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號”周年祭
(周武)
16分鐘的不歸路
2003年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上午9時,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航過程中爆炸墜毀。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他們共同完成了一項歷時16天的科研任務(wù),回家僅差16分鐘。
按照原計劃,“哥倫比亞”號應(yīng)于當?shù)貢r間2月1日上午9時16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失蹤時,該航天飛機正以每小時20112千米的飛行速度經(jīng)過得克薩斯州中北部約60210米的高空。當時,航天飛機內(nèi)部并沒有發(fā)出任何異常信號。但從電視錄像顯示的圖片上看,這架航天飛機在失蹤前似乎已發(fā)生分裂解體現(xiàn)象,有碎片從飛機上落下。千百萬美國人從電視屏幕上眼睜睜地看到了那難以置信的一幕:藍藍的天空出現(xiàn)了一個很大的火球,跟著劃出了一道長長的弧光,接著一個火球變?yōu)閮蓚、三個、四個火球,隨即劃出兩道、三道、四道長長的弧光。
“哥倫比亞號”是美國宇航局服役時間最長的航天飛機,已有22年歷史,去年1月16日是它第28次升空執(zhí)行任務(wù)。
(一林)
火星七峰待命名
方寸傾注航天情
紀念日
1月29日,美國宇航局通過視頻舉行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悼念活動。宇航局在全美各地的工作人員同時還追悼了這些年來為太空事業(yè)獻出生命的17名美國航天員——除“哥倫比亞”號7人外,還包括1967年1月27日因阿波羅1號宇宙飛船模擬發(fā)射失敗而喪生的3名航天員,以及1986年1月28日在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爆炸事故中喪生的7名航天員。美國宇航局決定將每年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作為緬懷遇難宇航員的紀念日。
(新華)
悼念英魂
1月30日,美國約翰遜航天中心舉行悼念儀式。約翰遜航天中心主任戴維斯·豪厄爾對聚集在草坪上的1000多名工作人員說:“直到今天,我依然充滿愧疚,我常常責問自己,怎么能讓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一年中,我們經(jīng)歷了可怕的情緒低落,但是在安葬死者之后我們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如果我們退出,就是對他們的侮辱!我們將以行動和成功來紀念他們。”
(亦人)
2月3日,美國宇航局局長奧基夫宣布,美國將把勇氣號火星探測器著陸點東側(cè)的七座山峰用失事航天員的名字命名。他說:“哥倫比亞號機組面臨空間的挑戰(zhàn),為探索宇宙作出了最大的犧牲。” 美國將向國際天文聯(lián)合會提出申請,以正式通過這些命名。國際天文聯(lián)合會被公認為擁有對星體進行命名的權(quán)力。
(新華)
“哥倫比亞”號空中解體后,美國舉國震驚,人們采取各種形式緬懷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7名機組人員,集郵愛好者更是制作了各種紀念郵品。有人用1989年“哥倫比亞”號返回地面時的紀念封,加貼了兩枚有關(guān)“哥倫比亞”號的郵票以及一枚普票,加蓋了2月1日的郵戳。紀念封上1989年4月14日,“哥倫比亞”號返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郵戳以及此次2月1日郵戳相對應(yīng),而紀念圖中“哥倫比亞”號著陸時的情景,與此次空中解體相對應(yīng),使整個實寄封的主題更加深化(見下圖)。(航信)
親情無限 ——罹難航天員親屬生活點滴 □ 實炎
■ 航天員威廉·麥庫爾的遺孀蘭尼撫摸著自己的攝影集,回味著她和丈夫共同的作品。蘭尼是攝影師,夫妻只要一起旅行,麥庫爾總是先為她架好三角架安好照相機。麥庫爾答應(yīng)妻子,等“哥倫比亞號”任務(wù)一完成,就幫助妻子整理照片,出版一本影集,可惜是的“哥倫比亞號”的任務(wù)竟永遠無法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