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舉杯》教案3
長沙,地名,毛澤東家鄉是湖南韶山,長沙是湖南省省會。長沙的橘子洲是名勝,在長沙市區的湘江中心,橘子洲是一個長約十華里的長島。橘子洲的風景很美,湘江從旁邊緩緩流過,春天江鷗點點;夏秋林木蔥蘢;冬天又有瀟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景致。橘子洲的遠方是高聳的山。
毛澤東,1893年生,年輕時在長沙上學,后來在長沙等地從事革命工作。1925年,在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前來到長沙,重游橘子洲,此年32歲時。舊景重游,往昔已逝,美景在前,心潮激蕩。他欣然寫下了這首詞,吟誦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二、朗讀。自由讀。齊讀,個別讀。男生讀,女生讀。務必多讀。鼓動性要強。讀得要有感情氣勢。教師作誦讀提示。
三、講解,問答,欣賞,體悟。
1.詩歌語言的跳躍性很大,語序往往倒裝,而且有些成分省略。本詞的開頭三句,哪位同學能按調整好的正常語序,把三句的大意順暢地說一下?
(在深秋時節,毛澤東獨立于橘子洲頭,看著湘江水滾滾北去。)
2. “獨立”能否改為“站立”“直立”等?
(不行。“獨立”不僅表明是一個人,而且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概。)
3. 一個“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 “萬類霜天竟自由”)共7句。
在詩詞中這叫“一字領起”,俗稱“領字”,一般上下闕都有一個,讀詩詞要注意找出這種領字。
4.這里詩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薦一位朗誦水平高的同學來讀一下。
(“看萬山紅遍……萬類霜天竟自由”7句) “看”是領字,要稍加停頓,以下幾句要讀得抑揚頓挫,還要注意關鍵字的重讀,要情緒飽滿,充滿興奮喜悅之情。這幾句詩人給我們描寫了一幅湘江秋色圖。(文字投影:“山紅”“林染”“紅碧”“舸爭”“鷹擊”“魚翔”“萬類競”)
5.這幾句視角變換和寫景順序極有特色。前兩句“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詩人是怎樣看的?
(放眼望去。)是“遠眺”,寫的是“遠景”。
接下來兩句“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詩人的視線又怎樣?
(收回來。)這是“近觀”,寫的是“近景”。
“鷹擊長空”怎樣看?寫的什么景?(“仰視”,寫的是“高景”)
“魚翔淺底”怎樣看?寫的是什么景?(“俯瞰”,寫的是“低景”)
6.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現在請同學們設身處地,體會詩人“獨立橘子洲頭”,飽覽大好秋景。
7.接下來讓我們完整地想象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展開想象,把詩人所描繪的秋景由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可分四步。第一步是“勾勒形態”,將群山、層林、江水、船只、雄鷹、游魚的輪廓勾勒出來;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熒屏變為彩色熒屏,火紅的楓林,藍天碧水……讓畫面的色彩更鮮艷,更豐富,更美麗;第三步,“使畫面動起來”,秋風送爽,吹動滿山的楓葉,像熊熊燃燒的烈火,江水緩緩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爭相競發,雄鷹在藍天翱翔,游魚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輕快地嬉戲;第四步,“讓畫面更細致、逼真”,在腦海中來幾個特寫鏡頭,譬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魚的細鱗,水底的沙石……同學們設想自己看到了這一切,感覺到秋色的美好,嗅到了秋的氣息。
8.在這幾句中,哪幾個動詞用得好?(染、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