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學案
學習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學習難點
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理想實現了嗎?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學習過程:
一、預習 自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選賢與能( ) 講信修睦( ) 矜( ) 男有分( )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大道之行也( ) 親其親( )
閉而不興( ) 是謂大同( )
二、研討 學習:
(一)檢查預習情況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合作探究
1、掌握以下文言實詞。(多媒體投影)
1)大道之行也: 2)選賢與能: 3)講信修睦: 4)故人不獨親其親: 5)矜: 6)皆有所養: 7)男有分: 8)貨惡其棄于地也:
9)不必藏于己: 10)謀閉而不興:
11)盜竊亂賊而不作: 12)故外戶而不閉:
2、思考討論: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3、翻譯課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b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4、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a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征?
b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5、誦讀
1)、理清文章脈胳,全文可分三層
2)注意文中停頓
3)、朗讀課文三遍,試著背誦
4)、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三、教師總結
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四 .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