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小品兩篇》教案
5、課前預習,給加點的字注音:
鱗鬣(liè) 窈窕(yǎotiǎo) 幾席(jī) 縉紳(jìn shēn)趺坐(fū) 癡禪者(chán) 筵中人(yán) 煙霾(mái) 喧囂怒詬(xiāo gòu) 了不相屬(zhǔ) 嵐(lán) 侑(yòu)茗(míng) 羸馬(léi) 微泮(pàn) 飚風(biāo) 舛(chuǎn) 邸(dǐ) 礫礫(lìlì)
6、 重點字詞:
1) 春盛:春意正濃。
2) 而西山之在幾席者,朝夕設色以娛游人:在坐席間望見的西山,早晚色彩變幻讓人賞心悅目。
3) 士大夫:就是指官吏或郊游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4) 以為戲具:當作演出(觀賞)。
5) 臨:面對。
6) 夫(fu):發語詞,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
7) 然則:這樣……那么,此處譯為“既然這樣,那么”
7、 需掌握的虛詞:
乃急歸(于是,就)
乃
百苦乃得至邸(才)
朝夕設色以娛游人(連詞,表目的的連接)
茗飲以為酒(介詞,以為此處“以之為”譯“把…當作”)
浪紋樹影以為侑(同上)
以 人物之往來,以為戲具(同上)
皆相視以為笑(連詞,而)
著重裘以敵之(用來)
予以問予(因此)
魚之沉水者(結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西山之在幾席者(同上)
與鳥之飛沉(助詞,的)
人物之往來(同上)
忽而下,與之語(代詞,代人)
之 中目塞口,嚼之有聲(代詞,代指人)
何京師之苦之此(助詞,的)
著重裘以敵之(代詞,代指寒冷)
舍水石花鳥之樂(助詞,的)
而奔走煙霾沙塵之鄉(同上)
書之所以志予之嗜進而無恥(同上)
京師最盛之地也(句末語氣詞,表說明)
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同上)
于樂何有也(語氣詞,表確認)
也 吾見其舛也(語氣詞,表說明)
為官職也(同上)
然則是游也宜書(表示同樣)
顛倒而無計算也(表語氣)
而西山之在幾席者(連詞,轉折)
步至極樂寺觀梅花而返(連詞,順承連接)
著重裘以敵之,而猶不能堪(連詞,表轉折)
而飚風自北來(連詞,表轉折)
且貴夫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連詞,修飾連接)
而 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同上)
屢求而不獲(連詞,表轉折)
而家有產業可以糊口(連詞,轉折)
而奔走煙霾沙塵之鄉(連詞,表轉折)
流急而清(并列連詞)
呼而下(連詞,修飾連接)
8、 文章主旨:
第一篇:作者仕途順暢,心情愉快,對京師盛景玩得很開心,寫得很詳細,最后懷著留戀之情游完“極樂寺”而返。(側重寫景)
第二篇:作者屢次求官未果,心情郁悶,對京師盛景沒寫上幾筆,竭力強調北京春日的殺風景,春天比冬天還要讓人掃興。作者在苦苦掙扎中想到了江南的春天的美景。(側重議論)
9、 寫法歸納:
第一篇:
1) 采取白描的手法。
不是華麗詞藻的堆積,而是極簡練的筆法勾勒出來。
2) 語句精煉,用詞貼切。
第二篇:
借景抒情。
上一篇:《水之歌,水之思》教案
下一篇:北師大版《孔孟論學習》《借書不還,天打雷劈》教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