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單元達綱檢測(AA級)
③日子一天天過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學來到那條河邊。突然我發覺有什么人早在暴漲的河水里砌了一些大石頭。那石頭一塊塊穩穩地立在水里,石面高出了水面數厘米,遠遠看去就像一座簡陋的石橋。我踏石而過的時候,心里淌過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無意中看到母親手上纏著白紗布,血透出來,濕了一片,驚問她為什么受傷,母親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邊的妹妹搶著告訴我:“手是搬石頭砸傷的。”“媽搬石頭干什么?”我不解地追問。“搬石頭搭橋呀!”那瞬間,我的心轟響著,久久說不出話來。
④那年九月,我踏過“母親橋”去遠方上大學。獨在異鄉,仍是母親用無言的關注幫我度過每一次疲憊和寂寞。漸漸地,我知道,是母親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橋,用希望和奉獻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橋。如今,河上的“母親橋”已經為風雨侵蝕殘損,而在我的心靈中,“母親橋”卻永遠踏不斷。
[乙]①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一個孩子,自從呱呱墜地,父母就開始愛他,鞠之育之,不辭劬勞(生養他,教育他,不辭勞苦)。稍長,令之就學,督之課之,惟恐不逮(督促他,惟恐達不到目的)。及其成人,男有室,女有歸,雖云大事已畢,父母之愛固未嘗稍殺(不曾有絲毫的松懈或減少)。父母的愛沒有終期,而且無時或弛(沒有一時松弛過)。父母的愛也沒有差別,看著自己的孩予牙牙學語,無論是伶牙俐齒或笨嘴糊腮,都覺得可愛。眉清目秀的可愛,濃眉大眼的也可愛;天真活潑的可愛,調皮搗蛋的也可愛;聰穎的可愛,笨拙的也可愛;像階前的芝蘭玉樹固然可愛,癩痢頭兒子也未嘗不可愛,只要是自己生的……
②父母的愛是天生的,是自然的……是無條件的施與而不望報。父母子女之間的這一筆賬是無從算起的。父母的鞠育之恩,子女想報也報不完。
⑴ 甲文所記敘的中心事件是____________,這正是乙文中心句__________的具體表現;從表達方式看,甲文以____________為主,乙文以_____________為主。
⑵ 甲文先后寫了三次“母親”對“我”的無言的關注,第一次是___________面寫,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面寫,第三次是概括寫;乙文從三個方面來贊美“父母的愛”,這三個方面是(用原文語句填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⑶ 甲文第③段中主人公產生“莫名的感激”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聯系原文回答:“母親橋”是一座什么樣的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甲文第④段中加粗的“踏不斷”與乙文第②段中加點的“報不完”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此你有什么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能力訓練一〗
1、魯迅離開東京去仙臺學醫,其直接原因是他厭惡東京的學習環境,厭惡清國留學生的渾渾噩噩,厭煩他們把環境搞得烏煙瘴氣,更深刻的內在原因是他是懷著救國救民的強烈愿望選擇學醫的。但在醫專學醫時,有一次看槍斃中國人的電影,這使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魯迅萌發“棄醫從文”的思想。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由此可以看出,魯迅從東京到仙臺學醫,又從仙臺棄醫從文,這一過程無不深深浸透著魯迅強烈的救國救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