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來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是一個正直的法官。但是現在老師要問另外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你會往洞里扔東西嗎?請說實話。
預想:學生大部分肯定說也會往洞里扔東西,比如垃圾或者一些秘密的東西之類的。
師:是啊,同學們,換個角度想想,我們似乎又能體諒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當我們把自己也放入這個故事里,我們才能更深入地思考。我們應該從這部科幻小說里看到現實,進行人類的自我反思自我審判。我們先來看一段文字。
ppt: 中國著名作家沈從文,在他的作品《蕭蕭》的“前言”中說:我只建造一座小廟,在這座小廟里,我供奉的是人性。
師:沈從文先生說他要在一座小廟里供奉人性,那表明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丟失了人性。我們聯系課文,課文開頭也提到了一座廟,這座廟被臺風吹走后才出現那個洞。大家想想,平時人們去廟里干什么?
生:拜菩薩,祈求平安幸福,希望菩薩保佑。
師:那廟可以看成是人類對于真善美的追求,是我們安寧幸福的象征。可是,文章一開始就說廟被臺風吹走了,那表示——
生:人性的真善美被吹走了。
師:廟被臺風吹走了,真善美被臺風刮走了,于是,洞出現了。這個洞,哪里是自然的洞,那分明是人性的漏洞。大家想想人性的漏洞有哪些?聯系課文和我們的實際生活。
生:自私自利、虛偽、虛榮、利欲熏心……
師:是啊,這些是人類人性的漏洞。我們從這篇文章不僅讀出來對環保問題的思考,更讀出了對人性的思考。所以,課文的題目“喂——出來”不單單是課文前后的一個照應,我們更應該讀出作者對丟失的人性的呼喊。大家翻到課后研討與練習的第二題,這篇文章其實是一篇多元化的文章,這三點都可以從這篇小說里看出來。
(三)作業
課后第三題