒有,必須將開關合上,使電路閉合才能有電流。
學生完成練習題。
電源和用電器
在前面的實驗中我們用電池對小燈泡提供電流,所以電池是一種電源,你知道的電池有多少種?
教師補充:(新型電池)
鋅銀電池、鋰電池、太陽電池、原子電池(圖5.1-5)、學生電源(小資料)
【問】在電路中,電源和用電器各是什么樣的裝置?
【實驗】電動機的轉速隨電源電能的消耗而變慢。
練習:《物理套餐》P82第一題
學生列舉:
干電池、蓄電池
答:
【板】3.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
導體和絕緣體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聽說過導體和絕緣體這兩個詞,什么是導體和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有哪些?請大家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并聯系實際進行討論一下。然后完成練習:
《物理套餐》P83 3(4)、(5)
學生閱讀、討論后回答:
導體是指善于導電的物體;絕緣體是指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學生完成練習。
電流的方向
前面說過電路中有了電流,用電器才能開始工作,電流就象水流、人流一樣,是有方向的。電流方向是怎樣的?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找一找。
回答得非常對。(圖5.1-8)
4.電流方向:正極用電器負極
對于燈泡來說,電流在燈絲中無論沿什么方向流動,都能發光。但是有一種叫做半導體二極管的電子元件,電流只能從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動。下面請大家通過實驗判斷一下發光二極管允許電流從它的哪端流入,哪端流出。
學生閱讀、找出答案:電流沿著正極、用電器、負極的方向流動。
學生實驗發現:二極管只能單向導電。
動手動腦學物理
第1、2、3題
課堂完成
作業
《物理套餐》及《一課一練》中的相關題目
課外完成
電路圖 篇9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4.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電路元件的符號、簡單的電路圖.其中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法建議
新課的引入可以由實驗去研究電路的問題,讓學生建立起簡單電路和復雜電路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出無論電路的復雜程度如何,電路至少要由用電器、導線、開關和電源組成.對于用電器和導線,學生比較熟悉,不必作過多的講述.而對于開關和電源,教師要結合實物作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三種電源;介紹拉線、撥動、閘刀、按鈕四種開關.介紹過程不涉及它們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學生了解電源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開關是電路接通或斷開的控制裝置即可.結合課本圖4-16的實驗向學生介紹電路的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
教材先介紹了門鈴電路,并提出了用符號來表示實際電路的意義:簡單、方便、一目了然.接著介紹了門鈴電路圖并介紹了電路元件符號.這里僅僅是一般的介紹,并不要求學生立即掌握,教師應把握這個分寸.介紹門鈴電路圖時,不能只對圖講述,應配合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電鈴電路實驗,讓學生的感性認識更豐富,對電路圖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 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前面的圖4-6所示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發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最簡單的電路都至少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
③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
繼續剛才實驗的演示,重做圖4-6的實驗,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這種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開關,或將電路中的某一部分斷開,小燈泡都不會發光,說明電路中沒有電流.這種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叫開路.
將小燈泡取下,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過一會兒手摸導線會感覺到導線發熱.這種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
觀察:觀察手電筒電路.看看這個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可讓學生自帶手電筒).
思考:手電筒電路的開關與我們演示實驗中所用的開關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與此不同的開關?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
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示范:畫出圖4-6的電路圖.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4-6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4.小結(略)
探究活動
一個實際電路中的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許多個.例如實驗1中的小燈泡和電鈴要同時在一個電路里工作,用同一個開關來控制.這個電路應怎樣連接?你有幾種方法?請試著畫出電路圖.
