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潮》同步練習
④入夜,我們幾個不怕冷的蒙古族漢子決意在湖畔的蒙古包下榻。蒙古包的樣式設施均好,十多個人蓋著被子和大衣擠在一起,在燭光下講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午夜我外出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得說不出話來。
⑤滿天的星星肅然排列,迎面注視著你。它們好像在蒙古包外等侯了多時。在這里看星星,星星們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了腦后。你仿佛把頭伸進了一座古鐘里面,內里嵌滿活生生的星星;我頓悟《敕勒歌》中為什么有“天似穹廬”的句子。在這里看到,天原本就是個碩大的圓形屋頂,很低很矮,始終伏在人的腳底下,好像一抬腳,哪里都可以去得。
⑥站在夜風中的達里湖畔,腳下是地,遙遙與地相接的遠方就是天了,因為那兒星斗閃爍。在草原看星星,無須仰頭,可如觀壁畫一般平視。李白詩云“云傍馬頭生”,不是虛言。在這里,星星會像鈴鐺一樣系在馬鬃旁。以往看星星,覺得它們清冷遙遠;而這里的星群太生動了,每個星都像伸著頭在觀察我。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們擁擠嬉笑,它們矜持沉思。
⑦有位詩人將星星親昵地稱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靈性的星子。星子們,你們是別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會擁有你們這些精靈?
11.綜觀全文,請找出與文章開頭“星星對我展現一種人格化的親近姿態”相呼應的—個句子。
12.第③段說到“造化與人工的區別就在這里”,指出“造化”不同于“人工”之處。
13.文章以“星空”為題,卻花很多篇幅描寫達里湖,其用意是什么?
14.文章在藝術上除了氣象博大之外,還有神話色彩,請在文中找出有神話色彩的語句。(至少兩句)
⑴
⑵
15.第⑥段說在達里湖畔看星星沒有以往那種“清冷遙遠”的感覺,原因是:
(1)
(2)
(二)
輕輕照耀(2004年自貢試題)
冬日早晨,醒來時房里靜得出奇。忽然水氣蒙蒙的窗上出現一個影子,很快,我辨出那是一只停在窗臺的鴿子,正慢慢地拍著翅膀,而陽光把這組連續的動作映在窗上,很有點像皮影戲。看著這鴿影,我心中泛起一絲喜悅, 可說是歡樂。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曾不解陶淵明為何能以如此輕松無所謂的態度,來對待后人視作寶貴財富的東西,不管如何,這首《飲酒》詩充滿著在夕陽下,大自然寧靜和諧的氣氛中,對自由和歡樂的感悟。
幾年來,我一直想探尋中國藝術直至東方藝術的精神實質。而我卻沒發現。這種精神的所在原來竟離我如此之近,它是活生生的,那樣自然而令人欣慰。它是那樣不易被發現,卻在瞬間讓你領悟了。這便是在今早的晨光中陶淵明的詩句給我的啟示。
由此想到一個年邁的遠親,年輕時他經過商,據說相當成功,而現在卻忙于照料滿滿一陽臺的花草和一只芙蓉鳥。聽說他去世的那天還親手澆了花,為鳥添了食,然后坐在躺椅上靜靜午睡,直到家人發現他已過世。
我曾見過一張白石老人的畫,那空空的畫面上三尾的蝦讓我感到生命的歡樂。有一段時間,每次看到那幅畫,都一樣打動我,并不異于本文開頭所描述的那窗上的鴿影。
16.給第一自然段中的空白處填一個能準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關聯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