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訓練
6.作者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國的經(jīng)歷為例,主要是為了證明什么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倒數(shù)第三段中加粗詞語能否刪去?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劃分最后一段的結構層次,并概括層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讀了這篇文章,你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培養(yǎng)格物致知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認為我們當代中學生最主要的弱點是什么?這一弱點是如何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燒開一壺水
前兩天跟一個領導談話,領導說現(xiàn)在有太多的人不能夠把一壺水燒開,很多人都是燒到六十度就撒手了。還有不少人這壺水沒有燒開,又跑去燒別的壺。這些人本來是很有才華、可以有些作為的。人生苦短,看到一個人最終也沒有把一壺水燒開,真是令人惋惜。
忽然想起我在采訪高希均時,高教授說的一番話。高教授在談到一個現(xiàn)代人應該具備的幾個墓本的經(jīng)濟觀念時,說到“核心優(yōu)勢”。所謂“核心優(yōu)勢”,就是一個人跟別人比較起來,他真正的優(yōu)勢到底是什么。然后的問題是,他能不能把自己的資源都集中運用到這個優(yōu)勢上?高教授的這個觀念跟“燒開一壺水”的說法是可以兩相參照、互相發(fā)揚的。
一個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優(yōu)勢”,歸結起來大概有這樣的四個問題。一是一壺水值不值得燒,二是應該燒哪一壺,三是如何燒,四是燒開之后又怎么辦。
就第一個問題來說,社會上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就是所謂“冷門”。考大學,熱門的專業(yè)報考的人很多。工作,吃香的行業(yè)總是門庭若市。其實呢,熱門和冷門是相互轉換的。社會上只有沒有燒開的水,沒有不值得燒的水。有句俗話: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所謂狀元,無非就是燒開了的水。胡廷武先生有篇文章,說他在深山遇見一個理發(fā)師傅,這個師傅不僅能夠準確知道顧客頭上癢在何處,而且他的剃刀在臉上游走,猶如春風拂面。這樣的技藝是不可能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