電路圖 篇10
教學內容分析:電路圖一般是指圖形符號和線段組成的電子工程用的略圖,包括電路原理圖、接線圖和邏輯圖等。識讀電路圖的關鍵在于:1、熟悉各種電工電器零件的符號;2、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對于較復雜的電路圖(如收音機、電視機和vcd機等的電路圖),由于高中學生的知識有限,在此不要求學生識讀,也不應該要求學生識讀。在此我們涉及的只是一些結構簡單小家電的電路圖,如:照明電路圖、家用電烤爐電路圖、風扇電路圖等。
教學對象分析:學生在物理學中已學過電學及一些電路圖的知識。但是只停留在對一些簡單的元器件及一些簡單的電路連接方式上。學生在學習這部份內容時應有一種愿望:想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對家庭小電器有所了解,乃至維修。通過這節的學習,學生對這些小家電的工作原理應有一點初步的了解。
教學目標:1、讓學生能認識更多的電子元器件以及它們的圖形符號。
2、理解電路圖(線路圖)是設計當中的一門技術交流語言。
3、學生對一些小電工電器的工作原理有大概的了解。
4、通過本課時的教學使學生對通用技術的學習有進一步的升華。
教學重點:認識更多的元器件和符號,理解一些小電器的工作原理。
難點:理解小電工電器的工作原理。
教學策略:《技術的表達與交流》這節,課標要求學生了解技術語言的種類及應用,能識讀一般的機械加工圖、線路圖、效果圖等常見的技術圖樣,能繪制草圖和簡單的三視圖。而本節課的內容涉及的只是線路圖,雖然電子線路圖涉及的知識不少,但本課時限于學生的知識面,對于線路圖的好多內容我們不便加深,特別是關于線路圖的工作原理只能讓學生有大概的了解。我們選用的例子都是從學生生活中取材,如簡單照明電路、兩端可控燈電路、家用電烤爐電路、可調亮度燈泡電路、風扇電路,這些例子學生并不陌生,它們的工作原理也較為簡單,學生容易弄懂。而且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有較多的實踐機會,能讓學生學以至用。另外為了使這節課具有操作性,且更有趣味,我們給每桌學生發給“高中電子元器件”一合,并設計了一個分組實驗(兩端可控燈電路)。讓學生動手連接電路,加深體會電路的工作原理。在課題引入時,我們從風扇翻倒后停轉引入,且在最后拆卸風扇,讓學生理解風扇停轉的原因,頭尾呼應,希望課能上的園滿。
教具和學具準備:兩幅掛圖,常見的電子元器件一批,風扇一臺,電烤爐一臺,三極管燈泡亮度控制示教板一塊,自動復位電路示教板一塊;“兩端可控燈電路”每桌一套、“高中電子元器件”每桌一合。在物理實驗室授課。
課時:1課時
課題引入 我們每一位學生的家庭都有一些電子產品,如風扇、電視機等。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小實驗:電風扇通電轉動,當將風扇放倒后,風扇停轉。問:風扇停轉的原因?引導學生認識到:要知道原因,就得識讀風扇的電路圖。同時板出課題。電路圖涉及的知識很多,然后簡述本課時的目標。
畫出“圖3-37簡單照明電路圖”問:電路圖中各符號的含義?電路中電流的流向?(因比較容易固不單獨提問學生)學生回答后指出:我們之所以識讀該電路圖,是由于我們認識電路中的元器件符號表達的含義,同時理解電流的流向。掛出畫好兩幅電路圖:圖3-40電路圖和電風扇電路圖,問學生是否讀懂?要讀懂多一些電路圖,就得熟悉多一些元器件的符號,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些元器件的電路圖符號。同時板書“(一)、常用元器件符號 的實物
老師將一些元器件符號與實物一一對應讓學生認識
老師補充“電解電容器、熱敏電阻、穩壓二極管、話筒“等的符號,簡單解釋接地的意思、意義。
我們認識了不少元器件及符號,下面來練習識讀幾個簡單的電路圖。板書:(二)、電路圖的識讀畫出圖:3-38 并要求學生椐圖接線,板動開關來體會開關控制燈泡亮暗的關系。問:四種情況電流的流向?(指定學生)如回答不出來老師可引導。 以上我們認識了兩個簡單的電路圖,下面我們再來看兩個電路圖,選畫出圖3-39并顯示實物和演示:按下自動復位開關燈亮,松開后燈滅。指定學生分析電路原理。因為電路較簡單學生一般能分析清楚。
我們來看第二個電路:圖3-40并畫出。演示燈泡隨著電位器的轉動亮度發生變化。問:大家知道該電路的工作原理嗎?電流的流向如可?為了搞清電流的流向,簡介三極管的三個極的名稱、電流在三極管中的流向等。并用實驗證實。(我在三極管的三個極處串入三個電流表)畫出電路圖。指定學生上臺觀察三個電表了解電流方向并讀數。同時進行一系列的探研操作,學生操作時,教師適當進行引導。 學生看電路圖并思考指定的兩個學生上臺觀察三個電表的讀數并向同學們報出讀數;調節電位器,列表記下幾組讀數。全體學生分析三個表中電流存在相互聯系。得出結論:ie=ib+ic最后確定了三條電流的流向。
