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真好》說課稿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導學達標
(一)課件展示學習目標
(二)學生介紹作者
(三)字詞檢測,落實基礎
三、研讀賞析,合作探究
(一)與課文對話——整體感知,自主學習
速讀課文,思考:
1、作者為什么認為“下雨天,真好”?
2、作者說:“那些有趣的好時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鏈子把它串起來,繞在手腕上。”試從課文中找出“雨珠的鏈子”和那些“好時光”。
(學生先速讀課文,完成自主評估作業,然后各抒己見。)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找出蘊涵文章主旨,表現雨天情趣的句子,進而抓住文眼“好”來梳理文章結構。
(二)與同學對話——深入學習,合作探究
1.、“我”和母親對下雨天的感覺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把這些小孩子的“壞心思”(例如多次逃課、希望霉變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樂道寫進文章呢?
2、從文中所記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母親性情慈善?
3、作者對下雨天的感覺是不是始終不變呢?她為什么會說“如果我一直不長大,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逃避功課、希望谷子霉變等“壞心思”中的獨特童真童趣,母親身上體現出的善, “如果我一直不長大,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流溢的人事的變遷和遠離家鄉的悵然美。
(三)走出課文——與生活對話
請說說你自己關于雨天的趣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聯系生活,體驗生活
(四)跨越空間——與古今中外的文學家、藝術家對話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請學生積累有關“思鄉”的古詩名句或文學作品,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豐富文學底蘊。
四、請學生對照板書梳理文章結構,闡述文章主旨,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上一篇:北師大版《下雨天,真好》教案
下一篇:《下雨天,真好》同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