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借書不還,天打雷劈》
看起來書櫥之代替酒柜,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候。
杜暹先生藏書萬卷,每卷后都親題曰:“清俸買來手自校,子孫讀之知圣道,賣及借人為不孝。”在唐王朝那個時代,不孝是要殺頭的。用殺頭以阻止出借,是為磨刀阻嚇法。吾友郭衣洞先生,在他的藏書上印有文曰:“箋箋稿費,買書自娛,且以之維生。
辱蒙借閱,務清早日賜還,實萬分感謝。“大概發現要想不借,比登天還難,只有婉轉陳詞,以求打動惡客芳心,是為搖尾乞憐法。
這兩種方法,似乎都是對牛彈琴。冒著殺頭的危險而仍把書借人,可見惡客泰山壓頂,超過殺頭。既決心不還矣,靠幾句求情的話,又豈能動他的鐵石心腸乎哉。有一次我老人家和一位趙姓朋友去探望一位前輩,前輩家美書如云。趙朋友開口要借,前輩不肯,于是趙朋友雙膝下跪,聲淚俱下,言明三天之內,一定歸還,糾纏了半天,老前輩終于答應了他。出得門來,我問曰:“你這算干啥?”他曰:“你別看我丑態畢露,哼,等他討書時,看他磕響頭吧。”
柏楊先生是個老毛驢,潑皮膽大,但就是怕人向我借書,那還不如照腰窩捅我一刀。
今年八月,我正在看漢寶德先生譯的《文明的躍升》,剛看了一半,吾友李大人光臨(我瞧他紅光滿面兼紅光滿臉,發財在望,所以尊之為大人,蓋燒冷灶之意,將來他真的發了財,我還要稱之為老爺哩)。他閣下從我老人家手中把書奪了過去,看了幾頁,愛不忍釋,聲言要借。我還沒有開腔,他已塞到懷里,揚長而去,而且一去四月,音訊全無。任憑我使出十八般武藝,包括恐嚇、哀求,他瞪的眼比我還大。最后忍無可忍,終于在他臥室里人臟俱獲,先把該書奪回,宣稱內急,而他家的廁所是在大門口的,于是我就駕尿遁而逃。在大門還聽他詫曰:“真出了鬼,我剛才放在茶幾上的朗生打火機怎么不見啦。”嗚啦,打火機不見啦不過略施小技,以示薄恁,以后如果膽敢再借書不還,恐怕床頭那個鉆戒也會不見啦。
柏楊先生于是建議,應該組織一個“借書必還大聯盟”,對天歃血立誓,誓曰:“借書不還,天打雷劈。”凡是盟員,第一,要有不借書的修養。第二,當非借不可,非書主拒絕時,絕不存大丈夫報仇,三年不晚之心。第三,如果不還,書主來索時又端嘴臉,胡扯淡,則任憑開揍,即令揍掉了耳朵,既不報官,也不哼哼。或者書主有柏老這兩下子,俘一點啥,萬一失風捉住,也不齜牙。
知識分子最大的傷心之事,莫過于書被人借去如石沉大海,等到自己需要時,呼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
化酒柜為書櫥,應先自成立“借書必還大聯盟”始。奉告借書不還的惡客,期負一個手無寸鐵的朋友,不算好漢。
上一篇:有關孔子孟子莊子的知識和素材
下一篇:《讀書雜談》《讀書的三種姿勢》教案及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