1、電池正極→電阻→電位器→電池負極
2、電也+→燈泡→三極管e極→c極→電池-
3、電池+→燈泡→e極→b極→電位器下部→電池-
知識拓展 通過學習我們讀懂了幾個簡單的電路圖,下面我們來試讀剛開始看到的電風扇電路圖,掛上圖,同時將電風扇拆卸、并一一指出電路圖中符號對應的實物。拆開安全器(翻倒開關)讓學生觀察它的內部構造,弄懂風扇翻倒后停轉的原因。至于風扇其他工作原理,留給學生課后自已分折。
總結 教師總結:在識讀電路圖的過程中,首先要知道電路圖中的各種元器件符號代表的元器件;其次是要弄清各元器件符號之間的連接方式;最后確定電流(信號)的流向。布置課外作業: 1、 圖3-40電路如果三極管改為npn型如何?電流流向如何?2、86頁的“試一試”
教學反思:
本課以完整的活動教學模式研究為主線,以“講授新課,課堂活動,學生動手和小討論,小組合作,總結”幾個步驟來組織教學。教學中選用的例子也較合理,課堂的實物演示也受學生喜歡,課堂反應很好,學生有學以至用的感覺。但在組織課堂教學上,時間比較緊促。另外,理科班的學生對該課興趣較高,課堂氣份濃,而文科班的學生相對要差一些。原因不言自明。總之感覺效果不錯,但課前“準備”太累了。
電路圖 篇11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4.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電路元件的符號、簡單的電路圖.其中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法建議
新課的引入可以由實驗去研究電路的問題,讓學生建立起簡單電路和復雜電路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出無論電路的復雜程度如何,電路至少要由用電器、導線、開關和電源組成.對于用電器和導線,學生比較熟悉,不必作過多的講述.而對于開關和電源,教師要結合實物作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三種電源;介紹拉線、撥動、閘刀、按鈕四種開關.介紹過程不涉及它們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學生了解電源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開關是電路接通或斷開的控制裝置即可.結合課本圖4-16的實驗向學生介紹電路的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
教材先介紹了門鈴電路,并提出了用符號來表示實際電路的意義:簡單、方便、一目了然.接著介紹了門鈴電路圖并介紹了電路元件符號.這里僅僅是一般的介紹,并不要求學生立即掌握,教師應把握這個分寸.介紹門鈴電路圖時,不能只對圖講述,應配合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電鈴電路實驗,讓學生的感性認識更豐富,對電路圖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 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前面的圖4-6所示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發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最簡單的電路都至少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
③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
繼續剛才實驗的演示,重做圖4-6的實驗,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這種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開關,或將電路中的某一部分斷開,小燈泡都不會發光,說明電路中沒有電流.這種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叫開路.
將小燈泡取下,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過一會兒手摸導線會感覺到導線發熱.這種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
觀察:觀察手電筒電路.看看這個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可讓學生自帶手電筒).
