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拱橋》作業練習
②幾乎到處都有。
③大小不一,形式多樣。
2.為了說明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
3.“幾乎到處都有”是說接近于到處都有。因為事實上不可能到處都有。用上“幾乎”,表達準確。4.說明了趙州橋、盧溝橋在中國及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十、1.c
2.……人不知其所以為”。‖……“初月出云,長虹飲澗”。‖……還刻著他的名字。
3.(1)列舉數字,說明了趙州橋非常雄偉。
(2)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趙州橋大拱的形狀,從而說明了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的特征。
(3)引用古籍,說明趙州橋設計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巧妙絕倫。
(4)舉例說明,說明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5)引用古籍和運用比喻,說明了趙州橋的形式美觀。 4.(1)“可算”一詞表示估計,作者在說明事物特點時,既有一定的資料作根據,又有資料掌握不全的顧慮,所以必須留有余地。“可算”在這里,表示對所下結論不作絕對肯定,這也是為了準確說明事物特點。(2)“兩肩”準確形象地說明了小拱在大拱兩端之上,而不是與大拱平行的位置。“各”準確地說明了小拱的分布和數量。
十一、1.b
2.①歷史悠久。
②結構精巧。
③強度高,堅固耐用。
④形式美。
3.說明了盧溝橋堅固的特點。
4.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兩兩相對稱的。課文中說“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見橋拱長度并不對稱。這樣寫是作者在核實了每個石拱的長度后所作的結論,列舉數字精確,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
5.“幾乎”是對“與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與河面平行”,強調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6.這一句用了排比、擬人的修辭方法。這樣描寫不但能使讀者對盧溝橋形式優美的特點有具體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