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首(含試題)
二.對下面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000年全國高考題,宋詩即上述的《約客》,此處略)
a. 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訪時的感受。
b.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候,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
c.第四句“閑敲棋子”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后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講析:本題主要考對該詩內容和意境的把握。c項錯誤。因從整首詩的意境來看,全詩表現的是枯燈等客的冷清寂靜與無聊,而不是表現閑適恬淡的心情。分析詩歌蘊含的感情,要注意結合主旨和整首詩的意境來分析,不能孤立地猜測。
【風景剪輯】
剪輯1
安史之亂后,杜甫輾轉到了成都,投靠好友劍南節度使嚴武、蜀州刺史高適。他求親告友,好不容易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茅草屋,總算有了一個安身之所,曾作《江村》詩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頗有知足之樂。這就是有名的成都“杜甫草堂”。現為成都文物名勝,游人必至。門前有對聯一幅,云“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足見后人對杜甫的尊敬景仰。
剪輯2
白居易曾把自己的詩分為“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琵琶行》屬于“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隨感遇而形于嘆詠”(白居易《與元九書》)的感傷詩。在文學上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張有感而發。我國古代敘事詩不發達,然而“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唐宣宗《吊白居易》),白居易筆端竟能開出兩朵并蒂奇葩,實屬難得。
能力演練題庫
【跟蹤試題】
一. 選擇題:
1.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①煙濤微茫信難求 信:相信
②失向來之煙霞 向來:剛才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漸近
④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突兀:突然
⑤命曰《琵琶行》 命: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