思考:手電筒電路的開關與我們演示實驗中所用的開關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與此不同的開關?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
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示范:畫出圖4-6的電路圖.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4-6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4.小結(略)
探究活動
一個實際電路中的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許多個.例如實驗1中的小燈泡和電鈴要同時在一個電路里工作,用同一個開關來控制.這個電路應怎樣連接?你有幾種方法?請試著畫出電路圖.
電路圖 篇12
教師指點分結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取入射光線、法線正在統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家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本節課由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引入光的反射現象,然后轉入研究光的反射紀律,通過考試考試分結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發生反射光陰路是可逆的.隨后引見了光的兩類反射現象: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時申明我們能從不合標的目標看到物體反是因為漫反射的啟事.本節進修的沉點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難點是準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過考試考試分結出反射紀律.
初外物理教案向學生引見書67頁的考試考試器材,并引見根基概念: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
正在紙板上垂曲插入幾根牙簽如圖5-2-3,指點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標的目標無什么特點?隨后將紙板隨便彎合,如圖5-2-4,那時學生會看到法線不再平行,指點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標的目標無什么特點?由此引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學生猜想并設想考試考試(可超出書上所給的器材)
教學設想示例
1)光線垂曲射到鏡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幾多?
問題引入
3)通過考試考試協幫學生對光路可逆的理解.
2.光發生反射光陰路可逆.
一、引入新課
考試考試外,邊演示,邊引見名詞概念: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隨后板書光路圖,如圖5-2-1,并標收支射角、反射角的度數.
準備兩塊小鏡女.用軟紙片做兩個曲角彎頭方筒或方筒,曲徑比小鏡女稍大.正在紙筒的兩曲角處各開一個45度的斜口,將兩面小鏡女相對插入斜口內(如圖5-2-16所示),用紙條粘好,把兩個曲角筒套正在一路,即成一個簡單的潛望鏡.
為什么我們既能看到發光的物體又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如正在遮蓋門窗的教室內,打開電燈,我們不只能看到發光的電燈,同時還能看到桌椅、墻壁、同窗及四周一切本身不發光的物體,那是什么啟事?從而引出“反射”的概念,還可舉例我們看到月亮是因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流,無人說坐正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個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進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問題:光線的反射從命什么紀律?引入新課教學.
1.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勾當
體例2:從反射面入手分析
教具:畫無角度的可合疊的白色軟紙板、一面鏡女、兩個光流、一馳白紙、大頭針(或牙簽)、鉛筆、曲尺
2)入射光取界面夾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線取反射光線夾角多大?
體例1:演示考試考試分結紀律,按照書67頁考試考試進行教學.
初中物理教案初外物理 物理教案-電路圖 教案,讓學生清晰的看到反射光線取入射光線的關系,對學生分結光的反射定律很主要.雖然誤差不成避免,但因為要獲得定量的角度關系,阿誰考試考試的切確度很是主要,做好阿誰考試考試能為學生分結反射定律奠基無害的根本.
教學過程
提出問題:一束光射向鏡面,反射光線的位放若何確定?(可提醒學生從空間到平面的思緒)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放關系若何確定?反射角的大小取入射角的大小關系若何確定?
潛望鏡的用途很廣,正在步卒的和壕里察看前方的和況以及正在坦克的駕駛室及炮長的瞄準都用到了潛望鏡.同窗們通過制制簡單的潛望鏡可以或許加深理解光的反射現象以及光路設想本理.
用光具盤演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現象.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光的反射現象,對于光的反射定律要寄望它的研究體例,寄望用數學體例分析考試考試現象(三線、兩角的關系),并正在分析那些關系的根本上,逐漸注釋它的物理本量,形成物理概念,成立物理紀律.那樣無幫于加深對物理概念、物理紀律成立過程的理解,那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主要體例.
演示前,將演示器材一一展現給學生.其外,軟紙板的可合疊性及軟紙板上的刻度必然要讓學生看清晰.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必然要清晰,言語要切確,要寄望入射光取反射光,入射角取反射角的果果關系.
