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我 的 母 親(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課文結構,體會作者感情。
(2)學習運用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格特點的寫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質樸的語言之中蘊含深情的語言風格。
(4)體會母愛的偉大,感受作者對母親無限的懷念之情。
課初熱身
1.波黑戰爭中,埋在廢墟里的母親,割開自己的靜脈,讓孩子吸吮鮮血來延續孩子的生命。一位母親在飛機失事時,用生命護衛著懷里的孩子,至死都沒有松開摟抱孩子的手……
2.再 現親情 齊背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3.走近名人
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馬辛,字適之。筆名有天風、藏 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人。幼年在私塾學習,14歲到上海求學,19xx年赴美留學,1917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獲哲學 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校長,國民黨政府駐美國大使等職務。其代表作有《文學改良芻議》、詩集《嘗試集》、《胡適文存》等。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是舊社會傳統的“母親形象”。她23歲守寡,一 直守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 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許多親人相繼死去。為了她唯一的兒子胡適,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掙 扎著熬過了23年。她寧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適讀書,她處處為兒子設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資的開明的母親。1918年11月,她歷盡寡居的艱辛,離開了人世。
預習展示
讀出下列字音
糜( ) 嬉( ) 文縐縐( ) 佃( )戶 輕薄: 質問: 面紅耳赤: 侮辱:
合作探究
1.默讀課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讀,感悟文章內容。選用下列其中一個句式發言:
1)、我從文章中讀出了一個 的母親。
2)、緊扣文章內容以“我從母親 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親的( 慈 愛 嚴厲 剛強 寬容 )”說一句話。
總結:
①通過初讀課文,你能總結文章寫了母親那些事?
明確: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寫了母親幾方面的事情?
我的母親(第2課時)
合作探究
1、課文標題為“我的母親” ,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其內容似與“母親”無關,這是為什么?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么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他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3、品味語言分寸感(研討課后練習)
拓展思考
1、文章結尾寫道:“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讀過了少年時代,受到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這“極大極深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影響呢?請回憶一下,并與同學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