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研究性學習案例
八、教學反思: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方式中還需要思考、解決以下問題。第一,這種方式更適合于小班授課和開展小組討論,目前的班級教學規模難以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同一個教學內容的全部探究過程;同時,因教師的時間、精力有限,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得到的指導不夠充分,有時甚至不知從何下手去研究,以致影響研究的熱情。
第二,在考試制度還沒有相應改革的情況下,研究性學習的模式還不能被多數家長接受,推行的阻力很大。筆者在近二年的實踐中,明顯感到初一時因考試壓力小,同學們的研究熱情很高,家長也比較支持,研究任務都能較好地完成。到了初二,特別是下學期,學生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應付考試,盡管老師一再調整研究性學習計劃,增加課內研究時間,但不少學生的研究任務還是不能按要求完成。有的家長甚至明確反對搞研究性學習,認為初中生的首要任務是打好基礎、鞏固基礎,為中考作準備。至于上網找資料、搞調查研究、寫課題報告,這費時又“無用”的研究性學習,上了大學后再搞也不遲。 第三,研究性學習還要求比較充足的教學設備和課外教育資源,在目前情況下,這些資源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另外,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的活動范圍不再只是教室、校園,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研究性學習對語文教師是個挑戰,教育者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自身修養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