因為我們把光的反射定律最末落實正在紙面上的光路圖,很容難形成學生的錯覺,認為光現象都是平面的,要無認識的借幫立體模子或初中物理教案初外物理 物理教案-電路圖 教案微機模仿使學生籠統的認識光現象的空間感.
正在講完反射定律當前,可正在講堂上添加以下根基操練.
分結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點和同同.
演示:如圖5-2-2圖,a點發出的光經o點反射后達到b點,正在b點再放一光流,使其發出的光射向鏡面某點如c點,調零光線bc的標的目標,使其取bo沉合,發覺其反射光線取oa沉合,從而申明反射光陰路可逆.
4)完成光路圖.(圖略,可選不合類型的題目問題,參考習題精選5、6、7題形式)
教學難點:指點學生通過考試考試試探反射現象的紀律
【課題】廉價潛望鏡
演示:讓一束太陽光斜射到平面鏡上,調零鏡面的標的目標,會正在墻上發生一個敞亮的光斑,送滅反射光的標的目標看,很刺目;用一馳白紙取代鏡面,從各個標的目標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時墻上也沒無敞亮的光斑.提出問題:那是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圖申明啟事.講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體例1:教室內無陽光射入的情況下可用那類體例.
通過動彈紙板f和改變入射角讓學生回覆下列問題: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可否必然正在統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線是正在法線的兩側仍是正在法線同側?反射角的大小取入射角的大小無什么關系?
體例2:探究光的反射紀律(對于根本較好的學生可利用)
教學沉點:準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要給學生樹立空間的概念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考試考試試探并得出結論.
二、新課教學
【參考方案】
教師指點歸納出光的反射定律.
【備注】
【勾當流程】設想光路圖,準備器具,制制過程,交換取合做,安拆改良.
【組織形式】學糊口動小組
3)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垂曲,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勾當目標】
四、板書設想
三、分結擴展
電路圖 篇13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4.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電路元件的符號、簡單的電路圖.其中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法建議
新課的引入可以由實驗去研究電路的問題,讓學生建立起簡單電路和復雜電路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出無論電路的復雜程度如何,電路至少要由用電器、導線、開關和電源組成.對于用電器和導線,學生比較熟悉,不必作過多的講述.而對于開關和電源,教師要結合實物作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三種電源;介紹拉線、撥動、閘刀、按鈕四種開關.介紹過程不涉及它們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學生了解電源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開關是電路接通或斷開的控制裝置即可.結合課本圖4-16的實驗向學生介紹電路的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
教材先介紹了門鈴電路,并提出了用符號來表示實際電路的意義:簡單、方便、一目了然.接著介紹了門鈴電路圖并介紹了電路元件符號.這里僅僅是一般的介紹,并不要求學生立即掌握,教師應把握這個分寸.介紹門鈴電路圖時,不能只對圖講述,應配合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電鈴電路實驗,讓學生的感性認識更豐富,對電路圖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 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前面的圖4-6所示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發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最簡單的電路都至少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裝置.
③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
繼續剛才實驗的演示,重做圖4-6的實驗,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這種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開關,或將電路中的某一部分斷開,小燈泡都不會發光,說明電路中沒有電流.這種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叫開路.
將小燈泡取下,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過一會兒手摸導線會感覺到導線發熱.這種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
觀察:觀察手電筒電路.看看這個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可讓學生自帶手電筒).
思考:手電筒電路的開關與我們演示實驗中所用的開關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與此不同的開關?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電路中各元件的符號
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需要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為了簡便,通常不畫實物圖,而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種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畫有各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片,并作說明.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示范:畫出圖4-6的電路圖.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4-6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4.小結(略)
探究活動
一個實際電路中的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許多個.例如實驗1中的小燈泡和電鈴要同時在一個電路里工作,用同一個開關來控制.這個電路應怎樣連接?你有幾種方法?請試著畫出電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