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測試卷2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里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一轉;倘在上午,里面的幾間洋房里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9、文段中兩處橫線標示的語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作用是什么?(4分)
答:前一處是______________,后一處是______________。表達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0、“精通時事的人”在文中的含意是,這是運用了什么的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何理解“東京也無非是這樣”?“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意味著什么?以上是這一部分的首尾兩句,它們之間有何關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一部分大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陽光地帶
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見母親正在曬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曬一下。
我把被子抱出來,曬在了晾衣繩的兩端,吃過午飯,我便上班去了。
下班回來,我一進家門便看見了我的被子。與中午不同的是。它們已經被曬在了陽光最好的地帶,夕陽將雪白的被里鍍上一層淺淺的金色。而母親的被子卻寂寞地呆在晾衣繩的兩端。房屋的陰影默默地在它們身上畫著單調而規則的幾何圖形。
我走到我的被予面前,用手撫摸了一下,它們是溫暖的。
它們當然是溫暖的,溫暖如母親的手心。
我又撫摸了一下母親的被子,它們是清涼的。
它們當然是清涼的,清涼如母親的手背。
我的眼睛忽然呈現出往昔的許多情節:家里質地最好的那條床單,方位最佳的那個房間,開得最漂亮的那盆鮮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盤菜,甚至吃飯時圖案最精致的那只碗……這些事物如我身處的這段陽光地帶一樣,都是我的。
我知道,對于母親來說,這些情節不是偶然的。
在人生短暫而漫長的征途上,給你快樂的也許是你的朋友,讓你美麗的也許是你的愛人,令你充實的也許是你的事業,但是,使你溫暖的必定是你的母親。她用她的手背為你阻擋著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風霜,也用她的手心為你釋放著綿綿不絕的溫暖陽光。
母親是永遠的陽光地帶。
13、第三段畫線句的字里行間包含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感情。(3分)
14、第五段和第七段運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其“溫暖”“清涼”的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第二層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這兩段和下文______________相呼應(標明哪一段哪一句)。(4分)
15、第八段作者連用了五個“最”的作用是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