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學案
教學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4、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理想實現了嗎?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選賢與能( ) 講信修睦( ) 矜( ) 男有分( )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大道之行也( ) 親其親( )
閉而不興( ) 是謂大同( )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情境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字詞預習,夯實基礎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四)合作探究
1、掌握以下文言實詞。(多媒體投影)
1)大道之行也:施行 2)選賢與能:通“舉”
3)講信修睦:培養 4)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為親
5)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6)皆有所養:供養
7)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8)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9)不必藏于己:私藏 10)謀閉而不興:發生
11)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作,興起 12)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2、學生思考討論: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3、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b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4、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a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征?
b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