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教學設計
6 雪魯 迅
教材分析
這是魯迅1925年寫的一篇散文詩,文中有對江南雪的美好的喜愛、向往、惋惜;更有朔方雪的獨立、張揚個性的崇敬、贊美。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感受兩幅畫面,從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本課生字詞。
(2)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內容。
(3)深入體會文章深邃、鮮明的主旨。
2、能力目標
(1)體味詞語色彩鮮明,飽含情感的特點。
(2)從景物描繪中體悟作者的情感。
(3)分析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
3、情感目標。
體味作者獨立張揚的個性,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
教學重點
1、 作者在景物描寫中蘊含的深邃、鮮明的情感。
2、 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對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學方法
1、 誦讀、導讀法。
2、 點評、議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導語,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潔白精靈寒中飛,雨落橫山漫天揚”迷語。
2、 學生總結寫雪古詩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磬口 忙碌 脂粉奩 灼灼 嘻笑 褪盡 朔方 凜冽
(明確:磬口(qìng) 忙碌(lù) 脂粉奩(iián) 灼灼(zhuó)
嘻笑(xī) 褪盡(tuì) 朔方(shuò) 凜冽(lǐnliè) )
2、學生簡介作者。
3、范讀。
4、速讀課文,課文描繪了哪兩幅畫面。
(南方的雪、朔方的雪)
三、自由朗讀勾畫自己不明白和喜歡的句子,并簡單點評。
1、勾畫點評。
2、指導朗讀。
3、解疑。
四、欣賞兩幅畫面。
(一)、指出江南、朔方的雪的特點。你喜歡哪里的雪?說出原因。
(江南的雪,滋潤美艷。朔方的雪,如粉、如沙。)
(二)、作者是如何來描繪的?作者喜歡哪里的雪?他在雪描繪中寄寓了怎樣的情感?(可以安排討論)
1、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展現出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因為想象中的蜜蜂而充滿生機,激發人對春天的聯想。
2、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于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塑羅漢的的生對動描寫滲透了作者脈脈的溫情,形象的詞語既融進了作者對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憶,也是在通過孩子們的眼睛去描繪令人欣喜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