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A卷)
b.這段描寫說明父親對兒子特別溺愛,不大放心。
c.“父親”的背影是依依惜別中留給兒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親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印記,兒子感受特深。
e.背影反映了父子之問的深厚感情。
(二)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13.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答:
14.阿長把《山海經》說成是“三哼經”說明了什么?(2分)
答:
15.“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句話表現出“我”怎樣的心情?
(2分)
答:
16.作者為什么說“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4分)
答:
17.作者可回憶的事很多,為什么要詳寫買《山海經》一書的事?(4分)
答:
(三)
再也見不到父親了!我羨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親一般年紀的老人……
母親病故,父親不到四十歲。怕我們姐弟受氣,沒有續弦。我記不得母親的音 容,懂事起就在父親愛撫下,父親也是母親。抱我串門,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親摟著我入睡。父親盼我長大,問我長大干什么?我說:“我長大當官,掙老鼻子老鼻子錢,給爹打酒喝!”父親高興地從頭撫摸到我腳趾。父親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們常挨餓,我們每天像小鳥一樣等著父親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門檻上,透過被雨淋壞的門紙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爺,別下雨,包子饅頭孝給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親濕淋淋回來。
父親說我孝順,我自己也以為孝順。
我長大了,結了婚,有一雙兒女。漸漸我和父親沒話說了,父親把 給了他的孫子孫女。春天缺菜,頓頓捧著咸菜醬碗,父親就去釣魚,有就揣張煎餅,沒有就餓著,一釣一天。看著孫子孫女圍看魚盆歡喜的樣子,父親就捋著胡須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