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學(xué)案
(1)事件一:“送冰”
第一個片斷寫老王給“我”家送冰,“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突出老王的忠厚、老實;
“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這一句表明老王是怎樣一個人?“大概”一詞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這一句是對前面“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的一個補充說明,表明老王從來沒有想到過要占“我們”的便宜或是欺負“我們”,可見老王是一個老實忠厚的人。 “大概”一詞不能刪去。因為“大概”表示一種猜測,它并非是老王的想法,而是“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而作出的一種猜測。
2、事件二:“看病”
第二個片斷寫“我”家默存(即錢鐘書先生,楊絳的丈夫)上醫(yī)院,老王不僅把默存送到醫(yī)院門口,,還堅決不收錢。“我一定要給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從老王的語言上又可看出他的善良與憨厚。
從文章里,你能不能感覺出“我”與丈夫當(dāng)時的身份與處境?
答:都是知識分子,受到不應(yīng)該有的迫害。
3、片段3:
第三個片斷寫“文革”時期,載客三輪取締了,因此老王的生計越來越艱難。老王又老又病又窮,如果不是“幸虧”有位老先生坐老王的車,他還怎么能活下去?不久老王果然病了,且總不見好。這也是為下文做鋪墊。
4、片段4、
老王去世前一天,最能見出老王心地善良。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可就是這樣,他也要去謝謝好心人——一瓶子香油,一包裹雞蛋。老王認準他們一家是好人,所以知恩必報。而此時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去世好幾年了,作者每每想起來還感覺有愧于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guān)愛太少。
(1)“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jié)著一層④,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這句話屬于什么描寫,說明了什么?
答;肖像描寫,表現(xiàn)老王久病之后的干瘦、脫形。(比喻手法。其作用是該句借僵尸、骷髏外表的恐怖、干枯形象以及不經(jīng)打的特點,形象而貼切地寫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變得外表恐怖、干瘦和衰弱的特點。)
(2)“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shù)不完。”老王送來的雞蛋再多,總也有個數(shù)量,為什么說多得數(shù)不清?
答:“千里送鵝毛,禮輕情誼重”。作者記住的不是老王所送雞蛋的多寡,而是其中蘊含的沉甸甸的情誼。這份情誼無法用冷冰冰的數(shù)字表示。
(3)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強笑”是什么意思,我為什么要強笑?
答:勉強的笑,對老王送我們東西感到于心不安,也為老王的善良和不幸感到凄愴與高興,故而欲笑又笑不出,只能“強笑”。
(4)“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為什么又“站著等我”。
答:“趕忙止住”是出于老王真心,“站著等”是為我的話,是在領(lǐng)受謝意。
(5)從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送香油和雞蛋給“我們”是為了表示“感謝”的?
答:.他送我們的意思表達得很明白,并說“不要錢”,送的第二天便就死去了。
(6)“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作者為什么要用這種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